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道,为何不叫仆人通报一声?等候多时了吧?”太尉看见杨素,高兴地打招呼。

    “来了一会儿,听说大哥在会客,小弟岂敢打扰。”

    “进来谈吧。”他俩无需客套,像一家人一样随意。

    待杨素坐定,太尉对杨素说道:“处道啊,你可知道今日我会见的是什么客人吗?”

    杨素略微想了想,答道:“小弟实在猜不出。”

    太尉呵呵地笑着提醒他:“三位都来自城西。”

    “难道是外国的使节?应该有鲜卑国的使节在内吧。”杨素猜测道。

    太尉赞道:“不错,不错。一点就通,贤弟果真聪敏。”

    杨素道:“估计是鲜卑人想来求和吧?”

    “有这事儿。”

    “那您答应了?”

    “答应了。”

    杨素的眉头轻轻一皱,像是心意不快。他的这个举动被太尉看在眼里,问道:“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杨素考虑一下,说道:“上次鲜卑国与叛匪联系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了。小弟属下的军官们都认为鲜卑人是想趁火打劫,都十分愤恨,声称要好好教训教训他们。大哥怎能轻易答应与鲜卑人缔合呢?这不是招惹怨恨吗?”太尉笑了笑,说道:“原因很简单,我们现在还需要鲜卑人的力量帮我们做事。等事情办完之后,再考虑下一步的问题。”

    杨素不解其中缘由,太尉也不瞒他,将苏丹发起的针对罗马联盟的计划对他详细地讲了一遍。杨素听后笑道:“罗马人也是安逸惯了,才输了一仗。什么人都可以对他起心思。”

    太尉笑道:“让罗马人紧张紧张也好,免得老在一旁看我们的笑话。处道,过一阵子,我准备让公寿将联盟的计划透露给梅特罗。”

    杨素吃了一惊,梅特罗是罗马帝国地驻汉使节。问道:“为何要把这事透露给罗马人知道?”

    太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说道:“让罗马人有个防范也好。不然我很担心,骄傲自大的罗马人会吃大亏。如果罗马人输得太惨,也有违我们的初衷。”

    杨素心想,大哥说的很在理儿。联盟的进攻兵力,少说也有七、八十万。而罗马地常备军,也就在百万之间,其中近十万还被苏丹人全歼,另二十万正在派往埃及。剩下的四、五十万人,分别驻扎在罗马各地。没有数月时间跟本不可能送到靠近单于国和鲜卑国的行省去。如果罗马人没有一点防范的话。很可能在战争初期就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说不定真的被鲜卑国和单于国捞到便宜。

    不过杨素还是有些担心,说道:“我们把消息透露给罗马人后。罗马人会不会对我们提高警惕,会不会察觉到我们暗中借款给三国?”

    太尉摇头道:“这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一则,借款之事,我会交待方明把事情做得十分隐秘,也会提醒三国不要随意透露此事。我相信三国在跟罗马开战前,一定会严守秘密。二则,公寿会告诉罗马人这消息是我们的监察部门在偶然的情况下获悉的,考虑到我们与罗马的友好关系。才预先告知他们一声。”

    杨素喜形于色赞叹道:“此计甚妙,如此一来罗马人应该不会怀疑我们。”

    太尉继续说道:“即使以后我们暗中资助三国被罗马人知道,我们也可以反咬他们一口。辩称这是三国为了故意破坏我们两国地关系而造谣。并且,我们只让三国给我们留下借据,而三国手上没有证据证明我们曾经援助过他们。”

    杨素有些担忧地说道:“这样也许解释不通吧,毕竟我们卖过武器给三国,如果他们拿出这些武器。我们也无法解释。”

    太尉大笑道:“我早就考虑到这点。我们卖给他们的武器,上面都没有汉军使用的标记。这些武器可以在世界各地买到。谁能证明就是我国卖地?”

    杨素心里暗自佩服。心道:大哥真是老谋深算,早在这之前,他就着手准备了。他知道汉军以前使用的武器样式有别于各国。后来各国见汉军的武器性能很好,便纷纷开始仿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军的武器逐渐被其他国家仿制出来。且不说具体的使用性能如何,单从外表上看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现在只有技术含量最高的火油弹和重型舰船,各国还没能仿制,而大哥恰恰没有卖这些武器装备给三国。没有证据,三国即便说出事实真像,罗马人也很难相信他们地话。

    杨素心里赞叹不已,过了一阵才想起今日来太尉府的目的,便问道:“小弟听说士彦已经病入膏肓,他地继任者应该定下来了吧?”

