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海里的莫歌有些别扭的扭了扭身子。
肩背部位鳞甲之下的大片新器官,特别是新生成的那对短翅肩甲对他的水中运动产生了些许影响。
不过相信他很快就会习惯的。
灿烂的阳光透过海水,照亮了整个浅海区域,给莫歌提供了良好的视野。
珊瑚礁,就如同茂密的海底丛林,为无数大小不一的生物们提供了栖身之地和丰富的食物。
莫歌的目的地也是那里。
小鱼小虾们悠然自得的在珊瑚礁附近游荡着,对于莫歌的靠近似乎毫无防备。
但是莫歌知道,等到自己真正开始捕食的时候,那些警觉性十足,又轻盈灵活的家伙就会一哄而散,四处逃离或者躲入任何一个细小的缝隙。
这就是它们的生存策略,或许你可以少量的捕获它们,但是想要填饱肚子却也极不容易。
特别是对于莫歌这样食量巨大的怪兽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这也是莫歌天天想着抓大鱼,甚至有时候也会捕食那些不太跑得掉的甲壳生物的原因。
海洋中那些体型巨大的生物,基本上都有着固定的捕食目标和捕食地点,这才能够满足它们生存所需
但是这种稳定的生存策略却不太适用于莫歌这种四处长途旅行的情况。
不过如今情况又有所不同了。
心里打着坏主意的莫歌慢慢靠近那些零散的鱼群,然后意识化作神经信号,刺激着发电器官,强大的电流在海水中扩散。
电流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有多快?
非常非常快。
理论上来说等同于光速。
所以在莫歌放出电击的一瞬间,以他为圆心的几米范围内,所有的生物同时开始颤抖、僵直、死亡。
鱼虾蟹,甚至包括那些海洋软体动物,无一幸免。
简直堪称是无差别攻击,小范围的生物灭绝武器啊!
莫歌对于这样的效果非常满意,他惬意的开始收拾那些在水中随波漂浮的猎物,再也不用担心它们到处乱钻了。
这还只是初步的试验,莫歌感觉自己的“电量”还远没有到达极限,于是等到吃完第一批收获后,他就游向了下一个地点。
刚刚试验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但是攻击范围毕竟还是短了一点,海水作为电流的良好导体,随着距离的增加,莫歌放出的电击威力也在迅速降低。
这次莫歌打算试试看自己的极限,看看放出最大限度电击的时候,有效作用范围能够增加到什么程度。
但是他很快为自己的孟浪付出了代价。
当莫歌全力发出电击的时候,生物电击的威力确实大增,作用范围也再度增加了一倍左右,无数生物瞬间受灾灭亡,效果显著。
然而,同样在那一瞬间,莫歌突然浑身剧烈麻痹刺痛,肌肉不由自主的颤抖,整个胸腔更是感觉被砸了一棍子似的,心脏都狠狠抽搐了几下。
他自己也受到了电击的伤害。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毕竟莫歌自身的体积摆在那里,他在自己身上附加的发电器官的体积自然也远超自然界中原有的那些发电生物。
即便是号称电压最强的成年体电鳗,和他比起来也多有不如。
实际上,如果是一只电鳗发出如此强力的电击,那么它瞬间就会电死自己。
虽然海水是电的良好导体,但是并不是说电流就不会经过发电生物的本身了。
身处于海水之中的生物会与海水形成一个个并联电路,电流会以相应的电阻比值分别通过海水和生物体。
这也是电击能够伤害水中生物的原理,这样的过程即便是发电生物本身都无法避免。
只是通常发电生物本身都会具有相应的绝缘组织,可以尽量减少电流通过自身。
所以说,生物电击能力的叠加是有极限的,并不是越大越好。
这也是海中发电生物的发电能力远不如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电鳗的原因之一。
因为它们不需要那么强的电压,也没有电鳗那么完善的绝缘结构。
实际上莫歌本身也没有用绝缘胶质层包裹住全身上下,正常情况下他第一下电击就会电伤自己了,但是他在不经意之间却拥有了另外一种效果不错的绝缘结构。
树脂鳞甲。
覆盖全身的树脂鳞甲极大的增加了莫歌本身的电阻值,这才使得他没有在最强功率的电击下受到太大伤害。
是的,虽然那一瞬间让他挺难受的,但是莫歌还是很快恢复了对身体的控制,并没有因此受伤。
他或许不知道以上那些关于电击的具体原理,但是凭借真实的身体感受,他还是很快找到了合适的放电量。
以他如今的发电器官体积,他在海水中大概可以放出六七成的电力而几乎不会伤到自身。
嗯,只是几乎,随着放电量的增大,浑身隐隐发麻什么的也是难以避免的。
于是,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莫歌都在熟悉着关于电击能力的使用。
探究着自身的极限,尝试着多少电击可以电晕多大的猎物,又需要多强的电击才能直接击毙猎物。
他很快发现,对于电击的承受能力与生物本身的体积是息息相关的。
越大型的生物越不容易电晕、电死。
莫歌还发现,适量的电击可以轻易引起生物的剧烈痉挛,这样的痉挛虽然无法直接使得猎物死亡,却能够迅速解除猎物的抵抗。
性价比极高。
实际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物都有着类似的肌肉组织和基础神经结构,这种结构对于电流的抵抗能力是基本一致的,适量的电击很容易就会引发这些结构的剧烈反应。
所谓的电击致命,大多数也是因为电流经过肌体之后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麻痹,而绝不是直接把**电熟了之类的。
而最为神奇的则是,莫歌发现自己似乎多了一种颇为有效的感知方式。
当他缓缓放出微量电击的时候,他够清晰感觉到这些电流在身边形成了一个不断扩散的“圈子”。
肩背部位鳞甲之下的大片新器官,特别是新生成的那对短翅肩甲对他的水中运动产生了些许影响。
不过相信他很快就会习惯的。
灿烂的阳光透过海水,照亮了整个浅海区域,给莫歌提供了良好的视野。
珊瑚礁,就如同茂密的海底丛林,为无数大小不一的生物们提供了栖身之地和丰富的食物。
莫歌的目的地也是那里。
小鱼小虾们悠然自得的在珊瑚礁附近游荡着,对于莫歌的靠近似乎毫无防备。
但是莫歌知道,等到自己真正开始捕食的时候,那些警觉性十足,又轻盈灵活的家伙就会一哄而散,四处逃离或者躲入任何一个细小的缝隙。
这就是它们的生存策略,或许你可以少量的捕获它们,但是想要填饱肚子却也极不容易。
特别是对于莫歌这样食量巨大的怪兽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这也是莫歌天天想着抓大鱼,甚至有时候也会捕食那些不太跑得掉的甲壳生物的原因。
海洋中那些体型巨大的生物,基本上都有着固定的捕食目标和捕食地点,这才能够满足它们生存所需
但是这种稳定的生存策略却不太适用于莫歌这种四处长途旅行的情况。
不过如今情况又有所不同了。
心里打着坏主意的莫歌慢慢靠近那些零散的鱼群,然后意识化作神经信号,刺激着发电器官,强大的电流在海水中扩散。
电流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有多快?
