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祥轻轻推开门,迈步进来,看到我束好的包裹,惊道:“你要走?”
“是啊,我打算马上启程前往北地。”我伸手摘下墙上的佩剑,又把包裹背在肩上,向他拱了拱手:“这两日多有叨扰,就此别过。”就要推门出去,周祥在后道:“等一下。”
我回头看着他:“还有什么事?”
“不如我送你去吧,你一个女儿家,孤身上路,实在让人放心不下。”周祥迟疑半晌,低声道。
“不用了,你也是有军务在身的人,让你陪了我两日,我已经很过意不去了。”我转过头,径直往外走。
“等一等。”周祥飞身过来,拦住我的去路。
“你这是干什么?”我皱眉看着他。
周祥脸上神情犹豫,许久方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我:“这是我今天早晨刚刚收到的,本来不想告诉你,现在……唉,你自己看吧。”
信上还带着他的体温,一种可怕的预感涌上我心头,我颤抖着手接过他手中的信件,却没有勇气打开它。周祥的语气很沉重:“这是朱福用飞鸽传书送来的信函,信上说皇甫将军几日前在捉拿晋王时,被暗箭所伤,坠入耶江,至今下落不明。”
我的眼前忽然一片昏暗,只听到周祥焦急的叫声:“小月,小月……。”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北地。
皇甫少华从昏迷中醒来,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头顶是青色的瓦面,他挣扎着坐起身,脑中一阵晕眩,只得又躺了下去,胳膊上的箭伤已经好了很多,只有一些轻微的疼痛,只是胸口的箭伤还痛得厉害。
少华轻轻解开内衣看了一眼,伤口被一大堆粗布条包扎着,捆得乱七八糟,显然为他疗伤之人并不懂得包扎之术,捆成这样,跟一团乱麻似的,连布头在哪都找不到,到时看他怎么解开。想到这里,少华不禁摇头莞尔。
坠下悬崖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晋王被翠袖一剑杀死,正在震惊之时,耳畔忽然听到尖锐的啸声,不及思索,一边用剑拨,一边向一旁闪避,铁箭来势太快,只避过了心口,伤在左侧。
以为自己马上要命丧当场,却听到女子的一声尖叫,一个娇小的身影扑到身前,随后的事就一点都不知道了。
少华环视左右,这是一间普通的北方民居,室内摆着一张矮桌,一个木凳,桌上还有一盏油灯。门忽然吱呀一声开了,进来一个穿着青布衣裙的老妇人,手上端着一碗稀粥,她看到少华,笑道:“你醒了。快把粥喝了吧。”
少华惊讶地看着她:“大娘,我怎么会在这里?”
“你受了箭伤,已经昏迷三天了,是你娘子把你从乱军中救回来的。”老妇把稀粥端到他面前。
“我娘子?”少华的眼睛睁得好大。
“你真是好福气,娶了一个这么美貌,又这么贤惠的娘子,她守了你几天几夜,几乎没有合过眼,方才是老身硬把她拖下去休息的。”
“你是说,我已经昏迷三天三夜了。”少华顾不得想娘子的事,急忙伸手拉住她。
“是啊,你伤得很重,又被江水泡过,幸好我庄上有个卖蛇药的,懂得些医理,用了草药,外敷内服,方才把你救过来。”
“多谢大娘,这是什么地方?离军营有多远?”少华想到丽君,若是得知他的噩耗,她该会如何的伤心啊,必须马上赶回去。
“这里是周庄,离军营有五十里路。”
“大娘,我有急事,必须马上回军营去。等回到军营,我再叫人上门酬谢。”少华归心似箭。
“你要走?”门轻轻地开了,一个模样俏丽的绿衣女子站在门边,哀怨地看着他。
“翠袖?”少华大感惊讶:“是你救了我?”老妇立刻识趣地走了。
翠袖慢慢走到床边,端起那碗稀粥:“将军,你已有几日粒米未进了,若不吃饱,如何有力气回军营?”
