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莲花堆未来的商业推广,杜克倒也不是特别担心,马尔代夫的基地原本就是用来做海外推广使用的,如果实验堆验证成功,杜克就会在拉赫斯夫岛生产大部分零部件,然后加上国内生产的高精密零部件,就能够组装成为核电站中最为关键的核芯。
按照现在杜克的设计来看,即使在仪器仪表、汽轮机组等核心部件采用外购,由于核岛核心部分可以全部自己生产,所以在30万千瓦以上核电站建设成本,现在就已经可以降低到一千美元以下,如果设计容量100万千瓦以上,成本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到950美元左右。
由于设计安全方面天然的优势,比莱姆设计的反应堆在建设复杂程度和建设成本都具有很大优势,高度智能化的设计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同时对于后期运行成本也大幅度降低,按照设计来看,一个百万千瓦级别的核电站管理人员可以减少到100人以内。
对于常规发电部分的设备来说,如果东方动力公司能够收购下来,杜克可以推动其研发出新型大功率汽轮机来做配套,这样成本将会更低,有了新城特钢和希林顿复合材料公司,杜克现在根本不用担心制作大型汽轮机的材料问题。
现在东方动力具备了批量生产30万千瓦汽轮机的生产能力,研发60万千瓦、100万千瓦汽轮机已经有些时日,其中主要问题是加工工艺和材料方面还存在问题。而在这个方面,杜氏重工正好都可以配合解决。
对于杜克来说,这个具有相当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东方动力实在具有很大的购买价值,只是现在不知道蔡思强同对方谈得怎么样了。
不过这些东西,无论成功与否对于杜克来说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只是在成本上进一步增强竞争力而已,即便以现在的成本计算,杜克的反应堆也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杜克只担心没有卖出去的资质。
甚至于购买方有没有钱都不是问题,只要确保发出的电力能够卖出去,杜克就算完全提供建设资金都可以,采用bot方式,然后以经营权转让或者自营收回成本获利。
现在世界上缺电的地方很多,低成本电力在哪里都很受欢迎。
只是销售和生产资质这个事情,在国内基本上已经被关上大门,杜克需要等实验成功后,看看能不能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获得这个资质。
现在具备核能研究资质的国家不少,如果杜克能够以切实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核能技术安全可靠,在付出一定的代价之下,应该可以找到一个同意发放资质的国家。
这些东西,杜克不过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现在,他主要精力还是投在这个实验堆的研究和完善方面,先前的监控系统改进,已经取得了更多的数据用于研究。
从外围到核心,这是杜克的改进研究思路,只是现在缺乏很多比莱姆设计核电站的原始资料,杜克不得不用地球上的已知核能知识去解释和印证,如果实在找不到,还需要将比莱姆设计中得到的新知识进行验证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核能知识库。
这个双向过程复杂无比,很多步骤杜克还必须设计模拟应用来研究验证,等于是将比莱姆的设计重新用地球上的水平重新解析出来,这个研究意义非凡,如果真的能够完成,不过对于杜克也好,还是地球上对裂变核能研究也好,绝对都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到了那个时候,杜克才真正能够说站在了地球核能研究的最前列。
这个过程毫无疑问将非常漫长,杜克估计自己能够在3-5年中解析吃透比莱姆的这个设计,那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好在现在比莱姆在地球上玩得乐不思蜀,对于时间不在有迫切的需求,所以杜克并不太担心时间问题。
说实话,能够在3-5年搞定比莱姆设计的精髓,越级成为世界核能研究的第一人,杜克已经足以自豪了。
