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颐浩道,“太子殿下明鉴,数月前,我皇万岁迫于金贼之力,远走海上,如今刚刚重临临安不久,我大宋子民人心浮动,如果皇上能亲临前线督战,必将军民士气同振,此战必胜!”

    “嗯,吕相此言有理!”赵天赐对赵构说道,“父皇,孩儿觉得吕相说得非常有道理。”

    赵构点了点头,心说我也知道他说得有道理,可是这上战场的事情哪能那么容易,况且他被金兵追着屁股跑了一大圈,从心里往外不愿意也不想见到他们。

    赵天赐忽然从龙书案后转了出来,恭恭敬敬地跪在赵构面前高声道:“父皇,孩儿愿代父督军!”

    他此言一出,不但赵构,所有人都愣住了。

    “我儿不可!”赵构一下子站了起来。

    赵天赐眼含泪花,颤声道,“父皇,前些时日孩儿流落民间,多有听闻百姓传言,更有不敬者称父皇为‘落跑皇帝’,孩儿年纪虽幼,但是也懂得为人子之义,为父皇名声计,为我大宋万年基业计,请父皇允准孩儿代父出征!”

    他这几句话说得极为恳切,赵构站在那里身形颤抖,眼中含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些民间传言他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可是……他也没办法啊!

    跪在那里的秦桧又开口了,“太子殿下乃国之重器,金枝玉叶,更不宜出现在莽夫行伍之中,至于民间传言,谁敢胡说,抓起来杀了就是!”

    赵天赐腾的一下跳了起来,三步并做两步来到秦桧面前,伸手抓住他的衣领把他提了起来,“混帐东西,难道你不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吗?”

    “啊?这……”秦桧又傻眼了,这会可是真真切切的拍到马蹄子上了。

    太子爷把秦桧狠狠地一推,秦桧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现在的赵天赐可不是几个月之前的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娃娃了。他这一摔之力。结结实实地让秦桧来了一个倒仰。

    吕颐浩翻身跪倒,泣声道,“皇上,旦古以来。未有如今日之事,大宋子民忍辱含羞。翘首以盼天子驾临,驱敌于千里之外,如今太子殿下殷殷孝心可感天地。我大宋中兴之日就在眼前,请皇上乾纲独断!”

    太子爷和吕老头两人在合力上演双簧。如果到现在还看不出来,那也就不用在朝堂上站着了。

    “臣附议!”

    “臣等附议!”

    转眼间便呼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赵构眼含热泪。颤声道:“太子今日所言,实出朕意之外。有子如此,夫复何求?”说着便潸然泪下。

    “父皇,如果您真要御驾亲征。让孩儿等孤儿寡母如何自处?”赵天赐跪爬两步,叩首泣道。

    “皇上不可啊!”朝臣们齐声哀求。

    赵构长叹一声,“既如此,那……朕就准太子代朕督军吧!”

    “谢父皇!”赵天赐的声音比谁都大。

    太子赴前线督军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了。

    首先大闹了一通的就是太子爷的生母潘贤妃,得知自己的儿子就要上前线的时候,这位一向温文而雅的贤妃忽然性情大变,拉着赵构闹了足足两天,把赵构闹实在没办法,便把赵天赐叫了过去,亲自解释了好一通,最后才让红肿着眼睛的潘贤妃勉强答应。

    可是她不答应又有什么办法呢?其实赵构在朝堂上说了那句话之后,自己也后悔了,毕竟太子实在是太小了,这么小的年纪就让他代父督军,这话说出去实在太难听。但是皇上嘛,金口玉牙,说出去的话就不能随便更改了,只是见赵天赐兴高采烈的样子极是兴奋,才让他内疚的心情稍有好转。

    不过剩下的人情况就各有不同了。

    首先是太子爷身边的几大高参,李宗之不必说了,其父李纲不用他说,直接要求他必须贴身保护太子,寸步不得离开。吕轻侯也被他的父亲严密叮嘱了一番,太子安危不但系于社稷,更与他吕家兴衰息息相关,随行在太子身边自不必问。赵颐言和樊云奇则直被赵鼎送了过来,丢下一句“太子在则在,太子危则亡”然后便扭头而去,让太子爷对这位不苟言笑御使言官又凭添了许多好感。而那位年纪小小的范勋为了说服其母,则在家里闹了整整三天三夜,直至以绝食相迫,才算勉强获得了其母的同意,万分不舍地送到太子公馆里来了。而其父范宗尹却是一脸的云淡风轻,言说“大丈夫有志不在年高”,对其幼子从军而行竟然十分的赞同。朱胜非也不含糊,对于他的宝贝儿子朱崇文跟随太子爷上前线的事情根本就不管。

