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往事
郑丹丹醒了。
眼睛有点儿涩,尚未睁开,先已经嗅到了消毒水的味道,也听到了喧杂:一半是从左边来的,经了窗口,被*燥的风卷带进来,来自百十米外的马路;一半则从右边来,听着是走廊,许多人来去匆匆,皮鞋磕响。
走廊往前些一段距离的地方,还有几个女人的哭嚎,搅成了一片混乱。
不对!
这是哪里?
还有,为什么她全身无力?
郑丹丹轻轻睁开眼,而后一怔。
好像是……医院?
地球上的老医院?
好奇心果然害死猫——猫还九条命呢!
只是,她这算好像也不算死了吧?
***************************
病房是普通的双人房。旁边的室友是个五十上下的阿姨,一个短发年轻女人穿着一身牛仔外套,坐在床沿,削苹果。
见郑丹丹醒了,短发女人已经按了铃叫护士,冲郑丹丹笑了笑,而后便开始忙着把苹果切成块。
那阿姨看郑丹丹神色恍惚,开口慢慢儿道:“姑娘,你运气不错,这么大的车祸,只是点皮肉伤。大夫说了,ct照过了,你没内出血,就是脑后磕了一大片乌青,只怕免不了有一点脑震荡,醒来就歇着,不要急着下床。”
郑丹丹冲那阿姨感激地笑了笑,慢慢儿坐起来。
那阿姨见状,欣然一笑:“大夫还说,等你醒了,他会再来给你做个复检。不过我瞧着,一下子送来那么多人,他们现在正忙,恐怕没法儿马上过来。你也别心急,等等就好。你要什么不?我让我家姑娘给你去买口热的吃?”说着接过女儿削的苹果吃了一口。
那短发女人刚从她们那边拿了个招待访客的一次性杯子,倒热水。
郑丹丹此时已经检查完了自己的伤势——不用看,凭肢体感觉就知道,胳膊肘与膝盖上有一些擦伤——连忙谢道:“谢谢您,阿姨。我也不饿……”说话间已经瞥到了床头柜上的包,书包。郑丹丹略一迟疑,想到“自己”车祸刚醒,问道:“阿姨,这是我的包么,我的包也在这儿?”
阿姨闻言好笑:“是,是你的东西。和人一起送过来的。”只以为郑丹丹惊魂未定,也不觉得有什么。
短发女人正端水绕过床尾,闻言也乐了,把水递给郑丹丹:“先喝口水。小心烫。”
郑丹丹谢过她,小小啜了两口水,放下杯子,拿过书包来翻看。
书包是普通的书包,质量还行。里面有高三上学期的课本,一只粉红色的米奇钱包,钱包内有一张一百的,一张二十的,两张五块的,以及几个硬币。此外是身份证、学生证、公交卡,还有一支大红的三星翻盖手机,还有**成新。
郑丹丹扫了一眼身份证:这女孩叫简丹,汉族,1986年生,住址乃北京市西城区五路通街12号院3幢403室,应该也是户籍地了。手机显示时间为2003年09月12日17点52分,周五。
郑丹丹心满意足。看这钱包与手机就知道,经济状况不会太坏,这样子,一开始就少了许多麻烦。至于好不好,郑丹丹倒不介意。她自己能赚钱。
所以余下的最大问题,就是这简丹的父母了。不过遇到了车祸这么可怕的事,做女儿的受了惊吓,就算有小小异常,当爸**,想来也不会介意。
其次是邻居亲戚、同学朋友。不过这些又好,毕竟不曾日日相处,而人总是在变的。
郑丹丹翻完书包,便收集完了信息,也盘算清楚了。当下,郑丹丹取出手机来看通讯录,还不忘冲室友母女笑了一笑。
这一看,郑丹丹略有意外:通讯录“家庭”一组内,有父母的手机及单位电话。只是看区号,这女孩儿的妈妈在北京,爸爸却是在青岛。另外还有一个叫孙叔叔的,也在北京。外公外婆在天津,爷爷奶奶在安徽芜湖。其中爷爷奶奶只有电话,没有手机。
一家三口在三个地方?
