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姚衣是真正感到意外,虽然他没头,但能听出这是魏老师的声音。
魏老师想给自己当助手?姚衣顾不上礼数,侧身扭头将视线投向门边。
“噢,我不是有意偷听,我是打算过来建议校长给你开设一个单词补习班,刚才我在班上就是这样跟学生说的,真的。”魏老师一边说一边搓着双手,略显局促,说完又看向李校长,“校长,正好我最近课时比较少,可以跟小姚老师一起整理单词资料。”
虽然魏老师没有在李志华面前说过姚衣半句不是,但李志华见多了职场上各种把戏,自然瞧得出魏老师先前对姚衣的敌意。因此,李志华沉吟片刻,没有表态,而是递了个问询的眼神给姚衣。
既然是姚衣主导专用教材编写的工作,自然要由姚衣决定谁来做他的助手。
虽不明白魏老师的态度为何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但姚衣看得出来,他是真心想帮忙,而不是找机会给自己挖坑魏老师顶多算是有点心机,但没什么城府,心思情绪都写在脸上,瞒不过姚衣的火眼金睛。
见姚衣没有一口绝,魏老师知道自己还有机会,急忙说道:“我是比较喜欢搞教学创新的,这个李校长知道,背试卷的法子就是我魏远仁独创,一开始那些学生家长都在质疑,可事实证明,提分效果很好。”
简单直接的笨办法,对于不愿动脑或不懂得如何理解语法的学生来说,的确会有奇效,姚衣点了点头,笑道:“魏老师进来坐着说吧。”
“哎,对,老魏,进来说,把门带上。”李志华附和一声,说完感觉有点奇怪,怎么会有种姚衣才是领导的错觉?
魏远仁在李志华面前并不拘束,反手带上防盗门,径直走到姚衣身旁坐下,嘴巴片刻不停地念叨着。
“小姚老师,你对单词这么有研究,你应该知道,孤立地背单词,不如背有具体语境的句子,我一直是这样想的,所以总让学生背试卷,但是今天你指出了一条新方向,说实话,你的办法要好得多。”
“以前我想都没想过,单词居然还能这样背,现在我知道了,但是我不会,所以我也想学,如果小姚老师你不介意,我想替你打打下手,帮忙整理教材。”
说完这些,魏远仁伸手摸了摸光秃秃的头顶,尬笑道:“说实话,刚才我觉得丢了面子,看你很不满意,请李校长过去也是想让李校长批评你,但没想到你讲得这么好,不仅把学生折服了,也把我折服了。”
姚衣微挑嘴角,并不配合他的演出,而是直入正题:“魏老师,教材整理出版以后,作者只填我一个人的名字,你能接受吗?”
魏远仁想都不想就道:“能接受,应该的,不过以后学生多了,我也会开设单词补习班,这样可以吧?”
“当然。”姚衣微微颔首,他不是不信幡然悔悟浪子头这事,只是更相信利益的捆绑,既然魏老师有他需要的利益,那就不用担心他想方设法给自己添堵。
毕竟,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至于魏老师是否可能趁机窃取教材盗为己用?这一点姚衣倒不担心,以他对机密材料的保护意识,即使是世界一流的商业间谍也防得住,更何况区区一个魏远仁。
再者,魏远仁要参与教材编写,得先签订保密协议,就算李校长没有这个概念,姚衣也不会留下漏洞。
所以,与其顾虑魏老师的小算盘,不如提防尚洋管理层强取豪夺。小小助教编写出价值不菲的单词教材,难保尚洋管理层无人动心,不过姚衣无需担心这个问题,如果真有人敢耍手段,那算他倒了八辈子血霉,因为就算姚衣把他当个屁一般放了,集团内部乐于讨好姚公子的人也不会放过他。
姚衣和魏远仁未生间隙,李志华省了头疼,当即拍板道:“好,老魏,那你就跟小姚一起整理单词。噢,对了,小姚,以后你不用去旁听于老师的课,专心编写单词教材就好。”
“谢谢校长,不过我还是想听,不光是于老师的课,其他老师的课我也想旁听。”
见李志华目录疑惑,姚衣解释道:“有些知识点在老师眼里非常简单,可在学生听来却是云里雾里,许多老师肚子里有真材实料,却教不好学生,一是因为缺乏有效沟通,二是因为没有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所以,如果我不了解学生学习英语时的真实状况,就很难编写出适合他们使用的教材。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我想我有必要多听听课,不光是咱们玄武校区,以后可能还会去其他校区旁听。”
“噢,是这样。”李志华顿开茅塞,竖起大拇指赞道,“我是行政出身,自己很少讲课,以前总校刚起步的时候,花大价钱从尚师大和天大外语专业请了几个高材生,想着他们跟学生年龄相仿,可能比老一辈的教师教得更好,结果完全不是那么事儿,现在想想,很可能就是因为你说的这个原因,小姚,你想的很周全,不骄不躁不冒进,扎扎实实打基础,难得,哎呀,真是难得!”
魏远仁也跟着夸了起来:“是啊,小姚老师真的是个人才,我教了这么久,头一见着第一次上台就能讲这么好的,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两位老哥不吝赞美之词,然而姚衣内心毫无波澜,面带微笑与他们商业互吹一波后,提起另一件事。
“李校长,昨天我看到一位初中学生站在教室外面听课,他告诉我因为他没有交补习费所以只能站在教室外面偷听,请问您知道这事儿吗?”
