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在麻城的庄子本身就占地颇大,再加上这几个月的不断调换周边土地,以及万年青用万家的名义出面包租和承租的土地都算在一起,差不多也有八千亩出头了。
只不过他也知道就这么一口气塞给黄大郎八千亩土地只怕会弄巧成拙,所以也就按之前商议增补的一千九百余亩的规模上,补足两千亩便作罢!
这些日子万家在庄子上的留守人员也没闲着,而是按照黄大郎的交代一个劲搭建着简易民房,也就是四根柱子撑着茅草屋顶,用篾席围上三面半也就成了。
由于庄子的地理位置在官道的岔路上,所以一行人为了藏匿行踪来回绕路,差不多天快黑的时候这才赶到了庄子上。
谁知一看现场,便也就吃了一大惊,只见怕是有四五百亩方圆的田地上,按照黄大郎的要求修了好几百栋木屋。哪怕就是此时,也还有百多人正在忙碌着同时搭建三栋木屋,其中两栋已经装好的屋顶正在铺放稻草,还有一栋正在架梁。
黄大郎走下车细细一瞧,首先就发现这木屋围着的篾席都是双层篾席,中间居然还创造性的多夹了一层泡过鱼胶的厚麻布,可以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然后柱子都是至少六寸直径的松木或柏木,并且都刷透了生漆,主梁和棅条也是用的好木料,天太黑倒也看不透是不是也刷了漆,但瞧着屋子全用卯榫拼接,就算是茅屋只怕也能顶用好些年。
再来就是瞧看屋子的格局,发现一共是三种规制,分别是三丈宽四丈长的小间、四丈宽六丈长的中间和六丈宽九丈长的大间。
黄大郎随意跳上了一栋茅屋的房顶往四周查看,发现是以万家原先砖混结构的庄院为中心,呈九宫格局来建设这些木屋的,若是往外围再拉上一圈城墙,定然就是一座小型的城池了!
“乖乖!这便是日后用来做罐肉的地方?造这许多木屋,拿来养猪岂不是太糟蹋了?”孙七叔在车上手打凉棚一看,也是被这规模吓了一跳,只怕是许多小地方的村镇和聚落也没有这般大小的场面。
黄大郎翻身从屋顶下来,再细细查看了一下木屋的间距,发现小屋的间隔平均不过一丈,中屋一丈五,大屋两丈有余,倒也勉强满意。
也就在黄大郎还在查看的时候,一个看似管事的人匆匆领着几个人跑了过来,老远见着黄大郎便欢喜道:“姑爷!可是姑爷来了!老仆可是一直盼着姑爷来啊!”
黄大郎一瞧,倒也瞧出来人是万家的新任管事万路,当初去迎娶万春奴的时候黄大郎可是没少了赏钱,所以这管事自然是认得黄大郎的。
见万路迎了过来,黄大郎便也与他寒暄几句,而后问道:“不错!如今建得多少屋子了?”
万路拿出一本随身的账簿,却是直接报道:“算齐今日,共建成大屋三十六栋,中屋一百零八栋,小屋二百零九栋。”
黄大郎心中暗自惊讶,却也不动声色的继续问道:“造价又是几何?”
