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候鸟-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txt下载
第一百六十九章 候鸟-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txt下载-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笔趣阁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要走了,跟候鸟一样。”1704年9月20日,厚岸港码头上,一艘满载朝鲜籍工人的船只刚刚。
这是一艘千吨级大船,原本为南海运输公司所有,后来赶上该公司更新换代的浪潮,便低价处理了。黑水运输公司将其买下后,又在现代特种船舶厂对其进行了改造,安装了一台复涨式蒸汽推进系统,使得其成了一艘真正意义上的风帆船,然后满载整整一船武器弹药、化学制品抵达了黑水地区,正式入役。
这艘船现在是黑水运输公司的主力商船之一,长期执航满蒙—黑水—朝鲜—宁绍—廉梧这条近海航线,不断在沿途转运物资和人口。尤其是像煤炭、粮食、木材这类大宗商品,一般都由他们来跑,毕竟千吨大船拉货多,单位成本低。比如这次,他们就刚跑了一次黑水港—定海港的航线,给当地运去了数百立方米的优质木材,然后又拉了八百多吨在当地交割的南洋稻谷回庙街港,效率杠杠的。
这还不算,他们抓紧了鲸海封冻前的最后一点时间,在庙街港装了一船杂货,主要是皮革、腌肉、羊毛、奶制品、鲸制品、海货以及黄金,打算运往南方。而在途经虾夷地的时候,他们还临时接了一单生意,将五百多名来自朝鲜的劳工送回家。
朝鲜人的目的地是东海岸的高城港,因为他们全数来自全氏治理下的杆城三郡。杆城三郡多年来坚定地追随东岸政府,各项改革进行得一直很深入,东岸人也有意识地给了他们一些产业并开放市场,因此杆城三郡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经济水平提高了,带来的就是人口的飞速增长,三郡以丘陵地形为主,平原并不多,但即便如此,其人口密度一点不比京畿道、全罗道等传统的鱼米之乡低多少。
这样多的人口,工作是一个大问题。以如今杆城三郡的情况,工商业无法提供这样多的岗位——废话,宁绍都做不到,杆城三郡就更不可能了——因此,这些新增的人口要么待在农村,拉低所有人的生活水平,要么出国打工,争取一个更好的生活。
应该说,杆城方面两个选择都有人去做,但出国的还是多一些。尤其是前往满蒙和黑水的,很多人住最差劲的棚屋,吃着最廉价的食物,生病了就硬扛,坚决不去看医生,如此一年下来(扣掉封冻期,其实只有半年),工资加上奖金竟然能剩下五十元的样子。他们一般支付的是大泊铸币局铸造的“鱼洋”,但如果你特别指明,他们也会给你准备硬邦邦的黄金兑换券,虽然有勇气选择这种纸币的人并不多。
五十元的现金收入,在朝鲜可是一大笔钱了,以至于他们完全可以不种地,光靠这笔打工收入就可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黑水管委会相关方面为了让这些朝鲜人能够安心工作,还为他们特别开通了银行服务,即东岸农业银行、台湾银行两家在朝鲜的多个港口城市开设分行,为他们汇款提供便利。而朝鲜王国在巨额的侨汇收入(每年超过三百万元)刺激下,经济方面也不无小补,出国打工顿时成了一门大生意,各方都大获其利。
当然也有许多出国打工的朝鲜人,在见识了黑水、满蒙、登莱等地相对优渥的生活水平之后,打算彻底移居此地,并试图把一家老小乃至亲戚朋友都接过来。他们前些年几乎就成功了,但随着东岸加强对非法滞留的朝鲜客工的稽查力度,大部分人被遣返,能够获得合法身份留下来的终究是少数,最近十年来不过寥寥几千人罢了。
这几千人里,来自杆城三郡的几乎占了一半!有了他们这些侨居东岸的人帮忙,杆城三郡出国打工的热度明显高于朝鲜其他道县,且打工的地点也越来越广,庙街、黑水、大泊、海参崴、虾夷地、千岛群岛等等,甚至就连遥远的黑瞎子港都有人去。他们从事的工作也五花八门,伐木、挖煤、种地、放牧、建筑、捕鱼是最多的,此外还有捞海带的,采摘山野货的,在工厂里帮忙的,在码头做苦力的,清理下水道的,几乎没有他们不能做的,为黑水、满蒙等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似乎也是东岸人始终无法下决心废除朝鲜客工制度的最主要原因,虽然反对这项制度的人很多。
