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遇甲统领着第四镇,沿京汉铁路线,向着武胜关,徐徐开进,马队的士兵都在前面远远的撒了开去,担负着警戒的任务。
信阳到武胜关之间的铁轨,已经被革命军破坏了多处。行军路上,王遇甲看着那些被拆除了足足有十几丈铁轨的地方,狠狠地吐了口唾沫:娘的,南方佬下手好快,希望交起火来,不要那么不经打!
早在出之前,王遇甲就吩咐全镇士兵,人人只带三天的干粮:“弟兄们,这一仗咱们可是为迎接袁宫保出山打的,大家打起精神来,务必一鼓拿下武胜关!三天,我给弟兄们三天时间,夺取武胜关之后,人人有赏!”
王遇甲原为第四镇第八协协统,也是一员悍将,第四镇统制吴凤岭本年初因故去职,统制一职由他暂代,这个“代”字,让他如鲠在喉,此次奉命率军南下“平叛”,他可是打定主意,一定要立下大功,好把这个“代”字去掉。
第四镇辖步队二协(第七协和第八协)、炮队一标、马队一标,及辎重兵和工程兵各一营。第七协统领陈光远,同样是一员悍将;第八协统领由王遇甲兼任。炮标标统蒋廷梓、马标标统张九卿以及步队的几个标统李厚基、臧致平等人,都是北洋宿将,荫昌的畏葸不前,早让他们憋了一肚子的火:看来,带兵还得俺们袁大帅,要是其他人领军,俺们北洋的锐气,迟早会被磨掉!
这些北洋悍将都没怎么把防守武胜关的革命军放在眼里,虽然至今还不清楚部署在武胜关的革命军兵力若何,但第四镇上下都铁定胜券在握。哼,一帮乌合之众,足可一鼓成擒。要是黎元洪亲临指挥,黎素来厚重知兵,俺们或者还要小心应付,情报探得确实,叛军的前线指挥,不过是区区一新军前队官,这仗还用得着认真打么?就这样直接推过去,什么武胜关天险,还不是一样要落到俺们北洋军手里!
不过,北洋军毕竟是久经训练之师,这第四镇的老底子,乃是光绪二十八年(19o2年)十二月,由袁世凯挑选精锐士卒,亲自编练的,第四镇前统领吴凤岭更是袁世凯的心腹爱将。武昌起义爆前,该镇正在永平府参加秋操。武昌起义爆后,第四镇奉令随荫昌南下平叛。
虽然不怎么把阻挡在前头的革命军当回事,但训练有素的北洋军还是很有章法的行进着,并不掉以轻心。因此,这一路行来,大军推进的度并不甚快,自26日午间开拔,到了第七协李厚基一标和马标一营,才逼近武胜关前十里左右,扎下营来。
“标统大人,不好了,南军扑上来了,离俺们大营只有数里开外!”大营还没安稳好,标统李厚基就接到了外围警戒士兵,火回来的情报。
接到情报,本来坐着的李厚基一下子就站直了身子,腰上的军刀直愣愣的晃,四十岁出头的他如愣头青一样大吼道:“慌什么,这帮南方佬不躲在武胜关里面,据险而守,竟然还想趁我立足未稳,来捡便宜。弟兄们,把他们狠狠打回去,告诉他们,咱们北洋才是真正的精锐!”
……………………………………………………………………
武胜关革命军前敌指挥部,总指挥吴兆麟,召集了各标标统,正商议战守事宜。清军从信阳一开拔,早就负责严密监视着信阳方向清军动静的革命军马队士兵,立刻就将消息从回报了指挥部。
吴兆麟坐镇武胜关已经有了一些日子。说实话,他这个前新军队官,还真没有过指挥大部队的经验,王麟派他北上武胜关,指挥前线革命军,防堵清军南下,他对于王麟的信重,感激之余,也有些担忧:自己真能阻挡住北洋精锐南下的脚步?不过总长如此器重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辜负了总长的信任。吴兆麟暗暗下了决心。
吴兆麟是有实力下这个决心的。他从16岁当兵,到如今也有了将近14年的军龄,俗话说,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连黎元洪都称赞他学问很好,资格很老,他没有任何背景,完全是凭着自己的真本事,才在湖北新军中升到队官的职务。19o6年及19o8年河南彰德及安徽太湖两次秋操,他都亲身参与,细心揣摩,事后自己编著的《战术实施》、《参谋旅行》等书籍,被印各军参阅,这件事到现在他还引以自豪。
革命军各部布防武胜关之后,这些日子,吴兆麟除了指挥部下建筑防御工事之外,还日夜不停地操练各军,进行一系列配合作战的演练。短短数日,吴兆麟在前线这些革命军官兵中,已经建立起了相当的威信。
