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声音逐渐高亢,身影也逐渐清晰,对此态度最微妙、反应最强烈的,原本是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非洲老大”——欧美等殖民时代的宗主国,最初的几年,对中国经援、贸易、石油合作等方面的指责,基本直接来自这些国家的舆论。
但自去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奇特的变化,“非洲声音”异军突起,成为指责中国在非洲所扮演角色的主旋律。
那么,在这些忽如一夜春风来的“非洲声音”背后,又隐藏了一些怎样的奥妙?
借力打力力更足
事实上非洲本土传媒的覆盖面相当狭小,这些“非洲声音”之所以突然响亮到全球都能听见响动,归根结底,还是欧美传媒的手在起作用。
作为曾在非洲历史上留下极不光彩一页的欧美各国,像最初几年那样,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居高临下地指责中国这样那样,是没有多少说服力和底气的。曾支持过像蒙博托和博卡萨那样独裁残暴政权的他们,很难拿民主和人权的尺子比拟中国援助;掠夺非洲资源长达400多年的各宗主国,更难以理直气壮地指斥“中国对非洲的资源掠夺”;至于环境保护,物种保护,毛里求斯被人为灭绝的渡渡鸟,塞舌尔岛上苟延残喘的象龟,都不啻对“白人道德家”最辛辣的讽刺。
但这一切如果是“非洲声音”所发出的就完全不同,因为人人都会相信,只有非洲人自己,才知道什么是自己所需要的,什么又是自己的切肤之痛,没有任何声音会比非洲人自己的指责,更能触到中国人的痛处了。
于是全世界都看见听见,尼日利亚哈库特地区的部族首领指责中国企业利用潜规则贿赂**官僚,以牟取开发油田的利益,以及他们即将用自己的武力保护兴建中深水港的“未经证实的传闻”;于是全世界都看见听见,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工会将在*主席访问期间举行罢工,而当地人对“中国掠夺赞比亚资源”和“中国公司的雇佣政策”忿忿不平;于是全世界都看见听见,中石化在加蓬鲁安格国家公园内的石油勘探是怎样的破坏环境,又是怎样的不得人心;于是全世界都看见听见,从达喀尔到黑角,从科托努到内罗毕,非洲人对中国商品倾销的控诉,对中国企业挤垮当地民族企业的反感。南非总统姆贝基“中国有成为新殖民者危险”的言论更是顷刻间传遍全球。
这些非洲声音的来源是诸如安哥拉《潜力报》、喀麦隆《每日革新报》或南非《商报》等非洲媒体,但它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反响,却得归功于欧美媒体的助力。大到bbc国际、《青年非洲》和《南德意志报》,小到《维茨巴登邮报》这样的地方传媒,都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地转载这些“原生态”的声音,并随附“反映媒体观点的”大段按语或评论。
早在殖民时代,这些国家就娴于“代理人制度”,知道借力打力的威力,往往远胜于亲力亲为,有选择地充当“非洲声音”的扩音器,同样能发挥自己所难以企及的说服力。
定向筛选是奥妙
有选择地放大“非洲声音”,是“代理人报道”的奥妙所在。
如加蓬贝林加铁矿开采中雇佣当地人过少和鲁安格国家公园勘探中中石化破坏公园环境等问题,欧美媒体大量转述了反对中国投资的矿业部长奥努维耶一派的声音,却对站在另一面的外贸部长让平一派声音多所忽略,更很少提及奥努维耶本人自06年中期以后已逐步转向,倾向于积极引进中资,这样一来,给外界读者的印象是加蓬国内对中资怨声载道,而难以察觉欢迎中资才是当地民意和政界意见的主流。
再如引起最大反响的姆贝基“中国殖民论”,引起欧美媒体最广泛的兴趣,一时间南非工商界对中国商品的排斥和反感充斥多家媒体版面。但同样是南非媒体《商报》发起的“中国商品入侵大讨论”中,许多参与者指出,中国企业和商品的引入可以改善当地购买力,并刺激死气沉沉、不思进取的南非工商业、尤其纺织业技术改造和市场营销投入的提高,另一些参与者则指出,排斥中资和中国货的言行更多出自某些工会和行业协会等特定利益团体,并非社会主流,甚至明确表示“矛盾并不像外界报道那样尖锐”,但这些不同的“非洲声音”却很难和对立言论一样,得到“扩音”的待遇。
