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北美石油出口大国,近年来石油产业发展迅猛,这样的国家也闹油荒么?
千真万确。在加拿大东部的大多伦多地区,近一个月来油价飙升了近30%,近一周更狂涨0.07加元,达到101.9加元/公升。光涨价还好办,如今每4家加油站就有一家关门大吉,其它还在营业的加油站也普遍采取限量供应措施:不论大车小车,汽油柴油,每次限加75公升。目前这股油荒正从大多伦多地区向整个安大略、乃至相邻的魁北克省蔓延。
油荒的导火索是2月15日安大略省南迪高的帝国石油公司炼油厂发生大火,导致成品油产量减半。祸不单行,从2月10日起,横贯加拿大东西的铁路“加国铁”2800名工人爆发大罢工,由于谈判陷入僵局,至今尚未恢复,使得加油产丰富的中西部阿尔伯特等省空有“远水”,却解不了多伦多的近渴。
本来多伦多邻接美国,可以靠美国石油储备应急,然而今年初美国刚刚调低石油储备,自顾不暇,加上近日来北美东部暴雪不断,气候严寒,公路、水路交通陷入瘫痪,即使有心帮忙也帮不上。
加拿大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素有“无车即无腿”之说,如今不但私车没法用,而且公交系统也因缺油和天气大受影响,这种局面持续至今已有两三个星期,给当地居民造成的不便可想而知。
更要命的是,由于柴油也开始短缺,卡车运输同样陷入停滞,这必将严重影响当地经济正常运作,因为大多数原材料、制成品乃至生产、生活必需品都要依赖卡车运输。
从表面现象上看,这次油荒是由于一系列偶然因素凑巧同时发生所造成,但正如许多人士所指出的,问题远非如此简单。
由于成品油供应一直稳定,又有美国这个“后院”作备份,安大略省长期以来既不重视储备油问题,又不关注炼油能力的提高,近30年来竟未对炼油能力作任何提高,一旦问题发生,自然措手不及;该国虽然产油,但产油大省阿尔伯特的石油直接纵向输往美国,输往国内较远地区反倒只能依赖不太可靠的公路、铁路运输,一旦运输发生问题,就会导致地区结构性缺油的笑话发生。
加拿大是高纬度国家,安大略省每年冬天都会出现气候所致的交通障碍,油荒现象也并非首次发生,但有关方面对此却一直未加以重视,全省仅有的通往魁北克的输油管早已超负荷运转,大多数油料运输依靠受气候影响大的地面运输,这也让油荒雪上加霜。
此外,政府和石油公司对此事的应对也很受争议。油荒最早时只影响到帝国石油公司下属的“埃索”加油站,但在长达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内有关方面多次拒绝议会和一些民间组织协调油价、暂时取消燃油附加税或加油管制等措施,导致油荒迅速蔓延到壳牌、加拿大石油等几乎所有加油站,并从汽油波及几乎所有成品油品种。政府方面的某些表态更加剧了民众的不满:直到3月1日,安大略省长麦坚迪还在电视上呼吁民众“克制、冷静”,相信油荒问题“终究会解决”,而此时油荒已历时两周以上,户外气温也已下降到摄氏零下30多度。
加拿大是“小政府、大社会”,出现紧急问题是反应慢半拍在情理之中;而且长期以来政府一直受益于油价上涨,据统计,油价每升0.10加元,国库就可额外收益1.75亿加元,因此早在2005年“油荒”爆发时麦坚迪就拒绝任何政府干预,甚至表示“政府无力左右油价”,但这回的问题不仅仅是涨价,而且是根本无油可加,政府和各方在此新问题上显然缺乏应变能力。
据帝国石油公司表示,被焚油厂将在3月中旬恢复产能,届时天气也将好转,油荒将得到缓解。然而问题并未彻底解决,正如加独立石油销售联会主席萨瓦奇所言,天气、意外和罢工并非问题的关键,如果有关方面得过且过,明年冬季,问题也许还会发生。
这种“结构性资源短缺”问题并非加拿大一国独有,也非仅仅发生在石油上,相信加拿大正发生的这一幕,也应能给更多的部门、人士以有益的提醒和警示。
