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忙碌的当代人,和节奏紧张、经济至上的当代社会而言,哲学似乎是门高深到不近人情的学问,哲学家自然也是从语言到文字,从行为到习惯都让人难以索解,并因此不由自主敬而远之的一群人。
然而在这群人中却颇有几个异类,他们被无数人追捧,像影视明星般曝露在粉丝和媒体镜头前,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保守关注,成为不折不扣的明星哲学家,或简言之——性感。
比如斯拉沃热.齐泽克,这位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哲学家,拉康派精神分析哲学的正宗传人,却以明星学者的气魄风靡全球,他能用英语或法语写出优美、激动人心的散文,能用当前最热门的时事(如布什登上航母做秀)或最走红的电影(如《泰坦尼克号》)为例,去诠释深奥的哲学理论;他不惮于在哲学主题演讲中引用通俗文学、民间故事,甚至“荤段子”,;他把一生中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在全球各大学巡回演说,目光却及于上至军国大事、下至家长里短的全球动态;他既能一本正经地在学刊上跟学院派哲学家辩论,又能“在媒体聚光灯下走钢丝”;他在大学里的演讲几乎常常爆满,台上台下互动热烈;他的现象如此引人关注,以至于有人专门在网上建立《齐泽克研究国际学刊》,以便“挺齐”“倒齐”两派交锋,甚至直接与齐泽克本人论难。
再比如贝尔纳.亨利.列维,这位法国哲学家身兼社会活动家、政论家、小说家、剧作家、导演、战地记者多重身份,“在《巴黎竞技画报》(老资格的法国明星八卦杂志)出现的次数比在哲学杂志上还多”,他是所谓“新哲学家”,其身份不被“圈内”认可,却依靠惊人的著述和广泛的媒体传播,让众人记住自己的名字和观点,甚至他俊朗的外表和故意敞开的前胸钮扣。他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伊拉克战争前夕美国《大西洋月刊》会专门邀请他走访美国全境,而他随后发表的《美国眩晕》又能引起全美主流媒体的口诛笔伐;甚至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全球最重要艺术盛会)上,一部由意大利名家弗朗西丝科.维佐里编导、众多美国顶级政治顾问参与录制的舞台剧《民主疯狂党》也把他设为男主角,这部假定2008年美国大选背景的架空讽刺剧,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赫然正是列维,而共和党则是女明星莎朗.斯通;他甚至改掉了美国白宫为他准备好的讲演稿,加入“自己的东西”,《名利场》杂志曾称他“全美找不到媲美者”,足见号召力之深,已全然不亚于好莱坞明星。
对于这类“性感哲学家”非议不少:一些哲学家批评齐泽克粗俗、黄色,甚至通过电影剧中人之口称“不担心他被大众忘记,最担心他被大众接受”,一些人批评他投机取巧,能把任何事物和他自己的哲学观点扯在一起,还有人干脆把他形容为20世纪初俄国巫师拉钦斯基那样的疯子;对于列维争议则更大,不少人抨击他是腹中空空的“花瓶哲学家”甚至“哲学掮客”,2004年,竟有7本名人撰写、攻击列维的书同时上架,内容从对学术态度的批评,直到声称其“巨额家产有问题,应进行司法调查”,但非议越多,他们受欢迎的程度也越大。