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796年月3日,罗马、苏丹、单于、鲜卑四国和谈会议,在罗马城郊的哈德良宫召开,会议公证方由汉帝国使节团担任。
哈德良宫是以罗马皇帝普布利乌斯.艾利乌斯.哈德良的姓氏命名的。张锐对这位在罗马历史毁誉参半的罗马皇帝很感兴趣。谈判的第一天,他早早来到哈德良宫,在罗马官员的陪同下,游览了一番这座豪华的宫殿。
张锐与林白泉一边游览,一边暗自品评着这位罗马皇帝。观看一个纪念这位皇帝战绩的展览室时,林白泉感叹地说:“这位皇帝的丰功伟业可以与咱们的同乐皇帝相媲美啊。”
陪同的罗马官员听见这样的评价,没有言语。在他们看来,汉使节能把哈德良皇帝与汉帝国的当今皇帝相提并论已经是很不错的评价了,可张锐清楚林白泉话里有话。
哈德良是图拉真的继承人,据说他是罗马帝国皇帝里最有文化修养的一位。在他长达21年的统治期间,大部分时间他都不在罗马城,甚至不在罗马本州,而是在帝国各行省巡游。
哈德良巡游的目的,一是他本人热衷旅游观光。放在前世,他比张锐更适合“驴”这一称谓。哈德良亲自攀登过埃特纳火山、横游过尼罗河,可以说罗马帝国内所有值得一游地地方。都曾经留下过他的足迹。
二是,哈德良的巡游充分显示他重视行省的地位,把行省看得如罗马本州一样重要。在历代罗马君王中,只有哈德良有这样的意识。因此,在哈德良执政期,罗马各行省对他空前支持。国家的和谐程度比帝国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稳固。
三是,哈德良借着巡游督促各地军队保持高度戒备状态。他巡视每到一处,都要去视察当地地军队驻地,对将士们发表讲演,要求他们加强纪律,提高训练水平,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因此,在哈德良当政期间,罗马军队的战斗力都保持在相当高的状态。
哈德良无疑是非常杰出的罗马皇帝之一,但他也有缺点。一是喜好大兴土木。他重修奥古斯都时期兴建的万神殿,并修建了维纳斯女神庙,以及这座以他命名的宫殿等等宏伟壮观的建筑。
在他的带动下。行下效,罗马各地大肆修建神庙、剧场、公共浴室等建筑。据后来有人统计,现今罗马各地城市留下的标志性建筑十有七八是哈德良时代修建地。在某一个时期,同时兴建多如牛毛的大型建筑,严重扰乱了罗马的经济。
再则,哈德良地反犹太人政策,在他生命快要完结的时候爆发了。哈德良个人非常崇拜希腊——罗马文化,不满犹太人拒绝接受希腊文明的态度。
他赦令,不准犹太人过安息节,禁止割礼。并在犹太人的圣地——耶路撒冷建立以皇帝姓为名字的罗马殖民地,还在耶和华神庙的旧址修建了罗马之神朱庇特的神庙。
他的这些行为,招致犹太人强烈的不满。进而爆发起义。哈德良不得不抱病亲临战场指挥平叛,从各行省调集军队镇压叛乱。犹太人的起义坚持了三年时间,才最终被镇压下去。
平叛之后,哈德良又下令,所有犹太人每年只允许到耶路撒冷去一次。不得违令。犹太人从此失去了他们地圣土故乡。只能在罗马各地颠沛流离,过着流浪生活。哈德良的反犹太人政策。使得每个犹太人都从心底恨透了罗马人,也不把自己当成罗马人。
从哈德良的这些经历看,同乐与哈德良地确有相似之处。他们都经历过本国历史声势浩大的起义,而且都成功地把起义镇压了下去。
哈德良在镇压犹太人期间,一共摧毁了犹太人的9座村庄,残杀了5万犹太人。但他的“功绩”显然不如同乐。同乐在镇压突忽人叛乱期间,共计摧毁千村庄,不计作战、疾病、饥饿而亡之人,共残杀了西部五州人96万。
张锐知道林白泉是在借哈德良讽刺同乐,但他并不完全认同林白泉的看法。张锐并非因为不是同乐下达屠杀令而为他报不平。因为任何内阁地决定,都要经过同乐地认可才能执行。故此,红色讨伐令是不是同乐首先提出并不重要,关键是他同意了这项决定,就注定要在历史背负恶名。
在张锐看来,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一方面,犹太人视哈德良为不择不扣的暴君、魔鬼,是哈德良让他们失去了故土,成为了流浪地民族。而西部人恨不得食同乐皮肉,因为正是同乐的屠杀令,使得西部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但反过来看,哈德良镇压犹太人起义后,罗马东部行省形势稳定下来。几百年来,也没有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叛乱行为。而同乐镇压第二次突忽叛乱的屠杀,再次严重削减了西部人口,西部五州近百年内不可能再发生成规模的叛乱。
