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神君
从邓州北营调来的三千颗投掷弹以及一个团的火枪手到达后,我顿时觉得心宽了不少。尽管除御林军之外的各军,包括黑炭团甚至亲卫军都做好了短兵相接的肉搏准备,但接下来的战局却和吕文焕的估计差不多,在又一次大规模的攻击被打退后,元军开始向后退去。
只不过,这一次的反击,仅投掷弹就耗费了一千多颗,如此一来,这一仗所使用的投掷弹数量已经过万了,这可是大把大把的银子啊。当然,这是完全值得的,简单来算,就是用钱物来换取元军将士的性命。
经过两次大战的磨合,对于火器的使用,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惯例,那就是在敌人冲到近前时,以投掷弹先将敌人前列的保护物炸开,再用火枪近距离扫射。
伯颜终究不敢再继续死拼下去,经过一天的攻击,元军始终没能踏进宋军营地一步,况且还损失了大约二万人马。要知道,这两万骑军可是元军的精锐骑兵,绝大多数都是蒙古本族将士或者西域色目将士。
如果从双方的伤亡率来看,绝对就是袁棘所说的屠杀。
就在伯颜和阿术商议之际,驻守许昌的郭侃派人来报,“许昌失守。”
尽管许昌失守这事在伯颜的预计之中,但在得知这个消息时,伯颜还是忍不住长叹一声,看了眼同样无奈的阿术,随即下令道:“火器不可敌,保存力量,众将士听令,退军。”
在经历过襄阳大战和邓州之战后,伯颜、阿术等人隐隐约约觉得,以刀枪剑戟和火器对战,只能是死路一条,这种差距比起铁质武器和木质武器之间的区别还要大,当火器出现在战场上时,战争的胜负就早已注定,这几乎是人力不可扭转的。而且,史玉琪曾经说过,南朝军队现在的武器还只是火器的原始阶段,未来的火器一代比一代先进,到了那时,冷兵器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南朝皇帝赵禥还言及,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科技?科技又是什么?如果伯颜知道后世的美军是如何攻打伊拉克的,就会明白科技强弱带来的天壤之别了。
史玉琪回归后,向阿术、伯颜等人讲述了很多南朝的新鲜事物,什么大钟、火器之类的,同时还有不少新名词,比如冷兵器就是其中的一个。
公孙小宸见到元军缓缓后撤,高兴道:“皇上,敌人撤军了。”
我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笑道:“恩,只可惜没等到吴松含、范天顺两位将军及时赶回,阿术就撤军了,否则我军的成果会更大。”
“皇上,要追击吗?”
“不用,打扫战场吧。”
临近晚饭时分,范天顺率领骑军回到了邓州东大营,几乎就在同时,印应雷从许昌送来的战报也抵达了邓州,而吴松含率领的步军直到次日凌晨才回到营地。
休息一日后,我召集众将,在东大营的中军大帐中召开了此次战役的总结会。
“奇迹,简直就是奇迹啊。”作为本次战役的指挥官,吕文焕首先言道,“陛下,各位将军,这次邓州战役我军伤亡之人数还不到五百人,却击杀了元军二万三千多人,在我朝,不,在人类有记录的战争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我军三线作战,攻取许昌,击败阿里海牙部,并在邓州城下成功地阻击了南阳元军的强攻,三场大战一共消灭了元军三万多人,取得了我军北伐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此战意义重大,不仅击杀了元军的三万主力,还彻底击垮了元朝中路军的士气。正如陛下所言,火器将全面取代现在的冷兵器,这种意识至少领先我们这些常人八百年、一千年,到了此时,还有谁不信陛下之预言呢?我朝有陛下这位‘神君’为尊,何愁大事不成。”
吕文焕三言两语地总结了这次战役的成果,而且借机将我大大地称赞了一番。
“神君万岁,神君万岁!”众将一起欢呼道。
自此,我又多了一个称呼“神君”。
“各位将军,北伐尚未成功,大家还需努力。”我心情大好,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道,“针对吕将军刚才所言,朕再做一点补充,火器虽然无敌,但也要看掌握在谁的手中。邓州一战,我三军将士用命,在元军冲到近前时,没有一人胆怯,而是严格执行了上司的指令,射击、投弹、放箭等行为丝毫不乱,这就说明了我军的整体素质已经大为改善,朕为此感到欣慰,感到骄傲。朕相信,经过一系列战火的洗礼,我军必将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
望着同样兴奋的一众将领,我接着道:“目前,北方大地已经到了严冬季节,根据钦天监的预测,近日,河南境内将会有大雪出现,所以,敌我双方都不可能大肆用兵。为此,在这段时间里,大家的主要任务就是练兵,等明年年初天气转暖之际,就是我军大举出动之时。”
众将异口同声道:“是,皇上。”
“公孙小宸,传令汴梁江爱卿,扩充汴梁军区,争取民心,并适机将围在汴梁周边的元军消灭;传令许昌印爱卿,稳固局势,修生养息。另外,两地也需严加防御,以避免元军突袭,虽说这种可能性极小,但也不可大意。前朝有个叫李塑雪夜袭击蔡州的案例,我军可不能蹈其覆辙。”
“是,皇上。”
“最后,朕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临安火药监第二兵工厂已经全面开工,其规模和产能是原有兵工厂的三倍以上,预计到年底前,整个火药监可以制作出二十门火炮,两万颗投掷弹以及一千五百支火枪。而明年一整年,可以产出两百五十门火炮,三十万颗投掷弹。”
“太好了。”吕文焕道,“陛下,是否逐步将现有的中路北伐军全都配上火枪?”