非常非常快。
理论上来说等同于光速。
所以在莫歌放出电击的一瞬间,以他为圆心的几米范围内,所有的生物同时开始颤抖、僵直、死亡。
鱼虾蟹,甚至包括那些海洋软体动物,无一幸免。
简直堪称是无差别攻击,小范围的生物灭绝武器啊!
莫歌对于这样的效果非常满意,他惬意的开始收拾那些在水中随波漂浮的猎物,再也不用担心它们到处乱钻了。
这还只是初步的试验,莫歌感觉自己的“电量”还远没有到达极限,于是等到吃完第一批收获后,他就游向了下一个地点。
刚刚试验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但是攻击范围毕竟还是短了一点,海水作为电流的良好导体,随着距离的增加,莫歌放出的电击威力也在迅速降低。
这次莫歌打算试试看自己的极限,看看放出最大限度电击的时候,有效作用范围能够增加到什么程度。
但是他很快为自己的孟浪付出了代价。
当莫歌全力发出电击的时候,生物电击的威力确实大增,作用范围也再度增加了一倍左右,无数生物瞬间受灾灭亡,效果显著。
然而,同样在那一瞬间,莫歌突然浑身剧烈麻痹刺痛,肌肉不由自主的颤抖,整个胸腔更是感觉被砸了一棍子似的,心脏都狠狠抽搐了几下。
他自己也受到了电击的伤害。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毕竟莫歌自身的体积摆在那里,他在自己身上附加的发电器官的体积自然也远超自然界中原有的那些发电生物。
即便是号称电压最强的成年体电鳗,和他比起来也多有不如。
实际上,如果是一只电鳗发出如此强力的电击,那么它瞬间就会电死自己。
虽然海水是电的良好导体,但是并不是说电流就不会经过发电生物的本身了。
身处于海水之中的生物会与海水形成一个个并联电路,电流会以相应的电阻比值分别通过海水和生物体。
这也是电击能够伤害水中生物的原理,这样的过程即便是发电生物本身都无法避免。
只是通常发电生物本身都会具有相应的绝缘组织,可以尽量减少电流通过自身。
所以说,生物电击能力的叠加是有极限的,并不是越大越好。
这也是海中发电生物的发电能力远不如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电鳗的原因之一。
因为它们不需要那么强的电压,也没有电鳗那么完善的绝缘结构。
实际上莫歌本身也没有用绝缘胶质层包裹住全身上下,正常情况下他第一下电击就会电伤自己了,但是他在不经意之间却拥有了另外一种效果不错的绝缘结构。
树脂鳞甲。
覆盖全身的树脂鳞甲极大的增加了莫歌本身的电阻值,这才使得他没有在最强功率的电击下受到太大伤害。
是的,虽然那一瞬间让他挺难受的,但是莫歌还是很快恢复了对身体的控制,并没有因此受伤。
他或许不知道以上那些关于电击的具体原理,但是凭借真实的身体感受,他还是很快找到了合适的放电量。
以他如今的发电器官体积,他在海水中大概可以放出六七成的电力而几乎不会伤到自身。
嗯,只是几乎,随着放电量的增大,浑身隐隐发麻什么的也是难以避免的。
于是,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莫歌都在熟悉着关于电击能力的使用。
探究着自身的极限,尝试着多少电击可以电晕多大的猎物,又需要多强的电击才能直接击毙猎物。
他很快发现,对于电击的承受能力与生物本身的体积是息息相关的。
越大型的生物越不容易电晕、电死。
莫歌还发现,适量的电击可以轻易引起生物的剧烈痉挛,这样的痉挛虽然无法直接使得猎物死亡,却能够迅速解除猎物的抵抗。
性价比极高。
实际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物都有着类似的肌肉组织和基础神经结构,这种结构对于电流的抵抗能力是基本一致的,适量的电击很容易就会引发这些结构的剧烈反应。
所谓的电击致命,大多数也是因为电流经过肌体之后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麻痹,而绝不是直接把**电熟了之类的。
而最为神奇的则是,莫歌发现自己似乎多了一种颇为有效的感知方式。
当他缓缓放出微量电击的时候,他够清晰感觉到这些电流在身边形成了一个不断扩散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