因此,他们实行的屠杀举措无疑对本民族而言是有益的。在他们统治的年代,不能用博爱的情操要求他们。他们行为只要能被本民族人认可、称颂,也就算是成功的君主了。当然,张锐不会在这个时候和林白泉争辩,只当是没有听懂林白泉话里的含义。
在和谈会议开始前,张锐又见到了一位老熟人——鲜卑国特使拓跋。拓跋可以说是张锐以及西征军的救命恩人,去年如果不是他向左贤王提议。联合汉军对付右贤王地策略,并亲自前往白乌山带领被困的汉军突围,恐怕张锐也没有机会出使罗马。
张锐对拓跋很有好感,自从白乌山外一别,他与拓跋就没有再联络过,但双方默契配合取了尉迟晖的性命。这时再见面。似乎老重逢,心里特别激动。
只是在这种场合下,张锐不可能对代表鲜卑方的拓跋流露出好感。一是出于国家关系考虑,现在汉帝国和鲜卑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见到敌对国家的人,当然不可能笑脸相迎。
二是出于策略地需要。左贤王的存在,是鲜卑内乱的源动力。如果双方合作谋害尉迟晖的事情曝光,左贤王一伙人无疑会成为万夫所指的“鲜奸”,从而失去绝大多数支持者,必将被右贤王取而代之。
为了这个目的。张锐也不能对拓跋流露出半分亲近,反而拉长着脸怒视对方。而拓跋对张锐也是不冷不热的行了一礼,就擦肩而过。
在来罗马之前。张锐并没有听说本次和谈有鲜卑人参加。他询问冼夫人是否知道鲜卑人会出访罗马,冼夫人也摇头回答不知道。
冼夫人悄声告诉张锐,她猜测罗马人之所以让鲜卑人参加和谈,只是为和谈作势。鲜卑人无论是对罗马、对汉帝国都没有能力再继续战争,鲜卑人现在最需要就是取得两个大国的谅解。
罗马人这个时候把鲜卑叫来,很明显就是想利用鲜卑人的求和心切,在会议首先对其入手。无论罗马人提出怎样的要求,估计鲜卑人都不会强烈反对,最终都会答应罗马人地条件,从而给苏丹和单于两国树立一个仿效的榜样。
冼夫人的一番话。使张锐茅塞顿开。他心里想,罗马人可是玩外交地老手。自从立国之初,到帝国的兴盛。罗马人的所有军事行动之前,都是以外交先行。利用鲜卑只是罗马人的手段之一,可以预计罗马人在这次会议还会玩出多种花样。
果然,如冼夫人猜测的一样。在会议开始后,罗马人首先向鲜卑人提出要求。第一。鲜卑必须承认侵略了罗马。并正式向罗马道歉。第二,鲜卑军队必须完全撤出罗马领土。这点等于是废话。去年汉帝国向鲜卑宣战后。鲜卑人就已经从占领罗马的美索不达米亚行省撤军。第三,必须赔偿罗马的战争损失费。
而鲜卑人的态度也和冼夫人先前预测的一样。拓跋不假思索地答应了罗马人的前两个条件,只是在战争赔偿费与罗马人提出地条件产生了分歧。此后双方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在向鲜卑提出条件之后,罗马人又向苏丹和单于两国提出条件。对苏丹人提出的条件是:第一,必须承认庭巴克地存在。第二,归还占领的包括庭巴克都城莫普提城在内的大部分庭巴克国土。第三,苏丹和庭巴克的领土分界,要保持在第一次苏庭战争结束后的实际控制线内。
对单于国,罗马人地条件是:第一,必须立即撤出占领罗马地达西亚和色雷斯两个行省。第二,必须就侵略罗马的行为,进行道歉。第三,要赔偿一定数额地战争损失费。
苏丹特使莱昂.哈桑从张锐嘴里“无意间”得知了汉帝国没有干预这次会谈的打算,就与单于特使私下约定,在没有取得一定的好处前绝不轻易与罗马人达成协议。
对罗马人的漫天要价,苏丹人和单于人不仅没有像鲜卑人那么容易屈服,同时也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单于国提出的条件是:撤军可以,但罗马必须支付单于国的出兵军费。并对单于开放拜占庭城,允许单于国的船只自由出入拜占庭海峡。
苏丹人提出的条件相对很“简单”:可以让庭巴克复国,但现在罗马流亡的庭巴克王必须回莫普提城继位。可所有人都知道,罗马人是绝对不会答应这个“简单”的条件。因为苏丹并没有对罗马人提出的边界条件作答复,意味着庭巴克国王回莫普提城后,将要受到苏丹人的控制。
从表面看,庭巴克是复国了,但也庭巴克从此在苏丹人的“保护”下,变成了苏丹的一个属国。这样的条件,罗马怎能答应?