    “你想要代谁说情吗?”

    杨素忙摆手说道:“小弟可不敢干那样的事情。只是觉得陷阵军团是主力,主将长期不在军中,会影响战斗力的。军团现在也算是在前线,如果遇到突发战事,只怕会陷于群龙无首的局面。”

    士彦是陷阵军团的现任指挥官,今年只有四十三岁。太尉任豫州巡抚时,士彦刚刚二十岁。那年他拜太尉为师,成为太尉座下地第一个弟子。之后士彦从军,用了近二十年地时间才升到中将指挥官的位置。

    只可惜,他地命不好,就任指挥官不久,便身患重病不能下床走动。短时间卧病不起还没什么,他却两年不见好。于是有人提出应当更换指挥官,但都被太尉婉言谢绝。太尉说:“士彦为人忠厚老实,长期任劳任怨,刚刚就任指挥官不到半年就患病。病来如山倒,人哪有不生病的?我们怎能因为他一时生病就更换他这个优秀的指挥官?如果形成了规矩,以后是不是谁生了病。就要更换谁?他一向身体康健,我相信,他很快就会康复的。”

    提议之人明白,太尉不想换人。加之陷阵军团一直没有开赴前线,所以也就没有坚持换人的意见。可是现在不同。陷阵军团上了前线,虽然一直由副指挥代为管理部队,但终归不是主将。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又有很多人,提出要尽快委任新的指挥官。

    这时,又传来士彦的病日渐严重地消息,太尉也答应了这个建议。内阁这段时间,正在商议这件事,也有很多有资格入选之人,在四处托关系准备取得先机。今日太尉听杨素也提起此事。便开玩笑地问他是否也要“举荐”人。

    杨素知道大哥的脾性,越是亲近的人,越是不能在这个时候帮人说情。当然马上否认自己是代人说情的。可是他今日来就是为了此事,不说又不行,犹豫一下,又说道:“小弟今日是来问问大哥,是不是朝中的大臣,都能上表举荐指挥官地人选?”

    太尉说道“你是朝中的正二品大臣,当然有资格为国举荐人才。只是不知你要举荐的是谁?”

    杨素抬眼看了看太尉,小心翼翼地说道:“小弟举荐陆柯。”

    太尉闻言脸沉了下来。呵斥道:“他是我的女婿,你怎能举荐他?”

    杨素见大哥发火,心反而平静了下来说道:“现在汉军有资格就任陷阵军指挥官的将领中。小弟就想不出,有谁的才能,有谁的功勋能超过陆柯?如果才能不够,就不能把陷阵军团最大的战力发挥出来。如果功勋不够,陷阵军团的将士也不会服气。所以只有陆柯是最合适的人选。”

    太尉地脸上稍稍好转了一些。也用缓和的语气说道:“但他终归是我的女婿,你不知这样做。是否会惹人非议。”

    杨素一本正经地说道:“小弟是在为国举荐人才,并没有考虑亲疏关系。陆柯去年里,一连立了两次大功,先是乌河城堡而后是白堡,两次战役共歼敌二十余万,这样地功勋足可以让那人闭嘴。还有,大哥不是说你,你的确对自己要求得太苛刻了。如果陆柯不是你的女婿,说不定你自己都举荐他了。现在就因为是你的女婿,就要埋没他的才华吗?”

    太尉叹了口气,说道:“身在高位,一些事情身不由已啊。当年老丞相就对我提拔你,很是不满,对人说我是在任人唯亲,提拔的都是亲朋故吏。这样的教训要谨记,免得招惹非议。”

    杨素原本不知此事,听说后拍案而起。怒骂道:“那老儿提拔的就不是亲朋故吏了?大哥如果没有拜在他地门下,很可能也提不上来。还有高颖、贺弱弼等人那个不是他的弟子?不是他的弟子,现在也进不了内阁……”

