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虽然声音不大,却惊动了皇后萧珺。 更新最快萧皇后转脸看去,已经古稀之年的老臣苏威,看着列队而过的兵马,两眼发呆。
萧皇后问道:“苏相国揣着什么心事,不妨说说。”
宇文述、虞世基等人正给隋炀帝在那里指指划划,溜须拍马,吹得不亦乐乎,谁也没注意苏威。苏威这才低声给萧皇后说道:“各州郡的壮丁全当兵了,谁种地,谁经营,明年可怎么收税呀。”
萧皇后心中恍然大悟,但萧皇后心里清楚,这个时候给隋炀帝说负面话,隋炀帝肯定听不进去。
萧皇后也低声对苏威说道:“相国所言,不无道理,哀家觉得有百万大军,估计过不了个把月,就能收复辽东,倒是将士们衣襟还乡,各归其业就是了。”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苏威是官场老油条,熬到这把年纪,凡事不抬杠,皇上听的进去就说,听不进去就不说,再大的事也想的开。
萧皇后心里虽然认同苏威的建议,但是这是隋炀帝最后一个心愿,萧皇后还是想顶住议论,帮助丈夫成就这个惊天伟业。
洋洋得意的隋炀帝目送着最后一队兵马,走过扬州城下,自己挥师北上的心情愈加迫切。隋炀帝对苏威、宇文述、虞世基、裴蕴四人说道:“雄师百万,气势恢宏,所向披靡,剑指辽东!朕意已决,下月初三,起驾涿郡,朕要御驾亲征,讨伐高句丽!”
“遵旨!”
……
涿郡即是前文书说过的幽州,自从当年平定汉王杨凉以后,大隋推行郡县制,幽州改称涿郡。
隋炀帝御驾北上,赶往涿郡临朔行宫。沿途之上,大军越往北走越显着荒凉,除了新征得壮丁民夫,基本看不到过往人烟,运河沿岸已有大量僧人被官府缉拿,充当兵役。
各地调遣的兵马,也在水陆并进,赶赴涿郡,大有倾尽全国之力,决一死战的气氛。
一路之上,不见百姓农耕,也无市井商家,只是一些老弱妇孺沿街乞讨,昔日繁华悄然无存。
走了许久,路经一寺,名曰“证果寺”,观瞧此寺略有破败,萧皇后命人停下车撵,对贵人陈婤言道:“陛下强征僧侣,加入兵役,使得佛光不见,破落至此。哀家要扫寺焚香,已恕罪过。”
萧皇后来到庙中,只见庙中,香火已多日不曾供奉,只有一个白发老僧在此坐禅。老僧见众多侍卫入庙。说明来意,老僧拜见了皇后,萧皇后便问老僧:“长老寺中为何仅你一人?”
老僧言道:“上百弟子皆以从军,征讨高句丽,寺院已冷清多日。”
萧皇后看着冷清的寺院,庙里供奉的佛祖已经是香火惨淡,这让一贯敬畏佛法的萧珺心里十分内疚。
萧皇后只能老僧安慰道:“弟子萧珺,代众徒儿为长老扫寺。”
有侍卫召来扫帚,陈婤便陪着萧皇后在证果寺,礼佛扫庙。萧珺遍观全寺已有落败之相,不禁言道:“我大隋号称天朝,未曾想百姓疲敝,四业凋零,深感征兆不祥,内心不安。”
陈婤道:“娘娘多虑了,百万大军就是吐吐沫也淹死高句丽国王,奴婢听说来护儿将军在东莱已打造大战船三百余艘,十三万水军也将出征,东征是一百个万无一失。”
“但愿如你所说。”萧珺面无喜色,只是扫寺罢了。这才是:
长城誓师震雄风,辽东战鼓天地崩。
证果寺内难求果,僧人从军难从佛。
隋大业七年,公元612年,一百万大军齐聚涿郡的长城口,展开对高句丽之战。隋炀帝杨广带着皇后萧珺,登上长城口烽火台,苏威、裴蕴、虞世基、樊子盖、宇文恺、诸葛颖、封德彝等文官跟随皇上左右,大阅三军,远望千里,人山人海,士气磅礴。
宇文述、慕容三藏、屈突通、屈突盖、鱼俱罗、鱼俱瓒、麦铁杖、薛世雄、段文振、于仲文、赵才、段达、冯孝慈等众武将各率兵马,列阵长城口。
隋炀帝高傲的看着自己的百万雄师,惟有萧皇后祭扫过证果寺之后,心中对讨伐高句丽愈加厌恶,面对百万雄师,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
冷淡的表情,似乎被隋炀帝察觉,隋炀帝转身问道萧皇后:“皇后以为朕的百万大军,气势如何?”
