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勿看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五日,太子李显即皇帝位,标志着一代女皇的政治生命结束。(手打小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驾崩上阳宫,女皇的人生生命也最后结束,死时八十二岁。
女皇自退位至去世其有二百六十多个日日夜夜,在这一段时间里,除掉一个极为简单的《遗制》之外,史书上再也不见她的任何记载。她的《遗制》是:“袝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柳奭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原制已失,此据《旧唐书》,卷六,《则天纪》。]
制书说明,一代女皇临终还自我承认是李家媳妇,去掉自己的皇帝号,称高宗皇帝的皇后,永久地陪伴着丈夫李治。自己称皇后了,那么,生前在后宫争斗过的王皇后和萧淑妃是她的姐妹了,死后愿她们不记前仇,好在地下见面。拼命反对她的褚遂良等人及其家属也一并解放,也愿他们能不记生前之仇。女皇逝世前特留这遗嘱,更怕因反对过自己而获罪,其家属后代不再因她受累,一切生前的恩怨解除,她的灵魂便可以自由了。
从这份遗嘱可以看出,女皇死的很安详,是安安详详地合上眼睛的。
根据她的遗制,中宗李显尊她为“大唐则天大圣皇后”,决定母后合葬乾陵。但当时有人反对,有给事中严善思上疏。表面他是说,开乾陵合葬,怕惊动了高宗,不如“于乾陵之旁,更择吉地,取生墓之法,另起一陵,既得从葬之仪,又成固本之业。”但经一番议论,中宗仍令:“准遗诏从葬之。”[详见《唐会要?陵议》,卷第396—397页。]就是说仍按“遗诏”合葬于乾陵。当时的中宗和朝臣表示承认她是大唐的皇后,没有承认她是已经亡国的“大周皇帝”。而严善思等人,怕是连大唐皇后也不想承认,不想让她合葬于高宗的乾陵中,让她“别起一陵”。这些人怎么想?说她是被革了命的“大周皇帝”呢,还是被开除的李家媳妇呢?
然而,中宗皇帝还一切遵从《遗诏》,让他的父母亲合葬一起。翌年五月二十八日,武则天袝葬乾陵,长随高宗于冥宫。
中国帝后陵寝向无立碑之例,而中宗死后,乾陵的朱雀门外,司马道西侧破例树有一座高大的石碑,碑文开头即称“述圣记”,应是帝陵空前绝后者,为武则天所制,嗣皇帝李显所书[赵文润等:《武则天研究论文集》,第187—195页。]。武则天死后袝葬乾陵,于此碑的司马道东侧对面也树立了一座高大的石碑,碑上并无一字,人称无字碑,这座无字碑是李显极其臣子们为武则天而立。
乾陵为天皇立了碑,这是不为习俗传统所羁的武则天的创造。但是,既使创造,这座碑的碑文也仅称《述圣记》,而不称碑和碑文。一定是当年武则天居然打破传统为大夫立了碑,但碑文却不知如何写法。皇帝一生事业广大、功德浩荡,仅用一碑难能述及,故称《述圣记》而不称碑。所以,当后来的唐明皇在开元二年(714年),提出为其生母昭成皇后在洛阳的靖陵立碑时,中书侍郎苏颋阻止说:“帝王及后,礼无神道碑。近则天皇后崇尚家代,犹不敢称碑,刻为述圣记。……若靖陵独走,即陛下祖宗之陵,皆须追建。”唐明皇闻奏,才没有建碑[《唐会要?诸陵杂录》,卷第418—419页。]。
武则天尚“不敢称碑”,所以一般人认为,帝王的事业太大,一座石碑,一幅碑文实难说全,即所谓“浩浩荡荡,民莫能名”,为臣为子,哪敢随便为皇帝立碑。
乾陵既有武则天为高宗立了一座碑,高武则天袝葬后也就为她再立一碑而作对称。既立了碑也可以再写个《述圣记》之类。然而,对于李显来说,武则天既是母后,又是皇帝;对于大臣来说,她既是皇帝,又是皇后。更为尴尬的是,她是被大臣们推翻的皇帝,也是被李显取代的皇帝。所以,即使写个《述圣记》什么的,又该如何写法?既不易述也不易论,还是留着后人评说罢。
武则天的碑文不好写还不是一般帝王事业广大“民英能名”的问题,而连她的身份都“莫能名”,遑论对她的评说了。就连她自己的子孙们也“莫能名”,遑论后人了。
如前所述,李显即位五年被韦氏毒死,韦后欲专权十余日即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手所灭,由相王李旦继位,新皇帝称睿宗。睿宗执政期间把“则天大圣皇后”改称“天后”,“天后”是与“天皇”相并的称号,显然要比“皇后”尊贵,有点皇帝的味道,这可能是太平公主的意思。延和元年(712年)八月,李旦传位给太子李隆基,在传位前一个多月时,又改“大圣天后”为“天后圣帝”,[《旧唐书?睿宗纪》延和元年乙卯(六月十七日)。新唐书相同。]这个名号是“后”,又是“帝”,按语法习惯前面是后面的定语,那么这个尊号就是“帝”,那么武则天又被尊为皇帝。但唐明皇称帝后没几天,又把“圣帝”改为“圣后”[《资治通鉴》,则称“圣帝天后”。见卷210,玄宗先天元年八月壬寅。]。此时,太平公主与明皇竞争,去“圣帝”免对她有鼓励作用。开元四年(716年),十二月,又改回“天后”,连“圣”字也被取消,此时太平公主被赐死,睿宗李旦也死亡。再到天宝八年(749年),李隆基追尊为“则天顺圣皇后”,遂成定称。
武则天在天宝前,尊号屡改,因为她的子女还在,被史家戏称“后则天时期”,影响直接,由于子女对她的态度不同,才出现了上述尊号屡改的情况。而自唐明皇以后,男系皇帝的位置确立,他就完全按“女姓——皇后”的序列改定,不再有“天圣”、“圣帝”的称谓,更完全没有了大周女皇帝的认可,即只承认她是李家的媳妇,不承她曾经是大周女皇。那么,对她曾称帝的一段,只能认为是受先帝顾命,从权暂时称制,从权暂时保护李唐的神器。或说代管天子的神器宝鼎,无权称制,等到李唐的接替人到来,再物归原主。因此,那二十多年,武则天仍然是李家的媳妇,不是皇帝。
唐明皇为武则天定位后,史臣们便按照皇帝为她的定位,在大唐正史里为她特立“本纪”。她的“本纪”不是皇帝本纪,而是《则天皇后本纪》(《旧唐书》)、《则天顺圣武皇后本纪》(《新唐》)。这表示,武则天必须回归男性父权社会才能被承认,被承认是男性皇帝的皇后。女性都要附著在男人身上,女皇帝的地位和称号根本是没有的,要被承认,就只能是皇后。不然,就是怪物。按照史臣们的设想,幸好武则天临终前自己去掉了帝号、自认是李家的媳妇,史书上才给她个皇后的位置。不然,就把她放到如骆宾王说的“窥窥神器”的“贼后”的行列里。
然而,虽然唐明皇把她规定在“顺圣皇后”的行列里,史臣们也把她列入皇后身分的正史中。可她在历史上毕竟真的做了十五年的皇帝、称制也有六年之久,实际上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还辅佐高宗三十年。根据史学研究的断限,唐朝前期共有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七年皇帝,除去开始七年的战乱,到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共有130年时间。其中五分之二是武则天当政的时间,武则天的生命占去了其中三分之二,这段时间,被后世称为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史学研究和新旧史家们又把唐代的强大归功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贞观之治”的好长一段是隋末历史大混乱的恢复时期,武则天之后才是“开元盛世”,就是说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分别代表了唐代前期的恢复、发展和鼎盛三个阶段。如果只承认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把武则天的五分之二的历史割了去,那么“贞观”和“开元”如何能连得起来?