“谢谢你。”少华伸手想接过她手中的碗,牵动背上伤势,不禁皱起眉头。
翠袖瞪了他一眼:“伤成这样,还想自己吃东西,还是我喂你吧。”说完便舀满一勺,递到他唇边。少华的脸顿时涨得通红。犹豫片刻,低声道:“姑娘,叛乱?”
“你放心,叛乱已经完全平息了。你军中的将领向朝廷奏了捷报。”翠袖嘟起小嘴看着他。
“你都知道,那你为何不告诉他们我的消息,还有你姐姐呢,这次能够平定叛乱,你们姐妹立了大功,我要向皇上奏请,给你们封赏。”
“我和姐姐帮你,为的不是封赏。”翠袖双颊微红。只是因为私心,所以没有把将军还活着的喜讯告知他的手下,只希望能够多在他身边待一段时日,哪怕只有几天。这几日每日看着他沉睡中的脸,那么苍白,那么憔悴,心便痛得如刀割一般,恨不得那一箭射在自己身上。只可惜这个大木头,根本无法明白自己的心意,看他的样子,简直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到军营中去。
少华挣扎着要从床上起来,翠袖慌忙按住他:“不行,你伤得太重,最少也要卧床休息几日,方可活动。”
少华摇头推开她,慢慢下床,站在地上,忽然一阵眩晕袭来,险些栽倒。翠袖迅速伸手扶住他,低声埋怨道:“没见过象你这么固执的人,把这碗粥喝了,我就去军营,让他们派人来接你回去。”
少华犹豫片刻,想到自己如今连行走都困难,确实不宜出行,终于点了点头,翠袖欣喜不已,忙扶着他坐在榻上,把碗里的粥一勺勺喂到他口里。喂完粥,又扶他躺下,这才转身出去。到了门外,她又迟疑了:“真得要把将军还活着的消息告诉他的手下吗?”老天似乎听到了她的话,天上一阵雷过,下起雨来,而且越下越大。翠袖心中松了一口气,至少今天不用去了,最好以后天天下这样的大雨,永远都不要停就好了。
“是啊,我打算马上启程前往北地。”我伸手摘下墙上的佩剑,又把包裹背在肩上,向他拱了拱手:“这两日多有叨扰,就此别过。”就要推门出去,周祥在后道:“等一下。”
我回头看着他:“还有什么事?”
“不如我送你去吧,你一个女儿家,孤身上路,实在让人放心不下。”周祥迟疑半晌,低声道。
“不用了,你也是有军务在身的人,让你陪了我两日,我已经很过意不去了。”我转过头,径直往外走。
“等一等。”周祥飞身过来,拦住我的去路。
“你这是干什么?”我皱眉看着他。
周祥脸上神情犹豫,许久方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我:“这是我今天早晨刚刚收到的,本来不想告诉你,现在……唉,你自己看吧。”
信上还带着他的体温,一种可怕的预感涌上我心头,我颤抖着手接过他手中的信件,却没有勇气打开它。周祥的语气很沉重:“这是朱福用飞鸽传书送来的信函,信上说皇甫将军几日前在捉拿晋王时,被暗箭所伤,坠入耶江,至今下落不明。”
我的眼前忽然一片昏暗,只听到周祥焦急的叫声:“小月,小月……。”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北地。
皇甫少华从昏迷中醒来,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头顶是青色的瓦面,他挣扎着坐起身,脑中一阵晕眩,只得又躺了下去,胳膊上的箭伤已经好了很多,只有一些轻微的疼痛,只是胸口的箭伤还痛得厉害。
少华轻轻解开内衣看了一眼,伤口被一大堆粗布条包扎着,捆得乱七八糟,显然为他疗伤之人并不懂得包扎之术,捆成这样,跟一团乱麻似的,连布头在哪都找不到,到时看他怎么解开。想到这里,少华不禁摇头莞尔。
坠下悬崖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晋王被翠袖一剑杀死,正在震惊之时,耳畔忽然听到尖锐的啸声,不及思索,一边用剑拨,一边向一旁闪避,铁箭来势太快,只避过了心口,伤在左侧。
以为自己马上要命丧当场,却听到女子的一声尖叫,一个娇小的身影扑到身前,随后的事就一点都不知道了。
少华环视左右,这是一间普通的北方民居,室内摆着一张矮桌,一个木凳,桌上还有一盏油灯。门忽然吱呀一声开了,进来一个穿着青布衣裙的老妇人,手上端着一碗稀粥,她看到少华,笑道:“你醒了。快把粥喝了吧。”
少华惊讶地看着她:“大娘,我怎么会在这里?”