一些媒体采用互动模式,让“非洲声音”直接展现,如bbc就曾在“走向非洲”特别栏目中,让现场打来电话的非洲听众“中国投资者在非洲的行为比殖民者还恶劣”的声音广为传播,赞比亚那位大选期间不断对中国竖中指的迈克尔.萨塔,更成了煊赫一时的媒体明星,而他在大选最后关头亲访中国使馆并主动示好的事实,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专事收集非洲媒体报道的allafrique网站今年1月关于中非问题的文章有11篇,其中以赞扬、深入探讨为主的7篇,综述性2篇,反映中资企业在非困难的1篇,批评为主的仅1篇,去年一年这一比率虽时有波动,但幅度并不大,这大体可以反映非洲本土媒体对中非关系的倾向,然而在全球范围内,“非洲声音”的配方比大相径庭,这无疑是作为扩音器的欧美媒体“定向筛选”作用的明显表现。
原生态的非洲声音才有价值
正如一位名叫恩德比.恩德比的喀麦隆商人所说,中国人、中国钱和中国货充斥非洲固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非洲人需要。
虽然欧美媒体经常引述“非洲声音”,抱怨中国不附加条件的贷款和经援阻碍了非洲国家的民主化进程,甚至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也据此指责此举将“让好不容易摆脱债务负担的非洲国家重新背负沉重债务负担”,但非洲各国仍争先恐后地争取这些贷款和经援,正如塞内加尔财长迪奥普所言,那些包括一系列政治、经济附加条件的西方援、贷“苛刻得令人厌恶”,而且手续复杂烦琐,经常缓不应急,至于债务负担问题,中国贷款都是低息、贴息贷款,且在减免债务问题上动作远较西方大方、高效。同样来自西方世界的“千禧年债务运动”负责人罗杰斯女士便指出,对非洲人而言,“能够创造收入帮助该国最贫穷的人,这样的贷款就是好的贷款”。
至于德国新闻电视台和《经济周刊》所称“非洲声音”指责中国只顾赚钱,不重视对非洲基础项目投资,许多非洲舆论的报道截然相反:近50年来,中国在非洲基建合作项目多达800余个,其中如坦赞铁路、几内亚金康水电站和刚果布昂扎水电站等投资大、周期长、对本国无直接收益的大项目,是西方所不愿承担的。近年来中资企业在安哥拉、加蓬等地的多个中标项目,中标关键便在于他们比西方和其它对手更乐意于在诸如铁路专用线和深水港等基础设施上花钱。
以“非洲声音”为基准行事,却无法听见“原生态”的非洲声音,对任何一方都毫无益处。就在姆贝基指责中国“殖民主义”的几乎同时,他的弟弟莫莱茨.姆贝基却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一个在非洲殖民达500年、并从事过奴隶买卖的西方,无权用这个词汇指责他人,并表示,南非纺织业被中国超过,是因为“南非没有在纺织业上投资”,而不是“中国人来了”,英联邦投资机构负责人莫约也指出,大多数非洲人购买力非常低,而资源是他们唯一的优势,这两点恰于新崛起的中国经济互补,这才形成了目前的中非交流态势,其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非洲国家自己制度的不健全;尼日利亚《笨拙报》在评述关于中资机构利用潜规则问题时更指出,作为尼石油项目的最大受益者和先行者,欧美财团在潜规则上使用更频繁、收益更丰厚,当地的民怨也更大,绑架人质的“三角洲解放军”给中国公司所下的最后通牒被欧美广泛报道,但同样的通牒每一家外国财团都收到过,而且壳牌、意大利埃尼等财团收到的时间要早数年之久。
由于受到定向筛选过的非洲声音误导,一些欧美媒体、机构甚至政府在非洲重大问题上会产生错误判断,如去年赞比亚大选,几乎所有西方媒体都认定**的萨塔将获胜,因为“他代表了主流民意”,结果却截然相反。
已有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希望有关方面正确认识“非洲声音”的导向性,以避免在非洲问题上的误判。法国《青年非洲》,甚至在筛选“非洲声音”上走得很远的德国《明镜周刊》在反思中国在非洲崛起时都不约而同地领悟到,中国在非洲地位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欧美各国“缺乏完整非洲战略”所致,而后者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非洲的不重视、不了解和力不从心。
以罗杰斯女士为代表的一些民间团体呼吁,在制定援、贷政策时应更多从“非洲人的心愿”而不是援助国自己的一厢情愿考虑,否则就不能指责非洲人宁可要中国的钱,也不要欧美的“援助套餐”,甚至沃尔福威茨本人也承认,在指责中国之前,富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非洲人得到富国的援助或减债,会显得如此的艰难?
