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许云深从皇宫归来那天,雪便停了。
取而代之的,是没有丝毫暖意的冷阳。
接连一个月,雪都没有化,无尽的白芒盈满了众人的眼。
起初没有什么影响,但随着时间的进展,各方面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现在已经二月底,各项农活都要忙着开展,尤其是无尽粮区中春小麦等作物的播种已经推迟了。同时因为长期酷寒,燃料和食物的价格上涨。尽管朝廷已经开了平仓,同时从南边各地紧急*抽调,也压制不住价格的上扬。
甚至有些贫苦百姓家中,因为用不起燃料,冻死家中。
这些事情不是特例,已经有十几家发生了。经由刑部上报后,当即引起了朝廷的高度关注。陈若立马下令调用国库,为长安百姓每日提供免费的燃料和食物来过冬。
长安尚且如此,其他受寒冷波及的地方,便只能由当地自救。
例如天北道,极北道这两道之地,抗寒的进行便由两位权势彪炳的王爷负责。
长安也不是完全不管。
朝中现在已经在选拔官员,去两道之地进行监督,推进抗寒措施的落实。
陈若一问起来:可否有爱卿愿献身去苦寒的北境?许多官员都推诿有事或者抱恙。
等级太低的官员不能用,不然就是朝廷看轻了两位王爷。而三品以上的官员,算来算去也就那几位。七部尚书是不能动的,武职可用人选空缺(先前被罢免的杨市便是从三品的下都督,自赵单案之后,牵扯了一批的武将降职)。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职位,也不能动。
这满朝文武,竟然要落得无一人可用的境地。
头痛的陈若突然灵光一闪,宣布设置太子三少的官职,皆为正三品。
具体职务是与太子相关的方面。
陈若画出了这个大馅饼,然后问是否有人要毛遂自荐。由于太子势弱,被陈白衣欺负地岌岌可危,自然也没人愿意去做。
明眼人都不会去选择背靠一棵快倒的大树。
于是陈若欣然宣布:许云深任太子少保,然后作为钦差出使极北道。
一个不痛不痒的虚职,也在众人的接受范围内。同时还找到了能推出去吃苦的人选,诸多文官老爷高兴了起来,在磋商出使方面的细节之时也更加热切了。
当然,这一切许云深是不知道的。
当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成为定论,作为圣旨宣布了下来。
“……钦此。”太监念完了圣旨,脸上毕恭毕敬。
许云深哭笑不得地接过黄澄澄的圣旨,偏头问那太监:“请问公公,另一位钦差,出使天北道的是何人?”
“是下都督刘瓯。”太监回答道。
许云深不动声色地给他塞了些银子,太监的手在袍中颠了颠,顿时眉开眼笑道:
“许大人要打听些什么?”
许云深笑了下,他现在已经摸清了宫内人的门路,只有钱作敲门砖,才好使。他问道:“请问这刘瓯是何许人也?”
太监照实回答道:“是已故开王军中的右将,毛遂自荐出使北境,然后被拔擢为下都督。”
一说起开王程屠,许云深就想起当初无意间坑他一把的杨市,不禁有些牙酸。
那杨市,好像是左将吧?
“这刘瓯,是不是曾经和杨市有过过节?”
“杨市?”太监的脸上闪过一丝迷茫。
“前任吏部尚书,赵单,公公可还记得?”
太监脸上的肉一抖,连胜道:“记得记得。唉哟许大人瞧瞧咱家这个记性,这么大的事都给忘了。那刘瓯曾被杨市排挤,打压。这番朝廷起用,也是有安抚开王遗属的意思——因为皇上直说了:‘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暗中,因为杨市案一直在打压与其相关的人,其他人也就罢了。被他欺负的这么惨的刘瓯你们还暗中针对,该收敛下了!’”
许云深笑笑:这也的确像是那个故作深沉但是绷不住的一根筋皇帝,该说的话。
“好了,公公,我没什么要问的了。”
“那咱家告退了,祝许大人安康,一路顺利。”
他说了句吉祥话,于是许云深又掏了些银子给他。
气氛更加喜气洋洋,一派和谐起来,有点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样子。
等那位太监走后,许云深叹了口气,环视四周。
杜四在他的指导下,已经能熟练种植各种作物,也就是一些小细节还需要练习。
至于先前那块放养的地,许云深泪奔的发现,还真的比照顾之后长得好。
杂草和作物一起长得好……
还是要理的,不然杂草长那么大多不方便收割。许云深这样安慰自己。
蒋大中这一个月天天往外跑,连他妹妹都不怎么看见他。
据也经常去成道馆二层修炼的徐玉京说,她经常能看到那两人在那低声讨论,然后两样放光的开始切磋。
严冬中的春天。
许云深想了下:如果他去极北道,没什么要带的,也没什么人和他一块去。
还是挺悲催的事实。
各人都有各人忙着的事,或者为了爱情(蒋大中),或者为了未来(武平天),或者为了工作(杜四)。
也只有许云深天天闲着了。
不过通过一个月的经历,许云深惊奇地发现,像先前那般极限的战斗,还是能够促进自己实力的提高。
不知道是生死之间的潜力爆发,永久提高了他的上限;还是那股不知名的火焰,燃烧遍他的全身从而达到淬体的效果。这一切都不得而知,还需要通过更多的试验来确认。
第二天一早,许云深照常起床,看到杜四已经在料理菜田。他说了句:
“老杜,我出去一段时间,大概一两个月。”
“好,路上小心。”
“嗯。”
许云深走到门口,突然回头:“别忘记和他们说啊。”
“知道了,放心去吧。”
杜四抽着烟枪,眯着眼看着他,冲他摆摆手。
许云深点点头,孑然一身地就往皇宫那边走。