孙叔叔?
还有,这会儿,手机也算普及了,还用电话的人家可不多了。
当然,北京户口的孩子,上大学总是占便宜的。
郑丹丹咀嚼了一下这些情况,微微一笑。
不管如何,从此刻起,没有郑丹丹,只有简丹——债权债务,全盘接收。
***************************
等到母亲与孙叔叔来医院办了手续接了简丹,回到家里,做了一顿热腾腾的晚饭吃完,简丹已经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
说起来,简丹还不知道这对夫妻姓什么名什么……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
这两人的担心是真的,简丹的宽慰,也就由衷了。
五路通街12号院3幢403室,属于人定湖西里小区,是自动化研究所分配的家属院。六层房的四楼,二室一厅。不算大,却是整洁温馨。
饭后洗漱完,又安慰了几句母亲与继父,把这对夫妻赶去散步。
女儿刚逃过一大劫,做父母的哪里有心思散步?
只是他们又不想拂了简丹好意,也是想忘掉车祸这桩事,结果一折衷,两人就去买水果了。
简丹瞅着他们出了门,又去窗口望了眼,确定这两人没返回来,这才飞快进了主卧翻东西。
简丹虽然从军百余年,却没学过侦查兵的活儿。不过找到户口簿瞧一眼,再物归原处,也没什么困难。
户口簿下面就是结婚证,简丹也翻开来看了看,记下年份日期,摇摇头放回去——这两人登记时交的证件照是旧的。所以他们夏天结婚,照片上的人儿却高领厚衣。
然后简丹便回了自己房间,带上门,迅速搜查一番,从书架上找到大大小小四本家庭影集,并发现写字台中央大抽屉上了锁。
锁的钥匙不在钥匙圈上。
简丹看了小抽屉:没有。简丹想了一想,又翻书包。最后好不容易,在笔袋里找着了。
简丹无言了一瞬。
结果打开一开,全是日记!
这下简丹彻底无语了。
***************************
日记里大多是少女情怀,敏感得很,还常钻牛角尖。
不过也不能怪原来那孩子。首先,女孩子在青春期,生理缘故,情绪上本来就比较容易波动,也多思忧郁。再者,她亲生父母离异,后来又都再婚了,这可不是人人都会遇上的。
简丹心下微叹,嗖嗖翻得更快了。
母亲简芳,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讲师,其父母都是事业单位的;继父孙兴华,北京到天津的长途大巴司机,其父是菜贩子,其母农民。
论工作论家庭背景,继父当然不如母亲,不过人倒是不错,身体健壮,实在肯干,当过兵,部队里学的修车,所以退伍后就干起了司机。而且他是初婚,比简芳还小了三年。这样子,两边也算门当户对。
他们一开始认识,是因为简芳刚离婚那几年,周末总是带着简丹回天津看父母,大巴坐多了,与司机熟了。结果后来通过婚介所,两人又见了一面……
于是两边都觉得有点儿缘分了。
孙兴华早就留意到简芳了:这个年轻的母亲气质娴雅,有他那些女同事所没有的书卷气,周末常带了小小的女儿从北京去天津,可她们的丈夫并父亲呢?没道理周末走亲戚,一家人独独缺一个。
只是他老实,没敢搭讪。
简芳么,她前任丈夫吕一鸣也是农村出身,所以简芳对孙兴华的家庭背景没什么挑剔;只是吕一鸣又能干又英俊,一表人才,卫生习惯之类也早改了,没什么臭毛病,结婚前人人羡慕的一对,结婚后没几年,却搞外遇……能干又如何?而立之年的人了,不知道婚姻两字怎么写!
