永昌一直在打盹儿,但看上去病情还在恶化,热度比刚露面的时候还要高。大夫扶着他在床上支撑起来,坐了分把钟。他注视着两个陌生人,一点也不明白又要发生什么事——说实在的,他似乎连自己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都想不起来了。
“这个孩子,”钱先生温和而又饱含热情地说道,“这个孩子因为顽皮,闯进这后边的庭院,就是那个叫什么来着的先生家的庭院,偶然之中被弹簧枪打伤了,今天早晨来到这户人家求助,反倒立刻被扣留下来,他还真会异想天开。身为医生,我可以证明,那位绅士已经将孩子的生命置于极度的危险之中。”
听了这一番介绍,巡捕先生目不转睛地盯着他。莫名其妙的老李呆呆地望着两位警探,随后将目光转向永昌,又从永昌身上移向钱先生,那种惊慌与困惑兼而有之的表情真是可笑极了。
“你不会否认这一点吧?”大夫说着,轻轻地把永昌重新安顿好。
“我全是出于——出于一片好心啊,先生,”老李回答,“我真的以为就是这个孩子,否则我绝不会跟他过不去。我并不是生性不近人情,先生。”
“你以为是个什么孩子?”老资格的巡捕问。
“强盗带来的孩子,先生。”老李答道,“他们——他们肯定带着个孩子。”
“哦。你现在还这样认为吗?”布拉瑟斯问道。
“认为什么,现在?”老李傻乎乎地望着审问者,回答说。
“你这个蠢货,认为是同一个孩子,是不是?”巡捕不耐烦了。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老李哭丧着脸说,“我没法担保是他。”
“那你认为是怎样的呢?”巡捕问。
“我不知道该怎样认为,”可怜的老李答道,“我认为这不是那个孩子,真的,我几乎可以断定根本就不是。您知道,这不可能。”
“这人是不是喝了酒啊,先生?”巡捕转向大夫,问道。“好一个十足的糊涂虫,你呀。”
在这一番简短谈话过程中,钱先生一直在替病人把脉,这时他从床边椅子里站起身来,说如果两位巡捕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疑惑的话,不妨到隔壁房间去,把锅匠叫来问一问。
他们采纳了这一提议,走进隔壁房间,小锅匠被叫了进来,他本人和他所尊敬的上司从而落入了这样一个奇异的迷宫,不断生出种种矛盾的说法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除了证明他自己头脑极度发昏,什么事情都无法证明。
一点不假,他声称即便当下就把那个真正的小偷叫到面前,他也认不出来。他只不过是把永昌当成是他了,一则因为老李说就是他,二则此前五分钟,老李在厨房里承认,他开始感到非常担心,自己恐怕是太莽撞了点。
在诸多想人非非的臆测中,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李是否果真打中了什么人,经过查验与他昨天晚上打了一枪的那把配对的另一支手枪的结果,发现除去*和牛皮纸填弹塞以外,并未装上杀伤力更强的东西,这一发现给大家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只有大夫不在此列,因为是他大约十分钟以前刚把弹丸拔下来的。话虽这样说,给老李留下的印象却是谁也比不上的。由于担心自己给一位同胞造成了致命伤的缘故,他已经苦恼了几个小时,他急不可待地抓住这一个新的想法,简直如获至宝。
最后,两位警官没有在永昌身上动过多的脑筋,他们自己到镇上住一晚,约定第二天上午再来。
第二天清晨,传来一个消息,说昨天晚上有两个男的和一个小孩因行迹可疑而被捕,关进了海螺城的监狱。
两位巡捕专门为此去了一趟。据查,所谓形迹可疑归结起来不过是这样一桩事实,有人发现他们在一个干草堆底下睡觉,只是形迹可疑,这两位先生只得空手而归。
简而言之,经过若干进一步的调查,费了许多口舌,巡捕房的探长才欣然同意梅太太钱先生联名保释永昌,但必须随传随到。
两个巡捕先生拿到几块洋钱的酬金,回海螺城去了,但他们二位对这次远行的目的却有不同的见解。后一位纵观全局,考虑再三,倾向于相信这一次未遂夜间行窃系高手所为。而前一位在同等程度上倾向于把这一功绩整个算在了不起的灯笼鬼头上。
此时,在梅太太和心地善良的钱先生悉心照料下,永昌的身体日趋康复。如果说发自内心,洋溢着感恩之情的热切祈祷能够上达天听——否则还成其为什么祈祷——那么,这个孤儿为他们祈求的祝福已化作宁静与欢乐,渗入了他们的心灵。
