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是晴天闪过一个霹雳,我呆立了好一阵,甚至忘了谢恩。
青儿从身后拉了我一把,我这才跪下道:“谢王上。”其实我很想拒绝,但是就算借给我一千个胆子,我也不敢。不明白那个轻食人的老虎,那个反复无常,动辄杀人的千古一帝,为何要将我和青儿弄到他身边去。
我下意识地回头,赵夫人还睡着,没有醒,可是我和青儿这一走,她的病怕是又要加重了。而我面对那个阴沉的男人,竟没有勇气说一个不字。
回到自己房间,我无精打采的收拾东西,想到自己以后的日子,不禁不寒而栗。
青儿却是一脸的兴奋,小嘴不停地说着话:“灵儿姐,你说王上为什么要我们去芷阳宫?”
“不知道。”我有气无力地说。
“那些夫人的侍女,平时惯会仗势欺人,到了芷阳宫,做了王上的侍女,她们一定不敢欺负我们了。”她笑的很甜,我心里却直泛酸水。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被她们欺负,也好过去过那种伴君如伴虎的悲惨岁月。
“灵儿姐,你为什么不高兴?”青儿看着我说,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透着迷惑。
“我舍不得赵夫人。”我叹了口气,把包裹提在手上,只是几件换洗的粗布衣服。赵夫人赏给下人的东西,我一样都没拿,她已经很艰难。
“夫人有没有我们,都没什么区别。”青儿淡淡道,稚嫩的声音竟似不含感情。
我吃惊地看着她:“青儿,可不能说这话,夫人对我们那么好。”
“好有什么用?跟着她,只会受人欺负。”青儿不屑地撇了撇嘴。
我头上冒出冷汗,忍不住斥道:“青儿,这不是你该说的话,她可是夫人。”
“姐姐,你怎么不明白,赵国已经亡了,赵夫人失了宠,难道要我们跟着她去冷宫。”
她这话怎么听,怎么觉着无情,到这后宫里才几天,当初纯真可爱的女孩,什么时候变了,变得我都觉得陌生。“青儿,这些话是谁教你的?”我定定地看着她。
她也看着我:“没有人教我,是我自己想的。姐姐知道吗?昨晚,韩夫人投井死了。”
“投井?”那个模样秀丽,性情温厚的年轻夫人,怎么会这样?我只觉得头皮一阵阵发麻。
“就在你回房睡觉的那会儿,听说韩夫人在花园里散步时,不小心冲撞了齐夫人,被齐夫人身边的侍女呵斥了几句,一时想不开,就……王上下旨,没有责罚齐夫人的侍女,却把韩夫人的侍女全部赐死了,若是赵夫人哪天也上吊或是投井的,我们不是也要……。”青儿平静的表情,就象说的是一件极平常的事。
“不要说了。”我猛地打断她。青儿一脸的愕然。
我闭了闭眼,转过身,径直出了门。
***
“把这个端上去。小心些。”如玉是芷阳宫年龄最大的侍女,所有人都叫她玉姐姐,我和青儿刚安顿好,她就唤了我过去,把一个大大的漆盘递到我手里。
漆盘里装着几捆竹简。
我低着头,屏息走进大殿。
“王上,燕国派来使者议和。”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声音。
燕国使者难道是荆轲,我心中一惊,顾不得失礼,悄悄抬头望去,说话的是一个三四十岁,相貌堂堂的男子。
“李斯,燕太子丹在秦为质多年,此次议和,定然没有诚意。”是另一个清朗的男声。
啊,那个相貌堂堂的男人,竟然是李斯。
我一边端着漆盘向前走,一边悄悄回望,,第二个说话的是一个俊雅男子,头束高冠,一身白衣。似乎注意到我的目光,他的目光也转了过来,和我的眸子对了一下,居然微微一笑。
我立刻收敛心神,快步走到秦王面前,把漆盘里的竹简放在几上。又躬身退了出去。自始至终,我没有抬头看他,却能感觉到他冰一般的目光。
和青儿等一干侍女并排在大殿外立了很久,直到正午的阳光照在我们脸上。
大臣们议完事纷纷走了出来,那个头束高冠的俊雅男子在我身边停下脚步,突然开口:“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赵灵。”我施礼道。
“赵灵?”他好看的嘴唇突地抿紧,微微蹙眉:“你是赵人?”