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许多严肃的哲学家都承认,齐泽克粗俗浅近语言的背后,是深刻的哲学理念和扎实的哲学功底,如学者罗伯特.帕弗勒所言,他总是知道自己所举例子的目的和实质,“肮脏的语言只是他手中锋利的工具而已”,是“达到更有意义结局的一种方式”;而列维也不仅仅是玩弄文字技巧的掮客,他的《萨特的世纪》,用半哲学、半文艺的手法创作,却被认为是最成功还原萨特这位哲学大师复杂一生的作品。他们都是真正的哲学家,“性感”不过是让大众接受的手段。
齐泽克曾说过,他只在乎自己的观点能不能被大众接受,既然大家不喜欢深奥的学术术语,那就用大家熟悉的事情和语言作比方,比如拉康的“因果链条”大家听来味同嚼蜡,但齐泽克用“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和“里根演讲漏洞越多选票却也递增”来解释这种矛盾和悖论的现实合理性,就能让听众一下子恍然大悟,今年夏天,他在南京精心准备、进行了两次哲学演讲,头两场“正统”谈哲学,结果散场时只剩20名听众,第三场改从《泰坦尼克号》切入,深入浅出,结果爆棚,对于身经百战的他而言,这本身何尝不是他对自己“性感哲学”的又一次形象论证?列维同样在遭到围攻时坦言,这正是他的成功之处,因为“bhl(他名字的缩写)只是个符号”,媒体的聚焦和自己的“性感”,本身就让原本冷冰冰的哲学,变得让更多人愿意了解、愿意接受,甚至愿意反对,可以说,他们之所以“性感”,之所以成为明星,是因为大众需要和喜欢,他们喜欢平易近人的哲学家,需要“听得懂的哲学”。
当然,“物以稀为贵”,在当代社会,像他们这样能用大众听得懂的语言诠释哲学者凤毛麟角,才导致他们如此走红。然而作为“指导一切科学的科学”,哲学本不该如此高深和学术,如此远离大众,或者换言之,哲学原本就应该是“性感”的。
列维书中的萨特,就是个如他本人所言“身兼司汤达(小说家)和斯宾诺沙(哲学家)”的奇人,他一生的挚友兼死敌加缪也不遑多让,弗洛伊德不仅善于文学批评,精通多国语言,而且文字和演讲极富感染力,尼采是哲学家、诗人,而且有吸引众人的表达能力;再追溯几十年、几百年,罗素、卢梭、伏尔泰……一个个兼具哲人和文学家、学者与偶像气质的哲学家的名字镌刻在哲学史上。在中国同样不例外,孔子身兼六艺,墨子技艺惊人,他们不但有深远的学术影响,也同样有偶像般的群众拥护度,而这样的“性感哲学家”,在当代中国同样很难找到。
哲学的性感,建立在深厚的社会体验和平易近人的学风上。卢梭身世坎坷,晚年更对自己作过残酷的剖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建立在大量临床经验基础上,孔子周游列国,墨子更遍尝民间疾苦,因此他们能、也愿意用浅近的语言、生动的例子诠释自己的学说,让大众能够接受和理解;和先辈一样,齐泽克经历过南斯拉夫解体、斯洛文尼亚独立的巨变,体会过社会转型的苦辣酸甜,又遍历诸国,留心时务,这才让他能信手拈来地用五花八门的事例诠释自己的学术思想,而且深入浅出,让人人都听得懂,他在南京谈到《泰坦尼克号》时,指出如果没有沉船,两位主人公平安到达,世俗生活仍将拆散他们,因此“灾难既破坏、也成全了爱情的永恒”,其对人情世故的练达令人佩服,而从中导出“矛盾是合理且需要的,无需强作解决”的立论,更让人不由眼睛一亮;列维对美国事务的熟谙和频繁引例,同样与其曾以1年时间驱车2万多公里遍访美国,广泛接触其社会各阶层密不可分,而他对与自己流派毫无关系的萨特的深刻认识,又何尝不是一个“性感哲人”对另一个“性感哲人”的隔世共鸣呢?