    太尉连忙制止,说道:“唉。都是为兄一时嘴快,说起这些是非。好了,好了。这些已是往事了,你我也不要再提了。至于上表推荐地事情,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杨素虽然不再怒骂,但心中怒气还是未减半分,闷闷不乐地坐下。太尉为了安慰他,与便告诉他准备给岳父祝寿的事情。果然杨素心思被转移,开始考虑给独孤信拜寿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杨素像是想起什么事儿,问道:“今年是丞相的七十二岁寿辰。小弟去年听他老人家说,今年过了生辰后便会退休。大哥应该劝劝他才是,他老人家身体还算硬朗,再当几年丞相也是可以地。”

    太尉说道:“岳丈年事已高,虽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他老人家也想过几天清闲舒心地日子,我做后辈的也不好违背他地意愿,所以还是顺着他的心思吧。”

    杨素问道:“他老人家退隐,位置由谁来接任?”本来这话私下是不能议论的,但杨素却毫不顾忌问了出来。

    而太尉也像是没有注意,说道:“我准备推荐高颖接任丞相,他的才能足够。”

    “但高大人的位置也很紧要,他走了,谁又来继任?”

    “这个我还没有考虑……”正说道这里。门外有家人回禀道:“主子,有客前来拜访,不知是否接见。”

    太尉看了看屋内的座钟,发现现在已经是十点过了。心中奇怪,是谁这么晚了还来拜访?问道:“来者何人?”

    家人回答道:“是虞世基。虞大人。”

    太尉与杨素相互看了一眼,立马明白了虞世基来的意思。于是杨素道:“那么小弟暂且回避。”太尉点点头,让他去了内间。对门外道:“请虞大人进来。”

    家人出去后,太尉整理一番衣装,缓步走到院子前等候。好一会儿,才看见虞世基跟着家人走过来。虞世基一见太尉在院门前等候,急忙上前施礼,说道:“怎敢劳烦大人远迎,都是下官的罪过。”

    太尉含笑拉住他,说道:“虞大人太客气了。有客来访,出迎是礼节。里面请。”说着拉着虞世基走进屋内。

    家人们上了茶,太尉挥手让他们都退下。虞世基见屋内只有两人。便跪倒在太尉地脚下,说道:“请太尉救命。”

    他的这个举动倒是把太尉吓了一跳,错愕好一会儿,才起身去拉他,说道:“虞大人,你这是何意?快快请起,有话好好说。”

    虞世基趴在地方不肯起来,哽咽着说道:“请太尉一定要救下官。否则下官不敢起身。”

    太尉拉了他几把都没有拉动,只好说道:“好,好。我答应了。你起来说话吧。”

    虞世基这才起身,满脸是泪,样子很狼狈。待他重新坐定,太尉问道:“虞大人,你的话是何意?你是朝廷大员。除非犯了国法。谁敢要你的性命?”

    虞世基一边擦着泪,一边说道:“还不是那些戴玉强那般人。他们指责下官是祸国殃民的奸臣。要联名上表皇帝治微臣地罪。”

    太尉早就知道这回事儿,戴玉强是续吴孟明之后的清流领袖。最近这一段时间,就在积极联系,说要上表治虞世基等人的罪。听说他们给虞世基罗列的罪名有四十八条,足足写了数万字。太尉感到好笑,别说四十八条,只要在其中坐实几条,虞世基的脑袋就要搬家。

    虞世基开始也没有把戴玉强等人联名上表告他当回事儿,他知道以前吴孟明去西苑就要皇帝治他的罪。结果呢?被疯虎给骂得吐血身亡,皇帝非但没有责怪疯虎,事后还赏赐了他。由此可见,皇帝应该不会因为他强行征集捐款而怪罪他。

    可是最近数日虞世基感到不对劲了,越来越多的舆论都在谴责他。到处都听到骂他的声音。而且朝中的大臣们,也渐渐开始与他疏远。眼前的情景,他曾经在史书上读到过。四十年前,平叛结束前举国上下都是声讨张熙地声音,难道这种结局如今会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只因战事还未结束,所以只听到文人们闹腾的声音。可是平叛结束后,不仅是文人,连朝中很多大臣都一致把矛头对准张熙,把他说成吃人地恶魔。张熙命好,是世袭家族的家主,又是皇帝的姐夫,所以他不会以死谢罪,自己辞职就了事。

    可如今,他却没有这样的好命,家族既不显赫,身份也不高贵。在朝中连靠山也没有,要是真出现张熙当时遭遇的情景,最好的结果是处死他一人,也可能会株连全家。他当初敢于大胆强征捐款,一是看准了皇帝准许他这样做,二是,想借此得到皇帝的赏识,再往上爬一截。只要能筹到钱,能让军费充足,可以不惜手段。

