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炎之一回头,看见是那张善才,他赤裸着上身,正用汗巾擦拭着脸上如雨的汗水。
他走过去,点点头:“张兄!这瓦窑生意如何?”
“真的是武郎?小人参见武郎!”他有些不敢相信,但是忽然发现还没有行礼,于是就给武炎之作揖行礼。
行礼完毕,他接着道:“如今这生意不行哦!去年收成不好,几年也没有几个盖新房的。小人听说这官府要烧什么水泥?武郎给小人也找一个活路吗?”
那时人们管找工作叫做“活路”。
“这当然没问题,烧水泥的立窑还要增加一个,我给他们说一声,你要把这烧水泥的技术学会了,今后也不怕没饭吃呢!”武炎之道。
“那就多谢武郎了!”张善才一听,异常高兴。
武炎之随后转身,把张善才介绍给李少匠。
李少匠笑着道:“这等小事,绝没有问题,我们也需要他这样的当地人呢!
有当地人,事情倒是好办得多,武郎不是说这水泥如何好吗?今后全国怕是要陆续普及,先学着这手艺之人,可是不愁吃穿的!”
按照武炎之的想法,这烧制水泥的技术,当然是越早在全国推广越好,这也算是自己的一大功劳吧!
“李公!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开始点火?”武炎之问道。
“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十五日后即可以点火,那石灰石和铁矿石,还有几天也到了。很快就要开始粉碎拌料,然后进行磨粉的工序。
此事鄙人已经安排了一名署令和四名监作官专门负责此事,请武郎放心。
只要我们能办的事情,绝对不会烦劳武郎!毕竟武郎也是事务繁忙的!”李少匠很有信心。
……
若干日后,下午,将作监。
今日依旧是讨论大桥的设计方案。
张大匠和你李少匠等人,依旧把武炎之邀请来,作为技术顾问。再加上武炎之本身也是冬官司的负责人,听取他的意见也是应该的。
依旧是好几十人在议事房。
这一次,王直官一共带了五张图!他是依照武炎之的建议,修改了设计方案,基本上是按照赵州桥的方案来的。
武炎之一一看过后,便开始听王直官介绍修改后的方案:“我等按照武郎中的意见,对凤炽桥的方案进行很大的修改。与赵州桥一样,改为一个大拱,两肩各设计了两个小拱,便于泄洪……”
他这次倒是讲解的很细!就是那凤炽桥与赵州桥一样,采用42道独立的小拱拼合而成。
这样每一个拱相对独立,便于维修,每个小拱和相邻的拱之间,用大铁钉进行连接,增强稳固性。
在桥的宽度方向,再用六道铁拉杆,将这个42道小石拱拴起来,增强稳定性。
基础的深度为三米,平均宽度比桥拱石扩大了三尺。
听他介绍完,武炎之觉得不太满意,主要是基础,其次就是听这这王直官年轻时,虽然曾经考察过赵州桥,不过肯定不细。
自己曾经到赵州桥实地旅游过,记得一些关键点,比如那桥顶端是“收了身”的,上面桥拱下端宽度为9.6米,到了桥面,及只有9米。
这样是为了增加拱桥的稳定性,抵抗地震时,效果会好很多。
至于基础,这东西还是谨慎一点好,每个地方地质条件差别很大。
赵州桥的基础很浅,而矗立千年不垮,不等于这凤炽桥用这样浅的桥基础也不会垮。
于是武炎之道:“这桥可以考虑从下往上,逐渐缩小宽度,总共缩小两尺到三尺。这样更稳定!更容易抵御地震和洪水。
至于桥基基础,我看改日到现场去查看一番,看看下面的地基如何,然后再决定宽度和深度。
如果基础不牢,那桥可是会很快下沉的,一旦下沉,变形就会加快,桥就会很快倒塌地!”
“如今河水水位较深,那基础也不好挖呀,打井也费时费力,如何探测基础?”李少匠提醒道。
“无妨!我看见有人使用了一种非常实用的小铲,用它来初步探测基础,很方便的。
今后施工时,再进一步精探也可以,我马上让尚方监加工几个,后日下午就去现场勘测!”武炎之道。
他当然知道洛阳铲,那东西不但盗墓者用起来方便,就是普通的考古和探测地基,用起来也非常便利,尤其是像洛阳这样的地形。
……
第三日,下午,上阳宫外,谷水河畔。
武炎之与李少匠、王直官等众人,来到谷水河边。今日是个大阴天,阵阵微风袭来,倒很是凉爽。
淡黄色的河水缓缓南流,河面此时也就二十多米宽,一条六七米的小打鱼船往下游洛河驶去,船上那男人撑着竹篙,女人在用木盆洗衣服。
二人不时向武炎之这边张望过来,见到这许多官员和胥吏在这里,很是惊奇。
武炎之命人把四把洛阳铲拿了出来,还有几根3米长的杆子。
他制作的这洛阳铲直径两寸,成“u”字型,长度六寸!别看这东西不大,它可是后世盗墓者必备的工具。
当然,今日自己把这个东西的制作技术泄露了以后,不出几年,必定也会成为大周盗墓者的最爱。
“武郎中,这个东西如何使用?”李少匠看着这四个很小的铁器,一头雾水!其余人也差不多。
武炎之微微一笑:“来!我示范给你们看就是!你等不要看他小,这东西可以打八丈、十丈没有问题的。”
众人不信,满是疑惑!不过又不敢明确反对。
装好长达3米的木杆,他抬头认真看了看地形,选定一处地方,便开始双手举起那洛阳铲往地上猛插!