萧皇后冷淡的说道:“陛下拥百万雄兵,何愁高句丽不败。”
隋炀帝仰天大笑,对左右文武百官言道:“请皇后研墨,朕要做千古绝唱,已壮胸怀。”
两个小太监抬过来桌案,萧皇后研墨润笔,交予杨广。隋炀帝提笔作诗,兴致盎然,一气呵成写下《饮马长城窟行》一首: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杨广站在长城口烽火台,对下面百万大军喝道:“今天朝雄兵,百万之众,二十四路,齐头并进,自北向东,杀出长城,征服高句丽!”
一通号角,百万大军鸦雀无声,隋炀帝站起身来,手扶佩剑,高声喝道:“如今朕东临碣石,遥望辽东,百万铁骑,枕戈待发,纵览千载,谁人能比?”
众文武将官,矫首昂视,意气奋发,点将台下的百万将士个个挥刀举枪,振臂呼号,士气冲天,令人振奋。惟有大臣诸葛颖出列奏道:“吾皇万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今用兵百万,首尾难顾,还是谨慎出兵为宜。”
隋炀帝眼中哪里有过高句丽,听着诸葛颖这么一劝,心里有些不悦,这时大将麦铁杖站出来,劝道:“诸葛大人多虑了,小小高句丽子民也不过百万,焉能抵挡住我大隋铁骑,就是走路也能把高句丽踏平!”
诸葛颖一看麦铁杖傲气冲天,躬着身子作揖劝道:“麦将军勇气可嘉,但是古往今来,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常言道:‘哀兵必胜。’万望三思而行呀。”
“诸葛大人是老糊涂了吧,如今是御驾亲征,只有进不能退,倘若退兵,岂不被天下人所耻笑?”
麦铁杖这么一说,隋炀帝两眼瞪着诸葛颖,说道:“麦铁杖说的对,朕是御驾亲征,只能进不能退。”
“陛下……”诸葛颖双手紧紧作揖:“万望三思啊。”
隋炀帝龙颜虽说不悦,但诸葛颖毕竟是跟随多年的老臣,隋炀帝缓了缓情绪,安慰道:“老爱卿一片苦心朕理解,可是百万大军,三天就可以吃空一个涿郡,朕不得不周全考虑。”隋炀帝不屑的摆了摆手,诸葛颖知道隋炀帝心中不悦,只得站回一旁。
麦铁杖抱拳说道:“陛下,出兵在即,末将愿为先锋,先渡辽河。”
“好,朕拨付你一万精兵,即刻开拔,直捣辽东!”
“遵旨!”
隋朝时期,出了长城口,辽河两岸多是荒芜,人烟稀少,高句丽的兵马屯驻辽河东岸,以河为险,据险而守,百万隋军分成二十四路,每隔一日发兵一路,日夜兼程,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出师盛况,空前绝后,浩浩荡荡奔赴辽东。
隋将麦铁杖率一万先头兵马,一路挺进,进驻辽河西岸。隔河望去,见高句丽的兵士早已筑好营盘,并修建壁垒,防御渡河。正在观望,一个兵士急匆匆跑来,“启禀先锋官,皇上御驾明日便到辽河。”
“嗯。”麦铁杖听了这消息,转身对几个副将说道:“陛下御驾亲征,明日便到辽河,渡河之战,必是头功。”
几个副将也点头称,这时有一个兵卒也匆匆跑来,抱拳报道:“启禀先锋官,诸葛颖大人,派人送来密信,要将军依计而行。”
“信上怎么说?”
“诸葛大人要将军等待打造大型渡船,而后再渡河开战。
“哼,老匹夫分明是想抢我头功,我有小船足矣,无须大船!”麦铁杖越想越气,对手下几个副将说道:“立刻传我将令,五更生灶,天明开战,等明早陛下驾临,我要将东岸拱手相赠。”
“可诸葛大人的密信……”
“老匹夫贪图头功,莫去管他!”
“遵命!”
到了次日,隋军大队人马纷纷赶赴辽河西岸,为首的便是隋炀帝御驾亲军,跟随隋炀帝左右的是樊子盖、诸葛颖,御驾在西岸高岗之上驻扎,隋炀帝与萧皇后刚刚落脚,便听到远处传来阵阵喊杀,萧珺问道:“远处乱声,莫非已经开战?”