“奴婢是赵国邯郸人。”天地良心,我可能根本不是赵人,却要对每个秦国人重复这句假话,要知道秦人最恨的就是赵人。长平一战,不光赵国损失惨重,秦国也是国虚民饥,十五岁以上男子尽皆从军。
他看了我一眼,表情怪异,似想说什么,最终什么都没说,很快擦身而过。
我忍不住问一旁的如玉:“他是谁?”
如玉压低声音道:“是昌平君殿下。”
昌平君?原来这位俊雅的公子就是史上赫赫有名,镇压长信候叛乱的秦国君候。
他为何在殿上冲着我笑,又为何问我的名字呢?
午膳很快呈上来了。我和其他侍女端着漆盘鱼贯而入。
十几个侍女,大大小小不下几十个菜,还有米饭,肉,酒。这秦王真是浪费,一个人哪能吃得下这么多东西。想想在女奴营的日子,一天只有三个**的干粮吃。我不禁暗暗磨牙。
“王上想吃什么?”是如玉温柔恭敬的声音。
他从奏章上抬起头,略略扫了一眼,看向我。如玉急忙接过我手里的盘子,小心地放在几上,盛好饭菜,递给他。
他接过饭碗,一边吃,一边低头看着案上的竹简。
不知过了多久,我站到腿酸,肚子又饿,可看他那速度,怕是两个时辰都吃不完。
我忍不住小声嘟囔了一句:“吃饭看书,有害健康。”声音小到象蚊子叫,他竟然听到了,抬头看着我:“你说什么?”
我立马跪下道:“奴婢是说,王上勤于政务,日理万机,堪称一代明君。”
“起来吧。”他冷冷道,依旧阴沉着脸,不再看我,继续边吃饭,边看竹简。
我站起身,退回侍女身旁,无聊地四处观望,眼角余光忽瞥到一个青铜器,立刻瞪大了眼睛,那是一个小小的铜鼎,放在他身后大殿的一角,里面冒着冉冉青烟。它的样子,和那个青铜器真得有几分相象。
青儿从身后拉了我一把,我这才跪下道:“谢王上。”其实我很想拒绝,但是就算借给我一千个胆子,我也不敢。不明白那个轻食人的老虎,那个反复无常,动辄杀人的千古一帝,为何要将我和青儿弄到他身边去。
我下意识地回头,赵夫人还睡着,没有醒,可是我和青儿这一走,她的病怕是又要加重了。而我面对那个阴沉的男人,竟没有勇气说一个不字。
回到自己房间,我无精打采的收拾东西,想到自己以后的日子,不禁不寒而栗。
青儿却是一脸的兴奋,小嘴不停地说着话:“灵儿姐,你说王上为什么要我们去芷阳宫?”
“不知道。”我有气无力地说。
“那些夫人的侍女,平时惯会仗势欺人,到了芷阳宫,做了王上的侍女,她们一定不敢欺负我们了。”她笑的很甜,我心里却直泛酸水。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被她们欺负,也好过去过那种伴君如伴虎的悲惨岁月。
“灵儿姐,你为什么不高兴?”青儿看着我说,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透着迷惑。
“我舍不得赵夫人。”我叹了口气,把包裹提在手上,只是几件换洗的粗布衣服。赵夫人赏给下人的东西,我一样都没拿,她已经很艰难。
“夫人有没有我们,都没什么区别。”青儿淡淡道,稚嫩的声音竟似不含感情。
我吃惊地看着她:“青儿,可不能说这话,夫人对我们那么好。”
“好有什么用?跟着她,只会受人欺负。”青儿不屑地撇了撇嘴。
我头上冒出冷汗,忍不住斥道:“青儿,这不是你该说的话,她可是夫人。”
“姐姐,你怎么不明白,赵国已经亡了,赵夫人失了宠,难道要我们跟着她去冷宫。”
她这话怎么听,怎么觉着无情,到这后宫里才几天,当初纯真可爱的女孩,什么时候变了,变得我都觉得陌生。“青儿,这些话是谁教你的?”我定定地看着她。
她也看着我:“没有人教我,是我自己想的。姐姐知道吗?昨晚,韩夫人投井死了。”
