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禁为之愕然,这算什么状况,难道天上还真能掉馅饼不成?
以钟会一贯的谨慎,他首先是将馅饼理解成了陷井,姜维是何等的人,钟会清楚的很,无端地放弃剑阁,若不是蜀中发生了重大的变故,那就是有天大的阴谋。
不过根据杜预的禀报,剑阁关蜀军的营地内,确实再无一人,整个剑阁的守军,如同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光是围攻剑阁,魏军就已经打了半年之久,奈何剑阁险要无比,钟会倾尽全力,付出极大的代价,也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
此刻钟会行进在峥嵘崔嵬峰如倚剑的剑门峡谷之中,不禁是感慨万千,历经千辛万苦打不下来的剑阁此时却唾手而得,这让钟会反倒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既然剑阁已是空城,钟会也就毫不客气地先接收了,至于姜维有什么真正的意图,也只能是入城之后再行查探。
钟会还真有一点想不通,就算姜维要玩阴谋诡计,也犯不着拿剑阁来做代价吧。带着一头的雾水,钟会进入剑阁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广派斥侯,四下打探消息。
很快关于蜀中的消息,雪片一样地向钟会报来,钟会抚掌大笑道:“原来如此,真是天助我也!”
有剑阁关的隔阻,魏军对蜀地消息知之甚少,吴国悍然偷袭蜀国的消息钟会这边的确不太清楚,虽然说魏国的荆州方面已经获悉了这个情报,但要反馈的汉中,至少也得有些时日,只有真正地踏足剑阁关内,钟会才能够掌握翔实而准确的情报。
魏军众将更是欣喜不已,看来这次倒是吴国帮了魏国的一个大忙,没有吴人偷袭涪城,姜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从剑阁退兵的。
“恭喜都督,吴蜀反目成仇。正是都督成就不世之功的机会。”句安拱手道贺。做为降将,句安在魏将中的地位颇低,也常常为人瞧不起,句安只能是夹着尾巴做人。尽可能地讨好巴结于上司。
众将都不免面露鄙夷之色,倒是钟会哈哈一笑道:“这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完的盟友,吴人向来见利忘义,这落井下石背后捅刀的勾当。又不是第一次干了。不过我大魏兴兵伐蜀,费了这么多的兵马钱粮。已岂能让吴人来坐享其成,他们想来分这一杯羹,又岂能如愿得偿?到是姜维。可曾探得他逃向了何处?”
斥侯禀报道:“现已探明,姜维全军弃了剑阁。正往梓潼方向而去。”
“梓潼?”钟会拈须微一沉吟,道:“姜维弃守剑阁,最大的可能就是粮尽之故。就食于梓潼,到也合乎情理。不过梓潼地狭,又无险要可守,姜维据此,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梓潼东临阆中,本督断定姜维必定取道梓潼,改走阆中,目前贾护军与蜀将宗预正战于阆中,姜维若至,阆中战局或恐有变。丘健、王买——”
丘健和王买立刻上前拱手道:“末将在。”
钟会道:“令你二人各率兵一万,从南北迂回包抄梓潼,掐断姜维东去阆中之路。”
“诺!”二将领命,转身而去。
钟会又道:“田续听令。”
“末将在。”护军将军田续立刻上前领命。
“令你率军两万,于大道攻取梓潼,与丘健、王买务必将姜维围歼于梓潼,勿使其东窜阆中。”
田续迟疑了一下,姜维手下可是有五万多军队,钟会派自己和丘健、王买合围姜维于梓潼,总兵力不过才四万,想要吃掉姜维,显然难度很大,不过钟会既已下令,田续也不敢抗命,当即接令而下。
监军卫瓘道:“姜维乃善战之士,今虽势穷而走,仍不可小觑,都督以田续等人追之,恐非姜维对手。”
钟会大笑道:“今姜维已失剑阁,不复为心腹之患矣,兵法有云,穷寇莫追,某派田续等人追之,也不过是扰其视听而已,当务之急,乃取成都为上,姜维不足虑也。”
钟会是动了一点小心思的,如今邓艾已亡,诸葛绪获罪归京,整个汉中前线的大权尽在他手,但显然司马昭对其深怀戒心,又派贾充前来增援,虽为增援,却并未与他合军,贾充所率军队独立行事转攻阆中,让钟会又有些担忧,深恐这灭蜀的头功被贾充夺了去。
此刻姜维调动向东,却是暗合钟会的心思,有姜维在阆中阻挡,贾充再想入川争功几无可能。而夺取剑阁之后,钟会的首要目标已经是不在姜维身上了,就算灭掉姜维,能和夺取成都一样的功劳吗?