樊子盖道:“刚得探报,先锋官麦铁杖已于今早发兵渡河。”
隋炀帝大喜:“传旨观战。”
樊子盖立刻命人在高岗上扎好观战棚,隋炀帝、萧皇后一起登上木台,远远观望辽河,只见上百艘小船,逼近东岸,杀向高句丽大营,东岸乱箭齐发,大战一发不可收拾。这时诸葛颖匆匆走来,作揖奏道:“陛下,高句丽有备而来,应速命麦铁杖收兵。”
萧皇后平日最为信任诸葛颖,转头看了看隋炀帝,炀帝却趾高气昂,自信道:“麦铁杖素来骁勇善战,何须担心,只管观战。”
诸葛颖担忧的眼神投向萧珺,萧皇后看着隋炀帝不屑一顾的神情,也难以开口。
辽河之上乱箭如雨,隋军百艘战船,蜂拥杀来,一声信炮打响,将士跳下战船,挥舞刀枪,杀向岸边。高句丽将士前面盾牌阻拦,后面乱箭漫天,隋兵死伤遍地,无济于事。
在西岸指挥的先锋麦铁杖,一看先败一阵,恼羞成怒,又对麾下喝道:“击鼓发兵,再渡辽河!”
一通鼓毕,二路战船,倾巢而出,杀向辽河东岸。这时有探马来报:“启禀先锋官,陛下已到,正在高岗上观敌瞭阵。”
“啊!”一听隋炀帝驾临,先败一阵的麦铁杖顿时脑门冒汗,看看远方山岗已有御驾罗伞搭起,再看河面上血染河水,乱箭惊心,浴血奋战的将士一个个阵亡,心中不免焦虑。
过了少时,二次出击战船纷纷撤回,登岸兵士血本无归。麦铁杖勃然大怒,对麾下众人大喝道:“众人随我杀向东岸,以报君恩!”麦铁杖一手执刀,一手执盾,越上战船,亲自攻打辽河东岸。
霎时间,辽河两岸战鼓雷鸣,喊杀震天,众将士见麦铁杖奋勇出击,身先士卒,个个不顾身家,冲向东岸。果然,沿岸的高句丽兵士,大败溃散,麦铁杖跳下战船头一个上岸,与岸边混乱的高句丽兵士厮杀一团。这才是:
辽河两岸起烽烟,风云际会漫天边。
血染湍流映红日,白骨沉底枕相连。</p>
萧皇后问道:“苏相国揣着什么心事,不妨说说。”
宇文述、虞世基等人正给隋炀帝在那里指指划划,溜须拍马,吹得不亦乐乎,谁也没注意苏威。苏威这才低声给萧皇后说道:“各州郡的壮丁全当兵了,谁种地,谁经营,明年可怎么收税呀。”
萧皇后心中恍然大悟,但萧皇后心里清楚,这个时候给隋炀帝说负面话,隋炀帝肯定听不进去。
萧皇后也低声对苏威说道:“相国所言,不无道理,哀家觉得有百万大军,估计过不了个把月,就能收复辽东,倒是将士们衣襟还乡,各归其业就是了。”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苏威是官场老油条,熬到这把年纪,凡事不抬杠,皇上听的进去就说,听不进去就不说,再大的事也想的开。
萧皇后心里虽然认同苏威的建议,但是这是隋炀帝最后一个心愿,萧皇后还是想顶住议论,帮助丈夫成就这个惊天伟业。
洋洋得意的隋炀帝目送着最后一队兵马,走过扬州城下,自己挥师北上的心情愈加迫切。隋炀帝对苏威、宇文述、虞世基、裴蕴四人说道:“雄师百万,气势恢宏,所向披靡,剑指辽东!朕意已决,下月初三,起驾涿郡,朕要御驾亲征,讨伐高句丽!”
“遵旨!”
……
涿郡即是前文书说过的幽州,自从当年平定汉王杨凉以后,大隋推行郡县制,幽州改称涿郡。
隋炀帝御驾北上,赶往涿郡临朔行宫。沿途之上,大军越往北走越显着荒凉,除了新征得壮丁民夫,基本看不到过往人烟,运河沿岸已有大量僧人被官府缉拿,充当兵役。
各地调遣的兵马,也在水陆并进,赶赴涿郡,大有倾尽全国之力,决一死战的气氛。
一路之上,不见百姓农耕,也无市井商家,只是一些老弱妇孺沿街乞讨,昔日繁华悄然无存。
走了许久,路经一寺,名曰“证果寺”,观瞧此寺略有破败,萧皇后命人停下车撵,对贵人陈婤言道:“陛下强征僧侣,加入兵役,使得佛光不见,破落至此。哀家要扫寺焚香,已恕罪过。”
萧皇后来到庙中,只见庙中,香火已多日不曾供奉,只有一个白发老僧在此坐禅。老僧见众多侍卫入庙。说明来意,老僧拜见了皇后,萧皇后便问老僧:“长老寺中为何仅你一人?”