“你受了箭伤,已经昏迷三天了,是你娘子把你从乱军中救回来的。”老妇把稀粥端到他面前。
“我娘子?”少华的眼睛睁得好大。
“你真是好福气,娶了一个这么美貌,又这么贤惠的娘子,她守了你几天几夜,几乎没有合过眼,方才是老身硬把她拖下去休息的。”
“你是说,我已经昏迷三天三夜了。”少华顾不得想娘子的事,急忙伸手拉住她。
“是啊,你伤得很重,又被江水泡过,幸好我庄上有个卖蛇药的,懂得些医理,用了草药,外敷内服,方才把你救过来。”
“多谢大娘,这是什么地方?离军营有多远?”少华想到丽君,若是得知他的噩耗,她该会如何的伤心啊,必须马上赶回去。
“这里是周庄,离军营有五十里路。”
“大娘,我有急事,必须马上回军营去。等回到军营,我再叫人上门酬谢。”少华归心似箭。
“你要走?”门轻轻地开了,一个模样俏丽的绿衣女子站在门边,哀怨地看着他。
“翠袖?”少华大感惊讶:“是你救了我?”老妇立刻识趣地走了。
翠袖慢慢走到床边,端起那碗稀粥:“将军,你已有几日粒米未进了,若不吃饱,如何有力气回军营?”
“谢谢你。”少华伸手想接过她手中的碗,牵动背上伤势,不禁皱起眉头。
翠袖瞪了他一眼:“伤成这样,还想自己吃东西,还是我喂你吧。”说完便舀满一勺,递到他唇边。少华的脸顿时涨得通红。犹豫片刻,低声道:“姑娘,叛乱?”
“你放心,叛乱已经完全平息了。你军中的将领向朝廷奏了捷报。”翠袖嘟起小嘴看着他。
“你都知道,那你为何不告诉他们我的消息,还有你姐姐呢,这次能够平定叛乱,你们姐妹立了大功,我要向皇上奏请,给你们封赏。”
“我和姐姐帮你,为的不是封赏。”翠袖双颊微红。只是因为私心,所以没有把将军还活着的喜讯告知他的手下,只希望能够多在他身边待一段时日,哪怕只有几天。这几日每日看着他沉睡中的脸,那么苍白,那么憔悴,心便痛得如刀割一般,恨不得那一箭射在自己身上。只可惜这个大木头,根本无法明白自己的心意,看他的样子,简直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到军营中去。
少华挣扎着要从床上起来,翠袖慌忙按住他:“不行,你伤得太重,最少也要卧床休息几日,方可活动。”
少华摇头推开她,慢慢下床,站在地上,忽然一阵眩晕袭来,险些栽倒。翠袖迅速伸手扶住他,低声埋怨道:“没见过象你这么固执的人,把这碗粥喝了,我就去军营,让他们派人来接你回去。”
少华犹豫片刻,想到自己如今连行走都困难,确实不宜出行,终于点了点头,翠袖欣喜不已,忙扶着他坐在榻上,把碗里的粥一勺勺喂到他口里。喂完粥,又扶他躺下,这才转身出去。到了门外,她又迟疑了:“真得要把将军还活着的消息告诉他的手下吗?”老天似乎听到了她的话,天上一阵雷过,下起雨来,而且越下越大。翠袖心中松了一口气,至少今天不用去了,最好以后天天下这样的大雨,永远都不要停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