不过表面文章还是要做一点的,于是才有了派田续、丘健、王买前去堵截姜维,诚然以田续等人的能力和兵力,想要歼灭姜维是不可能的。可钟会并不在乎这些,现在他的心思,已经是如何集中主力,攻取涪城,向成都进军了。
┄┄┄┄┄┄┄┄┄┄┄┄┄┄┄┄┄┄┄┄┄┄┄┄┄┄┄┄┄┄┄┄┄┄┄┄
姜维的目标自然也不是要呆在梓潼,梓潼地狭,大队的人马无法施展开来,而且由于并非是一线防御要隘,虽为郡城,却疏于修缮,城池残破,根本就不利于久守。
而且梓潼郡也非屯粮之所,府库之中所存有限,根本就解决不了姜维大军的粮荒问题,所以姜维在梓潼也是短暂的停留,他的下一个目标,自然是拥有川北最大粮仓的巴西郡,只有到达阆中,才可以解决姜维的军粮匮缺的难题。
姜维进入梓潼之后,首先还是搜刮了府库之中的所有存粮,蚂蚁腿虽小,它也是肉,碾转行军几日,粮荒的问题更进一步地突显了出来,如果姜维不能很好地解决粮草问题,再精锐的军队,也得崩溃。
姜维真是郁闷到了极点,北伐陇西,他就无时不刻地受粮草匮乏的影响,轮到在自己国家境内打仗,还要面临同样的窘境,真心地丧气。
“启禀大将军,魏军的追兵已至,就在三十里之外。”(未完待续。)
以钟会一贯的谨慎,他首先是将馅饼理解成了陷井,姜维是何等的人,钟会清楚的很,无端地放弃剑阁,若不是蜀中发生了重大的变故,那就是有天大的阴谋。
不过根据杜预的禀报,剑阁关蜀军的营地内,确实再无一人,整个剑阁的守军,如同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光是围攻剑阁,魏军就已经打了半年之久,奈何剑阁险要无比,钟会倾尽全力,付出极大的代价,也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
此刻钟会行进在峥嵘崔嵬峰如倚剑的剑门峡谷之中,不禁是感慨万千,历经千辛万苦打不下来的剑阁此时却唾手而得,这让钟会反倒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既然剑阁已是空城,钟会也就毫不客气地先接收了,至于姜维有什么真正的意图,也只能是入城之后再行查探。
钟会还真有一点想不通,就算姜维要玩阴谋诡计,也犯不着拿剑阁来做代价吧。带着一头的雾水,钟会进入剑阁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广派斥侯,四下打探消息。
很快关于蜀中的消息,雪片一样地向钟会报来,钟会抚掌大笑道:“原来如此,真是天助我也!”
有剑阁关的隔阻,魏军对蜀地消息知之甚少,吴国悍然偷袭蜀国的消息钟会这边的确不太清楚,虽然说魏国的荆州方面已经获悉了这个情报,但要反馈的汉中,至少也得有些时日,只有真正地踏足剑阁关内,钟会才能够掌握翔实而准确的情报。
魏军众将更是欣喜不已,看来这次倒是吴国帮了魏国的一个大忙,没有吴人偷袭涪城,姜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从剑阁退兵的。
“恭喜都督,吴蜀反目成仇。正是都督成就不世之功的机会。”句安拱手道贺。做为降将,句安在魏将中的地位颇低,也常常为人瞧不起,句安只能是夹着尾巴做人。尽可能地讨好巴结于上司。
众将都不免面露鄙夷之色,倒是钟会哈哈一笑道:“这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完的盟友,吴人向来见利忘义,这落井下石背后捅刀的勾当。又不是第一次干了。不过我大魏兴兵伐蜀,费了这么多的兵马钱粮。已岂能让吴人来坐享其成,他们想来分这一杯羹,又岂能如愿得偿?到是姜维。可曾探得他逃向了何处?”