如果说“贞观之治”是建设,“开元盛世”也是建设,而武则天这五分之二的时间是破坏,“贞观之治”早被武则天破坏净尽,何有“开元盛世”的存在?实质上唐明和那些史官们仅仅是不让武则天说自己是皇帝,她自己明明白白做了那么多年的皇帝,为死后能得到后代子录的承认,能得到所谓的“血食”,即在宗庙、陵堂里有牌位,受到祭祀,才不得不只承认是李家的媳妇、是高宗的皇后的。
问题出在哪里呢?还是那句老话:皇帝的位子不许有女人,或说女人不许做皇帝。这就是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的规矩,儒家传统的规定,男权社会的章程。
我们说武则天是个非凡的女政治家,就是因为她以一个绝对不允许做皇帝的女人,真的就做了那么多年的皇帝,不管史臣们承认与否,也不管武则天本人临终前为了死后的“血食”配祭,而去掉了自己的帝号。也就是说,在中国封建社会这个极度的男权社会里,一个女人要同皇帝的头衔联系在一起,要面对多么巨大的困难,要冲破多大的观念上的障碍,要有多么大的勇气,要有多么非凡的毅力和政治才干。武则天经历数十年的艰难和曲折,她面对整个男权社会压力、满朝文武的男人,有多少次死亡和打击,他稍不慎就会变成牺牲品。但她终于凭着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凭着自己的百折不挠的毅力,让男权社会向她低头,让男权社会为她付出代价。终于抢夺了男权社会的驾驶楼,使历史的列车脱离轨道,扭到她的轨道之中,向历史宣布,女人也能做皇帝,而且能做一个好皇帝。
武则天是一个有作为的女皇,对唐代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出现有着不可抹灭的贡献。
她重视农业生产,关心民生。她尽量减轻赋税和徭役,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免除全国一年的赋税、洛州免征两年。为应付边疆的战争,推行军屯制度,几年积蓄的军粮,可供十年需。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全国户口迅速增加,由贞观晚年的二百八十多万户,增长到女皇晚期的六百一十五万户,人口达到三千七百一十四万多[《资治通鉴》,卷208,神龙元年。]。
女皇执政期间,使唐代疆域达到顶端,军事上的成就远超贞观时期,基本解决四境的争端。使西域和西南部许多少数民族区域纳入多民族国家的版图,使中原和边陲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她代表新兴的中小庶族地主势力,打击腐朽的士族势力,进一步破坏了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保证。
她推行不拘一格的用人路线,用人唯才,打破贵族门户特权。她的自荐制度很有特色,她任官不嫌出身低微,即使农夫走卒,凡有长处者自荐选拔,破格任官。她能及时严格考查属官,有能力和功绩才破格升职,不称职或贪侵者随时黜免,从而弥补了选官过滥的缺失。
她使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得以制度化,贞观年间共举进士二百零五人,武则天举有千余人。她首创殿试,由天子面选人才;并首开“南选”,使南方边远地区的人才得到任用。她还首行官员试用制度,保证官员的数量和质量。
她有政治负度,乐意接见和平民百姓,从谏如流,鼓励当面劝谏的批评。然而对“牝鸡司晨”之类伤害妇女的恶意攻击,也在行动上严厉回击,从而提高了妇女地位。
她是具有创新思想的皇帝。她的许多创制打破陈规,影响千年。她是唯一突破陈腐礼制,呼唤妇女解放的皇帝,在数千年男权传统社会中,她的呼唤彻云霄,影响极大。
她在文化上建树突出,她主持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农书《兆人本业记》和国家药典、大百科全书。她主持编写的书籍数量很大,如有《古今内范》一百卷、《玄览》一百卷、《内范要略》十卷、《乐书要录》十卷、《百僚新诫》五卷、《巨轨》两卷、《垂拱格》四卷、《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她个人文集一百二十卷、《维城典训》、《凤楼新诫》、《孝子烈女传》各二十卷。她首倡进士科考诗文,影响了唐朝诗文的发展。她喜爱书法艺术,曾求得宰相王方庆祖传书法撰法十卷,召集天下书画家整理内库书画,她的飞白、行书皆工、很有特色。她撰写的《升仙太子碑》,碑文行草相间,额为飞白,迄今仍立于偃师县缑山,别树一帜[赵文润等编:《武则天与偃师》,240—247页,历史教学社,1997年。]。由于女皇的影响,使唐代书法家辈出。
人物和事物的矛盾统一规律决定了武则天的负面也很突出。她推翻传统,做了传统不许女人做的唯一女皇,传统思想的大批官员拼命反对。为反击扼杀、维护女皇地位,地位用酷吏,虽收到回击的效果,但也滥害无辜,骇人听闻。她晚年为保护近幸,曾徇情枉法,不听忠谏,我行我素。晚年大搞宗教迷信,树立个人,建明堂、天枢、九鼎、佛家、封禅,糜费资财、伤在社会。
总体上说,她是封建社会为数不多的好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
魏晋以来,中国政治形成了极为突出的恶劣风气,即士族门阀制度。国家政柄被豪强地主控制,世家大族成为中央政权的靠山,宦吏铨选、地位高下,全凭门第。世家大族,凭借门第青云直上,可位列公侯;一般士子、商人被称为寒门庶族,无论才德如何,也难得重用,即使进入政界,不过以小吏混迹,极难升迁。即使偶以军功得到显位,也仍被轻视,或置诸冷薯,或被挤推台下。
武士彟出身寒门农商,曾以军功获将军高位,但是在唐初政界却无地位,危危岌岌。他就是本书传主武则天的父亲。
武氏原籍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文水地处晋中吕梁山的东坡谷野间,文水从吕梁山流出,汇入山西的主动脉汾水。这里山平水静,土地、木植、矿藏资源都很丰富,是《人说山西好地方》那首优美歌曲创作的原材地。文水毗领是交域、太谷、祁县、平遥,我国历史上著名商业集团“晋商”,也是凭借这块土地而发达,代代不息,名扬海内外。
这方水土给了“晋商”的睿智和资源,也给了武士彟的聪明和发迹的条件。
武氏一族祖辈一直靠这方原野养育,到父辈又增加了小本生意经营。武士彟是老三,大哥士稜一直种地,二哥士逸是隋朝军队中的一个士兵。老三有老三的好处,父亲和兄长创家立业,他为子为弟便获得爱护,并有了读书的机会。据史书介绍,武士彟在私塾读书时间不长,但他却极爱读书,后来他曾向李渊奉献自己写的《兵法曲要》30卷,是他钻研《孙子兵法》,结合当时的兵事写成,说明他读书积累已达到一定程度。[《旧唐书》,卷58,《新唐书》,卷206,《武士彟传》。]
武士彟既爱读书,又研究兵书,养成性格沉毅、坚定、善谋,又好结交。
隋文帝晚年渐趋骄奢,大兴土木。皇帝如此,官傣僚地主更以求田问宅为急务。文水周围山峦谷地木材资源丰富,成年后的武士彟见此机会,便伙同友人做起了木材生意。由于他勤苦经营,不久成为百里内的知名富户。
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的堂弟,燧宁公杨达受诏与宰相杨素、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武士彟探知消息,准备了一份厚礼见到了杨达,通过杨达做成了一笔木材大生意,并允他长期供应营建洛阳的木材等物资。这不仅让武士彟的财富横生,尤其使他由一般商人身份混迹于高官之中,有了飞腾的机会。