    而最令人头疼的却是那位吕大小姐,闻听太子爷要前线督军,吕大小姐便毅然决定随行,莫说她的家人,就是太子爷本身也是完全不同意,这让她十分的郁闷,后来还是在“斗争”成功的范勋“指导”之下,采取了“绝食”神技,才让家人屈服让步,这也堪称一奇了。

    太子爷的武师洛云飞闻听他要亲赴前线,反倒是平静如水,一句“什么时候走,我去准备一下”便定下了随身保护太子爷的行程,让身旁的离歌儿气得干瞪眼,当她得知“绝食”有用的时候,那已经是太子爷率钦差卫队出发后的第二天了。

    太子行营的人就不用提了,得知要随太子爷亲赴前线时,人人兴奋异常。不过当得知具体的行程和安排时,少年兵们不干了,看着那些刚刚参训一月有余的士兵们趾高气扬地准备启程的样子,他们就气得不行了,把赵颐言和吕轻侯两位主帅堵在行营里,誓言不让他们去,这两位主帅也走不得,害得太子爷亲自前来疏解,才算勉强过关。

    不过待到启程那日,少年兵们仍然一个不少地整装而来,身后跟着一大堆各色官员,呼天抢地想把他们拉回去。可惜啊,平日里的乖娃娃们一句“我们是太子的人,太子大过天”便把他们给堵了回去。

    赵天赐其实从内心来讲,还是希望这些“官二代”们跟着走一遭的,毕竟平时无论如何训练,那也不如真实战场来得给力,可是他们毕竟是孩子,热血澎湃在所难免,冲动胡为则大可不必了。可是太子爷一句“违军令者斩”也没把他们吓住,少年兵们集体要求与太子“共存亡”,这令太子爷啼笑皆非的同时也心生感动。

    赵构更是龙颜大悦,眼见得这些官家子弟与自己的爱儿同心同德,生死与共,感动之余发下意旨,所有太子公馆的官家子弟眷属,在朝为官的,均加官一级,未列官籍的,发赏银五十两,这样一来,果真就变成了皆大欢喜的局面了。

    不过这里面最为难过的当数始作俑者吕颐浩了,太子爷一身戎装来到他面前时,他苦着脸低声道,“太子殿下,您若有什么闪失,不用皇上发话,那些人就能把老臣生吃了!”

    赵天赐当然理解他的心思,好言安慰了几句,便率众出发了。

    这边定下来由太子督军之后,朝廷便以百里加急的方式通告了韩世忠。身为江浙制置使的韩世忠得知这个消息,当时就是一愣,太子有多大他还不知道吗,让一个娃娃太子来督军,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想不通,别人就更不用说了,一时之间,全军上下议论纷纷,都不知道朝廷这是要干什么。

    不过他身边有一个人却看出了其中玄机,这个人就是他的夫人梁红玉。

    “太子这是代父督军,正是提振军心的大好时机啊!”梁红玉一语点醒梦中人,韩世忠恍然大悟,他本以为会是高宗皇帝亲自前来,他刚刚协同平定了苗刘之乱,不但夫人梁红玉被封为安国夫人,他也得派实职江浙制置使,圣眷正浓呢,如果皇帝亲来,再次在圣上面前一展神威,他韩家的前程那可就是无限美好了。

    经夫人这么一点拔,他原本失望的心情立即重新热络起来,命令全军整备,准备迎接太子。

    而此时的金兵大将完颜宗弼,也就是那位金兀术,正带着满载而归的十万军马沿长江一路北上,准备返回了。

    这一带距离临安也不算远,可是他带着人马一路南下追击高宗赵构,孤军深入,已达五个月之久,人困马疲不说,从池州这一路过来,几乎处处都有宋人袭扰,让他苦不堪言,同时也坚定了他抓紧时间北撤的决心,毕竟这里除了自己这支孤军,就再无后援了,一不小心就会被宋人给吞了,所以他这一路上只走水路,极少靠岸,这才免去了许多麻烦。

    沿长江北行不远,便是大宋镇江水师的驻扎之地,而水师统领他也熟悉,那个叫做韩世忠的人在他南下之时会过面,只不过没有挡住他的虎狼之师,小战之后便带兵撤走。所以他并不认为韩世忠还敢率人在镇江等他。

    不过他的推测终究是推测,韩世忠不但屯兵镇江准备与他一决雌雄,而且还为他准备了另一重丰厚大礼,那就是秀州城。

    汉人之中从来就不乏钻营之辈,史称“汉奸”。王明全就是其中一位。自从他在池州被金兵带上船来充当向导,便一心一意地履行起自己的“神圣”职责来。

    王明全世代依江而居,对江南水道极为熟悉,这也是金兵自上得水路以来,罕有遇到阻击的重要原因,那些能够屯居民船的地方,在王明全的尽心指导下,金兵们都避过去了。(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铁马关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玉面仙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11章 各怀心腹事-铁马关山,铁马关山,笔趣阁并收藏铁马关山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