今天在厚岸港上船的数百人都来自杆城三郡。他们在当地的国营牧场内打工,收割牧草、处理饲料、硝制皮革、薅羊毛、挤奶、腌肉,几乎什么都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点点工资就满足了,仿佛是在修福报似的,简直是企业经营者的最爱。其实就某种程度而言,远东的东岸企业家们与新华夏等地的企业家大同小异,他们使用廉价的朝鲜客工(现在又把目标瞄准了破产的日本农民和武士),印度洋那边使用岛屿八旗雇工甚至是非法奴隶,两者的差别真的很大吗?资本对利润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
“他们不得不走,客工制度很严格的,老板们很难申请到超过六个月的用工许可。这候鸟,也是不得不做啊。”一位年长的厚岸港务局的小官说道:“不过也不是没有机会,马上虾夷地不是要扩大县乡了吗?这其中或许有机会。”
这位港务局官员说的其实是黑水管委会主任白玉堂刚刚下发的文件中提到的。东岸人目前在虾夷地岛上一共才两个县,即稚内县和钏路县,前者大约三万人口,后者则有四万余。两县经济整得还算不错,农林牧渔产出很大,钏路煤矿、造船厂、海产品加工厂、木制品厂、建材厂的发展也很顺利,因此向岛屿内陆扩张的条件已经成熟,可以开始行动了。
而事实上黑水管委会在这几年也做了一些前期准备。比如,他们已经在钏路县以西、稚内县以南设立了一些小型定居点,分别是:带广乡(位于后世带广市附近)、河东乡(位于后世士幌町附近)、河西乡(位于后世大树町附近)、三山乡(位于后世足寄町附近)、陆别乡(位于后世陆别町附近)、苦前乡(位于后世羽幌町附近)、留津乡(位于后世留荫市附近)、枝幸乡(位于后世枝幸町附近)、雄武乡(位于后世雄武町附近)、奉永乡(位于后世中川町附近)、庆永乡(位于后世名寄市附近)和平永乡(位于后世士别町附近),一共十二个定居点,目前总共安置了不到五千人在这些地方开垦荒地,发展农林牧渔等产业。
在上述乡镇中,带广乡一片五个定居点是重中之重,因为他们这里是一整块平原,且面积不小,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潜力极大,不似其他地方,要么是破碎的沿海小块平原,要么是狭小的山间谷地,不适合大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价值自然就要低上一些。
管委会基本已经确认,未来带广平原一带将广设国营农场、牧场,而这些农场的主要劳动力来源,除了少数东岸人外,绝大部分还得着落在朝鲜人身上。因此,适当放宽一下客工制度,让那些候鸟式迁徙工作的朝鲜籍劳工入籍一部分,就成了必然。
当然这个放宽也是有条件的,朝鲜人入籍后,要尽量打散开,分别安置到各处,绝对不能让他们形成非常大的聚居社区,因为那样他们很容易将自己的文化保留下来。另外,也要鼓励他们与东岸人甚至是原住民虾夷人互相通婚,让他们的后代身上的朝鲜印记减弱,认同感减弱。不然的话,让他们知道自己血管里流的始终是朝鲜血脉,对东岸政府的统治是非常不利的,必须从现在开始计划好。
或许有人会问,日本目前有许多浪人,东岸人为什么不大量招募其到虾夷地岛定居垦荒呢?还是那句话,这里离日本太近了,而日本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化,有相对稳固的政权,且松前藩在这个岛屿上还有领地,这时候大举引入了日本破产农民,其危害性比大举引入朝鲜人可要大多了。简而言之,让日本人当客工到虾夷地岛来工作没关系,但让其入籍定居,必须慎之又慎,非立下功劳者不得批准。
日本浪人最好的去处还是南洋诸殖民地,文莱、帝汶、拉包尔、印度哪里不可去?去了机会还不少,大概率能混个人模狗样出来。站稳脚跟后再想办法汇款回日本,把家人也接过来,那小日子就更不错了。甚至就连满蒙这个苦寒之地都可以去,蒙古前线此时缺的就是打仗的炮灰。失籍武士们不会种地,不会做工,唯一擅长的就是打打杀杀,去了也能搏一个前程。不信?人满蒙开拓队的广告都打到大阪、京都、江户三地了,报名前去的落魄武士还真不少,有的人甚至已经在前线立功了呢。