不可忽视“非洲声音”
这种定向筛选非洲声音的根源,仍然是国家利益。
英、法等传统宗主国对非洲念念不忘,却力不从心,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这种情绪;美国主导了世界银行的大多数项目,又有在全球独霸的战略需要和雄心,对于新崛起的挑战自然反应强烈;而原本似乎关系不大的德国成为“非洲声音”滥觞之地,一来由于原本一枝独秀的非洲高档纺织品市场被中国挤占无疑,二来德国普遍认定,他们去年“争常”失败的关键在于非洲临阵变卦,而背后的“黑手”也许就是中国。
一些非洲人士对于这种有意无意的声音取舍并不反感,因为他们认为,这有助于让更多国家重视和关注非洲,给非洲更多的优惠和资金。马里巴马科商会前负责人吉盖就认为,如果不是中国在非洲的崛起,如果不是这种崛起为西方所关注和忧虑,诸如美国对非洲产品配额和关税减免,以及八国集团对非洲债务的豁免,都很难这么快地提上议事日程,因此我们便越来越多看到一种有趣现象,即许多非洲人一方面笑纳来自中国的方便,一方面却积极参与抨击中国的“声音放送”。
当然,舆论的导向和选择只能放大或缩小“非洲声音”的音量,却不足以歪曲或杜撰他们,“非洲声音”所抱怨的问题,许多都是不同程度存在的;非洲人对中国和中国货的怨气固然被不同程度夸大,但绝非空穴来风。
“非洲声音”杀伤力大,对中国在非洲的发展威胁不可忽视。中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不可能因噎废食,以一言而兴废,但正视这些声音,积极应对,积极消解,却是无时无刻应加以重视的要务。
在中非关系问题上中国往往扮演“演说家”的角色,而很少如欧美媒体那样充当“导播”,事实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正如军事学家所言“最佳反坦克武器是坦克”一样,应对“非洲声音”的最佳手段,只能是“非洲声音”本身。
但自去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奇特的变化,“非洲声音”异军突起,成为指责中国在非洲所扮演角色的主旋律。
那么,在这些忽如一夜春风来的“非洲声音”背后,又隐藏了一些怎样的奥妙?
借力打力力更足
事实上非洲本土传媒的覆盖面相当狭小,这些“非洲声音”之所以突然响亮到全球都能听见响动,归根结底,还是欧美传媒的手在起作用。
作为曾在非洲历史上留下极不光彩一页的欧美各国,像最初几年那样,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居高临下地指责中国这样那样,是没有多少说服力和底气的。曾支持过像蒙博托和博卡萨那样独裁残暴政权的他们,很难拿民主和人权的尺子比拟中国援助;掠夺非洲资源长达400多年的各宗主国,更难以理直气壮地指斥“中国对非洲的资源掠夺”;至于环境保护,物种保护,毛里求斯被人为灭绝的渡渡鸟,塞舌尔岛上苟延残喘的象龟,都不啻对“白人道德家”最辛辣的讽刺。
但这一切如果是“非洲声音”所发出的就完全不同,因为人人都会相信,只有非洲人自己,才知道什么是自己所需要的,什么又是自己的切肤之痛,没有任何声音会比非洲人自己的指责,更能触到中国人的痛处了。
于是全世界都看见听见,尼日利亚哈库特地区的部族首领指责中国企业利用潜规则贿赂**官僚,以牟取开发油田的利益,以及他们即将用自己的武力保护兴建中深水港的“未经证实的传闻”;于是全世界都看见听见,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工会将在*主席访问期间举行罢工,而当地人对“中国掠夺赞比亚资源”和“中国公司的雇佣政策”忿忿不平;于是全世界都看见听见,中石化在加蓬鲁安格国家公园内的石油勘探是怎样的破坏环境,又是怎样的不得人心;于是全世界都看见听见,从达喀尔到黑角,从科托努到内罗毕,非洲人对中国商品倾销的控诉,对中国企业挤垮当地民族企业的反感。南非总统姆贝基“中国有成为新殖民者危险”的言论更是顷刻间传遍全球。