我点点头道:“会的,不仅是中路军,今后各军都会以火器为主。吕将军,从原襄阳军区将士中挑选出三千名,组建御林军第四师,首批三千人编为一个旅,暂时由吕师孟担任旅长。”
“是,皇上,末将尊命。”
两日后的深夜,一场大雪悄悄地洒向地面。
一大早,我就被方灵叫了起来。出门看去,只见漫天大雪飞舞,似棉絮,似鹅毛,连绵不断地从天上落下,和南方的雪花相比,北方的雪才真正能被称作大雪纷飞。此时,地面上早已被大雪覆盖,视野所及,到处是银装索裹,天地间浑然一色,端的是壮丽无比。
“这就是北方的雪景啊。”看着这场大雪,我突然想到了和菱杉的约定,去北方看雪。我现在已经看到了,可菱杉在哪里呢?菱杉、菱杉,你还好吗?
我叹了口气,心里隐隐作痛,无意识地将头一偏,正好看见在一旁兴高采烈的方灵,“灵儿就是菱杉吗?”这个想法一下又涌进了我的脑海。
“哥,我们来堆个雪人好吗?”
“菱,灵儿,好啊。”
没多久,我们便堆成了一个真人般高的雪人。但是,在这大雪之下,很快便又被飘落下来的雪花所覆盖,只能看出一点点“人”形。仅管如此,方灵仍是乐此不彼,哪怕自身变成了雪人,还在反复堆砌。
失去记忆后,方灵似乎变得更加乐观,站在雪中的方灵就像雪之精灵一般,纯洁、美丽,宛如天上之仙子,不带半分人间烟火,却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我的眼前。
“灵儿。”我不由自主地轻轻叫道。
方灵同样轻轻地“嗯”了一声,道:“哥?”