第一天的会议,就在彼此漫天要价中渡过。下午结束会议,在回驿馆的路,冼夫人对张锐说:“今天只是开始,除鲜卑人外,大家都是在试探,并没有提出真正的想要得到的条件。据我估计,以后几天这种状况都不会改变,大家都在比耐心。在这场比耐心的较量中,谁稍有动摇,那就等于输掉一半的胜利。”
这天的会议让张锐感悟颇多,这与当年他保护尚显与突忽人之间的谈判有天壤之别。与今日会议相比,当年尚显与那位突忽使节之间的耐心比拼,只是一场小游戏而已。
难怪罗马人把和谈会议的期限定了一个月,原来他们有充分的准备面对这个局面,也准备打一场持久战。张锐猜想,罗马人肯定会利用会议这段时间,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段。在单于和苏丹两国中,选择一个当突破口。只要这两国有一国被罗马人诱惑,那么剩下的一个也无法单独对抗罗马,必然会选择屈服。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冼夫人,冼夫人很赞同他的观点。只是他们还暂时猜不出罗马人准备选择那个国家当作突破口,只能对单于和苏丹各负责一个,加强他们对抗罗马人的决心。
张锐近来与莱昂.哈桑的私人关系进展很顺利,他准备再继续灌输莱昂.哈桑战胜罗马人的信心。他在来罗马的路,就想到了一个针对罗马人的作战计划。现在,是将这个计划透露给莱昂.哈桑的时候了。
哈德良宫是以罗马皇帝普布利乌斯.艾利乌斯.哈德良的姓氏命名的。张锐对这位在罗马历史毁誉参半的罗马皇帝很感兴趣。谈判的第一天,他早早来到哈德良宫,在罗马官员的陪同下,游览了一番这座豪华的宫殿。
张锐与林白泉一边游览,一边暗自品评着这位罗马皇帝。观看一个纪念这位皇帝战绩的展览室时,林白泉感叹地说:“这位皇帝的丰功伟业可以与咱们的同乐皇帝相媲美啊。”
陪同的罗马官员听见这样的评价,没有言语。在他们看来,汉使节能把哈德良皇帝与汉帝国的当今皇帝相提并论已经是很不错的评价了,可张锐清楚林白泉话里有话。
哈德良是图拉真的继承人,据说他是罗马帝国皇帝里最有文化修养的一位。在他长达21年的统治期间,大部分时间他都不在罗马城,甚至不在罗马本州,而是在帝国各行省巡游。
哈德良巡游的目的,一是他本人热衷旅游观光。放在前世,他比张锐更适合“驴”这一称谓。哈德良亲自攀登过埃特纳火山、横游过尼罗河,可以说罗马帝国内所有值得一游地地方。都曾经留下过他的足迹。
二是,哈德良的巡游充分显示他重视行省的地位,把行省看得如罗马本州一样重要。在历代罗马君王中,只有哈德良有这样的意识。因此,在哈德良执政期,罗马各行省对他空前支持。国家的和谐程度比帝国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稳固。
三是,哈德良借着巡游督促各地军队保持高度戒备状态。他巡视每到一处,都要去视察当地地军队驻地,对将士们发表讲演,要求他们加强纪律,提高训练水平,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因此,在哈德良当政期间,罗马军队的战斗力都保持在相当高的状态。
哈德良无疑是非常杰出的罗马皇帝之一,但他也有缺点。一是喜好大兴土木。他重修奥古斯都时期兴建的万神殿,并修建了维纳斯女神庙,以及这座以他命名的宫殿等等宏伟壮观的建筑。
在他的带动下。行下效,罗马各地大肆修建神庙、剧场、公共浴室等建筑。据后来有人统计,现今罗马各地城市留下的标志性建筑十有七八是哈德良时代修建地。在某一个时期,同时兴建多如牛毛的大型建筑,严重扰乱了罗马的经济。
再则,哈德良地反犹太人政策,在他生命快要完结的时候爆发了。哈德良个人非常崇拜希腊——罗马文化,不满犹太人拒绝接受希腊文明的态度。
他赦令,不准犹太人过安息节,禁止割礼。并在犹太人的圣地——耶路撒冷建立以皇帝姓为名字的罗马殖民地,还在耶和华神庙的旧址修建了罗马之神朱庇特的神庙。