一铲下去,直没铲柄,然后以用力一抽上来,就是满满一铲的泥土。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武炎之又铲了一铲,然后交给现场负责人王直官,道:“王公,你就照着我这样做就行了……”
“武郎中,这东西也太神奇了!鄙人佩服!”王直官惊叹不已!
他接过洛阳铲仔细看了看,然后就让那几位胥吏和工匠开始照着武炎之的做法,装好洛阳铲,开始探测河床。
花了一个多时辰,在谷水东侧河边打了四个8~10米的探孔!从带出的泥土分析,下面是堆积的沙土,越到底部越密实。
武炎之一看,这五米到六米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分层,六米以下的堆积土已经非常密实,可以作为桥基。当然,还得再探测谷水的西岸。
众人又来到西侧,探测河床,到了申时末将尽,才搞完探测,打孔的中间,众人一直对于武炎之发明的这洛阳铲,赞口不绝!
从谷水以北的几个探测孔看,也基本上差不多。
于是武炎之便召集众人聚拢在身旁,把自己对桥基座的想法进了简单介绍:
“从这打孔的情况来看,五米到六米左右,可以作为基础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还要对桥基进行放大,这桥基就采用混凝土浇筑,里面添加钢筋。
多花点钱也无所谓,要保证这桥梁多使用几十年。另外,依然要打桩,加固基础,要尽量控制桥梁两端重量的均衡,保证今后能够均匀沉降!”
均匀沉降其实非常关键,就是普通软地基房子,也可能会沉降,毕竟是在原有地基之上增加了大量的负荷。
不过,只要是均匀沉降,问题就不会很大。有小的问题,可以修补,就怕出现大的问题。
众人一听,武炎之的话也很在理。这冬官司是工程计划的单位,只要他们舍得花钱,将作监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他走过去,点点头:“张兄!这瓦窑生意如何?”
“真的是武郎?小人参见武郎!”他有些不敢相信,但是忽然发现还没有行礼,于是就给武炎之作揖行礼。
行礼完毕,他接着道:“如今这生意不行哦!去年收成不好,几年也没有几个盖新房的。小人听说这官府要烧什么水泥?武郎给小人也找一个活路吗?”
那时人们管找工作叫做“活路”。
“这当然没问题,烧水泥的立窑还要增加一个,我给他们说一声,你要把这烧水泥的技术学会了,今后也不怕没饭吃呢!”武炎之道。
“那就多谢武郎了!”张善才一听,异常高兴。
武炎之随后转身,把张善才介绍给李少匠。
李少匠笑着道:“这等小事,绝没有问题,我们也需要他这样的当地人呢!
有当地人,事情倒是好办得多,武郎不是说这水泥如何好吗?今后全国怕是要陆续普及,先学着这手艺之人,可是不愁吃穿的!”
按照武炎之的想法,这烧制水泥的技术,当然是越早在全国推广越好,这也算是自己的一大功劳吧!