此时,他结识了唐国公李渊,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大机遇。
他是在杨达的府邸中见到李渊的。见面后双方留下的印象都很好。武士彟眼中的李渊是虎姿龙晴,相貌威猛,有帝王之表;在李渊的目睹下武士彟是一个谦谦士子,儒容雅姿,貌优于一般官吏。两人的容貌一定都是很好的,但更主要的因素是他们双方都有利用对方的企图。李渊明知这位出入杨府的大商人有的是钱财和人际关系,自己要立非常之业可借助其财力、人力。而武士彟不想永做平民商人,要进入仕途,李渊是个很好的借助之阶。因为武士彟也知李渊出身关陇世家豪族,祖上为北周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隋朝建立,李渊又与隋室有了密切关系,他的生母与文帝的独孤后是同胞姐妹,文帝非常喜爱这个仪表不凡的姨甥,自幼养在宫中。成*人后受封谯、陇刺史。炀帝登基后,再封殿前少监、卫尉少卿。炀帝征辽,命李渊督运粮草,十分依重于他。礼部尚书杨玄感密谋起兵反隋,被李渊发现后向炀帝告密,再度立功。炀帝便派李渊镇守弘仕郡(治所在今甘肃合水),并令关右(即关西,函谷关以西地区)谷部军队都听李渊指挥。
李渊率兵去关西,途经太原地区,就屈尊到武士彟家里住了一宿,武士彟有此奇遇,自然百般迎合,李渊十分开心,表示交下了武士彟这个朋友[《陈寅恪先生文集》,第276-277页,台北:里仁书局,1982年版。]。
然而,炀帝的穷凶极恶,使大臣和地方离心离德,许多劝谏的大臣被一一杀死,使炀帝更加猜忌,弄得人人自危。一天,炀帝忽召李渊来见,李渊装病多日不敢成行。炀帝问李渊的外甥女、妃子王氏:“你舅父为何还不来?”王妃回答:“舅父生病不能骑马。”炀帝冷冷地说:“该不是死了吧”
李渊闻讯十分害怕,他深知炀帝的癖好,便寻找许多好鹰、好犬和骏马进献,便立即受到炀帝的好评。大业十一年(615年)四月,炀帝巡游山西,驻驾汾阳宫,便提升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使。此时,河津地区发生毋端儿农民起义,炀帝令李渊前往镇压。李渊残酷镇压了这股农民起义军,他一个人就开弓射杀七十多人,还把尸体堆成“京观”,供人参观,以炫耀功劳,随后又打败降州(今山西闻喜东北)柴保昌义军,受降数万人。炀帝果然下旨嘉奖,提升他为右骁卫军、太原道安抚大使、太原留守。
其时,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各地军阀自立旗号,纷纷起兵叛隋,农民起义军更如燎原之火,处处燃烧。武士彟看到隋朝气数已尽,便找到任太原留守的李渊,劝他起兵,并送给他自己写的《兵书典要》,为之谋画。李渊收下了他的兵书,但却向武士彟说:“幸勿多言,兵书禁物,尚能将来,深识雅意,当同富贵可。”[《旧唐书》,卷58,《武士彟传》。]意思是说,兵书是禁品,说这话要谨慎,如果有我做皇帝的那一天,当同享富贵。事后用他做个“行军司铠”(管理军装的小军职)。
其实,李渊久有起兵反隋之心。早在大业九年,李渊为征辽军督运军粮,路过河北涿州时就曾与宇文士及“夜中密论起兵时事”。同年,杨玄感反隋,李渊向炀帝告密,好友窦抚说:“杨玄感算个啥啊,他不过为你开个头罢了你的名字早已写在图箓上了(即天子图箓,迷信的天命说),这是上天安排的啊”李渊假装严肃地回答:“可不能随便乱说,祸事大啦”[《旧唐书》,卷61,《窦抚传》。]在河津一带镇压毋端儿起义军时,副帅夏侯端劝他起兵,李渊点头同意,告诉他等待更好的时机。
但是,随军作战的李世民却沉不住气了,他见父亲终日饮酒、聊天,若无其事。便找人疏通晋阳宫副监裴寂,让裴寂劝说李渊起兵。裴寂得了李世民数百万钱,便邀李渊到**喝酒,趁机说:“二郎(指李世民)已决定起兵了,如今天下大乱,如果守小节,城外的义军都能把你杀死;如果举义兵,一事实上可以成功,形势摆在这里,就看您的态度了”[《旧唐书》,卷57,《裴寂传》。]李渊仍然假装不知情,回答说:“啊呀,老2真有这种想法吗?事情既然已经这样了,只能顺从他的意思了”
老谋深算的李渊认为此时起兵仍有困难,晋中的粮秣充足,他早已让武士彟等富商大贾积存下了。但是,兵源却只有数千人,而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是炀帝的亲信,是派来监视李渊的,他们也有权控制军队,要招兵也必须通过他们。
这时,突厥突然进兵马邑,李渊派高君雅领兵和马邑太守王仁恭一起抵抗,因兵力不足被突厥打败。李渊担心炀帝降罪,李世民再次劝父亲起兵,说:“如今主上无道,晋阳城外都是战场,上有严刑,下有盗贼,危亡在即啊,只有举起义旗才能转危为安”[《资治通鉴》,卷183,《高祖纪上》。]李渊仍故意大惊失色的说:“你怎么这么胆大妄为,再胡说我可要拿你问罪了”一边的裴寂笑着向李世民说:“你观察时局这么准确,办事又这么认真,你父亲哪里忍心啊”第二天李世民仍和父亲长谈,劝他快点准备起兵。李渊假装无奈,叹口气说:“我一认想你的话,也有道理。如今破家亡身由你,仁家为国也由你了”
恰在此时,炀帝下旨饬斥李渊,并派人前来逮捕李渊和王仁恭,而率兵作战失败的高君雅却未受责怪。世民、裴寂等打算当即起事,李渊认为,炀帝此时还不致于杀他,即使起事兵力不足一样会战败被杀,于是使随使者前往杨州,被关进了监狱。炀帝确无杀他之意,虽关监狱,并不问罪,行同儿戏。李世民和裴寂前往杨州探望,他们在狱中商定起兵计划。
没几天,炀帝赦免了李渊和王仁恭,官复原职。李渊出狱后向李世民等人说:“炀帝不杀我,是上天给咱们机会啊,可不能违背天意”于是,以李渊为首,组成了起兵集团,包括李世民、裴寂、刘文静等人。他们返回山西,踏踏实实的准备起兵了。
回晋后李渊让刘文静伪造敕书,说炀帝要征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四郡20岁至50岁的百姓,一个不许留,全数玄涿州集中,去进攻高句丽。伪敕书下达后,四郡百姓一下子乱了营,反抗隋朝的火焰被点燃起来。
李渊正寻找借口招兵,正好鹰杨府校尉刘武周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起兵,占据了汾阳恭。李渊以讨伐刘武周为名,公开招兵买马,王威、高君雅只好听之任之。李渊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分别去各地招兵,不到十天就招了一万多人,集中在兴国寺训练。并派人去河东让儿子建成和元吉、去长安让女婿柴绍迅速赶赴太原。
李渊又要进一步剥夺王威和高君雅的兵权,让王威任太原郡丞,不必再管军务;让高君雅任高阳守备,负责该城的巡城和守城器械。
李渊的行动很快引起了王威和高君雅的怀疑,尤其是炀帝的征兵敕书,未经与他们参阅就迅速发布,引起社会大乱。如今又剥夺了他们的军权,大量招兵训练,却不见前往汾阳宫进攻刘武周。况且,李渊排斥了他们,所用之人除了自己的儿子,便是亲戚、死士。刘弘基原是右勋侍之官,为了逃避去高丽服兵役,私自脱离职守,做了偷马贼,后来被李渊父子网罗到太原,成为左膀右臂。长孙顺德是李世民岳父长孙晟的族弟,原职为右勋卫,同刘弘基一起脱离职守,一起前往太原辅佐李渊父子。刘文静是晋阳县令,因与李密联姻,李密成了瓦岗军领袖,刘文静被夺职下狱,而李渊升往太原留守后,竟把刘文静从监狱里放了出来还受到重用。
李渊父子的反叛昭然若揭,但自己的兵权被解,不敢质问李渊,王威见武士彟仅为了一个司铠小军职,又见他一副老实相,憨态可掬,便直入行军司铠帐中,直接向武士彟提问:“唐公所募兵队,尽付刘弘基、长孙顺德等统管,我与公等针插不进,是何道理?”