老僧言道:“上百弟子皆以从军,征讨高句丽,寺院已冷清多日。”
萧皇后看着冷清的寺院,庙里供奉的佛祖已经是香火惨淡,这让一贯敬畏佛法的萧珺心里十分内疚。
萧皇后只能老僧安慰道:“弟子萧珺,代众徒儿为长老扫寺。”
有侍卫召来扫帚,陈婤便陪着萧皇后在证果寺,礼佛扫庙。萧珺遍观全寺已有落败之相,不禁言道:“我大隋号称天朝,未曾想百姓疲敝,四业凋零,深感征兆不祥,内心不安。”
陈婤道:“娘娘多虑了,百万大军就是吐吐沫也淹死高句丽国王,奴婢听说来护儿将军在东莱已打造大战船三百余艘,十三万水军也将出征,东征是一百个万无一失。”
“但愿如你所说。”萧珺面无喜色,只是扫寺罢了。这才是:
长城誓师震雄风,辽东战鼓天地崩。
证果寺内难求果,僧人从军难从佛。
隋大业七年,公元612年,一百万大军齐聚涿郡的长城口,展开对高句丽之战。隋炀帝杨广带着皇后萧珺,登上长城口烽火台,苏威、裴蕴、虞世基、樊子盖、宇文恺、诸葛颖、封德彝等文官跟随皇上左右,大阅三军,远望千里,人山人海,士气磅礴。
宇文述、慕容三藏、屈突通、屈突盖、鱼俱罗、鱼俱瓒、麦铁杖、薛世雄、段文振、于仲文、赵才、段达、冯孝慈等众武将各率兵马,列阵长城口。
隋炀帝高傲的看着自己的百万雄师,惟有萧皇后祭扫过证果寺之后,心中对讨伐高句丽愈加厌恶,面对百万雄师,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
冷淡的表情,似乎被隋炀帝察觉,隋炀帝转身问道萧皇后:“皇后以为朕的百万大军,气势如何?”
萧皇后冷淡的说道:“陛下拥百万雄兵,何愁高句丽不败。”
隋炀帝仰天大笑,对左右文武百官言道:“请皇后研墨,朕要做千古绝唱,已壮胸怀。”
两个小太监抬过来桌案,萧皇后研墨润笔,交予杨广。隋炀帝提笔作诗,兴致盎然,一气呵成写下《饮马长城窟行》一首: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杨广站在长城口烽火台,对下面百万大军喝道:“今天朝雄兵,百万之众,二十四路,齐头并进,自北向东,杀出长城,征服高句丽!”
一通号角,百万大军鸦雀无声,隋炀帝站起身来,手扶佩剑,高声喝道:“如今朕东临碣石,遥望辽东,百万铁骑,枕戈待发,纵览千载,谁人能比?”
众文武将官,矫首昂视,意气奋发,点将台下的百万将士个个挥刀举枪,振臂呼号,士气冲天,令人振奋。惟有大臣诸葛颖出列奏道:“吾皇万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今用兵百万,首尾难顾,还是谨慎出兵为宜。”
隋炀帝眼中哪里有过高句丽,听着诸葛颖这么一劝,心里有些不悦,这时大将麦铁杖站出来,劝道:“诸葛大人多虑了,小小高句丽子民也不过百万,焉能抵挡住我大隋铁骑,就是走路也能把高句丽踏平!”
诸葛颖一看麦铁杖傲气冲天,躬着身子作揖劝道:“麦将军勇气可嘉,但是古往今来,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常言道:‘哀兵必胜。’万望三思而行呀。”
“诸葛大人是老糊涂了吧,如今是御驾亲征,只有进不能退,倘若退兵,岂不被天下人所耻笑?”
麦铁杖这么一说,隋炀帝两眼瞪着诸葛颖,说道:“麦铁杖说的对,朕是御驾亲征,只能进不能退。”
“陛下……”诸葛颖双手紧紧作揖:“万望三思啊。”
隋炀帝龙颜虽说不悦,但诸葛颖毕竟是跟随多年的老臣,隋炀帝缓了缓情绪,安慰道:“老爱卿一片苦心朕理解,可是百万大军,三天就可以吃空一个涿郡,朕不得不周全考虑。”隋炀帝不屑的摆了摆手,诸葛颖知道隋炀帝心中不悦,只得站回一旁。
麦铁杖抱拳说道:“陛下,出兵在即,末将愿为先锋,先渡辽河。”
“好,朕拨付你一万精兵,即刻开拔,直捣辽东!”