这些非洲声音的来源是诸如安哥拉《潜力报》、喀麦隆《每日革新报》或南非《商报》等非洲媒体,但它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反响,却得归功于欧美媒体的助力。大到bbc国际、《青年非洲》和《南德意志报》,小到《维茨巴登邮报》这样的地方传媒,都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地转载这些“原生态”的声音,并随附“反映媒体观点的”大段按语或评论。
早在殖民时代,这些国家就娴于“代理人制度”,知道借力打力的威力,往往远胜于亲力亲为,有选择地充当“非洲声音”的扩音器,同样能发挥自己所难以企及的说服力。
定向筛选是奥妙
有选择地放大“非洲声音”,是“代理人报道”的奥妙所在。
如加蓬贝林加铁矿开采中雇佣当地人过少和鲁安格国家公园勘探中中石化破坏公园环境等问题,欧美媒体大量转述了反对中国投资的矿业部长奥努维耶一派的声音,却对站在另一面的外贸部长让平一派声音多所忽略,更很少提及奥努维耶本人自06年中期以后已逐步转向,倾向于积极引进中资,这样一来,给外界读者的印象是加蓬国内对中资怨声载道,而难以察觉欢迎中资才是当地民意和政界意见的主流。
再如引起最大反响的姆贝基“中国殖民论”,引起欧美媒体最广泛的兴趣,一时间南非工商界对中国商品的排斥和反感充斥多家媒体版面。但同样是南非媒体《商报》发起的“中国商品入侵大讨论”中,许多参与者指出,中国企业和商品的引入可以改善当地购买力,并刺激死气沉沉、不思进取的南非工商业、尤其纺织业技术改造和市场营销投入的提高,另一些参与者则指出,排斥中资和中国货的言行更多出自某些工会和行业协会等特定利益团体,并非社会主流,甚至明确表示“矛盾并不像外界报道那样尖锐”,但这些不同的“非洲声音”却很难和对立言论一样,得到“扩音”的待遇。
一些媒体采用互动模式,让“非洲声音”直接展现,如bbc就曾在“走向非洲”特别栏目中,让现场打来电话的非洲听众“中国投资者在非洲的行为比殖民者还恶劣”的声音广为传播,赞比亚那位大选期间不断对中国竖中指的迈克尔.萨塔,更成了煊赫一时的媒体明星,而他在大选最后关头亲访中国使馆并主动示好的事实,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专事收集非洲媒体报道的allafrique网站今年1月关于中非问题的文章有11篇,其中以赞扬、深入探讨为主的7篇,综述性2篇,反映中资企业在非困难的1篇,批评为主的仅1篇,去年一年这一比率虽时有波动,但幅度并不大,这大体可以反映非洲本土媒体对中非关系的倾向,然而在全球范围内,“非洲声音”的配方比大相径庭,这无疑是作为扩音器的欧美媒体“定向筛选”作用的明显表现。
原生态的非洲声音才有价值
正如一位名叫恩德比.恩德比的喀麦隆商人所说,中国人、中国钱和中国货充斥非洲固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非洲人需要。
虽然欧美媒体经常引述“非洲声音”,抱怨中国不附加条件的贷款和经援阻碍了非洲国家的民主化进程,甚至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也据此指责此举将“让好不容易摆脱债务负担的非洲国家重新背负沉重债务负担”,但非洲各国仍争先恐后地争取这些贷款和经援,正如塞内加尔财长迪奥普所言,那些包括一系列政治、经济附加条件的西方援、贷“苛刻得令人厌恶”,而且手续复杂烦琐,经常缓不应急,至于债务负担问题,中国贷款都是低息、贴息贷款,且在减免债务问题上动作远较西方大方、高效。同样来自西方世界的“千禧年债务运动”负责人罗杰斯女士便指出,对非洲人而言,“能够创造收入帮助该国最贫穷的人,这样的贷款就是好的贷款”。
至于德国新闻电视台和《经济周刊》所称“非洲声音”指责中国只顾赚钱,不重视对非洲基础项目投资,许多非洲舆论的报道截然相反:近50年来,中国在非洲基建合作项目多达800余个,其中如坦赞铁路、几内亚金康水电站和刚果布昂扎水电站等投资大、周期长、对本国无直接收益的大项目,是西方所不愿承担的。近年来中资企业在安哥拉、加蓬等地的多个中标项目,中标关键便在于他们比西方和其它对手更乐意于在诸如铁路专用线和深水港等基础设施上花钱。
