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竦川汪氏在汪孚林的告诫,又或者说威胁下,如数缴纳了今年的秋粮,众多常常拖到最后,把自家应交的粮食拖没了的歙县大户,也不得不审时度势,最终完纳了全部,又或者至少大部分的秋粮。这在往年是几乎不可能的,可汪尚宁汪老太爷的气焰都给打压下去了,刚刚复出的松明山汪道昆家中,亦是该免的免了,该交的一文不少,叶钧耀这个歙县令现如今名声如日中天,人家又是第一年上任,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谁也不好太过分。

    至于寻常百姓,则是因为今年各家粮商收购秋粮时,并没有像之前夏税那样拼命压价,给出的价钱颇为公道,而今年是个丰收年,结余下来的钱还能给家里添两样东西,自然也就对赋税没有那样大的抗拒了。里长们各得好处,粮长们各得贴补,到最后歙县又是抢在其余五县之前第一个交出了秋粮十足十的答卷,叶钧耀在段朝宗面前顿时倍有面子。

    而各里收各里,里长征收,全里帮贴的新政,段朝宗甚至动心考虑要不要趁着任期还有最后一点时间,赶紧推行下去,如此也能作为自己在徽州的政绩。然而,他最终还是没有这么来一手,只是将这样的制度原原本本写成了奏疏先行递送南京。

    而汪孚林并没有闲着,就算现在他背靠预备仓,又通过程家的网络,严密监视徽宁池太道新任观察以及南京方面的动静,不用愁收来的粮食放在预备仓里又被人挑刺,可总不能放任粮食就这样堆积储存――即便这些粮食眼下看着吃不完,可却不够接下来徽州百姓在没有收成的四五个月中消耗,到时候甚至需要外买粮食来补充供给,就犹如富庶的苏州松江杭州如今是整个东南最缺粮的地方一样――可光是就这样囤粮,无疑是极其没有效率的行为。

    所以,成立还不到半年的米业行会近来一直在不停地碰头,开会,汇总各方面收集到的消息。集思广益进行分析,研究,就连最初曾经在歙县公堂上吃了个哑巴亏,按理最痛恨汪孚林的休宁吴氏米行东家吴兴才。叶青龙的前东家,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种五个手指头捏成拳的效率确实不错。尽管大家还是免不了勾心斗角,但总体都是为了谋利益。

    比如汪孚林那种根据徽州人口,计算需要留存多少粮食。卖出多少粮食,杭州苏州的粮食消耗以及补给情况,他就觉得很有用。更何况,再也不用等待那些行商过来收粮食,而是可以自己组织船只送到杭州府甚至更远的苏州府去变卖,这是他们从前想都不敢想的。谁让他们没有搞定沿途关卡的能耐?

    可今天,汪孚林抛出的,是一个谁都没想到的提案。

    “在渔梁镇造米业行会的总仓?”

    听到这话,粮商们面面相觑,最终不得不承认。这是最方便的一个办法。从前是因为倭寇肆虐,所以官府的粮仓,私人的粮仓,全都恨不得放在最坚实的府城之内,可自从隆庆开海之后,倭寇再不见踪影,渔梁镇虽说没有围墙,可镇上百商云集颇为繁华,在那儿建造水路总仓,也就显得极其合适了。可一想到万一有盗贼。众人仍是有些疑虑。可就在这时候,汪孚林说出了一句让他们哑口无言的话来。

    “若是诸位觉得不安全,我有一个建议,要知道。从前戚家军的戚百户和众多老卒,如今可是还定居在城里。”

    居然忘了这个!

    吴兴才率先叫了一声好,紧跟着便想到,在座这么多人里,谁和那帮昔日煞神最有交情?汪孚林。谁能指使得动那帮老卒?同样还是汪孚林。答应这个提议,无疑意味着他们需要进一步绑在汪孚林这条船上。可看看其他人那兴高采烈的样子。他就把小小的嘀咕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既然大家都同意,总仓就动工吧。大家立约,各出本钱,在这座总仓之中各占股本。同时,各位应该已经听说过了。因为听说杭州米荒,从南直隶其他各地到湖广运去那边的米堆积如山,杭州粮价比之前又跌了四成。不少粮商焦头烂额,却又不得不咬着牙硬挺,希望能卖个好点儿的价钱,所以我的建议是,这时候我们一面建总仓,一面组织人去杭州买米。”

    就算杭州那边价格现在落到了最低点,可总比之前他们从百姓手中用银子收购秋粮的价格还高点儿,而且他们正发愁仓库里头粮食堆积如山,竟然还要去杭州买米?