“李公!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开始点火?”武炎之问道。
“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十五日后即可以点火,那石灰石和铁矿石,还有几天也到了。很快就要开始粉碎拌料,然后进行磨粉的工序。
此事鄙人已经安排了一名署令和四名监作官专门负责此事,请武郎放心。
只要我们能办的事情,绝对不会烦劳武郎!毕竟武郎也是事务繁忙的!”李少匠很有信心。
……
若干日后,下午,将作监。
今日依旧是讨论大桥的设计方案。
张大匠和你李少匠等人,依旧把武炎之邀请来,作为技术顾问。再加上武炎之本身也是冬官司的负责人,听取他的意见也是应该的。
依旧是好几十人在议事房。
这一次,王直官一共带了五张图!他是依照武炎之的建议,修改了设计方案,基本上是按照赵州桥的方案来的。
武炎之一一看过后,便开始听王直官介绍修改后的方案:“我等按照武郎中的意见,对凤炽桥的方案进行很大的修改。与赵州桥一样,改为一个大拱,两肩各设计了两个小拱,便于泄洪……”
他这次倒是讲解的很细!就是那凤炽桥与赵州桥一样,采用42道独立的小拱拼合而成。
这样每一个拱相对独立,便于维修,每个小拱和相邻的拱之间,用大铁钉进行连接,增强稳固性。
在桥的宽度方向,再用六道铁拉杆,将这个42道小石拱拴起来,增强稳定性。
基础的深度为三米,平均宽度比桥拱石扩大了三尺。
听他介绍完,武炎之觉得不太满意,主要是基础,其次就是听这这王直官年轻时,虽然曾经考察过赵州桥,不过肯定不细。
自己曾经到赵州桥实地旅游过,记得一些关键点,比如那桥顶端是“收了身”的,上面桥拱下端宽度为9.6米,到了桥面,及只有9米。
这样是为了增加拱桥的稳定性,抵抗地震时,效果会好很多。
至于基础,这东西还是谨慎一点好,每个地方地质条件差别很大。
赵州桥的基础很浅,而矗立千年不垮,不等于这凤炽桥用这样浅的桥基础也不会垮。
于是武炎之道:“这桥可以考虑从下往上,逐渐缩小宽度,总共缩小两尺到三尺。这样更稳定!更容易抵御地震和洪水。
至于桥基基础,我看改日到现场去查看一番,看看下面的地基如何,然后再决定宽度和深度。
如果基础不牢,那桥可是会很快下沉的,一旦下沉,变形就会加快,桥就会很快倒塌地!”
“如今河水水位较深,那基础也不好挖呀,打井也费时费力,如何探测基础?”李少匠提醒道。
“无妨!我看见有人使用了一种非常实用的小铲,用它来初步探测基础,很方便的。
今后施工时,再进一步精探也可以,我马上让尚方监加工几个,后日下午就去现场勘测!”武炎之道。
他当然知道洛阳铲,那东西不但盗墓者用起来方便,就是普通的考古和探测地基,用起来也非常便利,尤其是像洛阳这样的地形。
……
第三日,下午,上阳宫外,谷水河畔。
武炎之与李少匠、王直官等众人,来到谷水河边。今日是个大阴天,阵阵微风袭来,倒很是凉爽。
淡黄色的河水缓缓南流,河面此时也就二十多米宽,一条六七米的小打鱼船往下游洛河驶去,船上那男人撑着竹篙,女人在用木盆洗衣服。
二人不时向武炎之这边张望过来,见到这许多官员和胥吏在这里,很是惊奇。
武炎之命人把四把洛阳铲拿了出来,还有几根3米长的杆子。
他制作的这洛阳铲直径两寸,成“u”字型,长度六寸!别看这东西不大,它可是后世盗墓者必备的工具。
当然,今日自己把这个东西的制作技术泄露了以后,不出几年,必定也会成为大周盗墓者的最爱。
“武郎中,这个东西如何使用?”李少匠看着这四个很小的铁器,一头雾水!其余人也差不多。
武炎之微微一笑:“来!我示范给你们看就是!你等不要看他小,这东西可以打八丈、十丈没有问题的。”
众人不信,满是疑惑!不过又不敢明确反对。
装好长达3米的木杆,他抬头认真看了看地形,选定一处地方,便开始双手举起那洛阳铲往地上猛插!
一铲下去,直没铲柄,然后以用力一抽上来,就是满满一铲的泥土。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武炎之又铲了一铲,然后交给现场负责人王直官,道:“王公,你就照着我这样做就行了……”
“武郎中,这东西也太神奇了!鄙人佩服!”王直官惊叹不已!
他接过洛阳铲仔细看了看,然后就让那几位胥吏和工匠开始照着武炎之的做法,装好洛阳铲,开始探测河床。
花了一个多时辰,在谷水东侧河边打了四个8~10米的探孔!从带出的泥土分析,下面是堆积的沙土,越到底部越密实。
武炎之一看,这五米到六米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分层,六米以下的堆积土已经非常密实,可以作为桥基。当然,还得再探测谷水的西岸。
众人又来到西侧,探测河床,到了申时末将尽,才搞完探测,打孔的中间,众人一直对于武炎之发明的这洛阳铲,赞口不绝!
从谷水以北的几个探测孔看,也基本上差不多。
于是武炎之便召集众人聚拢在身旁,把自己对桥基座的想法进了简单介绍:
“从这打孔的情况来看,五米到六米左右,可以作为基础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还要对桥基进行放大,这桥基就采用混凝土浇筑,里面添加钢筋。
多花点钱也无所谓,要保证这桥梁多使用几十年。另外,依然要打桩,加固基础,要尽量控制桥梁两端重量的均衡,保证今后能够均匀沉降!”
均匀沉降其实非常关键,就是普通软地基房子,也可能会沉降,毕竟是在原有地基之上增加了大量的负荷。
不过,只要是均匀沉降,问题就不会很大。有小的问题,可以修补,就怕出现大的问题。
众人一听,武炎之的话也很在理。这冬官司是工程计划的单位,只要他们舍得花钱,将作监是没有任何意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