“遵旨!”
隋朝时期,出了长城口,辽河两岸多是荒芜,人烟稀少,高句丽的兵马屯驻辽河东岸,以河为险,据险而守,百万隋军分成二十四路,每隔一日发兵一路,日夜兼程,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出师盛况,空前绝后,浩浩荡荡奔赴辽东。
隋将麦铁杖率一万先头兵马,一路挺进,进驻辽河西岸。隔河望去,见高句丽的兵士早已筑好营盘,并修建壁垒,防御渡河。正在观望,一个兵士急匆匆跑来,“启禀先锋官,皇上御驾明日便到辽河。”
“嗯。”麦铁杖听了这消息,转身对几个副将说道:“陛下御驾亲征,明日便到辽河,渡河之战,必是头功。”
几个副将也点头称,这时有一个兵卒也匆匆跑来,抱拳报道:“启禀先锋官,诸葛颖大人,派人送来密信,要将军依计而行。”
“信上怎么说?”
“诸葛大人要将军等待打造大型渡船,而后再渡河开战。
“哼,老匹夫分明是想抢我头功,我有小船足矣,无须大船!”麦铁杖越想越气,对手下几个副将说道:“立刻传我将令,五更生灶,天明开战,等明早陛下驾临,我要将东岸拱手相赠。”
“可诸葛大人的密信……”
“老匹夫贪图头功,莫去管他!”
“遵命!”
到了次日,隋军大队人马纷纷赶赴辽河西岸,为首的便是隋炀帝御驾亲军,跟随隋炀帝左右的是樊子盖、诸葛颖,御驾在西岸高岗之上驻扎,隋炀帝与萧皇后刚刚落脚,便听到远处传来阵阵喊杀,萧珺问道:“远处乱声,莫非已经开战?”
樊子盖道:“刚得探报,先锋官麦铁杖已于今早发兵渡河。”
隋炀帝大喜:“传旨观战。”
樊子盖立刻命人在高岗上扎好观战棚,隋炀帝、萧皇后一起登上木台,远远观望辽河,只见上百艘小船,逼近东岸,杀向高句丽大营,东岸乱箭齐发,大战一发不可收拾。这时诸葛颖匆匆走来,作揖奏道:“陛下,高句丽有备而来,应速命麦铁杖收兵。”
萧皇后平日最为信任诸葛颖,转头看了看隋炀帝,炀帝却趾高气昂,自信道:“麦铁杖素来骁勇善战,何须担心,只管观战。”
诸葛颖担忧的眼神投向萧珺,萧皇后看着隋炀帝不屑一顾的神情,也难以开口。
辽河之上乱箭如雨,隋军百艘战船,蜂拥杀来,一声信炮打响,将士跳下战船,挥舞刀枪,杀向岸边。高句丽将士前面盾牌阻拦,后面乱箭漫天,隋兵死伤遍地,无济于事。
在西岸指挥的先锋麦铁杖,一看先败一阵,恼羞成怒,又对麾下喝道:“击鼓发兵,再渡辽河!”
一通鼓毕,二路战船,倾巢而出,杀向辽河东岸。这时有探马来报:“启禀先锋官,陛下已到,正在高岗上观敌瞭阵。”
“啊!”一听隋炀帝驾临,先败一阵的麦铁杖顿时脑门冒汗,看看远方山岗已有御驾罗伞搭起,再看河面上血染河水,乱箭惊心,浴血奋战的将士一个个阵亡,心中不免焦虑。
过了少时,二次出击战船纷纷撤回,登岸兵士血本无归。麦铁杖勃然大怒,对麾下众人大喝道:“众人随我杀向东岸,以报君恩!”麦铁杖一手执刀,一手执盾,越上战船,亲自攻打辽河东岸。
霎时间,辽河两岸战鼓雷鸣,喊杀震天,众将士见麦铁杖奋勇出击,身先士卒,个个不顾身家,冲向东岸。果然,沿岸的高句丽兵士,大败溃散,麦铁杖跳下战船头一个上岸,与岸边混乱的高句丽兵士厮杀一团。这才是:
辽河两岸起烽烟,风云际会漫天边。
血染湍流映红日,白骨沉底枕相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