“诸位,侦察敌情的弟兄传回情报,信阳的清军,已经派出一部,向武胜关方向攻来。这将是我们革命军与北洋军的第一战,一定要打出我们革命军的威风。无论如何,武胜关不容有失!我们据武胜关天险,足可挡住任何敌人。对于这第一战,大家有什么建议没有?”所有人都到齐后,吴兆麟开口话道。
“吴指挥,武胜关天险,东靠大别山,西据桐柏,以山为障,凿山成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我军只要牢牢把守此关即可,清军来得再多,也是送死而已。”第十七标标统刘英朗声接话。他是湖北京山县人,对武胜关一带地形,无比熟悉,他在京山县光复之后,本欲率军往击襄阳之敌,后得军政府司令部调令,立即开拔北上,协助吴兆麟防守武胜关。
“大哥言之有理,小弟曾登上14余里之外的鸡公山顶,俯瞰武胜关周遭地势,大别、桐柏两山,山脉在武胜关处交汇,恰如两条巨龙摆尾,尾接之处,形成关隘,关南湖北,关北河南,关南关北都是一马平川,我革命军据此形胜,清军想要南下,万无可能!”一个看着约略二十岁出头的年青人附和道,此人正是刘英族弟刘铁,京山义军的另一领导人,此时为第十八标标统。
“吴指挥,属下以为,一味防守,只是下策。清军仓促而来,我军正好趁其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挫一挫北洋军的锐气!”炮2标标统蔡汉卿出列说道,声音洪亮,语调铿锵。他自负骁勇,但自武昌一役之后,至今未有机会再试身手,眼看着马荣转战各地,连立战功,他乃是以三国甘兴霸自许的人物,早就盼着能与清军一战,不让马荣比了下去。
“属下也认为,宜抓住机会先消灭清军一部,挫动敌军锐气,攻守兼备,方为上策。”
“……”
在场的军官一一言,这些人多数不过二十五、六岁年纪,锐气十足,一味防守可不符合大家的脾性,讨论一圈下来,过四分之三的人都力持应当主动出击,狠狠教训一下北洋军。
军心如此,吴兆麟也想试探一下北洋军的战力,于是布命令:“以第四标张鹏程部和第五标金兆龙部为主,会同炮二标一营,开往武胜关外,做好战斗准备。待敌军前队赶到时,立即动进攻,战决,务必在敌军主力赶到之前给予敌军重大打击!马队弟兄担负警戒任务,若现敌人主力赶来,应立即出警报。收到警讯之后,各部不必恋战,应立即退回关内!”
诸将轰然应诺,分头去准备,摩拳擦掌,等待着即将来临的战事。
………………………………………………………………
ps:感谢书友“明辰玄玉”与“真的是老王”的打赏,千军一并拜谢!
另外,既然强推了,千军只好尽量多码几章~继续求收藏、推荐!
&1t;ahref=.>.
信阳到武胜关之间的铁轨,已经被革命军破坏了多处。行军路上,王遇甲看着那些被拆除了足足有十几丈铁轨的地方,狠狠地吐了口唾沫:娘的,南方佬下手好快,希望交起火来,不要那么不经打!
早在出之前,王遇甲就吩咐全镇士兵,人人只带三天的干粮:“弟兄们,这一仗咱们可是为迎接袁宫保出山打的,大家打起精神来,务必一鼓拿下武胜关!三天,我给弟兄们三天时间,夺取武胜关之后,人人有赏!”
王遇甲原为第四镇第八协协统,也是一员悍将,第四镇统制吴凤岭本年初因故去职,统制一职由他暂代,这个“代”字,让他如鲠在喉,此次奉命率军南下“平叛”,他可是打定主意,一定要立下大功,好把这个“代”字去掉。
第四镇辖步队二协(第七协和第八协)、炮队一标、马队一标,及辎重兵和工程兵各一营。第七协统领陈光远,同样是一员悍将;第八协统领由王遇甲兼任。炮标标统蒋廷梓、马标标统张九卿以及步队的几个标统李厚基、臧致平等人,都是北洋宿将,荫昌的畏葸不前,早让他们憋了一肚子的火:看来,带兵还得俺们袁大帅,要是其他人领军,俺们北洋的锐气,迟早会被磨掉!
这些北洋悍将都没怎么把防守武胜关的革命军放在眼里,虽然至今还不清楚部署在武胜关的革命军兵力若何,但第四镇上下都铁定胜券在握。哼,一帮乌合之众,足可一鼓成擒。要是黎元洪亲临指挥,黎素来厚重知兵,俺们或者还要小心应付,情报探得确实,叛军的前线指挥,不过是区区一新军前队官,这仗还用得着认真打么?就这样直接推过去,什么武胜关天险,还不是一样要落到俺们北洋军手里!
