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锦衣卫无奈,只得告辞而去,走过一段路,一名锦衣卫咦了一声,突然道:“不对。”
“怎么不对?”
“你想,若是阎应元当真到韶州任县主薄的话,这个林知县说话何必遮遮掩掩?”
另一名锦衣卫回想了一下,林之骥刚才说话是确实如此:“奇怪,这个林之骥何必要说谎话。”
“你忘了我们是做什么的了,这个林之骥必定与阎应元交好,担心我们要缉拿阎应元,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林之骥等下肯定会派人去通知阎应元,我们只要悄悄跟着那人就成。”
“妈的,这个林之骥活得不耐烦了,竟然敢把我们当猴耍。”一想起要是自己当真跑到韶州还找不到人,那名锦衣卫更是恼火:“不行,我们直接到林府找他要人,若是再敢谎言相欺,锦衣卫的大牢可不是吃素的。”
“算了,算了,正事要紧,我们只要跟着他派出来的人就是了,省得节外生枝。”
另一人不甘的道:“便宜他了。”
两人重新返回林之骥的府外,果然,他们刚刚返回,林府里就出来一个家丁,四处张望了一下就朝南面一条小路走去,两人连忙跟在身后,那名家丁从林府出来,除了开始时四周张望了一下就一直埋头赶路,他大概觉得没有人敢跟踪知县府出来的人吧,因此两名锦衣卫跟踪的异常轻松,直到看见那名家丁走进了一座匾额上写着陈府的宅院。
不是阎府,这让两名锦衣卫有一点失望,他们还以为只要跟着这名林府家丁就可以直接找到阎应元,他们只得在外面等下去,不久,那名家丁就重新出来,向林府的方向返回,两名锦衣卫不再迟疑,在家丁行到半路时突然截住,那名家丁见到突然现身的锦衣卫大吃一惊,转身就想逃,无奈前后都被一名锦衣卫堵住,那名家丁只逃了十余步就被迫停了下来。
面对锦衣卫的审问,家丁刚开始还咬牙不说,不过,被吓唬几次后还是老实的交待了出来,他刚才确实是得到县令林之骥的吩咐,向现任江阴典史的陈明遇通知锦衣卫寻找阎应元之事。
原来数年前阎应元确实升为韶州英德县主薄。只是因为母亲生病。刚刚上路又返回来。后来一直没有赴任。如果是在宋朝。士大夫不当官会被传为美谈。王安石曾多次拒绝皇帝让他出仕地旨意。结果负天下名望三十年。一入朝就成为宰相。可是在大明却没有这样地美事。皇帝要你做官。你不做官那就是抗旨。杀头。充军都有可能。林之骥才会听到锦衣卫查找阎应元时故意将歧路上引。又马上派人通知陈明遇。让他转告阎应元。
“阎应元现在到底在何处?”
问到关键问题。家丁又吞吞吐吐起来。咬着牙不肯吐露。稍壮地那名锦衣卫大怒。就要动粗。别一名稍瘦小地锦衣卫连忙拉住他。和颜悦色地道:“你不用担心。我们找阎应元并不是要为难他。而是皇上下令亲自召见。要为阎大人升官加赏。你若是不说。耽搁地不但是阎大人地前程甚至可能是性命。”
“这……”家丁半信半疑。阎应元在任上颇有建树。在阎应元任典史之前。江阴城曾遭到数次海寇入侵。江阴城居民不但财物损失惨重。一些人还丢了性命。阎应元就任典史后。又遇到海寇顾三麻子率数百条船进犯。阎应元三箭射死三人。顾三麻子士气大溃。不得不退兵。江阴靠近大海。又有盐盗经常杀人越货。阎应元率人一一平服。阎应元要去英德县赴任时。江阴百姓曾满城相送。又请人为阎应元画像作为留念。可以说在江阴城。阎应元地威望比县令林之骥还要高。
“你若坚持不说。不但阎大人要倒霉。你也要倒霉。你全家都要倒霉。你这是违旨。违抗圣旨是什么罪名。你知道吗?”稍壮地锦衣卫用阴森森地语气道。
“两位大人。我说。我说。典史大人不在城中。他在城外矽下脚下庄院居住。”家丁终于受不住压力说了出来。阎应元虽然数年前御任。江阴城百姓依然习惯称呼他为阎典史。只要有阎应元存在。江阴城就不惧怕什么海寇。盐匪。
“好大的庄院。”此时两名锦衣卫和那名家丁已经站在江阴城外矽山脚下,一座占地广阔,青砖绿瓦的庄院依山而建,站在庄院外面,一股迫人的气势迎面而来。
一个典史能建起如此大的庄院,若不是本身生于豪富世家,便是手段了得,否则即使是贪污受贿,也不可能聚敛出如此家财。
“铮、铮、铮。”站在门外,里面一阵兵器撞击声传来,两名锦衣卫互相对望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
“咚、咚、咚。”那边家丁已经敲起门来,大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一个壮实的青年来:“你找谁?”