把简单变复杂最简单,把复杂变简单却最复杂,很多哲学家,表面上更学术、更客观,但都歪曲地过分重视其所运用的研究方式,反忽视了其探索知识的实质目的,正如英国学者保罗.a.泰勒所言,“从方法论上来讲,这就等同于你在路边黑暗处丢失了钥匙,却在路灯下寻找,仅仅因为路灯下光线最充足”,作为指导一切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纲领性学科,哲学原本就应该是易懂的、普及的、“性感”的,像孔子与墨子,卢梭与萨特,齐泽克与列维这样的“性感哲学家”,原本应比比皆是,齐泽克和列维的哲学造诣远不如先哲,但他们生前的人气却超过许多先辈,这只能归于“资源型稀缺”。
因此而导致的明星效应,是齐泽克和列维们的大幸,却是大众和哲学的不幸:对于前者,
他们原本应该得到更多哲学养分,拥有更多选择;对于后者则更似一种因果——既然哲学选择远离生活的大众,大众的生活也自然选择远离哲学。
然而在这群人中却颇有几个异类,他们被无数人追捧,像影视明星般曝露在粉丝和媒体镜头前,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保守关注,成为不折不扣的明星哲学家,或简言之——性感。
比如斯拉沃热.齐泽克,这位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哲学家,拉康派精神分析哲学的正宗传人,却以明星学者的气魄风靡全球,他能用英语或法语写出优美、激动人心的散文,能用当前最热门的时事(如布什登上航母做秀)或最走红的电影(如《泰坦尼克号》)为例,去诠释深奥的哲学理论;他不惮于在哲学主题演讲中引用通俗文学、民间故事,甚至“荤段子”,;他把一生中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在全球各大学巡回演说,目光却及于上至军国大事、下至家长里短的全球动态;他既能一本正经地在学刊上跟学院派哲学家辩论,又能“在媒体聚光灯下走钢丝”;他在大学里的演讲几乎常常爆满,台上台下互动热烈;他的现象如此引人关注,以至于有人专门在网上建立《齐泽克研究国际学刊》,以便“挺齐”“倒齐”两派交锋,甚至直接与齐泽克本人论难。
再比如贝尔纳.亨利.列维,这位法国哲学家身兼社会活动家、政论家、小说家、剧作家、导演、战地记者多重身份,“在《巴黎竞技画报》(老资格的法国明星八卦杂志)出现的次数比在哲学杂志上还多”,他是所谓“新哲学家”,其身份不被“圈内”认可,却依靠惊人的著述和广泛的媒体传播,让众人记住自己的名字和观点,甚至他俊朗的外表和故意敞开的前胸钮扣。他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伊拉克战争前夕美国《大西洋月刊》会专门邀请他走访美国全境,而他随后发表的《美国眩晕》又能引起全美主流媒体的口诛笔伐;甚至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全球最重要艺术盛会)上,一部由意大利名家弗朗西丝科.维佐里编导、众多美国顶级政治顾问参与录制的舞台剧《民主疯狂党》也把他设为男主角,这部假定2008年美国大选背景的架空讽刺剧,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赫然正是列维,而共和党则是女明星莎朗.斯通;他甚至改掉了美国白宫为他准备好的讲演稿,加入“自己的东西”,《名利场》杂志曾称他“全美找不到媲美者”,足见号召力之深,已全然不亚于好莱坞明星。
对于这类“性感哲学家”非议不少:一些哲学家批评齐泽克粗俗、黄色,甚至通过电影剧中人之口称“不担心他被大众忘记,最担心他被大众接受”,一些人批评他投机取巧,能把任何事物和他自己的哲学观点扯在一起,还有人干脆把他形容为20世纪初俄国巫师拉钦斯基那样的疯子;对于列维争议则更大,不少人抨击他是腹中空空的“花瓶哲学家”甚至“哲学掮客”,2004年,竟有7本名人撰写、攻击列维的书同时上架,内容从对学术态度的批评,直到声称其“巨额家产有问题,应进行司法调查”,但非议越多,他们受欢迎的程度也越大。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许多严肃的哲学家都承认,齐泽克粗俗浅近语言的背后,是深刻的哲学理念和扎实的哲学功底,如学者罗伯特.帕弗勒所言,他总是知道自己所举例子的目的和实质,“肮脏的语言只是他手中锋利的工具而已”,是“达到更有意义结局的一种方式”;而列维也不仅仅是玩弄文字技巧的掮客,他的《萨特的世纪》,用半哲学、半文艺的手法创作,却被认为是最成功还原萨特这位哲学大师复杂一生的作品。他们都是真正的哲学家,“性感”不过是让大众接受的手段。