不过,北洋军毕竟是久经训练之师,这第四镇的老底子,乃是光绪二十八年(19o2年)十二月,由袁世凯挑选精锐士卒,亲自编练的,第四镇前统领吴凤岭更是袁世凯的心腹爱将。武昌起义爆前,该镇正在永平府参加秋操。武昌起义爆后,第四镇奉令随荫昌南下平叛。
虽然不怎么把阻挡在前头的革命军当回事,但训练有素的北洋军还是很有章法的行进着,并不掉以轻心。因此,这一路行来,大军推进的度并不甚快,自26日午间开拔,到了第七协李厚基一标和马标一营,才逼近武胜关前十里左右,扎下营来。
“标统大人,不好了,南军扑上来了,离俺们大营只有数里开外!”大营还没安稳好,标统李厚基就接到了外围警戒士兵,火回来的情报。
接到情报,本来坐着的李厚基一下子就站直了身子,腰上的军刀直愣愣的晃,四十岁出头的他如愣头青一样大吼道:“慌什么,这帮南方佬不躲在武胜关里面,据险而守,竟然还想趁我立足未稳,来捡便宜。弟兄们,把他们狠狠打回去,告诉他们,咱们北洋才是真正的精锐!”
……………………………………………………………………
武胜关革命军前敌指挥部,总指挥吴兆麟,召集了各标标统,正商议战守事宜。清军从信阳一开拔,早就负责严密监视着信阳方向清军动静的革命军马队士兵,立刻就将消息从回报了指挥部。
吴兆麟坐镇武胜关已经有了一些日子。说实话,他这个前新军队官,还真没有过指挥大部队的经验,王麟派他北上武胜关,指挥前线革命军,防堵清军南下,他对于王麟的信重,感激之余,也有些担忧:自己真能阻挡住北洋精锐南下的脚步?不过总长如此器重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辜负了总长的信任。吴兆麟暗暗下了决心。
吴兆麟是有实力下这个决心的。他从16岁当兵,到如今也有了将近14年的军龄,俗话说,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连黎元洪都称赞他学问很好,资格很老,他没有任何背景,完全是凭着自己的真本事,才在湖北新军中升到队官的职务。19o6年及19o8年河南彰德及安徽太湖两次秋操,他都亲身参与,细心揣摩,事后自己编著的《战术实施》、《参谋旅行》等书籍,被印各军参阅,这件事到现在他还引以自豪。
革命军各部布防武胜关之后,这些日子,吴兆麟除了指挥部下建筑防御工事之外,还日夜不停地操练各军,进行一系列配合作战的演练。短短数日,吴兆麟在前线这些革命军官兵中,已经建立起了相当的威信。
“诸位,侦察敌情的弟兄传回情报,信阳的清军,已经派出一部,向武胜关方向攻来。这将是我们革命军与北洋军的第一战,一定要打出我们革命军的威风。无论如何,武胜关不容有失!我们据武胜关天险,足可挡住任何敌人。对于这第一战,大家有什么建议没有?”所有人都到齐后,吴兆麟开口话道。
“吴指挥,武胜关天险,东靠大别山,西据桐柏,以山为障,凿山成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我军只要牢牢把守此关即可,清军来得再多,也是送死而已。”第十七标标统刘英朗声接话。他是湖北京山县人,对武胜关一带地形,无比熟悉,他在京山县光复之后,本欲率军往击襄阳之敌,后得军政府司令部调令,立即开拔北上,协助吴兆麟防守武胜关。
“大哥言之有理,小弟曾登上14余里之外的鸡公山顶,俯瞰武胜关周遭地势,大别、桐柏两山,山脉在武胜关处交汇,恰如两条巨龙摆尾,尾接之处,形成关隘,关南湖北,关北河南,关南关北都是一马平川,我革命军据此形胜,清军想要南下,万无可能!”一个看着约略二十岁出头的年青人附和道,此人正是刘英族弟刘铁,京山义军的另一领导人,此时为第十八标标统。
“吴指挥,属下以为,一味防守,只是下策。清军仓促而来,我军正好趁其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挫一挫北洋军的锐气!”炮2标标统蔡汉卿出列说道,声音洪亮,语调铿锵。他自负骁勇,但自武昌一役之后,至今未有机会再试身手,眼看着马荣转战各地,连立战功,他乃是以三国甘兴霸自许的人物,早就盼着能与清军一战,不让马荣比了下去。
“属下也认为,宜抓住机会先消灭清军一部,挫动敌军锐气,攻守兼备,方为上策。”
“……”
在场的军官一一言,这些人多数不过二十五、六岁年纪,锐气十足,一味防守可不符合大家的脾性,讨论一圈下来,过四分之三的人都力持应当主动出击,狠狠教训一下北洋军。
军心如此,吴兆麟也想试探一下北洋军的战力,于是布命令:“以第四标张鹏程部和第五标金兆龙部为主,会同炮二标一营,开往武胜关外,做好战斗准备。待敌军前队赶到时,立即动进攻,战决,务必在敌军主力赶到之前给予敌军重大打击!马队弟兄担负警戒任务,若现敌人主力赶来,应立即出警报。收到警讯之后,各部不必恋战,应立即退回关内!”
诸将轰然应诺,分头去准备,摩拳擦掌,等待着即将来临的战事。
………………………………………………………………
ps:感谢书友“明辰玄玉”与“真的是老王”的打赏,千军一并拜谢!
另外,既然强推了,千军只好尽量多码几章~继续求收藏、推荐!
&1t;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