所以简芳第二回挑人,就看中孙兴华老老实实。
他们一个是离异了的女人,有个孩子,一个是大龄青年,上有哥哥下有弟妹,家境也不算好,婚事都要靠自己。于是就成了。
至于这房子,正是简丹的生父吕一鸣单位分配的。因为离婚时男方有过错,女方父母很是气愤,简丹的外婆李文红做事爽利,是个厉害的老太太,当时为女儿坐镇,力争孩子与房子。
这里面还有一层原因,简芳的第一次婚姻出问题,是从简丹出生开始的——简丹是个女孩儿。
认真往前追溯,要从当年简芳怀孕四个月的时候说起:那会儿吕一鸣找关系让简芳做了b超,知道是女孩,回家就没好脸色,隔天却突然殷勤起来了,却是期期艾艾跟简芳提了引产。
怀孕的女人本来就情绪容易波动,简芳给李文红说了这事,说到后来,一个劲儿直哭。
所以到了离婚那会儿,李文红铁了心要让她的女婿净身出户!
***************************
其实李文红当年一开始就不赞同这桩婚姻。老人家认为婚姻之事,得门当户对。这样一来,老太太就更痛恨她女婿了,连带女儿也数落。
结果最后,经单位领导出面协调,双方达成协议,简丹由简芳抚养,房子则过到简丹名下。
然而与此同时,这事不知怎么,就传了开来。九十年代初,离婚还没那么普遍。成年人不去说他们,给小女孩的伤害,确实挺大。
只是这种事,再爽利的老太太,也很难有什么经验!
那是控制舆论,属于高难度的活儿。
所以谁也没法责怪李文红:那个老太太,是在竭尽全力保护她的女儿、为她女儿往后的日后生活操心。
而也正是因为事情闹开了,吕一鸣再婚就不大容易。别说黄花大闺女儿了,拖油瓶都绕着他走——单亲妈妈,最看重的不就是孩子么!
吕一鸣又有简芳在前,容貌、素养上的条件欠缺一些的女人,他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所以他**给他介绍的乡里乡亲,他又不要……
日记里,对此也有不少幸灾乐祸,主要是前几本;而那些表述幸灾乐祸的字里行间,有几个些地方,被水滴晕染了字迹。
[奉献]
郑丹丹醒了。
眼睛有点儿涩,尚未睁开,先已经嗅到了消毒水的味道,也听到了喧杂:一半是从左边来的,经了窗口,被*燥的风卷带进来,来自百十米外的马路;一半则从右边来,听着是走廊,许多人来去匆匆,皮鞋磕响。
走廊往前些一段距离的地方,还有几个女人的哭嚎,搅成了一片混乱。
不对!
这是哪里?
还有,为什么她全身无力?
郑丹丹轻轻睁开眼,而后一怔。
好像是……医院?
地球上的老医院?
好奇心果然害死猫——猫还九条命呢!
只是,她这算好像也不算死了吧?
***************************
病房是普通的双人房。旁边的室友是个五十上下的阿姨,一个短发年轻女人穿着一身牛仔外套,坐在床沿,削苹果。
见郑丹丹醒了,短发女人已经按了铃叫护士,冲郑丹丹笑了笑,而后便开始忙着把苹果切成块。
那阿姨看郑丹丹神色恍惚,开口慢慢儿道:“姑娘,你运气不错,这么大的车祸,只是点皮肉伤。大夫说了,ct照过了,你没内出血,就是脑后磕了一大片乌青,只怕免不了有一点脑震荡,醒来就歇着,不要急着下床。”
郑丹丹冲那阿姨感激地笑了笑,慢慢儿坐起来。
那阿姨见状,欣然一笑:“大夫还说,等你醒了,他会再来给你做个复检。不过我瞧着,一下子送来那么多人,他们现在正忙,恐怕没法儿马上过来。你也别心急,等等就好。你要什么不?我让我家姑娘给你去买口热的吃?”说着接过女儿削的苹果吃了一口。
那短发女人刚从她们那边拿了个招待访客的一次性杯子,倒热水。
郑丹丹此时已经检查完了自己的伤势——不用看,凭肢体感觉就知道,胳膊肘与膝盖上有一些擦伤——连忙谢道:“谢谢您,阿姨。我也不饿……”说话间已经瞥到了床头柜上的包,书包。郑丹丹略一迟疑,想到“自己”车祸刚醒,问道:“阿姨,这是我的包么,我的包也在这儿?”