家丁朝两名锦衣卫指了指:“是两名锦衣卫老爷要找典史大人。”
青年朝两名锦衣卫的方向看了看,脸色一变,喊道:“快来人,有锦衣卫要找阎大哥的麻烦。”
“哗啦。”刹时间从庄院内冲出数十名手持各种兵器的壮汉,将两名锦衣卫围了一个结结实实,眼睛不善的看着两人。
被这么多人手持兵器围着,两名锦衣卫顿时冷汗淋漓,一人慌忙道:“误会,误会,我们找阎大人是好事。”
被锦衣卫找上门还有好事?所有人都摇头不信,一名青年道:“看住他们两个,我去请阎大哥过来。”
两名锦衣卫两股战战的等着阎应元的到来,好在没等多久,一名身体壮硕,双眉卓竖,红脸长须的中年人便到了门外,看了看围在中间的两名锦衣卫,脸色一沉:“你们这是干什么,把兵器全部收起来。”
“阎大哥,这两个锦衣卫的狗腿子肯定是抓你来的,不能放过他们。”
“对,不能放过他们。”
一时气势汹汹,大有将两名锦衣卫剥皮煎骨之势。
………………………………
一本新书就象一颗幼苗,需要大家勤加呵护,推荐票是它最好的成长动力。
“怎么不对?”
“你想,若是阎应元当真到韶州任县主薄的话,这个林知县说话何必遮遮掩掩?”
另一名锦衣卫回想了一下,林之骥刚才说话是确实如此:“奇怪,这个林之骥何必要说谎话。”
“你忘了我们是做什么的了,这个林之骥必定与阎应元交好,担心我们要缉拿阎应元,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林之骥等下肯定会派人去通知阎应元,我们只要悄悄跟着那人就成。”
“妈的,这个林之骥活得不耐烦了,竟然敢把我们当猴耍。”一想起要是自己当真跑到韶州还找不到人,那名锦衣卫更是恼火:“不行,我们直接到林府找他要人,若是再敢谎言相欺,锦衣卫的大牢可不是吃素的。”
“算了,算了,正事要紧,我们只要跟着他派出来的人就是了,省得节外生枝。”
另一人不甘的道:“便宜他了。”
两人重新返回林之骥的府外,果然,他们刚刚返回,林府里就出来一个家丁,四处张望了一下就朝南面一条小路走去,两人连忙跟在身后,那名家丁从林府出来,除了开始时四周张望了一下就一直埋头赶路,他大概觉得没有人敢跟踪知县府出来的人吧,因此两名锦衣卫跟踪的异常轻松,直到看见那名家丁走进了一座匾额上写着陈府的宅院。
不是阎府,这让两名锦衣卫有一点失望,他们还以为只要跟着这名林府家丁就可以直接找到阎应元,他们只得在外面等下去,不久,那名家丁就重新出来,向林府的方向返回,两名锦衣卫不再迟疑,在家丁行到半路时突然截住,那名家丁见到突然现身的锦衣卫大吃一惊,转身就想逃,无奈前后都被一名锦衣卫堵住,那名家丁只逃了十余步就被迫停了下来。
面对锦衣卫的审问,家丁刚开始还咬牙不说,不过,被吓唬几次后还是老实的交待了出来,他刚才确实是得到县令林之骥的吩咐,向现任江阴典史的陈明遇通知锦衣卫寻找阎应元之事。
原来数年前阎应元确实升为韶州英德县主薄。只是因为母亲生病。刚刚上路又返回来。后来一直没有赴任。如果是在宋朝。士大夫不当官会被传为美谈。王安石曾多次拒绝皇帝让他出仕地旨意。结果负天下名望三十年。一入朝就成为宰相。可是在大明却没有这样地美事。皇帝要你做官。你不做官那就是抗旨。杀头。充军都有可能。林之骥才会听到锦衣卫查找阎应元时故意将歧路上引。又马上派人通知陈明遇。让他转告阎应元。
“阎应元现在到底在何处?”