杜四怔怔地低声道:“还真走了啊……”
……
取而代之的,是没有丝毫暖意的冷阳。
接连一个月,雪都没有化,无尽的白芒盈满了众人的眼。
起初没有什么影响,但随着时间的进展,各方面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现在已经二月底,各项农活都要忙着开展,尤其是无尽粮区中春小麦等作物的播种已经推迟了。同时因为长期酷寒,燃料和食物的价格上涨。尽管朝廷已经开了平仓,同时从南边各地紧急*抽调,也压制不住价格的上扬。
甚至有些贫苦百姓家中,因为用不起燃料,冻死家中。
这些事情不是特例,已经有十几家发生了。经由刑部上报后,当即引起了朝廷的高度关注。陈若立马下令调用国库,为长安百姓每日提供免费的燃料和食物来过冬。
长安尚且如此,其他受寒冷波及的地方,便只能由当地自救。
例如天北道,极北道这两道之地,抗寒的进行便由两位权势彪炳的王爷负责。
长安也不是完全不管。
朝中现在已经在选拔官员,去两道之地进行监督,推进抗寒措施的落实。
陈若一问起来:可否有爱卿愿献身去苦寒的北境?许多官员都推诿有事或者抱恙。
等级太低的官员不能用,不然就是朝廷看轻了两位王爷。而三品以上的官员,算来算去也就那几位。七部尚书是不能动的,武职可用人选空缺(先前被罢免的杨市便是从三品的下都督,自赵单案之后,牵扯了一批的武将降职)。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职位,也不能动。
这满朝文武,竟然要落得无一人可用的境地。
头痛的陈若突然灵光一闪,宣布设置太子三少的官职,皆为正三品。
具体职务是与太子相关的方面。
陈若画出了这个大馅饼,然后问是否有人要毛遂自荐。由于太子势弱,被陈白衣欺负地岌岌可危,自然也没人愿意去做。
明眼人都不会去选择背靠一棵快倒的大树。
于是陈若欣然宣布:许云深任太子少保,然后作为钦差出使极北道。
一个不痛不痒的虚职,也在众人的接受范围内。同时还找到了能推出去吃苦的人选,诸多文官老爷高兴了起来,在磋商出使方面的细节之时也更加热切了。
当然,这一切许云深是不知道的。
当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成为定论,作为圣旨宣布了下来。
“……钦此。”太监念完了圣旨,脸上毕恭毕敬。
许云深哭笑不得地接过黄澄澄的圣旨,偏头问那太监:“请问公公,另一位钦差,出使天北道的是何人?”
“是下都督刘瓯。”太监回答道。
许云深不动声色地给他塞了些银子,太监的手在袍中颠了颠,顿时眉开眼笑道:
“许大人要打听些什么?”
许云深笑了下,他现在已经摸清了宫内人的门路,只有钱作敲门砖,才好使。他问道:“请问这刘瓯是何许人也?”
太监照实回答道:“是已故开王军中的右将,毛遂自荐出使北境,然后被拔擢为下都督。”
一说起开王程屠,许云深就想起当初无意间坑他一把的杨市,不禁有些牙酸。
那杨市,好像是左将吧?
“这刘瓯,是不是曾经和杨市有过过节?”
“杨市?”太监的脸上闪过一丝迷茫。
“前任吏部尚书,赵单,公公可还记得?”
太监脸上的肉一抖,连胜道:“记得记得。唉哟许大人瞧瞧咱家这个记性,这么大的事都给忘了。那刘瓯曾被杨市排挤,打压。这番朝廷起用,也是有安抚开王遗属的意思——因为皇上直说了:‘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暗中,因为杨市案一直在打压与其相关的人,其他人也就罢了。被他欺负的这么惨的刘瓯你们还暗中针对,该收敛下了!’”
许云深笑笑:这也的确像是那个故作深沉但是绷不住的一根筋皇帝,该说的话。
“好了,公公,我没什么要问的了。”
“那咱家告退了,祝许大人安康,一路顺利。”
他说了句吉祥话,于是许云深又掏了些银子给他。
气氛更加喜气洋洋,一派和谐起来,有点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样子。
等那位太监走后,许云深叹了口气,环视四周。
杜四在他的指导下,已经能熟练种植各种作物,也就是一些小细节还需要练习。
至于先前那块放养的地,许云深泪奔的发现,还真的比照顾之后长得好。
杂草和作物一起长得好……
还是要理的,不然杂草长那么大多不方便收割。许云深这样安慰自己。
蒋大中这一个月天天往外跑,连他妹妹都不怎么看见他。
据也经常去成道馆二层修炼的徐玉京说,她经常能看到那两人在那低声讨论,然后两样放光的开始切磋。
严冬中的春天。
许云深想了下:如果他去极北道,没什么要带的,也没什么人和他一块去。
还是挺悲催的事实。
各人都有各人忙着的事,或者为了爱情(蒋大中),或者为了未来(武平天),或者为了工作(杜四)。
也只有许云深天天闲着了。
不过通过一个月的经历,许云深惊奇地发现,像先前那般极限的战斗,还是能够促进自己实力的提高。
不知道是生死之间的潜力爆发,永久提高了他的上限;还是那股不知名的火焰,燃烧遍他的全身从而达到淬体的效果。这一切都不得而知,还需要通过更多的试验来确认。
第二天一早,许云深照常起床,看到杜四已经在料理菜田。他说了句:
“老杜,我出去一段时间,大概一两个月。”
“好,路上小心。”
“嗯。”
许云深走到门口,突然回头:“别忘记和他们说啊。”
“知道了,放心去吧。”
杜四抽着烟枪,眯着眼看着他,冲他摆摆手。
许云深点点头,孑然一身地就往皇宫那边走。
杜四怔怔地低声道:“还真走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