让日本鬼子和满洲鞑子厮杀,在东岸人看来,还真有一种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的感觉呢——呃,最后一句话划掉,读者们可以忽略。
这是一艘千吨级大船,原本为南海运输公司所有,后来赶上该公司更新换代的浪潮,便低价处理了。黑水运输公司将其买下后,又在现代特种船舶厂对其进行了改造,安装了一台复涨式蒸汽推进系统,使得其成了一艘真正意义上的风帆船,然后满载整整一船武器弹药、化学制品抵达了黑水地区,正式入役。
这艘船现在是黑水运输公司的主力商船之一,长期执航满蒙—黑水—朝鲜—宁绍—廉梧这条近海航线,不断在沿途转运物资和人口。尤其是像煤炭、粮食、木材这类大宗商品,一般都由他们来跑,毕竟千吨大船拉货多,单位成本低。比如这次,他们就刚跑了一次黑水港—定海港的航线,给当地运去了数百立方米的优质木材,然后又拉了八百多吨在当地交割的南洋稻谷回庙街港,效率杠杠的。
这还不算,他们抓紧了鲸海封冻前的最后一点时间,在庙街港装了一船杂货,主要是皮革、腌肉、羊毛、奶制品、鲸制品、海货以及黄金,打算运往南方。而在途经虾夷地的时候,他们还临时接了一单生意,将五百多名来自朝鲜的劳工送回家。
朝鲜人的目的地是东海岸的高城港,因为他们全数来自全氏治理下的杆城三郡。杆城三郡多年来坚定地追随东岸政府,各项改革进行得一直很深入,东岸人也有意识地给了他们一些产业并开放市场,因此杆城三郡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经济水平提高了,带来的就是人口的飞速增长,三郡以丘陵地形为主,平原并不多,但即便如此,其人口密度一点不比京畿道、全罗道等传统的鱼米之乡低多少。
这样多的人口,工作是一个大问题。以如今杆城三郡的情况,工商业无法提供这样多的岗位——废话,宁绍都做不到,杆城三郡就更不可能了——因此,这些新增的人口要么待在农村,拉低所有人的生活水平,要么出国打工,争取一个更好的生活。
应该说,杆城方面两个选择都有人去做,但出国的还是多一些。尤其是前往满蒙和黑水的,很多人住最差劲的棚屋,吃着最廉价的食物,生病了就硬扛,坚决不去看医生,如此一年下来(扣掉封冻期,其实只有半年),工资加上奖金竟然能剩下五十元的样子。他们一般支付的是大泊铸币局铸造的“鱼洋”,但如果你特别指明,他们也会给你准备硬邦邦的黄金兑换券,虽然有勇气选择这种纸币的人并不多。
五十元的现金收入,在朝鲜可是一大笔钱了,以至于他们完全可以不种地,光靠这笔打工收入就可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黑水管委会相关方面为了让这些朝鲜人能够安心工作,还为他们特别开通了银行服务,即东岸农业银行、台湾银行两家在朝鲜的多个港口城市开设分行,为他们汇款提供便利。而朝鲜王国在巨额的侨汇收入(每年超过三百万元)刺激下,经济方面也不无小补,出国打工顿时成了一门大生意,各方都大获其利。
当然也有许多出国打工的朝鲜人,在见识了黑水、满蒙、登莱等地相对优渥的生活水平之后,打算彻底移居此地,并试图把一家老小乃至亲戚朋友都接过来。他们前些年几乎就成功了,但随着东岸加强对非法滞留的朝鲜客工的稽查力度,大部分人被遣返,能够获得合法身份留下来的终究是少数,最近十年来不过寥寥几千人罢了。
这几千人里,来自杆城三郡的几乎占了一半!有了他们这些侨居东岸的人帮忙,杆城三郡出国打工的热度明显高于朝鲜其他道县,且打工的地点也越来越广,庙街、黑水、大泊、海参崴、虾夷地、千岛群岛等等,甚至就连遥远的黑瞎子港都有人去。他们从事的工作也五花八门,伐木、挖煤、种地、放牧、建筑、捕鱼是最多的,此外还有捞海带的,采摘山野货的,在工厂里帮忙的,在码头做苦力的,清理下水道的,几乎没有他们不能做的,为黑水、满蒙等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似乎也是东岸人始终无法下决心废除朝鲜客工制度的最主要原因,虽然反对这项制度的人很多。