齐泽克曾说过,他只在乎自己的观点能不能被大众接受,既然大家不喜欢深奥的学术术语,那就用大家熟悉的事情和语言作比方,比如拉康的“因果链条”大家听来味同嚼蜡,但齐泽克用“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和“里根演讲漏洞越多选票却也递增”来解释这种矛盾和悖论的现实合理性,就能让听众一下子恍然大悟,今年夏天,他在南京精心准备、进行了两次哲学演讲,头两场“正统”谈哲学,结果散场时只剩20名听众,第三场改从《泰坦尼克号》切入,深入浅出,结果爆棚,对于身经百战的他而言,这本身何尝不是他对自己“性感哲学”的又一次形象论证?列维同样在遭到围攻时坦言,这正是他的成功之处,因为“bhl(他名字的缩写)只是个符号”,媒体的聚焦和自己的“性感”,本身就让原本冷冰冰的哲学,变得让更多人愿意了解、愿意接受,甚至愿意反对,可以说,他们之所以“性感”,之所以成为明星,是因为大众需要和喜欢,他们喜欢平易近人的哲学家,需要“听得懂的哲学”。
当然,“物以稀为贵”,在当代社会,像他们这样能用大众听得懂的语言诠释哲学者凤毛麟角,才导致他们如此走红。然而作为“指导一切科学的科学”,哲学本不该如此高深和学术,如此远离大众,或者换言之,哲学原本就应该是“性感”的。
列维书中的萨特,就是个如他本人所言“身兼司汤达(小说家)和斯宾诺沙(哲学家)”的奇人,他一生的挚友兼死敌加缪也不遑多让,弗洛伊德不仅善于文学批评,精通多国语言,而且文字和演讲极富感染力,尼采是哲学家、诗人,而且有吸引众人的表达能力;再追溯几十年、几百年,罗素、卢梭、伏尔泰……一个个兼具哲人和文学家、学者与偶像气质的哲学家的名字镌刻在哲学史上。在中国同样不例外,孔子身兼六艺,墨子技艺惊人,他们不但有深远的学术影响,也同样有偶像般的群众拥护度,而这样的“性感哲学家”,在当代中国同样很难找到。
哲学的性感,建立在深厚的社会体验和平易近人的学风上。卢梭身世坎坷,晚年更对自己作过残酷的剖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建立在大量临床经验基础上,孔子周游列国,墨子更遍尝民间疾苦,因此他们能、也愿意用浅近的语言、生动的例子诠释自己的学说,让大众能够接受和理解;和先辈一样,齐泽克经历过南斯拉夫解体、斯洛文尼亚独立的巨变,体会过社会转型的苦辣酸甜,又遍历诸国,留心时务,这才让他能信手拈来地用五花八门的事例诠释自己的学术思想,而且深入浅出,让人人都听得懂,他在南京谈到《泰坦尼克号》时,指出如果没有沉船,两位主人公平安到达,世俗生活仍将拆散他们,因此“灾难既破坏、也成全了爱情的永恒”,其对人情世故的练达令人佩服,而从中导出“矛盾是合理且需要的,无需强作解决”的立论,更让人不由眼睛一亮;列维对美国事务的熟谙和频繁引例,同样与其曾以1年时间驱车2万多公里遍访美国,广泛接触其社会各阶层密不可分,而他对与自己流派毫无关系的萨特的深刻认识,又何尝不是一个“性感哲人”对另一个“性感哲人”的隔世共鸣呢?
把简单变复杂最简单,把复杂变简单却最复杂,很多哲学家,表面上更学术、更客观,但都歪曲地过分重视其所运用的研究方式,反忽视了其探索知识的实质目的,正如英国学者保罗.a.泰勒所言,“从方法论上来讲,这就等同于你在路边黑暗处丢失了钥匙,却在路灯下寻找,仅仅因为路灯下光线最充足”,作为指导一切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纲领性学科,哲学原本就应该是易懂的、普及的、“性感”的,像孔子与墨子,卢梭与萨特,齐泽克与列维这样的“性感哲学家”,原本应比比皆是,齐泽克和列维的哲学造诣远不如先哲,但他们生前的人气却超过许多先辈,这只能归于“资源型稀缺”。
因此而导致的明星效应,是齐泽克和列维们的大幸,却是大众和哲学的不幸:对于前者,
他们原本应该得到更多哲学养分,拥有更多选择;对于后者则更似一种因果——既然哲学选择远离生活的大众,大众的生活也自然选择远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