“这个孩子,”钱先生温和而又饱含热情地说道,“这个孩子因为顽皮,闯进这后边的庭院,就是那个叫什么来着的先生家的庭院,偶然之中被弹簧枪打伤了,今天早晨来到这户人家求助,反倒立刻被扣留下来,他还真会异想天开。身为医生,我可以证明,那位绅士已经将孩子的生命置于极度的危险之中。”
听了这一番介绍,巡捕先生目不转睛地盯着他。莫名其妙的老李呆呆地望着两位警探,随后将目光转向永昌,又从永昌身上移向钱先生,那种惊慌与困惑兼而有之的表情真是可笑极了。
“你不会否认这一点吧?”大夫说着,轻轻地把永昌重新安顿好。
“我全是出于——出于一片好心啊,先生,”老李回答,“我真的以为就是这个孩子,否则我绝不会跟他过不去。我并不是生性不近人情,先生。”
“你以为是个什么孩子?”老资格的巡捕问。
“强盗带来的孩子,先生。”老李答道,“他们——他们肯定带着个孩子。”
“哦。你现在还这样认为吗?”布拉瑟斯问道。
“认为什么,现在?”老李傻乎乎地望着审问者,回答说。
“你这个蠢货,认为是同一个孩子,是不是?”巡捕不耐烦了。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老李哭丧着脸说,“我没法担保是他。”
“那你认为是怎样的呢?”巡捕问。
“我不知道该怎样认为,”可怜的老李答道,“我认为这不是那个孩子,真的,我几乎可以断定根本就不是。您知道,这不可能。”
“这人是不是喝了酒啊,先生?”巡捕转向大夫,问道。“好一个十足的糊涂虫,你呀。”
在这一番简短谈话过程中,钱先生一直在替病人把脉,这时他从床边椅子里站起身来,说如果两位巡捕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疑惑的话,不妨到隔壁房间去,把锅匠叫来问一问。
他们采纳了这一提议,走进隔壁房间,小锅匠被叫了进来,他本人和他所尊敬的上司从而落入了这样一个奇异的迷宫,不断生出种种矛盾的说法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除了证明他自己头脑极度发昏,什么事情都无法证明。
一点不假,他声称即便当下就把那个真正的小偷叫到面前,他也认不出来。他只不过是把永昌当成是他了,一则因为老李说就是他,二则此前五分钟,老李在厨房里承认,他开始感到非常担心,自己恐怕是太莽撞了点。
在诸多想人非非的臆测中,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李是否果真打中了什么人,经过查验与他昨天晚上打了一枪的那把配对的另一支手枪的结果,发现除去*和牛皮纸填弹塞以外,并未装上杀伤力更强的东西,这一发现给大家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只有大夫不在此列,因为是他大约十分钟以前刚把弹丸拔下来的。话虽这样说,给老李留下的印象却是谁也比不上的。由于担心自己给一位同胞造成了致命伤的缘故,他已经苦恼了几个小时,他急不可待地抓住这一个新的想法,简直如获至宝。
最后,两位警官没有在永昌身上动过多的脑筋,他们自己到镇上住一晚,约定第二天上午再来。
第二天清晨,传来一个消息,说昨天晚上有两个男的和一个小孩因行迹可疑而被捕,关进了海螺城的监狱。
两位巡捕专门为此去了一趟。据查,所谓形迹可疑归结起来不过是这样一桩事实,有人发现他们在一个干草堆底下睡觉,只是形迹可疑,这两位先生只得空手而归。
简而言之,经过若干进一步的调查,费了许多口舌,巡捕房的探长才欣然同意梅太太钱先生联名保释永昌,但必须随传随到。
两个巡捕先生拿到几块洋钱的酬金,回海螺城去了,但他们二位对这次远行的目的却有不同的见解。后一位纵观全局,考虑再三,倾向于相信这一次未遂夜间行窃系高手所为。而前一位在同等程度上倾向于把这一功绩整个算在了不起的灯笼鬼头上。
此时,在梅太太和心地善良的钱先生悉心照料下,永昌的身体日趋康复。如果说发自内心,洋溢着感恩之情的热切祈祷能够上达天听——否则还成其为什么祈祷——那么,这个孤儿为他们祈求的祝福已化作宁静与欢乐,渗入了他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