万路这才翻开账簿点算了几个项目后,倒也迅速的回答道:“如今平算下来,小屋造价不过八十贯、中屋三百二十贯、大屋八百五十贯前后,根据老爷定下的规制,如今还缺七栋小屋。”
众人听了都暗暗心算,也不由都是大吃一惊。
黄大郎自然也是被万家的大手笔给惊住了,其他不算,光是建这几百栋木屋投入的钱财就有八万贯之多。按照黄大郎原先的本意,也就是让万年青靠着原本的庄子随意先建个十几栋屋子好安置前期搬到此处的孩子们一起育养仔猪的帮佣,然后再慢慢向外辐射扩建。
不过当初他倒是的确与万年青说了有关这个庄子的远景规划,计划是要将它建成一个每月至少出栏一千头生猪,十万罐猪肉制品的一条龙产业城。
可他是真没想到,万年青居然如此大的手笔,一下就把规模搞得这般大。
那万路也不知道黄大郎被吓到了,还忙不迭的指着东面道:“姑爷,上个月初五,从杭州请来的陶匠也在举水边上查探出了好几块陶土地,按他说法一旦建起大窑,人手充足的话两年之后每月可烧制十万枚陶罐。”
已经吃了一惊的黄大郎自然不会再吃第二惊了,便也耐着性子听万路将此地的事情慢慢介绍完。
现如今,万家庄子里养着猪母(产子母猪)一百二十五头,猪公五头,仔猪三百二十头,存粮约两千一百石,其中九成是今年和上年本地产出的粟米,少部分是麦和稻,此时黄州等地还没大规模的种植水稻和冬小麦,旱田的主要粮食作物还是粟米。不过在黄州境内的黄陂和麻城东南,已经有大量的水田被开垦出来,专门用来种植南方水稻。
还有就是万家还让人根据整个的格局铺设了四条大路,十二条小路,提前就将黄大郎产业城的未来交通构想给实现了。
并且万路还特别强调,这些泥土路都是当地乡民主动出工出料来铺设,没有花一分钱。
也就在万路正说着的时候,却看见两个穿着中衣(正装的内衫)的中年人一脚高一脚低的跑了过来,瞧着两人都是四五十岁的年纪了,却把衣袖和裤脚都挽得老高,头上的发髻也胡乱用树杈簪着,脸上短髯杂乱,手上也全是泥垢油污。
万路见了忙引荐道:“姑爷快来拜见,这三老爷,讳松、四老爷,讳竹。”
本来就打定主意不吃惊了的黄大郎还是忍不住又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两人居然是岳父万年青的兄长万年松和万年竹,当即急忙以后辈拜见长辈的礼仪叩见。
万年松笑呵呵的迎了上来,一把扶起黄大郎笑道:“且让老夫瞧瞧,这咱家的新姑爷却是如何?”
说着手上用力拍打了几下,倒也没交瞧出什么破绽来,就听他哈哈大笑:“好!身子骨不弱,听老八说还是个读书种子,好好好!”
万年竹也上来瞧看了黄大郎几眼,中肯的道了一句:“嗯!瞧面相,是个实诚之人!”
这话说的黄大郎有些尴尬,他的确是面相老实,这心里实诚不实诚倒也不足与外人道了。
寒暄了几句,黄大郎也没忘记将孙立和孙家四老等人与万家二老引荐,之后万年松便执黄大郎的手,带路往庄子引去。
一路上听他介绍,原来眼前的这些木屋都是他兄弟亲自督建,算上工匠帮闲计有五百多人,这几日已经陆续发散了好几批人回家过年,剩下的百余人都是万家的仆役,要在除夕前将木屋都建成。
只不过他也知道就这么一口气塞给黄大郎八千亩土地只怕会弄巧成拙,所以也就按之前商议增补的一千九百余亩的规模上,补足两千亩便作罢!
这些日子万家在庄子上的留守人员也没闲着,而是按照黄大郎的交代一个劲搭建着简易民房,也就是四根柱子撑着茅草屋顶,用篾席围上三面半也就成了。
由于庄子的地理位置在官道的岔路上,所以一行人为了藏匿行踪来回绕路,差不多天快黑的时候这才赶到了庄子上。
谁知一看现场,便也就吃了一大惊,只见怕是有四五百亩方圆的田地上,按照黄大郎的要求修了好几百栋木屋。哪怕就是此时,也还有百多人正在忙碌着同时搭建三栋木屋,其中两栋已经装好的屋顶正在铺放稻草,还有一栋正在架梁。
黄大郎走下车细细一瞧,首先就发现这木屋围着的篾席都是双层篾席,中间居然还创造性的多夹了一层泡过鱼胶的厚麻布,可以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然后柱子都是至少六寸直径的松木或柏木,并且都刷透了生漆,主梁和棅条也是用的好木料,天太黑倒也看不透是不是也刷了漆,但瞧着屋子全用卯榫拼接,就算是茅屋只怕也能顶用好些年。
再来就是瞧看屋子的格局,发现一共是三种规制,分别是三丈宽四丈长的小间、四丈宽六丈长的中间和六丈宽九丈长的大间。
黄大郎随意跳上了一栋茅屋的房顶往四周查看,发现是以万家原先砖混结构的庄院为中心,呈九宫格局来建设这些木屋的,若是往外围再拉上一圈城墙,定然就是一座小型的城池了!
“乖乖!这便是日后用来做罐肉的地方?造这许多木屋,拿来养猪岂不是太糟蹋了?”孙七叔在车上手打凉棚一看,也是被这规模吓了一跳,只怕是许多小地方的村镇和聚落也没有这般大小的场面。
黄大郎翻身从屋顶下来,再细细查看了一下木屋的间距,发现小屋的间隔平均不过一丈,中屋一丈五,大屋两丈有余,倒也勉强满意。
也就在黄大郎还在查看的时候,一个看似管事的人匆匆领着几个人跑了过来,老远见着黄大郎便欢喜道:“姑爷!可是姑爷来了!老仆可是一直盼着姑爷来啊!”