问到关键问题。家丁又吞吞吐吐起来。咬着牙不肯吐露。稍壮地那名锦衣卫大怒。就要动粗。别一名稍瘦小地锦衣卫连忙拉住他。和颜悦色地道:“你不用担心。我们找阎应元并不是要为难他。而是皇上下令亲自召见。要为阎大人升官加赏。你若是不说。耽搁地不但是阎大人地前程甚至可能是性命。”
“这……”家丁半信半疑。阎应元在任上颇有建树。在阎应元任典史之前。江阴城曾遭到数次海寇入侵。江阴城居民不但财物损失惨重。一些人还丢了性命。阎应元就任典史后。又遇到海寇顾三麻子率数百条船进犯。阎应元三箭射死三人。顾三麻子士气大溃。不得不退兵。江阴靠近大海。又有盐盗经常杀人越货。阎应元率人一一平服。阎应元要去英德县赴任时。江阴百姓曾满城相送。又请人为阎应元画像作为留念。可以说在江阴城。阎应元地威望比县令林之骥还要高。
“你若坚持不说。不但阎大人要倒霉。你也要倒霉。你全家都要倒霉。你这是违旨。违抗圣旨是什么罪名。你知道吗?”稍壮地锦衣卫用阴森森地语气道。
“两位大人。我说。我说。典史大人不在城中。他在城外矽下脚下庄院居住。”家丁终于受不住压力说了出来。阎应元虽然数年前御任。江阴城百姓依然习惯称呼他为阎典史。只要有阎应元存在。江阴城就不惧怕什么海寇。盐匪。
“好大的庄院。”此时两名锦衣卫和那名家丁已经站在江阴城外矽山脚下,一座占地广阔,青砖绿瓦的庄院依山而建,站在庄院外面,一股迫人的气势迎面而来。
一个典史能建起如此大的庄院,若不是本身生于豪富世家,便是手段了得,否则即使是贪污受贿,也不可能聚敛出如此家财。
“铮、铮、铮。”站在门外,里面一阵兵器撞击声传来,两名锦衣卫互相对望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
“咚、咚、咚。”那边家丁已经敲起门来,大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一个壮实的青年来:“你找谁?”
家丁朝两名锦衣卫指了指:“是两名锦衣卫老爷要找典史大人。”
青年朝两名锦衣卫的方向看了看,脸色一变,喊道:“快来人,有锦衣卫要找阎大哥的麻烦。”
“哗啦。”刹时间从庄院内冲出数十名手持各种兵器的壮汉,将两名锦衣卫围了一个结结实实,眼睛不善的看着两人。
被这么多人手持兵器围着,两名锦衣卫顿时冷汗淋漓,一人慌忙道:“误会,误会,我们找阎大人是好事。”
被锦衣卫找上门还有好事?所有人都摇头不信,一名青年道:“看住他们两个,我去请阎大哥过来。”
两名锦衣卫两股战战的等着阎应元的到来,好在没等多久,一名身体壮硕,双眉卓竖,红脸长须的中年人便到了门外,看了看围在中间的两名锦衣卫,脸色一沉:“你们这是干什么,把兵器全部收起来。”
“阎大哥,这两个锦衣卫的狗腿子肯定是抓你来的,不能放过他们。”
“对,不能放过他们。”
一时气势汹汹,大有将两名锦衣卫剥皮煎骨之势。
………………………………
一本新书就象一颗幼苗,需要大家勤加呵护,推荐票是它最好的成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