沉下心之后,杜克内心不再纠结,他一边根据莲花实验堆的实验数据,致力于小幅改进研究莲花堆的商业化设计,每天通过小小的改进,让莲花堆越来越成熟,一边自己独自研究比莱姆的设计,把比莱姆的设计拆分成为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去研究,每天也有新的所得。
由于基本上工作都集中在了基地,作息安排正常化后,舒雅辞去了飞虹的管理职务,赶到这个风景宜人的基地同杜克并肩工作,负责基地杜克团队一方的管理工作。让杜克不再为管理方面的事情操心。
不久,朱云谦教授的建议得到了正面的反馈,通过军方大佬的力推,上面同意暂停了新堆的国外引进审批工作,对于朱云谦教授建议开发商业堆建议,南方核能公司更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已经开始派人同杜克接洽。
对于经济利益更加看重的南方核能公司来说,朱云谦教授描述的莲花堆在经济性方面的优异表现打动了公司老总李世蕴,朱云谦是核能研究界旗帜,李总相信这位老专家绝对不会信口开河。
建设成本每千瓦一千美元以内,设计寿命70年以上,单单这两个指标在经济性上就能够将当今所有堆型甩开几条街去。
所以李总派出了总工程师和发展部总经理专程来拜访杜克,一方面探讨技术上的可行性,一方面讨论一下商业合作的可能性。
技术方面的问题,总工程师直接在主控机房全面了解了莲花堆的运行情况,对于建设成本、运行维护情况作了详细了解,实地查看了整个实验堆厂区情况,看完这些比起同杜克谈还要直观的事实,总工程师表示没有问题了。
他从来没有看到别的地方核电站有如此优美的环境和工业设计,同时也没有那一座核电站有着如此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统。
可以说,在总工程师眼里,除了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现在还不能确定外,从其他方面看,莲花堆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堆型。
但是面对商业推广,问题就凸显出来,发展部总经理提出,现在杜克这边根本没有生产和销售的资质,南方核能只能够以知识产权转让方式给予杜克一定的设计费用,但是建设、生产和运营等杜克不会再有获利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核电站相关的绝大部分商业利益,杜克都没有利益分享的机会。
对于这个结果,杜克笑着说道,“如果知识产权转让费用能够达到核电站整个运营生命周期中,除去成本收益的三分之一,我也不反对这种方式。”
“杜克博士说笑了,你知道我们不可能采用这个方式计酬的。”南方核能发展部总经理尴尬地笑了笑说道。
“那就是说,我的这个成果,你们只愿意付出象征性的费用了?”杜克继续笑着说道,“如果都是这样,谁还愿意搞科研研发新技术?”
对于这个依靠垄断地位获得巨额利益的企业,杜克心中没有一点好感。
“杜克博士,南方核能是国企,国企有国企做事的规范,对于这个设计费用,一般是不能超出整个建设工程投资的一定比例。”发展部经理看杜克这个表情,就知道今天这个事情是无法谈拢了。
可是这也没有办法,核电工程设计费都有严格的规定,按照这种巨额投资工程来看,通常不可能超过百分之二,这个同杜克的诉求差距实在太远了。
如果莲花堆真能够实现建设成本在1000美元每千瓦,设计寿命70年,那么整个营运期间,即便按照现在不变上网电价4毛钱每千瓦时计算,总收入差不多有700亿人民币毛收入之巨。
除去每千瓦时大概1毛钱的运行成本和初期投资利息等财务成本,毛利润也有500多亿元,再减掉大概毛利润的三分之一作为税收这个最大的支出,净利润也有300多亿人民币,杜克要求利润的三分之一,那就是100多亿人民币了。
这怎么可能,不管是分期付款还是其他方式,南方核能都不会付出如此巨额的费用。
不过这也就是杜克随口这么一说,杜克真正的目的希望能够分享到自己设计的一些利益而已。而不会真的狮子大开口,开出这样的天价来。
要知道南方核电就算是采用其它类型的反应堆费用和性价比没有这么好,但是也绝不会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由此可见这个垄断条件,南方核电的投资回报率是何等的暴利。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巨大获利空间,杜克的最终目的才会定位为挤入这个核电建设和电力供应市场当中,这才是一个未来流淌着黄金的大市场。
但是南方核电显然不会也不能给出这样的条件出来。所以,南方核电的这两个高层虽然确认了杜克的莲花堆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堆型,但是在合作方式上双方差距太大了,完全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基础。