黄大郎一瞧,倒也瞧出来人是万家的新任管事万路,当初去迎娶万春奴的时候黄大郎可是没少了赏钱,所以这管事自然是认得黄大郎的。
见万路迎了过来,黄大郎便也与他寒暄几句,而后问道:“不错!如今建得多少屋子了?”
万路拿出一本随身的账簿,却是直接报道:“算齐今日,共建成大屋三十六栋,中屋一百零八栋,小屋二百零九栋。”
黄大郎心中暗自惊讶,却也不动声色的继续问道:“造价又是几何?”
万路这才翻开账簿点算了几个项目后,倒也迅速的回答道:“如今平算下来,小屋造价不过八十贯、中屋三百二十贯、大屋八百五十贯前后,根据老爷定下的规制,如今还缺七栋小屋。”
众人听了都暗暗心算,也不由都是大吃一惊。
黄大郎自然也是被万家的大手笔给惊住了,其他不算,光是建这几百栋木屋投入的钱财就有八万贯之多。按照黄大郎原先的本意,也就是让万年青靠着原本的庄子随意先建个十几栋屋子好安置前期搬到此处的孩子们一起育养仔猪的帮佣,然后再慢慢向外辐射扩建。
不过当初他倒是的确与万年青说了有关这个庄子的远景规划,计划是要将它建成一个每月至少出栏一千头生猪,十万罐猪肉制品的一条龙产业城。
可他是真没想到,万年青居然如此大的手笔,一下就把规模搞得这般大。
那万路也不知道黄大郎被吓到了,还忙不迭的指着东面道:“姑爷,上个月初五,从杭州请来的陶匠也在举水边上查探出了好几块陶土地,按他说法一旦建起大窑,人手充足的话两年之后每月可烧制十万枚陶罐。”
已经吃了一惊的黄大郎自然不会再吃第二惊了,便也耐着性子听万路将此地的事情慢慢介绍完。
现如今,万家庄子里养着猪母(产子母猪)一百二十五头,猪公五头,仔猪三百二十头,存粮约两千一百石,其中九成是今年和上年本地产出的粟米,少部分是麦和稻,此时黄州等地还没大规模的种植水稻和冬小麦,旱田的主要粮食作物还是粟米。不过在黄州境内的黄陂和麻城东南,已经有大量的水田被开垦出来,专门用来种植南方水稻。
还有就是万家还让人根据整个的格局铺设了四条大路,十二条小路,提前就将黄大郎产业城的未来交通构想给实现了。
并且万路还特别强调,这些泥土路都是当地乡民主动出工出料来铺设,没有花一分钱。
也就在万路正说着的时候,却看见两个穿着中衣(正装的内衫)的中年人一脚高一脚低的跑了过来,瞧着两人都是四五十岁的年纪了,却把衣袖和裤脚都挽得老高,头上的发髻也胡乱用树杈簪着,脸上短髯杂乱,手上也全是泥垢油污。
万路见了忙引荐道:“姑爷快来拜见,这三老爷,讳松、四老爷,讳竹。”
本来就打定主意不吃惊了的黄大郎还是忍不住又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两人居然是岳父万年青的兄长万年松和万年竹,当即急忙以后辈拜见长辈的礼仪叩见。
万年松笑呵呵的迎了上来,一把扶起黄大郎笑道:“且让老夫瞧瞧,这咱家的新姑爷却是如何?”
说着手上用力拍打了几下,倒也没交瞧出什么破绽来,就听他哈哈大笑:“好!身子骨不弱,听老八说还是个读书种子,好好好!”
万年竹也上来瞧看了黄大郎几眼,中肯的道了一句:“嗯!瞧面相,是个实诚之人!”
这话说的黄大郎有些尴尬,他的确是面相老实,这心里实诚不实诚倒也不足与外人道了。
寒暄了几句,黄大郎也没忘记将孙立和孙家四老等人与万家二老引荐,之后万年松便执黄大郎的手,带路往庄子引去。
一路上听他介绍,原来眼前的这些木屋都是他兄弟亲自督建,算上工匠帮闲计有五百多人,这几日已经陆续发散了好几批人回家过年,剩下的百余人都是万家的仆役,要在除夕前将木屋都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