其实,武士彟早被李渊此为心腹,他愿意抱朴守拙,作为李渊盯住王威等人的内应。见到王威来访,他爽朗回答:“我的才识微薄,又有专之职,不是带兵打仗的材料,没想过统领新兵的事啊”
王威见他如此迟钝,只配做个土财主,便明确地开导他:“当今突厥猖狂,寇警紧急,唐公此举暖昧,恐非朝廷之福。我等叨食隋禄,尽忠朝廷才是首要之责,岂可对此袖手不问,公以为如何啊?”
武士彟直如全不知就里,直白回答:“兵员新募,只有训练好才能与突厥打仗,平息叛匪,唐公是皇上的亲戚,他受命招兵,尽以守土之责,哪里有暖昧之情啊,将军放心就是。”
王威依然认为武士彟未开窍,进一步启发他:“训练军队是正是,但唐公为什么偏让刘弘基、长孙顺德统带啊?他俩可都是皇帝的逃犯呀我想把他俩抓起来问罪,他们犯的可是死罪啊”
武士彟假装害怕,沉吟半晌,小声向王威说:“这件事可非同小可啊,将军三思:唐公兵权在握,公等如果抓他的大将治罪,必然引起将帅失和,那才真正堪忧啊刘弘基、长孙顺德曾为皇上身边侍卫,如今用人之意,唐公起用二人,也是为皇帝效力,未尝不可吧”
武士彟的回答似乎都满有道理,尤其“引起将帅失和”几个字,陡令王威心惊。是啊,如果行动起来,李渊翻了脸,掉脑袋的首先是自己。于是,王威假意听从武士彟的劝告,不再重提此事。
随后,太原留守司兵田德平也找到武士彟,认为唐公李渊的行动可疑,打算催令王威和高君雅调查招兵等事。武士彟则神秘的向田德平耳语:“如今兵权已为唐公掌握,王威、高君雅无权,只能是依附唐公,又能有何作为啊”言外之意你田德平也无兵权和军队,又能有何作为呢。田德平不是白痴,也只好不再说话。
武士彟把王威、田德平等情告知李渊,让李渊防备着他们,并寻机除掉他们,以解心腹之患。李渊等见起兵事机成熟,便不再犹豫。大业十三年五月,太原周围久旱不雨,李渊决定在晋王祠祈雨,发动兵变,起兵反隋。据史料记载,是王威、高君雅等不死心,请李渊等在晋王祠祈雨,伏兵杀死李渊。或许双方都想利用这次机会制住对方吧,反正受制的是王威、高君雅,李渊确是在太原晋王祠起兵的。
起兵那天,李渊让李世民率5000军队埋伏在晋阳宫城街巷之中,由长孙顺德和刘弘基领兵伏于晋王祠后。一切准备好后,李渊稳坐在厅堂上与王威、高君雅闲聊。一会儿,刘文静领着鹰扬府司马刘政会进入庭院,说有密状告发谋反大事。李渊手指王威和高君雅,让刘政会把密状交给他俩看,刘政会说:“密状只能给唐公看,告的是副留守。”李渊假装无奈,接过了密状,看后又惊讶地说:“哪有这等事,王威、高君雅偷领突厥入侵”他似乎在怀疑地自言自语,而当时一说“有密状”,室内便鸦雀无声,李渊的声音不高,但大家又全能听到,眼光一下子集中于王威和高君雅。
王威、高君雅霍地站了起来,高君雅甩着袖子大喊:“这是造反的人要杀我们啊”说时迟,那时快,刘弘基、长孙顺德突然从帐后冲出,高喊:“拿叛贼”众武士一下子围住了高、王二人,迅速制住逮捕起来。
第三天,突厥数万人进攻太原,李渊说这就是王威等人的奸谋,幸好提前有准备。就下令把王威、高君雅杀死[《旧唐书》,卷58,《刘政会传》。],宣布被逼举兵。
李渊太原起兵后,向长安进发,武士彟追随其后,忠心为之效力。公元617年末唐军攻破长安。次年四月,宇文化及在扬州缢死隋炀帝,隋朝灭亡。五月,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改元武德,于长安太极殿(即隋大兴殿)下诏书敕封14人为开国元勋,武士彟为14元勋之一,授光禄大夫,加封太原郡公。嗣后又封为工部尚书,加封应国公。还让他担任长安城的城防将军——并钺将军等重要职务。以后又曾外放为扬州大都督长史、四川州都督。
武士彟由一个木材商人一跃成为唐初的高官,尤其是大都督、大都长史等官,确为唐朝的高官大员,唐朝名将李靖、李孝恭、王君廓及唐高祖的子侄王爷才有资格任大都督。然而,武士彟虽然摄北要职,因自己出身寒门,既无卓越的战功,又无满腹才学,尤其没有门第依凭。所以,他为官一直如履薄冰,甚至一直很自卑。每次受封,皆多次辞受,如封他光禄大夫时,他就“固辞不受,前后三让”。他做官非常勤奋,忠于职守,埋头苦干。他在长安住并钺将军时,对军职不够熟悉,生怕出漏子,日夜操劳,顾不得返家探亲。他的一个儿子病死,妻子病死,他都没有回家。李渊闻知后大受感动,曾下诏表奖他,说他“忠节有余”,“遣身殉国,举无与此”[《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五日,太子李显即皇帝位,标志着一代女皇的政治生命结束。(手打小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驾崩上阳宫,女皇的人生生命也最后结束,死时八十二岁。
女皇自退位至去世其有二百六十多个日日夜夜,在这一段时间里,除掉一个极为简单的《遗制》之外,史书上再也不见她的任何记载。她的《遗制》是:“袝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柳奭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原制已失,此据《旧唐书》,卷六,《则天纪》。]
制书说明,一代女皇临终还自我承认是李家媳妇,去掉自己的皇帝号,称高宗皇帝的皇后,永久地陪伴着丈夫李治。自己称皇后了,那么,生前在后宫争斗过的王皇后和萧淑妃是她的姐妹了,死后愿她们不记前仇,好在地下见面。拼命反对她的褚遂良等人及其家属也一并解放,也愿他们能不记生前之仇。女皇逝世前特留这遗嘱,更怕因反对过自己而获罪,其家属后代不再因她受累,一切生前的恩怨解除,她的灵魂便可以自由了。
从这份遗嘱可以看出,女皇死的很安详,是安安详详地合上眼睛的。
根据她的遗制,中宗李显尊她为“大唐则天大圣皇后”,决定母后合葬乾陵。但当时有人反对,有给事中严善思上疏。表面他是说,开乾陵合葬,怕惊动了高宗,不如“于乾陵之旁,更择吉地,取生墓之法,另起一陵,既得从葬之仪,又成固本之业。”但经一番议论,中宗仍令:“准遗诏从葬之。”[详见《唐会要?陵议》,卷第396—397页。]就是说仍按“遗诏”合葬于乾陵。当时的中宗和朝臣表示承认她是大唐的皇后,没有承认她是已经亡国的“大周皇帝”。而严善思等人,怕是连大唐皇后也不想承认,不想让她合葬于高宗的乾陵中,让她“别起一陵”。这些人怎么想?说她是被革了命的“大周皇帝”呢,还是被开除的李家媳妇呢?