以“非洲声音”为基准行事,却无法听见“原生态”的非洲声音,对任何一方都毫无益处。就在姆贝基指责中国“殖民主义”的几乎同时,他的弟弟莫莱茨.姆贝基却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一个在非洲殖民达500年、并从事过奴隶买卖的西方,无权用这个词汇指责他人,并表示,南非纺织业被中国超过,是因为“南非没有在纺织业上投资”,而不是“中国人来了”,英联邦投资机构负责人莫约也指出,大多数非洲人购买力非常低,而资源是他们唯一的优势,这两点恰于新崛起的中国经济互补,这才形成了目前的中非交流态势,其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非洲国家自己制度的不健全;尼日利亚《笨拙报》在评述关于中资机构利用潜规则问题时更指出,作为尼石油项目的最大受益者和先行者,欧美财团在潜规则上使用更频繁、收益更丰厚,当地的民怨也更大,绑架人质的“三角洲解放军”给中国公司所下的最后通牒被欧美广泛报道,但同样的通牒每一家外国财团都收到过,而且壳牌、意大利埃尼等财团收到的时间要早数年之久。
由于受到定向筛选过的非洲声音误导,一些欧美媒体、机构甚至政府在非洲重大问题上会产生错误判断,如去年赞比亚大选,几乎所有西方媒体都认定**的萨塔将获胜,因为“他代表了主流民意”,结果却截然相反。
已有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希望有关方面正确认识“非洲声音”的导向性,以避免在非洲问题上的误判。法国《青年非洲》,甚至在筛选“非洲声音”上走得很远的德国《明镜周刊》在反思中国在非洲崛起时都不约而同地领悟到,中国在非洲地位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欧美各国“缺乏完整非洲战略”所致,而后者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非洲的不重视、不了解和力不从心。
以罗杰斯女士为代表的一些民间团体呼吁,在制定援、贷政策时应更多从“非洲人的心愿”而不是援助国自己的一厢情愿考虑,否则就不能指责非洲人宁可要中国的钱,也不要欧美的“援助套餐”,甚至沃尔福威茨本人也承认,在指责中国之前,富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非洲人得到富国的援助或减债,会显得如此的艰难?
不可忽视“非洲声音”
这种定向筛选非洲声音的根源,仍然是国家利益。
英、法等传统宗主国对非洲念念不忘,却力不从心,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这种情绪;美国主导了世界银行的大多数项目,又有在全球独霸的战略需要和雄心,对于新崛起的挑战自然反应强烈;而原本似乎关系不大的德国成为“非洲声音”滥觞之地,一来由于原本一枝独秀的非洲高档纺织品市场被中国挤占无疑,二来德国普遍认定,他们去年“争常”失败的关键在于非洲临阵变卦,而背后的“黑手”也许就是中国。
一些非洲人士对于这种有意无意的声音取舍并不反感,因为他们认为,这有助于让更多国家重视和关注非洲,给非洲更多的优惠和资金。马里巴马科商会前负责人吉盖就认为,如果不是中国在非洲的崛起,如果不是这种崛起为西方所关注和忧虑,诸如美国对非洲产品配额和关税减免,以及八国集团对非洲债务的豁免,都很难这么快地提上议事日程,因此我们便越来越多看到一种有趣现象,即许多非洲人一方面笑纳来自中国的方便,一方面却积极参与抨击中国的“声音放送”。
当然,舆论的导向和选择只能放大或缩小“非洲声音”的音量,却不足以歪曲或杜撰他们,“非洲声音”所抱怨的问题,许多都是不同程度存在的;非洲人对中国和中国货的怨气固然被不同程度夸大,但绝非空穴来风。
“非洲声音”杀伤力大,对中国在非洲的发展威胁不可忽视。中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不可能因噎废食,以一言而兴废,但正视这些声音,积极应对,积极消解,却是无时无刻应加以重视的要务。
在中非关系问题上中国往往扮演“演说家”的角色,而很少如欧美媒体那样充当“导播”,事实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正如军事学家所言“最佳反坦克武器是坦克”一样,应对“非洲声音”的最佳手段,只能是“非洲声音”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