我没有言语,只是伸手将其紧紧抱住,方灵也没有再问,和我相依相偎,大雪中,我们相拥而立,仿佛在这刹那间,整个世界就只剩下我们两人。
此时无声胜有声。
片刻工夫,大雪落在我们身上,反将我们变成了雪人。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方灵道:“哥,回屋去吧,这种天气很容易冻坏的。”
“好。”我知道以方灵的武功,当可不惧严寒,而我虽然武艺小成,却远远无法与之相比。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十二月十一日上午,当我刚刚吃完早饭,就见袁棘带着吕文焕、吕师夔等人匆匆进来。
吕师夔一进屋便跪倒在地:“皇上,家父已于昨日离世。”
“什么?”我愣了一下道,“终究无法改变啊。”
吕文焕等人并不我明白我后一句话之意:“陛下,家兄疽发背,于昨日病逝。”言罢,交给了我一封吕文德亲笔所写的信函。
在信中,吕文德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对我的感激之情,在其临终前,还可以和自己的儿子见上一面,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再在我面前充当马前卒,为国效力了。
我放下手中信件,伤感道:“人死不能复生,吕爱卿、两位吕将军,节哀顺变。吕元帅这一生虽然做过不少错事,但其也为抗蒙做过很多贡献,朕认为功大于过。”
从邓州北营调来的三千颗投掷弹以及一个团的火枪手到达后,我顿时觉得心宽了不少。尽管除御林军之外的各军,包括黑炭团甚至亲卫军都做好了短兵相接的肉搏准备,但接下来的战局却和吕文焕的估计差不多,在又一次大规模的攻击被打退后,元军开始向后退去。
只不过,这一次的反击,仅投掷弹就耗费了一千多颗,如此一来,这一仗所使用的投掷弹数量已经过万了,这可是大把大把的银子啊。当然,这是完全值得的,简单来算,就是用钱物来换取元军将士的性命。
经过两次大战的磨合,对于火器的使用,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惯例,那就是在敌人冲到近前时,以投掷弹先将敌人前列的保护物炸开,再用火枪近距离扫射。
伯颜终究不敢再继续死拼下去,经过一天的攻击,元军始终没能踏进宋军营地一步,况且还损失了大约二万人马。要知道,这两万骑军可是元军的精锐骑兵,绝大多数都是蒙古本族将士或者西域色目将士。
如果从双方的伤亡率来看,绝对就是袁棘所说的屠杀。
就在伯颜和阿术商议之际,驻守许昌的郭侃派人来报,“许昌失守。”
尽管许昌失守这事在伯颜的预计之中,但在得知这个消息时,伯颜还是忍不住长叹一声,看了眼同样无奈的阿术,随即下令道:“火器不可敌,保存力量,众将士听令,退军。”
在经历过襄阳大战和邓州之战后,伯颜、阿术等人隐隐约约觉得,以刀枪剑戟和火器对战,只能是死路一条,这种差距比起铁质武器和木质武器之间的区别还要大,当火器出现在战场上时,战争的胜负就早已注定,这几乎是人力不可扭转的。而且,史玉琪曾经说过,南朝军队现在的武器还只是火器的原始阶段,未来的火器一代比一代先进,到了那时,冷兵器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南朝皇帝赵禥还言及,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科技?科技又是什么?如果伯颜知道后世的美军是如何攻打伊拉克的,就会明白科技强弱带来的天壤之别了。
史玉琪回归后,向阿术、伯颜等人讲述了很多南朝的新鲜事物,什么大钟、火器之类的,同时还有不少新名词,比如冷兵器就是其中的一个。
公孙小宸见到元军缓缓后撤,高兴道:“皇上,敌人撤军了。”
我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笑道:“恩,只可惜没等到吴松含、范天顺两位将军及时赶回,阿术就撤军了,否则我军的成果会更大。”
“皇上,要追击吗?”
“不用,打扫战场吧。”
临近晚饭时分,范天顺率领骑军回到了邓州东大营,几乎就在同时,印应雷从许昌送来的战报也抵达了邓州,而吴松含率领的步军直到次日凌晨才回到营地。
休息一日后,我召集众将,在东大营的中军大帐中召开了此次战役的总结会。
“奇迹,简直就是奇迹啊。”作为本次战役的指挥官,吕文焕首先言道,“陛下,各位将军,这次邓州战役我军伤亡之人数还不到五百人,却击杀了元军二万三千多人,在我朝,不,在人类有记录的战争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我军三线作战,攻取许昌,击败阿里海牙部,并在邓州城下成功地阻击了南阳元军的强攻,三场大战一共消灭了元军三万多人,取得了我军北伐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此战意义重大,不仅击杀了元军的三万主力,还彻底击垮了元朝中路军的士气。正如陛下所言,火器将全面取代现在的冷兵器,这种意识至少领先我们这些常人八百年、一千年,到了此时,还有谁不信陛下之预言呢?我朝有陛下这位‘神君’为尊,何愁大事不成。”
吕文焕三言两语地总结了这次战役的成果,而且借机将我大大地称赞了一番。
“神君万岁,神君万岁!”众将一起欢呼道。
自此,我又多了一个称呼“神君”。
“各位将军,北伐尚未成功,大家还需努力。”我心情大好,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道,“针对吕将军刚才所言,朕再做一点补充,火器虽然无敌,但也要看掌握在谁的手中。邓州一战,我三军将士用命,在元军冲到近前时,没有一人胆怯,而是严格执行了上司的指令,射击、投弹、放箭等行为丝毫不乱,这就说明了我军的整体素质已经大为改善,朕为此感到欣慰,感到骄傲。朕相信,经过一系列战火的洗礼,我军必将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
望着同样兴奋的一众将领,我接着道:“目前,北方大地已经到了严冬季节,根据钦天监的预测,近日,河南境内将会有大雪出现,所以,敌我双方都不可能大肆用兵。为此,在这段时间里,大家的主要任务就是练兵,等明年年初天气转暖之际,就是我军大举出动之时。”
众将异口同声道:“是,皇上。”
“公孙小宸,传令汴梁江爱卿,扩充汴梁军区,争取民心,并适机将围在汴梁周边的元军消灭;传令许昌印爱卿,稳固局势,修生养息。另外,两地也需严加防御,以避免元军突袭,虽说这种可能性极小,但也不可大意。前朝有个叫李塑雪夜袭击蔡州的案例,我军可不能蹈其覆辙。”
“是,皇上。”
“最后,朕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临安火药监第二兵工厂已经全面开工,其规模和产能是原有兵工厂的三倍以上,预计到年底前,整个火药监可以制作出二十门火炮,两万颗投掷弹以及一千五百支火枪。而明年一整年,可以产出两百五十门火炮,三十万颗投掷弹。”
“太好了。”吕文焕道,“陛下,是否逐步将现有的中路北伐军全都配上火枪?”