他的这些行为,招致犹太人强烈的不满。进而爆发起义。哈德良不得不抱病亲临战场指挥平叛,从各行省调集军队镇压叛乱。犹太人的起义坚持了三年时间,才最终被镇压下去。
平叛之后,哈德良又下令,所有犹太人每年只允许到耶路撒冷去一次。不得违令。犹太人从此失去了他们地圣土故乡。只能在罗马各地颠沛流离,过着流浪生活。哈德良的反犹太人政策。使得每个犹太人都从心底恨透了罗马人,也不把自己当成罗马人。
从哈德良的这些经历看,同乐与哈德良地确有相似之处。他们都经历过本国历史声势浩大的起义,而且都成功地把起义镇压了下去。
哈德良在镇压犹太人期间,一共摧毁了犹太人的9座村庄,残杀了5万犹太人。但他的“功绩”显然不如同乐。同乐在镇压突忽人叛乱期间,共计摧毁千村庄,不计作战、疾病、饥饿而亡之人,共残杀了西部五州人96万。
张锐知道林白泉是在借哈德良讽刺同乐,但他并不完全认同林白泉的看法。张锐并非因为不是同乐下达屠杀令而为他报不平。因为任何内阁地决定,都要经过同乐地认可才能执行。故此,红色讨伐令是不是同乐首先提出并不重要,关键是他同意了这项决定,就注定要在历史背负恶名。
在张锐看来,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一方面,犹太人视哈德良为不择不扣的暴君、魔鬼,是哈德良让他们失去了故土,成为了流浪地民族。而西部人恨不得食同乐皮肉,因为正是同乐的屠杀令,使得西部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但反过来看,哈德良镇压犹太人起义后,罗马东部行省形势稳定下来。几百年来,也没有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叛乱行为。而同乐镇压第二次突忽叛乱的屠杀,再次严重削减了西部人口,西部五州近百年内不可能再发生成规模的叛乱。
因此,他们实行的屠杀举措无疑对本民族而言是有益的。在他们统治的年代,不能用博爱的情操要求他们。他们行为只要能被本民族人认可、称颂,也就算是成功的君主了。当然,张锐不会在这个时候和林白泉争辩,只当是没有听懂林白泉话里的含义。
在和谈会议开始前,张锐又见到了一位老熟人——鲜卑国特使拓跋。拓跋可以说是张锐以及西征军的救命恩人,去年如果不是他向左贤王提议。联合汉军对付右贤王地策略,并亲自前往白乌山带领被困的汉军突围,恐怕张锐也没有机会出使罗马。
张锐对拓跋很有好感,自从白乌山外一别,他与拓跋就没有再联络过,但双方默契配合取了尉迟晖的性命。这时再见面。似乎老重逢,心里特别激动。
只是在这种场合下,张锐不可能对代表鲜卑方的拓跋流露出好感。一是出于国家关系考虑,现在汉帝国和鲜卑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见到敌对国家的人,当然不可能笑脸相迎。
二是出于策略地需要。左贤王的存在,是鲜卑内乱的源动力。如果双方合作谋害尉迟晖的事情曝光,左贤王一伙人无疑会成为万夫所指的“鲜奸”,从而失去绝大多数支持者,必将被右贤王取而代之。
为了这个目的。张锐也不能对拓跋流露出半分亲近,反而拉长着脸怒视对方。而拓跋对张锐也是不冷不热的行了一礼,就擦肩而过。
在来罗马之前。张锐并没有听说本次和谈有鲜卑人参加。他询问冼夫人是否知道鲜卑人会出访罗马,冼夫人也摇头回答不知道。
冼夫人悄声告诉张锐,她猜测罗马人之所以让鲜卑人参加和谈,只是为和谈作势。鲜卑人无论是对罗马、对汉帝国都没有能力再继续战争,鲜卑人现在最需要就是取得两个大国的谅解。
罗马人这个时候把鲜卑叫来,很明显就是想利用鲜卑人的求和心切,在会议首先对其入手。无论罗马人提出怎样的要求,估计鲜卑人都不会强烈反对,最终都会答应罗马人地条件,从而给苏丹和单于两国树立一个仿效的榜样。