按照现在杜克的设计来看,即使在仪器仪表、汽轮机组等核心部件采用外购,由于核岛核心部分可以全部自己生产,所以在30万千瓦以上核电站建设成本,现在就已经可以降低到一千美元以下,如果设计容量100万千瓦以上,成本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到950美元左右。
由于设计安全方面天然的优势,比莱姆设计的反应堆在建设复杂程度和建设成本都具有很大优势,高度智能化的设计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同时对于后期运行成本也大幅度降低,按照设计来看,一个百万千瓦级别的核电站管理人员可以减少到100人以内。
对于常规发电部分的设备来说,如果东方动力公司能够收购下来,杜克可以推动其研发出新型大功率汽轮机来做配套,这样成本将会更低,有了新城特钢和希林顿复合材料公司,杜克现在根本不用担心制作大型汽轮机的材料问题。
现在东方动力具备了批量生产30万千瓦汽轮机的生产能力,研发60万千瓦、100万千瓦汽轮机已经有些时日,其中主要问题是加工工艺和材料方面还存在问题。而在这个方面,杜氏重工正好都可以配合解决。
对于杜克来说,这个具有相当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东方动力实在具有很大的购买价值,只是现在不知道蔡思强同对方谈得怎么样了。
不过这些东西,无论成功与否对于杜克来说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只是在成本上进一步增强竞争力而已,即便以现在的成本计算,杜克的反应堆也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杜克只担心没有卖出去的资质。
甚至于购买方有没有钱都不是问题,只要确保发出的电力能够卖出去,杜克就算完全提供建设资金都可以,采用bot方式,然后以经营权转让或者自营收回成本获利。
现在世界上缺电的地方很多,低成本电力在哪里都很受欢迎。
只是销售和生产资质这个事情,在国内基本上已经被关上大门,杜克需要等实验成功后,看看能不能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获得这个资质。
现在具备核能研究资质的国家不少,如果杜克能够以切实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核能技术安全可靠,在付出一定的代价之下,应该可以找到一个同意发放资质的国家。
这些东西,杜克不过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现在,他主要精力还是投在这个实验堆的研究和完善方面,先前的监控系统改进,已经取得了更多的数据用于研究。
从外围到核心,这是杜克的改进研究思路,只是现在缺乏很多比莱姆设计核电站的原始资料,杜克不得不用地球上的已知核能知识去解释和印证,如果实在找不到,还需要将比莱姆设计中得到的新知识进行验证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核能知识库。
这个双向过程复杂无比,很多步骤杜克还必须设计模拟应用来研究验证,等于是将比莱姆的设计重新用地球上的水平重新解析出来,这个研究意义非凡,如果真的能够完成,不过对于杜克也好,还是地球上对裂变核能研究也好,绝对都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到了那个时候,杜克才真正能够说站在了地球核能研究的最前列。
这个过程毫无疑问将非常漫长,杜克估计自己能够在3-5年中解析吃透比莱姆的这个设计,那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好在现在比莱姆在地球上玩得乐不思蜀,对于时间不在有迫切的需求,所以杜克并不太担心时间问题。
说实话,能够在3-5年搞定比莱姆设计的精髓,越级成为世界核能研究的第一人,杜克已经足以自豪了。
沉下心之后,杜克内心不再纠结,他一边根据莲花实验堆的实验数据,致力于小幅改进研究莲花堆的商业化设计,每天通过小小的改进,让莲花堆越来越成熟,一边自己独自研究比莱姆的设计,把比莱姆的设计拆分成为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去研究,每天也有新的所得。