李志华当然知道,否则于咏梅不会跟姚衣说“李校长说了不用管他”,姚衣有此一问,其实是故意试探李志华的反应。
“你是说梁福临吧,我知道这个学生,哎,这个事儿,有点复杂。”
提起烦心事,李志华犯了烟瘾,摸出烟盒给姚衣和魏远仁各抛去一支软中华。
魏老师想给自己当助手?姚衣顾不上礼数,侧身扭头将视线投向门边。
“噢,我不是有意偷听,我是打算过来建议校长给你开设一个单词补习班,刚才我在班上就是这样跟学生说的,真的。”魏老师一边说一边搓着双手,略显局促,说完又看向李校长,“校长,正好我最近课时比较少,可以跟小姚老师一起整理单词资料。”
虽然魏老师没有在李志华面前说过姚衣半句不是,但李志华见多了职场上各种把戏,自然瞧得出魏老师先前对姚衣的敌意。因此,李志华沉吟片刻,没有表态,而是递了个问询的眼神给姚衣。
既然是姚衣主导专用教材编写的工作,自然要由姚衣决定谁来做他的助手。
虽不明白魏老师的态度为何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但姚衣看得出来,他是真心想帮忙,而不是找机会给自己挖坑魏老师顶多算是有点心机,但没什么城府,心思情绪都写在脸上,瞒不过姚衣的火眼金睛。
见姚衣没有一口绝,魏老师知道自己还有机会,急忙说道:“我是比较喜欢搞教学创新的,这个李校长知道,背试卷的法子就是我魏远仁独创,一开始那些学生家长都在质疑,可事实证明,提分效果很好。”
简单直接的笨办法,对于不愿动脑或不懂得如何理解语法的学生来说,的确会有奇效,姚衣点了点头,笑道:“魏老师进来坐着说吧。”
“哎,对,老魏,进来说,把门带上。”李志华附和一声,说完感觉有点奇怪,怎么会有种姚衣才是领导的错觉?
魏远仁在李志华面前并不拘束,反手带上防盗门,径直走到姚衣身旁坐下,嘴巴片刻不停地念叨着。
“小姚老师,你对单词这么有研究,你应该知道,孤立地背单词,不如背有具体语境的句子,我一直是这样想的,所以总让学生背试卷,但是今天你指出了一条新方向,说实话,你的办法要好得多。”
“以前我想都没想过,单词居然还能这样背,现在我知道了,但是我不会,所以我也想学,如果小姚老师你不介意,我想替你打打下手,帮忙整理教材。”
说完这些,魏远仁伸手摸了摸光秃秃的头顶,尬笑道:“说实话,刚才我觉得丢了面子,看你很不满意,请李校长过去也是想让李校长批评你,但没想到你讲得这么好,不仅把学生折服了,也把我折服了。”
姚衣微挑嘴角,并不配合他的演出,而是直入正题:“魏老师,教材整理出版以后,作者只填我一个人的名字,你能接受吗?”
魏远仁想都不想就道:“能接受,应该的,不过以后学生多了,我也会开设单词补习班,这样可以吧?”
“当然。”姚衣微微颔首,他不是不信幡然悔悟浪子头这事,只是更相信利益的捆绑,既然魏老师有他需要的利益,那就不用担心他想方设法给自己添堵。
毕竟,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至于魏老师是否可能趁机窃取教材盗为己用?这一点姚衣倒不担心,以他对机密材料的保护意识,即使是世界一流的商业间谍也防得住,更何况区区一个魏远仁。
再者,魏远仁要参与教材编写,得先签订保密协议,就算李校长没有这个概念,姚衣也不会留下漏洞。
所以,与其顾虑魏老师的小算盘,不如提防尚洋管理层强取豪夺。小小助教编写出价值不菲的单词教材,难保尚洋管理层无人动心,不过姚衣无需担心这个问题,如果真有人敢耍手段,那算他倒了八辈子血霉,因为就算姚衣把他当个屁一般放了,集团内部乐于讨好姚公子的人也不会放过他。
姚衣和魏远仁未生间隙,李志华省了头疼,当即拍板道:“好,老魏,那你就跟小姚一起整理单词。噢,对了,小姚,以后你不用去旁听于老师的课,专心编写单词教材就好。”
“谢谢校长,不过我还是想听,不光是于老师的课,其他老师的课我也想旁听。”
见李志华目录疑惑,姚衣解释道:“有些知识点在老师眼里非常简单,可在学生听来却是云里雾里,许多老师肚子里有真材实料,却教不好学生,一是因为缺乏有效沟通,二是因为没有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所以,如果我不了解学生学习英语时的真实状况,就很难编写出适合他们使用的教材。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我想我有必要多听听课,不光是咱们玄武校区,以后可能还会去其他校区旁听。”
“噢,是这样。”李志华顿开茅塞,竖起大拇指赞道,“我是行政出身,自己很少讲课,以前总校刚起步的时候,花大价钱从尚师大和天大外语专业请了几个高材生,想着他们跟学生年龄相仿,可能比老一辈的教师教得更好,结果完全不是那么事儿,现在想想,很可能就是因为你说的这个原因,小姚,你想的很周全,不骄不躁不冒进,扎扎实实打基础,难得,哎呀,真是难得!”
魏远仁也跟着夸了起来:“是啊,小姚老师真的是个人才,我教了这么久,头一见着第一次上台就能讲这么好的,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两位老哥不吝赞美之词,然而姚衣内心毫无波澜,面带微笑与他们商业互吹一波后,提起另一件事。
“李校长,昨天我看到一位初中学生站在教室外面听课,他告诉我因为他没有交补习费所以只能站在教室外面偷听,请问您知道这事儿吗?”
李志华当然知道,否则于咏梅不会跟姚衣说“李校长说了不用管他”,姚衣有此一问,其实是故意试探李志华的反应。
“你是说梁福临吧,我知道这个学生,哎,这个事儿,有点复杂。”
提起烦心事,李志华犯了烟瘾,摸出烟盒给姚衣和魏远仁各抛去一支软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