冼夫人的一番话。使张锐茅塞顿开。他心里想,罗马人可是玩外交地老手。自从立国之初,到帝国的兴盛。罗马人的所有军事行动之前,都是以外交先行。利用鲜卑只是罗马人的手段之一,可以预计罗马人在这次会议还会玩出多种花样。
果然,如冼夫人猜测的一样。在会议开始后,罗马人首先向鲜卑人提出要求。第一。鲜卑必须承认侵略了罗马。并正式向罗马道歉。第二,鲜卑军队必须完全撤出罗马领土。这点等于是废话。去年汉帝国向鲜卑宣战后。鲜卑人就已经从占领罗马的美索不达米亚行省撤军。第三,必须赔偿罗马的战争损失费。
而鲜卑人的态度也和冼夫人先前预测的一样。拓跋不假思索地答应了罗马人的前两个条件,只是在战争赔偿费与罗马人提出地条件产生了分歧。此后双方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在向鲜卑提出条件之后,罗马人又向苏丹和单于两国提出条件。对苏丹人提出的条件是:第一,必须承认庭巴克地存在。第二,归还占领的包括庭巴克都城莫普提城在内的大部分庭巴克国土。第三,苏丹和庭巴克的领土分界,要保持在第一次苏庭战争结束后的实际控制线内。
对单于国,罗马人地条件是:第一,必须立即撤出占领罗马地达西亚和色雷斯两个行省。第二,必须就侵略罗马的行为,进行道歉。第三,要赔偿一定数额地战争损失费。
苏丹特使莱昂.哈桑从张锐嘴里“无意间”得知了汉帝国没有干预这次会谈的打算,就与单于特使私下约定,在没有取得一定的好处前绝不轻易与罗马人达成协议。
对罗马人的漫天要价,苏丹人和单于人不仅没有像鲜卑人那么容易屈服,同时也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单于国提出的条件是:撤军可以,但罗马必须支付单于国的出兵军费。并对单于开放拜占庭城,允许单于国的船只自由出入拜占庭海峡。
苏丹人提出的条件相对很“简单”:可以让庭巴克复国,但现在罗马流亡的庭巴克王必须回莫普提城继位。可所有人都知道,罗马人是绝对不会答应这个“简单”的条件。因为苏丹并没有对罗马人提出的边界条件作答复,意味着庭巴克国王回莫普提城后,将要受到苏丹人的控制。
从表面看,庭巴克是复国了,但也庭巴克从此在苏丹人的“保护”下,变成了苏丹的一个属国。这样的条件,罗马怎能答应?
第一天的会议,就在彼此漫天要价中渡过。下午结束会议,在回驿馆的路,冼夫人对张锐说:“今天只是开始,除鲜卑人外,大家都是在试探,并没有提出真正的想要得到的条件。据我估计,以后几天这种状况都不会改变,大家都在比耐心。在这场比耐心的较量中,谁稍有动摇,那就等于输掉一半的胜利。”
这天的会议让张锐感悟颇多,这与当年他保护尚显与突忽人之间的谈判有天壤之别。与今日会议相比,当年尚显与那位突忽使节之间的耐心比拼,只是一场小游戏而已。
难怪罗马人把和谈会议的期限定了一个月,原来他们有充分的准备面对这个局面,也准备打一场持久战。张锐猜想,罗马人肯定会利用会议这段时间,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段。在单于和苏丹两国中,选择一个当突破口。只要这两国有一国被罗马人诱惑,那么剩下的一个也无法单独对抗罗马,必然会选择屈服。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冼夫人,冼夫人很赞同他的观点。只是他们还暂时猜不出罗马人准备选择那个国家当作突破口,只能对单于和苏丹各负责一个,加强他们对抗罗马人的决心。
张锐近来与莱昂.哈桑的私人关系进展很顺利,他准备再继续灌输莱昂.哈桑战胜罗马人的信心。他在来罗马的路,就想到了一个针对罗马人的作战计划。现在,是将这个计划透露给莱昂.哈桑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