阿姨闻言好笑:“是,是你的东西。和人一起送过来的。”只以为郑丹丹惊魂未定,也不觉得有什么。
短发女人正端水绕过床尾,闻言也乐了,把水递给郑丹丹:“先喝口水。小心烫。”
郑丹丹谢过她,小小啜了两口水,放下杯子,拿过书包来翻看。
书包是普通的书包,质量还行。里面有高三上学期的课本,一只粉红色的米奇钱包,钱包内有一张一百的,一张二十的,两张五块的,以及几个硬币。此外是身份证、学生证、公交卡,还有一支大红的三星翻盖手机,还有**成新。
郑丹丹扫了一眼身份证:这女孩叫简丹,汉族,1986年生,住址乃北京市西城区五路通街12号院3幢403室,应该也是户籍地了。手机显示时间为2003年09月12日17点52分,周五。
郑丹丹心满意足。看这钱包与手机就知道,经济状况不会太坏,这样子,一开始就少了许多麻烦。至于好不好,郑丹丹倒不介意。她自己能赚钱。
所以余下的最大问题,就是这简丹的父母了。不过遇到了车祸这么可怕的事,做女儿的受了惊吓,就算有小小异常,当爸**,想来也不会介意。
其次是邻居亲戚、同学朋友。不过这些又好,毕竟不曾日日相处,而人总是在变的。
郑丹丹翻完书包,便收集完了信息,也盘算清楚了。当下,郑丹丹取出手机来看通讯录,还不忘冲室友母女笑了一笑。
这一看,郑丹丹略有意外:通讯录“家庭”一组内,有父母的手机及单位电话。只是看区号,这女孩儿的妈妈在北京,爸爸却是在青岛。另外还有一个叫孙叔叔的,也在北京。外公外婆在天津,爷爷奶奶在安徽芜湖。其中爷爷奶奶只有电话,没有手机。
一家三口在三个地方?
孙叔叔?
还有,这会儿,手机也算普及了,还用电话的人家可不多了。
当然,北京户口的孩子,上大学总是占便宜的。
郑丹丹咀嚼了一下这些情况,微微一笑。
不管如何,从此刻起,没有郑丹丹,只有简丹——债权债务,全盘接收。
***************************
等到母亲与孙叔叔来医院办了手续接了简丹,回到家里,做了一顿热腾腾的晚饭吃完,简丹已经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
说起来,简丹还不知道这对夫妻姓什么名什么……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
这两人的担心是真的,简丹的宽慰,也就由衷了。
五路通街12号院3幢403室,属于人定湖西里小区,是自动化研究所分配的家属院。六层房的四楼,二室一厅。不算大,却是整洁温馨。
饭后洗漱完,又安慰了几句母亲与继父,把这对夫妻赶去散步。
女儿刚逃过一大劫,做父母的哪里有心思散步?
只是他们又不想拂了简丹好意,也是想忘掉车祸这桩事,结果一折衷,两人就去买水果了。
简丹瞅着他们出了门,又去窗口望了眼,确定这两人没返回来,这才飞快进了主卧翻东西。
简丹虽然从军百余年,却没学过侦查兵的活儿。不过找到户口簿瞧一眼,再物归原处,也没什么困难。
户口簿下面就是结婚证,简丹也翻开来看了看,记下年份日期,摇摇头放回去——这两人登记时交的证件照是旧的。所以他们夏天结婚,照片上的人儿却高领厚衣。
然后简丹便回了自己房间,带上门,迅速搜查一番,从书架上找到大大小小四本家庭影集,并发现写字台中央大抽屉上了锁。
锁的钥匙不在钥匙圈上。
简丹看了小抽屉:没有。简丹想了一想,又翻书包。最后好不容易,在笔袋里找着了。
简丹无言了一瞬。
结果打开一开,全是日记!