然而,中宗皇帝还一切遵从《遗诏》,让他的父母亲合葬一起。翌年五月二十八日,武则天袝葬乾陵,长随高宗于冥宫。
中国帝后陵寝向无立碑之例,而中宗死后,乾陵的朱雀门外,司马道西侧破例树有一座高大的石碑,碑文开头即称“述圣记”,应是帝陵空前绝后者,为武则天所制,嗣皇帝李显所书[赵文润等:《武则天研究论文集》,第187—195页。]。武则天死后袝葬乾陵,于此碑的司马道东侧对面也树立了一座高大的石碑,碑上并无一字,人称无字碑,这座无字碑是李显极其臣子们为武则天而立。
乾陵为天皇立了碑,这是不为习俗传统所羁的武则天的创造。但是,既使创造,这座碑的碑文也仅称《述圣记》,而不称碑和碑文。一定是当年武则天居然打破传统为大夫立了碑,但碑文却不知如何写法。皇帝一生事业广大、功德浩荡,仅用一碑难能述及,故称《述圣记》而不称碑。所以,当后来的唐明皇在开元二年(714年),提出为其生母昭成皇后在洛阳的靖陵立碑时,中书侍郎苏颋阻止说:“帝王及后,礼无神道碑。近则天皇后崇尚家代,犹不敢称碑,刻为述圣记。……若靖陵独走,即陛下祖宗之陵,皆须追建。”唐明皇闻奏,才没有建碑[《唐会要?诸陵杂录》,卷第418—419页。]。
武则天尚“不敢称碑”,所以一般人认为,帝王的事业太大,一座石碑,一幅碑文实难说全,即所谓“浩浩荡荡,民莫能名”,为臣为子,哪敢随便为皇帝立碑。
乾陵既有武则天为高宗立了一座碑,高武则天袝葬后也就为她再立一碑而作对称。既立了碑也可以再写个《述圣记》之类。然而,对于李显来说,武则天既是母后,又是皇帝;对于大臣来说,她既是皇帝,又是皇后。更为尴尬的是,她是被大臣们推翻的皇帝,也是被李显取代的皇帝。所以,即使写个《述圣记》什么的,又该如何写法?既不易述也不易论,还是留着后人评说罢。
武则天的碑文不好写还不是一般帝王事业广大“民英能名”的问题,而连她的身份都“莫能名”,遑论对她的评说了。就连她自己的子孙们也“莫能名”,遑论后人了。
如前所述,李显即位五年被韦氏毒死,韦后欲专权十余日即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手所灭,由相王李旦继位,新皇帝称睿宗。睿宗执政期间把“则天大圣皇后”改称“天后”,“天后”是与“天皇”相并的称号,显然要比“皇后”尊贵,有点皇帝的味道,这可能是太平公主的意思。延和元年(712年)八月,李旦传位给太子李隆基,在传位前一个多月时,又改“大圣天后”为“天后圣帝”,[《旧唐书?睿宗纪》延和元年乙卯(六月十七日)。新唐书相同。]这个名号是“后”,又是“帝”,按语法习惯前面是后面的定语,那么这个尊号就是“帝”,那么武则天又被尊为皇帝。但唐明皇称帝后没几天,又把“圣帝”改为“圣后”[《资治通鉴》,则称“圣帝天后”。见卷210,玄宗先天元年八月壬寅。]。此时,太平公主与明皇竞争,去“圣帝”免对她有鼓励作用。开元四年(716年),十二月,又改回“天后”,连“圣”字也被取消,此时太平公主被赐死,睿宗李旦也死亡。再到天宝八年(749年),李隆基追尊为“则天顺圣皇后”,遂成定称。
武则天在天宝前,尊号屡改,因为她的子女还在,被史家戏称“后则天时期”,影响直接,由于子女对她的态度不同,才出现了上述尊号屡改的情况。而自唐明皇以后,男系皇帝的位置确立,他就完全按“女姓——皇后”的序列改定,不再有“天圣”、“圣帝”的称谓,更完全没有了大周女皇帝的认可,即只承认她是李家的媳妇,不承她曾经是大周女皇。那么,对她曾称帝的一段,只能认为是受先帝顾命,从权暂时称制,从权暂时保护李唐的神器。或说代管天子的神器宝鼎,无权称制,等到李唐的接替人到来,再物归原主。因此,那二十多年,武则天仍然是李家的媳妇,不是皇帝。
唐明皇为武则天定位后,史臣们便按照皇帝为她的定位,在大唐正史里为她特立“本纪”。她的“本纪”不是皇帝本纪,而是《则天皇后本纪》(《旧唐书》)、《则天顺圣武皇后本纪》(《新唐》)。这表示,武则天必须回归男性父权社会才能被承认,被承认是男性皇帝的皇后。女性都要附著在男人身上,女皇帝的地位和称号根本是没有的,要被承认,就只能是皇后。不然,就是怪物。按照史臣们的设想,幸好武则天临终前自己去掉了帝号、自认是李家的媳妇,史书上才给她个皇后的位置。不然,就把她放到如骆宾王说的“窥窥神器”的“贼后”的行列里。
然而,虽然唐明皇把她规定在“顺圣皇后”的行列里,史臣们也把她列入皇后身分的正史中。可她在历史上毕竟真的做了十五年的皇帝、称制也有六年之久,实际上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还辅佐高宗三十年。根据史学研究的断限,唐朝前期共有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七年皇帝,除去开始七年的战乱,到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共有130年时间。其中五分之二是武则天当政的时间,武则天的生命占去了其中三分之二,这段时间,被后世称为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史学研究和新旧史家们又把唐代的强大归功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贞观之治”的好长一段是隋末历史大混乱的恢复时期,武则天之后才是“开元盛世”,就是说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分别代表了唐代前期的恢复、发展和鼎盛三个阶段。如果只承认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把武则天的五分之二的历史割了去,那么“贞观”和“开元”如何能连得起来?