    现在想想,才觉得自己当初太过天真。俗语说,飞鸟尽,良弓藏。平叛结束后,就意味着不用再捐款,也就意味着自己没有用了。如果舆论大到连皇帝也无法忍受的时候,很有可能拿自己开刀。

    虽然戴玉强发起地联名表上,不止弹劾他一人,还有一个“恶名昭著”的张锐。但张锐出身世家,也是皇帝亲戚。大不了他也学其祖,卸职回家就行了。单剩下一个没身份、没靠山的自己,后果可想而知。

    朝中大臣们对他越来越疏远。更加剧了他地恐惧感。左思右想,觉得自己还是要在朝中找个靠山才行。而且这个靠山必须要有当靠山的实力,放眼朝中只有太尉最符合这个条件。而且,最初是太尉提出的募捐办法,也是太尉保举他担任募捐地差事。吴孟明在西苑骂谏的时候。顺带也骂过太尉,所以太尉应该理解他、同情他。于是虞世基就决心跪求太尉救命。

    太尉安慰道:“老夫以为是什么大不了地事呢?原来是这事儿。你不用担心。你地功劳陛下都看着眼中,记在心里。皇上圣明,不会轻信妄言,你只管放心。”

    虞世基不放心,说道:“下官听说这次有一百多位有名望的学士,在联名表上签了名,而且他们还联系朝中地大臣签名。下官只是一个无用之人,那里是这些人的对手?”

    太尉闻言低头深思,虞世基以为他也不肯救自己。又跪下放声痛哭道:“如蒙大人不弃,救下官一命,下官愿意一辈子做牛做马报答您!”

    太尉长叹一声说道:“老夫不是不想救你。只是在考虑我的处境。咱们都是一路人,他们上表弹劾你,暗中也是冲着老夫来的。”

    虞世基心中顿时轻松下来,他从太尉的话中听出某些含义。也顺着意思说道:“还是大人考虑得周全,他们整倒下官之后,一定会把矛头指向太尉。”

    “你起来吧,现在咱们是在一条船上,今后同舟共济。才能渡过危机。”

    “是,是。下官从今以后尽听大人吩咐,如违背誓言。全家不得善终!”虞世基爬起身来对天发誓。发完誓后,他还是不放心,问道:“不知大人有什么良策化解此事?”

    太尉满脸轻松地说道:“你刚才不说现在自己无用了吗?只要一直有用,就可以免遭祸事。”

    “一直有用?”虞世基喃喃自语。突然间,他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大人高明啊,下官佩服之至!”心想。既然太尉想让战争一直继续下去,那么我就会一直平安无事。

    虞世基长舒了一口起,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太尉府。杨素从内间转出,对太尉说道:“大哥,这帮鸟人真是可恶之极,不如我们想个什么办法,把他们一窝端了吧。”

    “不可,人言可畏。没有充分的证据,不能下手。”太尉像是下定决心,对杨素道:“陆柯的任命很快就会落实,你带我给他稍个口信。只要平叛结束,就让他在那边找些事情做。还有,让陆柯多动动脑子,不要首先挑起事端。”

    “放心吧,小弟一定转告。”杨素心想,不就是在本方多屠些村庄,装成鲜卑人干的吗?这些事情陆柯完全能够胜任。

    “你再帮我写信给刘武周等人,让他们尽量劝谏韩擒不要在今年内发动总攻。明年开春后,再攻打柳城。还有,所有突忽官员一律全家斩首,整个战事争取在明年夏天之后结束。”

    杨素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拖延平叛战事的目地,是确认鲜卑人已经和罗马人交上手。届时,我们再从背后给鲜卑来一下,就够他们受的。兵不厌诈,这边给了鲜卑人援助,让他放松戒心。同时,做出鲜卑人首先挑衅的假象,世人也没有话说。

    杨素心里估量着,这次跟鲜卑交战,要耗费多长时间才能完成。看来没有数年功夫,不可能结束。在接下来地数年里,兴许什么地方又要出乱子。只要一日不安宁,就一日不会有危险。

    他刚想告辞回府,突然太尉问他:“处道,你看让虞世基担任御史大夫之职可好?”

章节目录

大汉骑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风似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九十章 无期-大汉骑军结局,大汉骑军,笔趣阁并收藏大汉骑军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