千真万确。在加拿大东部的大多伦多地区,近一个月来油价飙升了近30%,近一周更狂涨0.07加元,达到101.9加元/公升。光涨价还好办,如今每4家加油站就有一家关门大吉,其它还在营业的加油站也普遍采取限量供应措施:不论大车小车,汽油柴油,每次限加75公升。目前这股油荒正从大多伦多地区向整个安大略、乃至相邻的魁北克省蔓延。
油荒的导火索是2月15日安大略省南迪高的帝国石油公司炼油厂发生大火,导致成品油产量减半。祸不单行,从2月10日起,横贯加拿大东西的铁路“加国铁”2800名工人爆发大罢工,由于谈判陷入僵局,至今尚未恢复,使得加油产丰富的中西部阿尔伯特等省空有“远水”,却解不了多伦多的近渴。
本来多伦多邻接美国,可以靠美国石油储备应急,然而今年初美国刚刚调低石油储备,自顾不暇,加上近日来北美东部暴雪不断,气候严寒,公路、水路交通陷入瘫痪,即使有心帮忙也帮不上。
加拿大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素有“无车即无腿”之说,如今不但私车没法用,而且公交系统也因缺油和天气大受影响,这种局面持续至今已有两三个星期,给当地居民造成的不便可想而知。
更要命的是,由于柴油也开始短缺,卡车运输同样陷入停滞,这必将严重影响当地经济正常运作,因为大多数原材料、制成品乃至生产、生活必需品都要依赖卡车运输。
从表面现象上看,这次油荒是由于一系列偶然因素凑巧同时发生所造成,但正如许多人士所指出的,问题远非如此简单。
由于成品油供应一直稳定,又有美国这个“后院”作备份,安大略省长期以来既不重视储备油问题,又不关注炼油能力的提高,近30年来竟未对炼油能力作任何提高,一旦问题发生,自然措手不及;该国虽然产油,但产油大省阿尔伯特的石油直接纵向输往美国,输往国内较远地区反倒只能依赖不太可靠的公路、铁路运输,一旦运输发生问题,就会导致地区结构性缺油的笑话发生。
加拿大是高纬度国家,安大略省每年冬天都会出现气候所致的交通障碍,油荒现象也并非首次发生,但有关方面对此却一直未加以重视,全省仅有的通往魁北克的输油管早已超负荷运转,大多数油料运输依靠受气候影响大的地面运输,这也让油荒雪上加霜。
此外,政府和石油公司对此事的应对也很受争议。油荒最早时只影响到帝国石油公司下属的“埃索”加油站,但在长达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内有关方面多次拒绝议会和一些民间组织协调油价、暂时取消燃油附加税或加油管制等措施,导致油荒迅速蔓延到壳牌、加拿大石油等几乎所有加油站,并从汽油波及几乎所有成品油品种。政府方面的某些表态更加剧了民众的不满:直到3月1日,安大略省长麦坚迪还在电视上呼吁民众“克制、冷静”,相信油荒问题“终究会解决”,而此时油荒已历时两周以上,户外气温也已下降到摄氏零下30多度。
加拿大是“小政府、大社会”,出现紧急问题是反应慢半拍在情理之中;而且长期以来政府一直受益于油价上涨,据统计,油价每升0.10加元,国库就可额外收益1.75亿加元,因此早在2005年“油荒”爆发时麦坚迪就拒绝任何政府干预,甚至表示“政府无力左右油价”,但这回的问题不仅仅是涨价,而且是根本无油可加,政府和各方在此新问题上显然缺乏应变能力。
据帝国石油公司表示,被焚油厂将在3月中旬恢复产能,届时天气也将好转,油荒将得到缓解。然而问题并未彻底解决,正如加独立石油销售联会主席萨瓦奇所言,天气、意外和罢工并非问题的关键,如果有关方面得过且过,明年冬季,问题也许还会发生。
这种“结构性资源短缺”问题并非加拿大一国独有,也非仅仅发生在石油上,相信加拿大正发生的这一幕,也应能给更多的部门、人士以有益的提醒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