这下简丹彻底无语了。
***************************
日记里大多是少女情怀,敏感得很,还常钻牛角尖。
不过也不能怪原来那孩子。首先,女孩子在青春期,生理缘故,情绪上本来就比较容易波动,也多思忧郁。再者,她亲生父母离异,后来又都再婚了,这可不是人人都会遇上的。
简丹心下微叹,嗖嗖翻得更快了。
母亲简芳,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讲师,其父母都是事业单位的;继父孙兴华,北京到天津的长途大巴司机,其父是菜贩子,其母农民。
论工作论家庭背景,继父当然不如母亲,不过人倒是不错,身体健壮,实在肯干,当过兵,部队里学的修车,所以退伍后就干起了司机。而且他是初婚,比简芳还小了三年。这样子,两边也算门当户对。
他们一开始认识,是因为简芳刚离婚那几年,周末总是带着简丹回天津看父母,大巴坐多了,与司机熟了。结果后来通过婚介所,两人又见了一面……
于是两边都觉得有点儿缘分了。
孙兴华早就留意到简芳了:这个年轻的母亲气质娴雅,有他那些女同事所没有的书卷气,周末常带了小小的女儿从北京去天津,可她们的丈夫并父亲呢?没道理周末走亲戚,一家人独独缺一个。
只是他老实,没敢搭讪。
简芳么,她前任丈夫吕一鸣也是农村出身,所以简芳对孙兴华的家庭背景没什么挑剔;只是吕一鸣又能干又英俊,一表人才,卫生习惯之类也早改了,没什么臭毛病,结婚前人人羡慕的一对,结婚后没几年,却搞外遇……能干又如何?而立之年的人了,不知道婚姻两字怎么写!
所以简芳第二回挑人,就看中孙兴华老老实实。
他们一个是离异了的女人,有个孩子,一个是大龄青年,上有哥哥下有弟妹,家境也不算好,婚事都要靠自己。于是就成了。
至于这房子,正是简丹的生父吕一鸣单位分配的。因为离婚时男方有过错,女方父母很是气愤,简丹的外婆李文红做事爽利,是个厉害的老太太,当时为女儿坐镇,力争孩子与房子。
这里面还有一层原因,简芳的第一次婚姻出问题,是从简丹出生开始的——简丹是个女孩儿。
认真往前追溯,要从当年简芳怀孕四个月的时候说起:那会儿吕一鸣找关系让简芳做了b超,知道是女孩,回家就没好脸色,隔天却突然殷勤起来了,却是期期艾艾跟简芳提了引产。
怀孕的女人本来就情绪容易波动,简芳给李文红说了这事,说到后来,一个劲儿直哭。
所以到了离婚那会儿,李文红铁了心要让她的女婿净身出户!
***************************
其实李文红当年一开始就不赞同这桩婚姻。老人家认为婚姻之事,得门当户对。这样一来,老太太就更痛恨她女婿了,连带女儿也数落。
结果最后,经单位领导出面协调,双方达成协议,简丹由简芳抚养,房子则过到简丹名下。
然而与此同时,这事不知怎么,就传了开来。九十年代初,离婚还没那么普遍。成年人不去说他们,给小女孩的伤害,确实挺大。
只是这种事,再爽利的老太太,也很难有什么经验!
那是控制舆论,属于高难度的活儿。
所以谁也没法责怪李文红:那个老太太,是在竭尽全力保护她的女儿、为她女儿往后的日后生活操心。
而也正是因为事情闹开了,吕一鸣再婚就不大容易。别说黄花大闺女儿了,拖油瓶都绕着他走——单亲妈妈,最看重的不就是孩子么!
吕一鸣又有简芳在前,容貌、素养上的条件欠缺一些的女人,他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所以他**给他介绍的乡里乡亲,他又不要……
日记里,对此也有不少幸灾乐祸,主要是前几本;而那些表述幸灾乐祸的字里行间,有几个些地方,被水滴晕染了字迹。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