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级市场一向享有“常胜不败”的美誉,上市公司可以得到几十倍的市盈率溢价发行,圈到大笔资金,而机构则可倚仗资金的底气将大多数筹码卷入自己囊中,再以高出发行价很多(一倍甚至几倍也并不罕见)的价格抛向二级市场,如果有机会就炮制题材,一路拉高,否则也能顺势出手,落袋为安。因此别说是行情高涨时,就是近来市道低迷,新股上市也一样稳赚不赔。

    可是在美国,新股却显得十分“不稀罕”:比如去年2月14-4月14日两个月间,美国共发行了27只股票,其中18只首日收盘上涨,但涨幅最大的也不超过30%,最小的仅0.12%,而且居然有9只股票发行首日就跌破了发行价。要知道,当时正是美国股市一路热涨,叠创历史新高的大牛市,如此价位,说是新股价如土,那是半点也不夸张的。

    美国新股缘何“不稀罕”?

    首先是他们的新股发行有讲究。

    美国股票通常采用竞价发行的方法,大多数用所谓“美国式竞价”,即上市公司并不限定每股价格,监管部门也不硬性规定溢价幅度,而只是规定发行总股数,并在规定的招股日进行竞价招股,符合资质的投资者都可自由竞购,招股日截止后,按照“从高价到低价”的原则,将报价最高的申购作为有效申购,其余原款退还。由于这种申购方式下,报价高得离谱者会自动以所定高价吃进股票,代价会非常高,因此竞购者往往十分谨慎,不会轻易哄抬发行价,各主力机构甚至会相互默契,刻意联手压低发行价,以确保自己的利益;有时上市公司会选用“荷兰式竞购”,即同样不规定溢价幅度而只规定发行总股数,但招股日截止后选择最低的一个报价作为发行价,而高于此价格申购者同样会默认以发行价买进,多余款项退回,这种方式显然更无法产生高溢价。不难看出,不论“美国式”或“荷兰式”,都不可能出现中国一级市场动辄数十倍市盈率的高溢价发行。

    其次,他们上市容易退市也容易,股票稀罕不起来。

    如果是美国本土企业在美国上市,门槛看上去并不高,尤其是中小板市场,甚至账面亏损的企业只要财务手续齐全,竞价发行成功,都可以上市交易;但进来容易,出去也一样不难:在美国,上市公司只要符合以下六个条件之一就必须退市:股东少于600个,持有100股以上的股东少于400个;社会公众持有股票少于20万股,或其总值少于100万美元;过去的5年经营亏损;总资产少于400万美元且过去4年每年亏损;总资产少于200万美元且过去2年每年亏损;连续5年不分红利。由于“出去不难”,因此美国人手里捏着的任何一种股票都是“不保险”的,不但有可能跌,而且有可能变得一钱不值;由于宣判一只股票“死刑”的所有标准都围绕着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围绕着股票的市盈率和价值,绩优则价优,绩差则不惟价差,且随时可能“翻船”,这就迫使得机构不敢恶炒没有业绩支撑的庄股,一般投资者对股票的投资也更趋理性。不仅如此,美国严格的财务制度,也迫使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不敢在业绩上作假,否则将收到严厉处罚。

    这种市场特点不但让新股恶炒被有效控制,很难出现新股上市后非理性的狂涨,还令a股中常见的所谓“资产重组题材”在美国市场很难兴风作浪。在中国,发行股票需通过层层审批,而一旦上市便成了宝贝,即使亏得面目全非也很难退市,而是会被作为“壳资源”被另一家公司接手,股价就在这一进一出间大跌大涨,并制造出一系列恶庄。归根结底,a股门槛高,急于募集资金的企业很难挤进去,这就迫使它们追逐那些亏损的“壳”,以便借壳上市,取得融资资格。而如美国这样宽进宽出,则一来自己上市并不难,二来买壳上市财务手续十分烦杂,尤其是主板市场,甚至比直接上市所需的财务审查时间更长,如此一来,那些“壳”的价值自然很低,搏绩差、赌重组,也就成了风险远大于机遇的资金赌博,自然很难兴风作浪。

    由此可见,一味责怪中国投资者喜欢在一级市场扎堆,指责中国机构醉心于恶炒重组概念导致绩优价不优、绩差价不差,是颇有些不公平的:美国投资者的理性投资习惯,是建立在整个市场的“优胜劣汰”示范效应基础上的,而产生这种示范效应的根本因素,正是美国股市所建立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和管理体系。

章节目录

武侠.历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喵喵200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美国的新股缘何“不稀罕”-医,武侠.历史,笔趣阁并收藏武侠.历史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