由于基本上工作都集中在了基地,作息安排正常化后,舒雅辞去了飞虹的管理职务,赶到这个风景宜人的基地同杜克并肩工作,负责基地杜克团队一方的管理工作。让杜克不再为管理方面的事情操心。
不久,朱云谦教授的建议得到了正面的反馈,通过军方大佬的力推,上面同意暂停了新堆的国外引进审批工作,对于朱云谦教授建议开发商业堆建议,南方核能公司更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已经开始派人同杜克接洽。
对于经济利益更加看重的南方核能公司来说,朱云谦教授描述的莲花堆在经济性方面的优异表现打动了公司老总李世蕴,朱云谦是核能研究界旗帜,李总相信这位老专家绝对不会信口开河。
建设成本每千瓦一千美元以内,设计寿命70年以上,单单这两个指标在经济性上就能够将当今所有堆型甩开几条街去。
所以李总派出了总工程师和发展部总经理专程来拜访杜克,一方面探讨技术上的可行性,一方面讨论一下商业合作的可能性。
技术方面的问题,总工程师直接在主控机房全面了解了莲花堆的运行情况,对于建设成本、运行维护情况作了详细了解,实地查看了整个实验堆厂区情况,看完这些比起同杜克谈还要直观的事实,总工程师表示没有问题了。
他从来没有看到别的地方核电站有如此优美的环境和工业设计,同时也没有那一座核电站有着如此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统。
可以说,在总工程师眼里,除了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现在还不能确定外,从其他方面看,莲花堆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堆型。
但是面对商业推广,问题就凸显出来,发展部总经理提出,现在杜克这边根本没有生产和销售的资质,南方核能只能够以知识产权转让方式给予杜克一定的设计费用,但是建设、生产和运营等杜克不会再有获利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核电站相关的绝大部分商业利益,杜克都没有利益分享的机会。
对于这个结果,杜克笑着说道,“如果知识产权转让费用能够达到核电站整个运营生命周期中,除去成本收益的三分之一,我也不反对这种方式。”
“杜克博士说笑了,你知道我们不可能采用这个方式计酬的。”南方核能发展部总经理尴尬地笑了笑说道。
“那就是说,我的这个成果,你们只愿意付出象征性的费用了?”杜克继续笑着说道,“如果都是这样,谁还愿意搞科研研发新技术?”
对于这个依靠垄断地位获得巨额利益的企业,杜克心中没有一点好感。
“杜克博士,南方核能是国企,国企有国企做事的规范,对于这个设计费用,一般是不能超出整个建设工程投资的一定比例。”发展部经理看杜克这个表情,就知道今天这个事情是无法谈拢了。
可是这也没有办法,核电工程设计费都有严格的规定,按照这种巨额投资工程来看,通常不可能超过百分之二,这个同杜克的诉求差距实在太远了。
如果莲花堆真能够实现建设成本在1000美元每千瓦,设计寿命70年,那么整个营运期间,即便按照现在不变上网电价4毛钱每千瓦时计算,总收入差不多有700亿人民币毛收入之巨。
除去每千瓦时大概1毛钱的运行成本和初期投资利息等财务成本,毛利润也有500多亿元,再减掉大概毛利润的三分之一作为税收这个最大的支出,净利润也有300多亿人民币,杜克要求利润的三分之一,那就是100多亿人民币了。
这怎么可能,不管是分期付款还是其他方式,南方核能都不会付出如此巨额的费用。
不过这也就是杜克随口这么一说,杜克真正的目的希望能够分享到自己设计的一些利益而已。而不会真的狮子大开口,开出这样的天价来。
要知道南方核电就算是采用其它类型的反应堆费用和性价比没有这么好,但是也绝不会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由此可见这个垄断条件,南方核电的投资回报率是何等的暴利。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巨大获利空间,杜克的最终目的才会定位为挤入这个核电建设和电力供应市场当中,这才是一个未来流淌着黄金的大市场。
但是南方核电显然不会也不能给出这样的条件出来。所以,南方核电的这两个高层虽然确认了杜克的莲花堆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堆型,但是在合作方式上双方差距太大了,完全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