如果说“贞观之治”是建设,“开元盛世”也是建设,而武则天这五分之二的时间是破坏,“贞观之治”早被武则天破坏净尽,何有“开元盛世”的存在?实质上唐明和那些史官们仅仅是不让武则天说自己是皇帝,她自己明明白白做了那么多年的皇帝,为死后能得到后代子录的承认,能得到所谓的“血食”,即在宗庙、陵堂里有牌位,受到祭祀,才不得不只承认是李家的媳妇、是高宗的皇后的。
问题出在哪里呢?还是那句老话:皇帝的位子不许有女人,或说女人不许做皇帝。这就是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的规矩,儒家传统的规定,男权社会的章程。
我们说武则天是个非凡的女政治家,就是因为她以一个绝对不允许做皇帝的女人,真的就做了那么多年的皇帝,不管史臣们承认与否,也不管武则天本人临终前为了死后的“血食”配祭,而去掉了自己的帝号。也就是说,在中国封建社会这个极度的男权社会里,一个女人要同皇帝的头衔联系在一起,要面对多么巨大的困难,要冲破多大的观念上的障碍,要有多么大的勇气,要有多么非凡的毅力和政治才干。武则天经历数十年的艰难和曲折,她面对整个男权社会压力、满朝文武的男人,有多少次死亡和打击,他稍不慎就会变成牺牲品。但她终于凭着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凭着自己的百折不挠的毅力,让男权社会向她低头,让男权社会为她付出代价。终于抢夺了男权社会的驾驶楼,使历史的列车脱离轨道,扭到她的轨道之中,向历史宣布,女人也能做皇帝,而且能做一个好皇帝。
武则天是一个有作为的女皇,对唐代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出现有着不可抹灭的贡献。
她重视农业生产,关心民生。她尽量减轻赋税和徭役,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免除全国一年的赋税、洛州免征两年。为应付边疆的战争,推行军屯制度,几年积蓄的军粮,可供十年需。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全国户口迅速增加,由贞观晚年的二百八十多万户,增长到女皇晚期的六百一十五万户,人口达到三千七百一十四万多[《资治通鉴》,卷208,神龙元年。]。
女皇执政期间,使唐代疆域达到顶端,军事上的成就远超贞观时期,基本解决四境的争端。使西域和西南部许多少数民族区域纳入多民族国家的版图,使中原和边陲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她代表新兴的中小庶族地主势力,打击腐朽的士族势力,进一步破坏了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保证。
她推行不拘一格的用人路线,用人唯才,打破贵族门户特权。她的自荐制度很有特色,她任官不嫌出身低微,即使农夫走卒,凡有长处者自荐选拔,破格任官。她能及时严格考查属官,有能力和功绩才破格升职,不称职或贪侵者随时黜免,从而弥补了选官过滥的缺失。
她使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得以制度化,贞观年间共举进士二百零五人,武则天举有千余人。她首创殿试,由天子面选人才;并首开“南选”,使南方边远地区的人才得到任用。她还首行官员试用制度,保证官员的数量和质量。
她有政治负度,乐意接见和平民百姓,从谏如流,鼓励当面劝谏的批评。然而对“牝鸡司晨”之类伤害妇女的恶意攻击,也在行动上严厉回击,从而提高了妇女地位。
她是具有创新思想的皇帝。她的许多创制打破陈规,影响千年。她是唯一突破陈腐礼制,呼唤妇女解放的皇帝,在数千年男权传统社会中,她的呼唤彻云霄,影响极大。
她在文化上建树突出,她主持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农书《兆人本业记》和国家药典、大百科全书。她主持编写的书籍数量很大,如有《古今内范》一百卷、《玄览》一百卷、《内范要略》十卷、《乐书要录》十卷、《百僚新诫》五卷、《巨轨》两卷、《垂拱格》四卷、《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她个人文集一百二十卷、《维城典训》、《凤楼新诫》、《孝子烈女传》各二十卷。她首倡进士科考诗文,影响了唐朝诗文的发展。她喜爱书法艺术,曾求得宰相王方庆祖传书法撰法十卷,召集天下书画家整理内库书画,她的飞白、行书皆工、很有特色。她撰写的《升仙太子碑》,碑文行草相间,额为飞白,迄今仍立于偃师县缑山,别树一帜[赵文润等编:《武则天与偃师》,240—247页,历史教学社,1997年。]。由于女皇的影响,使唐代书法家辈出。
人物和事物的矛盾统一规律决定了武则天的负面也很突出。她推翻传统,做了传统不许女人做的唯一女皇,传统思想的大批官员拼命反对。为反击扼杀、维护女皇地位,地位用酷吏,虽收到回击的效果,但也滥害无辜,骇人听闻。她晚年为保护近幸,曾徇情枉法,不听忠谏,我行我素。晚年大搞宗教迷信,树立个人,建明堂、天枢、九鼎、佛家、封禅,糜费资财、伤在社会。
总体上说,她是封建社会为数不多的好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
魏晋以来,中国政治形成了极为突出的恶劣风气,即士族门阀制度。国家政柄被豪强地主控制,世家大族成为中央政权的靠山,宦吏铨选、地位高下,全凭门第。世家大族,凭借门第青云直上,可位列公侯;一般士子、商人被称为寒门庶族,无论才德如何,也难得重用,即使进入政界,不过以小吏混迹,极难升迁。即使偶以军功得到显位,也仍被轻视,或置诸冷薯,或被挤推台下。
武士彟出身寒门农商,曾以军功获将军高位,但是在唐初政界却无地位,危危岌岌。他就是本书传主武则天的父亲。
武氏原籍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文水地处晋中吕梁山的东坡谷野间,文水从吕梁山流出,汇入山西的主动脉汾水。这里山平水静,土地、木植、矿藏资源都很丰富,是《人说山西好地方》那首优美歌曲创作的原材地。文水毗领是交域、太谷、祁县、平遥,我国历史上著名商业集团“晋商”,也是凭借这块土地而发达,代代不息,名扬海内外。
这方水土给了“晋商”的睿智和资源,也给了武士彟的聪明和发迹的条件。
武氏一族祖辈一直靠这方原野养育,到父辈又增加了小本生意经营。武士彟是老三,大哥士稜一直种地,二哥士逸是隋朝军队中的一个士兵。老三有老三的好处,父亲和兄长创家立业,他为子为弟便获得爱护,并有了读书的机会。据史书介绍,武士彟在私塾读书时间不长,但他却极爱读书,后来他曾向李渊奉献自己写的《兵法曲要》30卷,是他钻研《孙子兵法》,结合当时的兵事写成,说明他读书积累已达到一定程度。[《旧唐书》,卷58,《新唐书》,卷206,《武士彟传》。]
武士彟既爱读书,又研究兵书,养成性格沉毅、坚定、善谋,又好结交。
隋文帝晚年渐趋骄奢,大兴土木。皇帝如此,官傣僚地主更以求田问宅为急务。文水周围山峦谷地木材资源丰富,成年后的武士彟见此机会,便伙同友人做起了木材生意。由于他勤苦经营,不久成为百里内的知名富户。
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的堂弟,燧宁公杨达受诏与宰相杨素、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武士彟探知消息,准备了一份厚礼见到了杨达,通过杨达做成了一笔木材大生意,并允他长期供应营建洛阳的木材等物资。这不仅让武士彟的财富横生,尤其使他由一般商人身份混迹于高官之中,有了飞腾的机会。