我点点头道:“会的,不仅是中路军,今后各军都会以火器为主。吕将军,从原襄阳军区将士中挑选出三千名,组建御林军第四师,首批三千人编为一个旅,暂时由吕师孟担任旅长。”
“是,皇上,末将尊命。”
两日后的深夜,一场大雪悄悄地洒向地面。
一大早,我就被方灵叫了起来。出门看去,只见漫天大雪飞舞,似棉絮,似鹅毛,连绵不断地从天上落下,和南方的雪花相比,北方的雪才真正能被称作大雪纷飞。此时,地面上早已被大雪覆盖,视野所及,到处是银装索裹,天地间浑然一色,端的是壮丽无比。
“这就是北方的雪景啊。”看着这场大雪,我突然想到了和菱杉的约定,去北方看雪。我现在已经看到了,可菱杉在哪里呢?菱杉、菱杉,你还好吗?
我叹了口气,心里隐隐作痛,无意识地将头一偏,正好看见在一旁兴高采烈的方灵,“灵儿就是菱杉吗?”这个想法一下又涌进了我的脑海。
“哥,我们来堆个雪人好吗?”
“菱,灵儿,好啊。”
没多久,我们便堆成了一个真人般高的雪人。但是,在这大雪之下,很快便又被飘落下来的雪花所覆盖,只能看出一点点“人”形。仅管如此,方灵仍是乐此不彼,哪怕自身变成了雪人,还在反复堆砌。
失去记忆后,方灵似乎变得更加乐观,站在雪中的方灵就像雪之精灵一般,纯洁、美丽,宛如天上之仙子,不带半分人间烟火,却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我的眼前。
“灵儿。”我不由自主地轻轻叫道。
方灵同样轻轻地“嗯”了一声,道:“哥?”
我没有言语,只是伸手将其紧紧抱住,方灵也没有再问,和我相依相偎,大雪中,我们相拥而立,仿佛在这刹那间,整个世界就只剩下我们两人。
此时无声胜有声。
片刻工夫,大雪落在我们身上,反将我们变成了雪人。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方灵道:“哥,回屋去吧,这种天气很容易冻坏的。”
“好。”我知道以方灵的武功,当可不惧严寒,而我虽然武艺小成,却远远无法与之相比。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十二月十一日上午,当我刚刚吃完早饭,就见袁棘带着吕文焕、吕师夔等人匆匆进来。
吕师夔一进屋便跪倒在地:“皇上,家父已于昨日离世。”
“什么?”我愣了一下道,“终究无法改变啊。”
吕文焕等人并不我明白我后一句话之意:“陛下,家兄疽发背,于昨日病逝。”言罢,交给了我一封吕文德亲笔所写的信函。
在信中,吕文德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对我的感激之情,在其临终前,还可以和自己的儿子见上一面,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再在我面前充当马前卒,为国效力了。
我放下手中信件,伤感道:“人死不能复生,吕爱卿、两位吕将军,节哀顺变。吕元帅这一生虽然做过不少错事,但其也为抗蒙做过很多贡献,朕认为功大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