    一个个粮商全都觉得不可思议,可是,等到汪孚林细细说明缘由,众人方才恍然大悟。

    “只要派人去收,然后装上一两船运回徽州就行了,发愁卖不掉的粮商因为水路便利,定然会自己运来徽州卖。再看到我们在渔梁镇修总仓,闻讯而来的就自然更多,到时候价格就可以进一步压低。我们虽说发愁粮食卖不掉,可也并不愁资金,低价囤一批,渔梁镇那边造的总仓也就不至于空着。一两个月之内,苏杭粮价没起色,徽州本地照样能够消化。苏杭粮价有起色,我们就再运过去出卖,等粮价下落再买回来补充本地即可。”

    彼此计议停当之后,当汪孚林说,自己打算亲自去杭州一趟,一帮粮商们顿时来了兴致,一个个毛遂自荐,就差没打起来。最终,吴兴才和胖粮商脱颖而出。就连叶青龙也有些兴致,可被汪孚林一压,他只得怏怏作罢,却用嫉妒的眼神扫了一眼旁边那个之前汪孚林推荐来的小伙计于文。

    这小子真是好运气,竟然能跟着汪孚林出去见识见识,他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徽州呢!

    功名保住,廪生的名额保住,夏税秋粮的目标平安达成,对胡宗宪的祭祀据说从徽州传到了东南各地,士庶呼声颇为不小,而叶钧耀这个知县已经当得有声有色,下头三班六房虽不能说如臂使指,可也已经俯首帖耳,所以。汪孚林静极思动,自然也打算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当然,他很清楚一个区区小秀才出了徽州,那些虚名和光环就会全部褪去。就算汪道昆的招牌也不会那么好使,毕竟人家是郧阳巡抚,不是浙江又或者应天巡抚。

    所以他不打算走很远,去一趟距离徽州水路最快四天,最慢也只要七八天的杭州。而且只是和粮商们打交道,这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既然要走,汪孚林首先当然是叮嘱家里两个妹妹以及金宝秋枫。尽管汪二娘和汪小妹心痒痒的很想跟去,但汪孚林承诺这次先去打个前站,下次一定带上她们,两个小丫头也只能翘着嘴巴答应了。至于金宝和秋枫,他们其他意见倒没有,可秋枫却小声说了一句话:“可县试就没多少日子了。”

    汪孚林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忘了家里这两个小的今年还等着参加县试府试两级童子试!算算时间,县试是肯定赶不上了。但府试却应该没问题,他只能尴尬地咳嗽一声,笑着说道:“区区县试,你们两个前有李师爷,后有方先生和柯先生教导的亲传弟子绝对没问题。你们可得好好考,府试的时候我一定赶回来,到时候要是真的考过成了童生,我给你们摆酒三天好好庆祝庆祝!”

    摆酒……还是三天!这么张扬?

    就连金宝也为之目瞪口呆。可是,汪孚林一如既往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眼神中满是笑意。他最终没有说话,心底却发了狠,决定不管如何,这次童子试都一定要全力以赴。就连秋枫也一个劲表决心。看得汪二娘和汪小妹偷笑不已。

    而长姊汪元莞对汪孚林的这趟出远门却大为不放心。不论别人怎么啧啧称赞汪孚林,可在她眼里,小弟就是小弟,不过十五岁的年纪便要独自去杭州这么远,她哪里能当成等闲?汪孚林登门告知的这一天,她便死活把人拉到了斗山街许家大宅。只求许老太爷借两个稳妥可靠的人给自己的弟弟。对于长姊的细致小心,汪孚林着实拒绝不得。因此,最后离开许家时,他不得不接受汪元莞要借俩,许老太爷直接给四个,方老夫人又添了两个这种无奈的状况。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程乃轩很想同去,可他要是走了,徽州这边从义店到林木轩再到状元楼,连个坐镇的人都没有,再加上家里祖母和母亲一压,他只好无奈留下,却死活通过谢管事给汪孚林又塞了两个人。而汪孚林去和戚良打了个招呼,顺便请求在渔梁镇总仓造好之后,接手安保工作,待遇从优。如果不高兴一直在渔梁镇窝着,还可以帮忙训练十几二十个人,戚良不但一口答应,听得汪孚林要去杭州,他到后头一招呼,又给汪孚林添了两人。

    这一圈转下来,汪孚林发现自己的随员队伍竟是越来越庞大,也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头疼。而当最终造访知县官廨,他对叶大炮解释了一下自己要出趟门之后,却没想到叶钧耀脸上压根就没有任何不高兴,反而眉开眼笑了起来。

    “你要去杭州?这可真是太好了!”

    汪孚林有些懵,难不成叶钧耀本来也打算派人去杭州办事,于是他这一趟顺路就给撞上了?

    可叶大炮说出来的下一番话,让他整个人都有些呆滞:“我把小北的事情写信通知了家里,家母大吃一惊,嘱咐夫人带小北回去,回程的时候,再顺便把我那个才几个月的小儿子带过来。家母说,孩子跟着父母不容易长歪,她都这么说,夫人当然求之不得。杭州到宁波水路也就是一两天,你把她们带到杭州,自然有人来接应她们。对了,明月也会一块去,有什么事可以给夫人和小北帮个手。”

    怎么自己这次去杭州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第四卷 完

    ps:月票1258!一天增加近百票,谢谢大家的厚爱!最后一天,不知道能和上月一样突破一千三不?(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明朝谋生手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府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五四章 大家一起去杭州-明朝谋生手册,明朝谋生手册,笔趣阁并收藏明朝谋生手册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