此时,他结识了唐国公李渊,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大机遇。
他是在杨达的府邸中见到李渊的。见面后双方留下的印象都很好。武士彟眼中的李渊是虎姿龙晴,相貌威猛,有帝王之表;在李渊的目睹下武士彟是一个谦谦士子,儒容雅姿,貌优于一般官吏。两人的容貌一定都是很好的,但更主要的因素是他们双方都有利用对方的企图。李渊明知这位出入杨府的大商人有的是钱财和人际关系,自己要立非常之业可借助其财力、人力。而武士彟不想永做平民商人,要进入仕途,李渊是个很好的借助之阶。因为武士彟也知李渊出身关陇世家豪族,祖上为北周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隋朝建立,李渊又与隋室有了密切关系,他的生母与文帝的独孤后是同胞姐妹,文帝非常喜爱这个仪表不凡的姨甥,自幼养在宫中。成*人后受封谯、陇刺史。炀帝登基后,再封殿前少监、卫尉少卿。炀帝征辽,命李渊督运粮草,十分依重于他。礼部尚书杨玄感密谋起兵反隋,被李渊发现后向炀帝告密,再度立功。炀帝便派李渊镇守弘仕郡(治所在今甘肃合水),并令关右(即关西,函谷关以西地区)谷部军队都听李渊指挥。
李渊率兵去关西,途经太原地区,就屈尊到武士彟家里住了一宿,武士彟有此奇遇,自然百般迎合,李渊十分开心,表示交下了武士彟这个朋友[《陈寅恪先生文集》,第276-277页,台北:里仁书局,1982年版。]。
然而,炀帝的穷凶极恶,使大臣和地方离心离德,许多劝谏的大臣被一一杀死,使炀帝更加猜忌,弄得人人自危。一天,炀帝忽召李渊来见,李渊装病多日不敢成行。炀帝问李渊的外甥女、妃子王氏:“你舅父为何还不来?”王妃回答:“舅父生病不能骑马。”炀帝冷冷地说:“该不是死了吧”
李渊闻讯十分害怕,他深知炀帝的癖好,便寻找许多好鹰、好犬和骏马进献,便立即受到炀帝的好评。大业十一年(615年)四月,炀帝巡游山西,驻驾汾阳宫,便提升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使。此时,河津地区发生毋端儿农民起义,炀帝令李渊前往镇压。李渊残酷镇压了这股农民起义军,他一个人就开弓射杀七十多人,还把尸体堆成“京观”,供人参观,以炫耀功劳,随后又打败降州(今山西闻喜东北)柴保昌义军,受降数万人。炀帝果然下旨嘉奖,提升他为右骁卫军、太原道安抚大使、太原留守。
其时,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各地军阀自立旗号,纷纷起兵叛隋,农民起义军更如燎原之火,处处燃烧。武士彟看到隋朝气数已尽,便找到任太原留守的李渊,劝他起兵,并送给他自己写的《兵书典要》,为之谋画。李渊收下了他的兵书,但却向武士彟说:“幸勿多言,兵书禁物,尚能将来,深识雅意,当同富贵可。”[《旧唐书》,卷58,《武士彟传》。]意思是说,兵书是禁品,说这话要谨慎,如果有我做皇帝的那一天,当同享富贵。事后用他做个“行军司铠”(管理军装的小军职)。
其实,李渊久有起兵反隋之心。早在大业九年,李渊为征辽军督运军粮,路过河北涿州时就曾与宇文士及“夜中密论起兵时事”。同年,杨玄感反隋,李渊向炀帝告密,好友窦抚说:“杨玄感算个啥啊,他不过为你开个头罢了你的名字早已写在图箓上了(即天子图箓,迷信的天命说),这是上天安排的啊”李渊假装严肃地回答:“可不能随便乱说,祸事大啦”[《旧唐书》,卷61,《窦抚传》。]在河津一带镇压毋端儿起义军时,副帅夏侯端劝他起兵,李渊点头同意,告诉他等待更好的时机。
但是,随军作战的李世民却沉不住气了,他见父亲终日饮酒、聊天,若无其事。便找人疏通晋阳宫副监裴寂,让裴寂劝说李渊起兵。裴寂得了李世民数百万钱,便邀李渊到**喝酒,趁机说:“二郎(指李世民)已决定起兵了,如今天下大乱,如果守小节,城外的义军都能把你杀死;如果举义兵,一事实上可以成功,形势摆在这里,就看您的态度了”[《旧唐书》,卷57,《裴寂传》。]李渊仍然假装不知情,回答说:“啊呀,老2真有这种想法吗?事情既然已经这样了,只能顺从他的意思了”
老谋深算的李渊认为此时起兵仍有困难,晋中的粮秣充足,他早已让武士彟等富商大贾积存下了。但是,兵源却只有数千人,而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是炀帝的亲信,是派来监视李渊的,他们也有权控制军队,要招兵也必须通过他们。
这时,突厥突然进兵马邑,李渊派高君雅领兵和马邑太守王仁恭一起抵抗,因兵力不足被突厥打败。李渊担心炀帝降罪,李世民再次劝父亲起兵,说:“如今主上无道,晋阳城外都是战场,上有严刑,下有盗贼,危亡在即啊,只有举起义旗才能转危为安”[《资治通鉴》,卷183,《高祖纪上》。]李渊仍故意大惊失色的说:“你怎么这么胆大妄为,再胡说我可要拿你问罪了”一边的裴寂笑着向李世民说:“你观察时局这么准确,办事又这么认真,你父亲哪里忍心啊”第二天李世民仍和父亲长谈,劝他快点准备起兵。李渊假装无奈,叹口气说:“我一认想你的话,也有道理。如今破家亡身由你,仁家为国也由你了”
恰在此时,炀帝下旨饬斥李渊,并派人前来逮捕李渊和王仁恭,而率兵作战失败的高君雅却未受责怪。世民、裴寂等打算当即起事,李渊认为,炀帝此时还不致于杀他,即使起事兵力不足一样会战败被杀,于是使随使者前往杨州,被关进了监狱。炀帝确无杀他之意,虽关监狱,并不问罪,行同儿戏。李世民和裴寂前往杨州探望,他们在狱中商定起兵计划。
没几天,炀帝赦免了李渊和王仁恭,官复原职。李渊出狱后向李世民等人说:“炀帝不杀我,是上天给咱们机会啊,可不能违背天意”于是,以李渊为首,组成了起兵集团,包括李世民、裴寂、刘文静等人。他们返回山西,踏踏实实的准备起兵了。
回晋后李渊让刘文静伪造敕书,说炀帝要征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四郡20岁至50岁的百姓,一个不许留,全数玄涿州集中,去进攻高句丽。伪敕书下达后,四郡百姓一下子乱了营,反抗隋朝的火焰被点燃起来。
李渊正寻找借口招兵,正好鹰杨府校尉刘武周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起兵,占据了汾阳恭。李渊以讨伐刘武周为名,公开招兵买马,王威、高君雅只好听之任之。李渊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分别去各地招兵,不到十天就招了一万多人,集中在兴国寺训练。并派人去河东让儿子建成和元吉、去长安让女婿柴绍迅速赶赴太原。
李渊又要进一步剥夺王威和高君雅的兵权,让王威任太原郡丞,不必再管军务;让高君雅任高阳守备,负责该城的巡城和守城器械。
李渊的行动很快引起了王威和高君雅的怀疑,尤其是炀帝的征兵敕书,未经与他们参阅就迅速发布,引起社会大乱。如今又剥夺了他们的军权,大量招兵训练,却不见前往汾阳宫进攻刘武周。况且,李渊排斥了他们,所用之人除了自己的儿子,便是亲戚、死士。刘弘基原是右勋侍之官,为了逃避去高丽服兵役,私自脱离职守,做了偷马贼,后来被李渊父子网罗到太原,成为左膀右臂。长孙顺德是李世民岳父长孙晟的族弟,原职为右勋卫,同刘弘基一起脱离职守,一起前往太原辅佐李渊父子。刘文静是晋阳县令,因与李密联姻,李密成了瓦岗军领袖,刘文静被夺职下狱,而李渊升往太原留守后,竟把刘文静从监狱里放了出来还受到重用。
李渊父子的反叛昭然若揭,但自己的兵权被解,不敢质问李渊,王威见武士彟仅为了一个司铠小军职,又见他一副老实相,憨态可掬,便直入行军司铠帐中,直接向武士彟提问:“唐公所募兵队,尽付刘弘基、长孙顺德等统管,我与公等针插不进,是何道理?”