今天在厚岸港上船的数百人都来自杆城三郡。他们在当地的国营牧场内打工,收割牧草、处理饲料、硝制皮革、薅羊毛、挤奶、腌肉,几乎什么都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点点工资就满足了,仿佛是在修福报似的,简直是企业经营者的最爱。其实就某种程度而言,远东的东岸企业家们与新华夏等地的企业家大同小异,他们使用廉价的朝鲜客工(现在又把目标瞄准了破产的日本农民和武士),印度洋那边使用岛屿八旗雇工甚至是非法奴隶,两者的差别真的很大吗?资本对利润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
“他们不得不走,客工制度很严格的,老板们很难申请到超过六个月的用工许可。这候鸟,也是不得不做啊。”一位年长的厚岸港务局的小官说道:“不过也不是没有机会,马上虾夷地不是要扩大县乡了吗?这其中或许有机会。”
这位港务局官员说的其实是黑水管委会主任白玉堂刚刚下发的文件中提到的。东岸人目前在虾夷地岛上一共才两个县,即稚内县和钏路县,前者大约三万人口,后者则有四万余。两县经济整得还算不错,农林牧渔产出很大,钏路煤矿、造船厂、海产品加工厂、木制品厂、建材厂的发展也很顺利,因此向岛屿内陆扩张的条件已经成熟,可以开始行动了。
而事实上黑水管委会在这几年也做了一些前期准备。比如,他们已经在钏路县以西、稚内县以南设立了一些小型定居点,分别是:带广乡(位于后世带广市附近)、河东乡(位于后世士幌町附近)、河西乡(位于后世大树町附近)、三山乡(位于后世足寄町附近)、陆别乡(位于后世陆别町附近)、苦前乡(位于后世羽幌町附近)、留津乡(位于后世留荫市附近)、枝幸乡(位于后世枝幸町附近)、雄武乡(位于后世雄武町附近)、奉永乡(位于后世中川町附近)、庆永乡(位于后世名寄市附近)和平永乡(位于后世士别町附近),一共十二个定居点,目前总共安置了不到五千人在这些地方开垦荒地,发展农林牧渔等产业。
在上述乡镇中,带广乡一片五个定居点是重中之重,因为他们这里是一整块平原,且面积不小,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潜力极大,不似其他地方,要么是破碎的沿海小块平原,要么是狭小的山间谷地,不适合大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价值自然就要低上一些。
管委会基本已经确认,未来带广平原一带将广设国营农场、牧场,而这些农场的主要劳动力来源,除了少数东岸人外,绝大部分还得着落在朝鲜人身上。因此,适当放宽一下客工制度,让那些候鸟式迁徙工作的朝鲜籍劳工入籍一部分,就成了必然。
当然这个放宽也是有条件的,朝鲜人入籍后,要尽量打散开,分别安置到各处,绝对不能让他们形成非常大的聚居社区,因为那样他们很容易将自己的文化保留下来。另外,也要鼓励他们与东岸人甚至是原住民虾夷人互相通婚,让他们的后代身上的朝鲜印记减弱,认同感减弱。不然的话,让他们知道自己血管里流的始终是朝鲜血脉,对东岸政府的统治是非常不利的,必须从现在开始计划好。
或许有人会问,日本目前有许多浪人,东岸人为什么不大量招募其到虾夷地岛定居垦荒呢?还是那句话,这里离日本太近了,而日本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化,有相对稳固的政权,且松前藩在这个岛屿上还有领地,这时候大举引入了日本破产农民,其危害性比大举引入朝鲜人可要大多了。简而言之,让日本人当客工到虾夷地岛来工作没关系,但让其入籍定居,必须慎之又慎,非立下功劳者不得批准。
日本浪人最好的去处还是南洋诸殖民地,文莱、帝汶、拉包尔、印度哪里不可去?去了机会还不少,大概率能混个人模狗样出来。站稳脚跟后再想办法汇款回日本,把家人也接过来,那小日子就更不错了。甚至就连满蒙这个苦寒之地都可以去,蒙古前线此时缺的就是打仗的炮灰。失籍武士们不会种地,不会做工,唯一擅长的就是打打杀杀,去了也能搏一个前程。不信?人满蒙开拓队的广告都打到大阪、京都、江户三地了,报名前去的落魄武士还真不少,有的人甚至已经在前线立功了呢。
让日本鬼子和满洲鞑子厮杀,在东岸人看来,还真有一种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的感觉呢——呃,最后一句话划掉,读者们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