“投井?”那个模样秀丽,性情温厚的年轻夫人,怎么会这样?我只觉得头皮一阵阵发麻。
“就在你回房睡觉的那会儿,听说韩夫人在花园里散步时,不小心冲撞了齐夫人,被齐夫人身边的侍女呵斥了几句,一时想不开,就……王上下旨,没有责罚齐夫人的侍女,却把韩夫人的侍女全部赐死了,若是赵夫人哪天也上吊或是投井的,我们不是也要……。”青儿平静的表情,就象说的是一件极平常的事。
“不要说了。”我猛地打断她。青儿一脸的愕然。
我闭了闭眼,转过身,径直出了门。
***
“把这个端上去。小心些。”如玉是芷阳宫年龄最大的侍女,所有人都叫她玉姐姐,我和青儿刚安顿好,她就唤了我过去,把一个大大的漆盘递到我手里。
漆盘里装着几捆竹简。
我低着头,屏息走进大殿。
“王上,燕国派来使者议和。”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声音。
燕国使者难道是荆轲,我心中一惊,顾不得失礼,悄悄抬头望去,说话的是一个三四十岁,相貌堂堂的男子。
“李斯,燕太子丹在秦为质多年,此次议和,定然没有诚意。”是另一个清朗的男声。
啊,那个相貌堂堂的男人,竟然是李斯。
我一边端着漆盘向前走,一边悄悄回望,,第二个说话的是一个俊雅男子,头束高冠,一身白衣。似乎注意到我的目光,他的目光也转了过来,和我的眸子对了一下,居然微微一笑。
我立刻收敛心神,快步走到秦王面前,把漆盘里的竹简放在几上。又躬身退了出去。自始至终,我没有抬头看他,却能感觉到他冰一般的目光。
和青儿等一干侍女并排在大殿外立了很久,直到正午的阳光照在我们脸上。
大臣们议完事纷纷走了出来,那个头束高冠的俊雅男子在我身边停下脚步,突然开口:“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赵灵。”我施礼道。
“赵灵?”他好看的嘴唇突地抿紧,微微蹙眉:“你是赵人?”
“奴婢是赵国邯郸人。”天地良心,我可能根本不是赵人,却要对每个秦国人重复这句假话,要知道秦人最恨的就是赵人。长平一战,不光赵国损失惨重,秦国也是国虚民饥,十五岁以上男子尽皆从军。
他看了我一眼,表情怪异,似想说什么,最终什么都没说,很快擦身而过。
我忍不住问一旁的如玉:“他是谁?”
如玉压低声音道:“是昌平君殿下。”
昌平君?原来这位俊雅的公子就是史上赫赫有名,镇压长信候叛乱的秦国君候。
他为何在殿上冲着我笑,又为何问我的名字呢?
午膳很快呈上来了。我和其他侍女端着漆盘鱼贯而入。
十几个侍女,大大小小不下几十个菜,还有米饭,肉,酒。这秦王真是浪费,一个人哪能吃得下这么多东西。想想在女奴营的日子,一天只有三个**的干粮吃。我不禁暗暗磨牙。
“王上想吃什么?”是如玉温柔恭敬的声音。
他从奏章上抬起头,略略扫了一眼,看向我。如玉急忙接过我手里的盘子,小心地放在几上,盛好饭菜,递给他。
他接过饭碗,一边吃,一边低头看着案上的竹简。
不知过了多久,我站到腿酸,肚子又饿,可看他那速度,怕是两个时辰都吃不完。
我忍不住小声嘟囔了一句:“吃饭看书,有害健康。”声音小到象蚊子叫,他竟然听到了,抬头看着我:“你说什么?”
我立马跪下道:“奴婢是说,王上勤于政务,日理万机,堪称一代明君。”
“起来吧。”他冷冷道,依旧阴沉着脸,不再看我,继续边吃饭,边看竹简。
我站起身,退回侍女身旁,无聊地四处观望,眼角余光忽瞥到一个青铜器,立刻瞪大了眼睛,那是一个小小的铜鼎,放在他身后大殿的一角,里面冒着冉冉青烟。它的样子,和那个青铜器真得有几分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