其实,武士彟早被李渊此为心腹,他愿意抱朴守拙,作为李渊盯住王威等人的内应。见到王威来访,他爽朗回答:“我的才识微薄,又有专之职,不是带兵打仗的材料,没想过统领新兵的事啊”
王威见他如此迟钝,只配做个土财主,便明确地开导他:“当今突厥猖狂,寇警紧急,唐公此举暖昧,恐非朝廷之福。我等叨食隋禄,尽忠朝廷才是首要之责,岂可对此袖手不问,公以为如何啊?”
武士彟直如全不知就里,直白回答:“兵员新募,只有训练好才能与突厥打仗,平息叛匪,唐公是皇上的亲戚,他受命招兵,尽以守土之责,哪里有暖昧之情啊,将军放心就是。”
王威依然认为武士彟未开窍,进一步启发他:“训练军队是正是,但唐公为什么偏让刘弘基、长孙顺德统带啊?他俩可都是皇帝的逃犯呀我想把他俩抓起来问罪,他们犯的可是死罪啊”
武士彟假装害怕,沉吟半晌,小声向王威说:“这件事可非同小可啊,将军三思:唐公兵权在握,公等如果抓他的大将治罪,必然引起将帅失和,那才真正堪忧啊刘弘基、长孙顺德曾为皇上身边侍卫,如今用人之意,唐公起用二人,也是为皇帝效力,未尝不可吧”
武士彟的回答似乎都满有道理,尤其“引起将帅失和”几个字,陡令王威心惊。是啊,如果行动起来,李渊翻了脸,掉脑袋的首先是自己。于是,王威假意听从武士彟的劝告,不再重提此事。
随后,太原留守司兵田德平也找到武士彟,认为唐公李渊的行动可疑,打算催令王威和高君雅调查招兵等事。武士彟则神秘的向田德平耳语:“如今兵权已为唐公掌握,王威、高君雅无权,只能是依附唐公,又能有何作为啊”言外之意你田德平也无兵权和军队,又能有何作为呢。田德平不是白痴,也只好不再说话。
武士彟把王威、田德平等情告知李渊,让李渊防备着他们,并寻机除掉他们,以解心腹之患。李渊等见起兵事机成熟,便不再犹豫。大业十三年五月,太原周围久旱不雨,李渊决定在晋王祠祈雨,发动兵变,起兵反隋。据史料记载,是王威、高君雅等不死心,请李渊等在晋王祠祈雨,伏兵杀死李渊。或许双方都想利用这次机会制住对方吧,反正受制的是王威、高君雅,李渊确是在太原晋王祠起兵的。
起兵那天,李渊让李世民率5000军队埋伏在晋阳宫城街巷之中,由长孙顺德和刘弘基领兵伏于晋王祠后。一切准备好后,李渊稳坐在厅堂上与王威、高君雅闲聊。一会儿,刘文静领着鹰扬府司马刘政会进入庭院,说有密状告发谋反大事。李渊手指王威和高君雅,让刘政会把密状交给他俩看,刘政会说:“密状只能给唐公看,告的是副留守。”李渊假装无奈,接过了密状,看后又惊讶地说:“哪有这等事,王威、高君雅偷领突厥入侵”他似乎在怀疑地自言自语,而当时一说“有密状”,室内便鸦雀无声,李渊的声音不高,但大家又全能听到,眼光一下子集中于王威和高君雅。
王威、高君雅霍地站了起来,高君雅甩着袖子大喊:“这是造反的人要杀我们啊”说时迟,那时快,刘弘基、长孙顺德突然从帐后冲出,高喊:“拿叛贼”众武士一下子围住了高、王二人,迅速制住逮捕起来。
第三天,突厥数万人进攻太原,李渊说这就是王威等人的奸谋,幸好提前有准备。就下令把王威、高君雅杀死[《旧唐书》,卷58,《刘政会传》。],宣布被逼举兵。
李渊太原起兵后,向长安进发,武士彟追随其后,忠心为之效力。公元617年末唐军攻破长安。次年四月,宇文化及在扬州缢死隋炀帝,隋朝灭亡。五月,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改元武德,于长安太极殿(即隋大兴殿)下诏书敕封14人为开国元勋,武士彟为14元勋之一,授光禄大夫,加封太原郡公。嗣后又封为工部尚书,加封应国公。还让他担任长安城的城防将军——并钺将军等重要职务。以后又曾外放为扬州大都督长史、四川州都督。
武士彟由一个木材商人一跃成为唐初的高官,尤其是大都督、大都长史等官,确为唐朝的高官大员,唐朝名将李靖、李孝恭、王君廓及唐高祖的子侄王爷才有资格任大都督。然而,武士彟虽然摄北要职,因自己出身寒门,既无卓越的战功,又无满腹才学,尤其没有门第依凭。所以,他为官一直如履薄冰,甚至一直很自卑。每次受封,皆多次辞受,如封他光禄大夫时,他就“固辞不受,前后三让”。他做官非常勤奋,忠于职守,埋头苦干。他在长安住并钺将军时,对军职不够熟悉,生怕出漏子,日夜操劳,顾不得返家探亲。他的一个儿子病死,妻子病死,他都没有回家。李渊闻知后大受感动,曾下诏表奖他,说他“忠节有余”,“遣身殉国,举无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