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三年的七月十八,以李邦彦为首的使节团,终于在沈州与金国国主吴乞买达成了和谈的条约。 更新最快

    条约内容倒也简单:两国协商罢兵之后,金国退出云西之地,并交还被虏的赵氏宗亲一干人等,那么大宋在此基础之上撤兵退出辽东并赔偿军费及给予岁币,以十年为期,每年给绢银一百万缗,并且将大宋当今官家赵桓质留在金做客十年,以示诚意。

    当然,整个协议叫明眼人来看倒也明显没什么大坑,不过小坑倒是不少。

    首先,条约里明确写的是“退出”而不是“归还”,并且是退出“云西”而不是“燕云十六州”。

    毕竟就眼下看来,“燕云”之中的“燕地”及所辖的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已经被宋军收复,而“云地”所辖金国实际控制的地方也就只有云州(今山西大同)、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

    加上金国盘踞在云西数年,既不鼓励农耕,也不修复城池,便是大同府如今都已经商业凋蔽、农桑荒芜,所以这块飞地对金国而言已经如同鸡肋,说是归还好无道理,但若强调是“退出”的话,则让宋廷这边既找着了颜面,也叫金人落下点好处。

    其次是,军费及岁币合计一千万缗,分期十年给付,每年也就一百万,而且是“缗”。要知道“缗”这个计量单位可是官方的标准单位,它不同于民间常用的“贯”或者银两的“两”,而是一种官方的标准单位,具象化的代表就是一张张印刷精美的官钱。

    按照官方的说法,这一缗也即等同于一贯,可兑一千文铜钱,但实际上自打宋仁宗时代“官交子”破发后,这等兑换比价也就成了个大笑话。远得不说,政和年间的时候,一贯私家钱庄的钱票可以兑换的铜钱约在七百七十七文铜钱上下浮动,进入乾道年间后,更是升至了七百五十五至七百七十文上下,而官府开具的官钱不论是官引还是会子,正常的兑率都是卷面折价七成,也即是一缗只能兑三百三十文。

    若是各县、府私自发行可以用来抵税赋和劳役的官凭(采购或劳务白条),卷面折价则稍微高些,莫约在六成至五成半之间。

    当然了,宋廷也不傻,不会真的就让印刷作坊印了纸票拿来骗金人做耍,估计也就是规定宋廷每年给的一百万缗纸币需要在宋金之间的榷场来折算实物。也即是宋廷印了纸票给金国,然后规定金国只能用这些纸票在榷场里拿来换物资,而榷场里的商人当然不会认这宋廷发型的纸票是那一缗抵得一千文钱的硬通货,那么就会跟金人讨价还价,来个折上折、扣上扣什么的。

    然后,再让商人们拿换来的纸票再继续折上折、扣上扣的来折扣抵充交给官府的税款和杂项,待这些纸票在户部的府库里转上一圈后,该核销的核销,尚未到时间核销的又可以当成官凭、官钱引给放出去再来一轮了。

    嗯嗯!仔细想想,宋廷的这套路跟那啥的二带二路是不是差不太多?呵呵!你知道得太多了!

    至于最后的最后,一个是宋军退出辽东,一个是将大宋当今官家赵桓做十年人质的事情,虽然被看做是整份议和条约当中最为关键之处,可实际上不论是金宋两国的高层还是民间,却都没有人认为双方会履约。

    想想看,大宋好不容易一口吃了个胖子,吞了辽东老大一块土地,又是屯兵几十万,又大势修城建堡,岂能凭着一纸约书就白白放弃?

    再来想想看,这金国掳走大宋的皇帝和太上皇也是不是一天两天了,结果大宋不也还是马照跑、舞照跳,谁又会真的认为只要扣着了大宋的皇帝做人质,就能对大宋指手画脚,予取予求?

    或者说是,就这么让你金国捏着了大宋的卵子,叫大宋从此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大伙也就把这个看成是议和的“题中应有之意”,并未当成是一件正经事儿来看。

    只是,待到八月初一大朝会,宋廷正式对外公布宋金议和的同时,边关也传来了金军先一步已于七月二十二日正式撤出了大同府,取道归化州北还的消息。

    而黄杰北征大军,却直到了八月初五这日,才由枢密院官方信道“公开”得知了宋金决定议和,并且金军已抢先一步履行了约定从“云州”退出了!

    李邦彦必须被屁股决定脑袋,但周邦彦却是不敢忘记当年是谁把他捞出火坑的,以及谁又有能力随时再次把他给丢进火坑里,所以黄杰其实并不比东京晚上几个时辰就已经知道了议和条约的具体内容。

    只是,他并没有去做什么无聊的事情,只是默默的等待着,等待着东京方面的最终决定,或者说等着看看赵福金想要干嘛!

    八月初五上午的巳时二刻,枢密院的军驿送到。三刻,一封黄杰手书的请封上疏便转身发往东京,疏曰:辽东以属宋土,大军北征辽东,亟需名正言顺,因此特朝廷将他的淮南郡王请改封为辽东郡王,他黄杰愿意从此永镇辽东。

    请封上疏以六百里急递花了五日送递东京,宋廷君臣与八月十五的朝会上用半日时间讨论之后,便也准了黄杰所请,以太上皇后郑太后的名义册封黄杰为辽王,把“郡”字给去掉了。

    这以古礼而论,王爵分为亲王与郡王,始见于西晋时期,晋武帝始封司马为东莞郡王。后来便也约定俗成,封号为一个字的王为亲王(如秦王、晋王、燕王等),封号为两个字的王为郡王(如岐阳王、汝南王、淮南王、广阳王等)。

    如今,黄杰镇守辽地,而昔日的辽国又已经灭国,剩下的西辽和北辽也难成气候,所以封黄杰为辽王并没有什么问题。

    此外,随着册封诏书一道送往辽阳的,还有命令黄杰退兵的圣旨……不过仅仅是一道圣旨,却没有什么金牌。

章节目录

宋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隔壁老黄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千零七七章 【约成】-宋道,宋道,笔趣阁并收藏宋道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