斥侯禀报道:“现已探明,姜维全军弃了剑阁。正往梓潼方向而去。”
“梓潼?”钟会拈须微一沉吟,道:“姜维弃守剑阁,最大的可能就是粮尽之故。就食于梓潼,到也合乎情理。不过梓潼地狭,又无险要可守,姜维据此,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梓潼东临阆中,本督断定姜维必定取道梓潼,改走阆中,目前贾护军与蜀将宗预正战于阆中,姜维若至,阆中战局或恐有变。丘健、王买——”
丘健和王买立刻上前拱手道:“末将在。”
钟会道:“令你二人各率兵一万,从南北迂回包抄梓潼,掐断姜维东去阆中之路。”
“诺!”二将领命,转身而去。
钟会又道:“田续听令。”
“末将在。”护军将军田续立刻上前领命。
“令你率军两万,于大道攻取梓潼,与丘健、王买务必将姜维围歼于梓潼,勿使其东窜阆中。”
田续迟疑了一下,姜维手下可是有五万多军队,钟会派自己和丘健、王买合围姜维于梓潼,总兵力不过才四万,想要吃掉姜维,显然难度很大,不过钟会既已下令,田续也不敢抗命,当即接令而下。
监军卫瓘道:“姜维乃善战之士,今虽势穷而走,仍不可小觑,都督以田续等人追之,恐非姜维对手。”
钟会大笑道:“今姜维已失剑阁,不复为心腹之患矣,兵法有云,穷寇莫追,某派田续等人追之,也不过是扰其视听而已,当务之急,乃取成都为上,姜维不足虑也。”
钟会是动了一点小心思的,如今邓艾已亡,诸葛绪获罪归京,整个汉中前线的大权尽在他手,但显然司马昭对其深怀戒心,又派贾充前来增援,虽为增援,却并未与他合军,贾充所率军队独立行事转攻阆中,让钟会又有些担忧,深恐这灭蜀的头功被贾充夺了去。
此刻姜维调动向东,却是暗合钟会的心思,有姜维在阆中阻挡,贾充再想入川争功几无可能。而夺取剑阁之后,钟会的首要目标已经是不在姜维身上了,就算灭掉姜维,能和夺取成都一样的功劳吗?
不过表面文章还是要做一点的,于是才有了派田续、丘健、王买前去堵截姜维,诚然以田续等人的能力和兵力,想要歼灭姜维是不可能的。可钟会并不在乎这些,现在他的心思,已经是如何集中主力,攻取涪城,向成都进军了。
┄┄┄┄┄┄┄┄┄┄┄┄┄┄┄┄┄┄┄┄┄┄┄┄┄┄┄┄┄┄┄┄┄┄┄┄
姜维的目标自然也不是要呆在梓潼,梓潼地狭,大队的人马无法施展开来,而且由于并非是一线防御要隘,虽为郡城,却疏于修缮,城池残破,根本就不利于久守。
而且梓潼郡也非屯粮之所,府库之中所存有限,根本就解决不了姜维大军的粮荒问题,所以姜维在梓潼也是短暂的停留,他的下一个目标,自然是拥有川北最大粮仓的巴西郡,只有到达阆中,才可以解决姜维的军粮匮缺的难题。
姜维进入梓潼之后,首先还是搜刮了府库之中的所有存粮,蚂蚁腿虽小,它也是肉,碾转行军几日,粮荒的问题更进一步地突显了出来,如果姜维不能很好地解决粮草问题,再精锐的军队,也得崩溃。
姜维真是郁闷到了极点,北伐陇西,他就无时不刻地受粮草匮乏的影响,轮到在自己国家境内打仗,还要面临同样的窘境,真心地丧气。
“启禀大将军,魏军的追兵已至,就在三十里之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