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写到了诸葛亮时期的最后一次北伐,其中,或许大家对此时汉中诸将的军职、军级和地位产生疑问,弛野猜测大家也会比较感兴趣,所以弛野将在下文中予以综合的论述、解释和分析,弛野的论述是以正史材料为基础,大家如有异议,可以留言交流讨论。

    开始啦:

    我们以李严被废之后来计算,也就是建安9年,当时与诸葛亮一同上表废掉李严的诸将名单如下:[..]

    中军师-车骑将军刘琰

    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

    无-前将军袁綝

    无-左将军吴壹

    督前部-右将军高翔

    督后部-后将军吴班

    (丞相)长史-绥军将军杨仪

    督左部-中监军-扬武将军邓芝

    前监军-征南将军刘巴

    中护军-偏将军费祎

    前护军-偏将军许允

    左护军-笃信中郎将丁咸

    右护军-偏将军刘敏

    (后)护军-征西将军姜维

    中典军-讨虏将军上官雝

    中参军-昭武中郎将胡济

    参军-建义将军阎晏

    参军-偏将军爨习

    参军-裨将军杜义

    参军-武略中郎将杜祺

    参军-绥戎都尉盛勃

    从事中郎-武略中郎将樊岐

    从中可见:

    一、蜀臣排名的原则。

    1、名号将军(大、骠、车、卫、某某大将军、前左右后、四镇、四征)以下,按职务排名,而不是军衔。所以中郎将胡济可以排到诸多将军之前。

    2、名号将军之上,按军衔排,不论官职。所以无担任军职的前将军袁綝、左将军吴壹排在督左部邓芝之前;督后部的吴班因为是后将军,所以也排在督左部邓芝之前。

    二、丞相长史一职,在诸葛亮时空前强大,位仅次前左右后四将军,从事中郎就差点,位参军之下。丞相参军不明,但估计要略高于部队中的参军,杨仪萌生ri后接替诸葛亮的位置也正是由于他现在的地位和官职,但他的头顶还有蒋琬,我们在ri后蒋琬作风当中可知,蒋琬不是那么软弱可欺的,杨仪落得自杀的下落,也就不足为奇。

    三、蜀军队编制:中都护为首,下依次设三军师、三领军(表无,但从向宠督中部升中领军可推)、五督、五监、五护军、一中参军、其余参军不定员。

    四、邓芝一人竟兼了“督左部”和“中监军”二职。如果不是弄错的话(“督左部”有可能是前边袁、吴中一位所有,抄写者搞乱),那么只有一种情况是:原来的“督左部”(即进驻汉中时所任命者)突然故去,让邓芝临时兼职。如果这样的话,这位“督左部”,应当是之前赵云的军职。因为《邓芝传》提到,邓芝228年进汉中时,职务只是“中监军”,到了231年,加了“督左部”,而中间去世的、配得上这一职务的,理应只有赵云。

    既然提到了赵云,那就好好讲讲,在建兴元年的时候,赵云为中护军(军职)、征南将军(军衔),之后只有军衔的变化,由征南为镇东为镇军。军职变动没有记载,可能一直就是中护军。然而,有一个疑问:兵败箕谷时,任何史书记载,都是赵云、邓芝二人并列,云在前应是主帅,芝在后应是副帅。但是,邓芝当时已是“中监军、扬武将军”,尽管军衔上逊于赵云,但在军职上绝对高于赵云。因此,赵云当时的军职不可能只是“中护军”,所以,赵云担任过‘督左部’一职的论述,应当是成立的。

    大家可能认为,赵云这样一个与关羽、张飞齐名的将军,为什么到死的时候职位都不高呢?也曾经有人发表过‘赵云不是一流武将’的言论,笔者认为不然,诸葛亮进驻汉中时,督左部就是镇东将军赵云,这是合理的。在他之上,只有花瓶刘琰(这人ri后因为一些与刘禅的负面新闻而被斩首),而督前部、镇北将军魏延(后立功才为前军师

    征西大将军)则地位不相上下,甚至可以说是赵云略高,因为后来的军事行动中,魏延“督前部”的职权实际是被马谡占去了,而赵云作为疑军,也算是被委予重任,要知道,指挥一次成功的疑兵可不是一般人做得来的,不过都是因为马谡误事,否则,一仗下来,赵云晋升为某某大将军应当是没问题的。

章节目录

汉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弛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论述分析汉中诸将在北伐后期的军职地位-汉戍,汉戍,笔趣阁并收藏汉戍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