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势满天,滚滚冲霄。
开阳县城楼上,驻守的将领见状,直接推断出可能是管亥的营地出了异状。将领派遣士兵出城打探消息,等哨探回报后,终于确定了管亥军营被焚毁的消息。
当即,守城将领派人前往王府禀报。
由于管亥围城,这段时间,王府从来都是彻夜的点着油灯,国相、长史、郎中令等琅琊国的重要官员,每天都聚集在王府议事。守城将领禀报了消息后,王府内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阵阵欢呼声此起彼伏。
所有官员的心中,都松了口气。
即丘、临沂两县兵败后,官员的心中都蒙上了一层阴影,担心管亥破城。
此刻,不再忧虑。
琅琊王刘容得到了消息,也是迅速的穿衣起床,来到大厅落座。
刘容目光落在荀威的身上,见荀威略微佝偻着背,脸上布满了倦容,以及眼中流露出的疲惫之色,道:“这些日子,国相忧心了。今日有此好消息,我琅琊国的危机终于解除了。这一次,真的是多亏了王炎,如果不是他从阳都县出兵救援,就无法击败管亥。国相啊,还是您老慧眼识人。”
荀威谦虚说道:“大王谬赞,老朽愧不敢当。”顿了顿,荀威又道:“目前,我们只知道王炎焚毁了管亥的军营,其余的战况不知道。待到明日,才能知晓王炎最终的战况。”
刘容笑道:“不管如何,这一战取胜是肯定的。”
“大王,此战取胜,全赖王炎救援。既然王炎击败管亥,大王理应进行嘉奖。”
下方,一名官员开口道。
此人名叫杨昭,担任琅琊国中尉。这时期的‘中尉’一职,并非后世的军衔,是郡国常设的官职,其职权类似于一郡的都尉,掌握着治安、缉捕的权利。
杨昭一开口,琅琊国的长史、郎中令、治书、谒者等所有官员,纷纷赞同。
一致认为,应该给与嘉奖。
一方面,王炎是荀威举荐的人才,可以借此和荀威交好;另一方面,王炎担任阳都县的县令,还能征善战,能力出众,前途无量,交好王炎,也是长远的投资。
两点原因,促使所有的官员,都赞同给与嘉奖。
琅琊王刘容听后,也是微微颔首。
王炎解除了琅琊国的危机,的确应该给与赏赐,否则就是赏罚不明。可是仓促间,刘容找不出赏赐的官职等等。
“国相,给与王炎的嘉奖,您有什么建议?”
刘容看向荀威,希望得到建议。
荀威回答道:“大王,老朽和王炎毕竟是认识的,不适合提出嘉奖的内容。毕竟,王炎是老朽举荐的。这一点,不该由老朽说。”
坦诚的一番话,让刘容更加的信服荀威,又说道:“国相岂不闻举贤不避亲的道理?王炎能力卓著,他取得了功勋,应该给与嘉奖。所以,国相但说无妨,不要有顾忌。”
荀威捋了捋颌下的胡须,道:“王炎接触开阳县的危机,功勋卓著,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老朽以为,可以拔擢王炎进入琅琊国为官。”
“什么官职?”刘容问道。
荀威回答道:“开阳县县令,兼任国相佐吏。”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开阳县作为琅琊国的治所所在地,待遇、权利比阳都县更好,一旦把王炎调入开阳县担任县令,意味着王炎进入了琅琊国的权力核心。
更重要的是,荀威让王炎担任国相佐吏,更是意义非凡。
国相是一国权利最重的官员,王炎担任荀威的佐吏,分明是把王炎当做未来的国相培养。这样一来,许多觊觎国相一职的官员就看不下去了。
一方面,王炎来开阳县任职,涉及政务体系,对他们未来的升迁肯定有影响;另一反面,荀威有王炎辅佐,荀威长于政务,王炎善于统兵,两人和在一起,绝对是固若金汤。
郎中令不愿意荀威再培养一个强势的国相出来,严肃说道:“王炎取得了战果,应该嘉奖。但本官不认为提拔为开阳县令合适。一方面,王炎在阳都县任职半年,没有作出任何的政绩,可谓是中规中矩,不足为奇;另一方面,王炎还是太年轻,需要多加磨砺。骤然拔擢为要员,唯恐会拔苗助长。”
王府的治书说道:“事实上,王炎擅长的是带兵打仗,并非治理内政。如果因为打仗取得了胜利,就能破格担任开阳县令,恐怕其余各县的县令不再努力的治理内政,而是要汇聚所有力量训练士兵。这样一来,反而本末倒置,让百姓受难。”
中尉杨昭站出来说道:“郎中令和治书的话有道理,可是,是否太过了。王炎这一战的功勋有目共睹,奖赏一个县令不足为奇。”
此话一出,王府的谒者、大夫纷纷开口,不同意对王炎的嘉奖。
“安静,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刘容目光一扫,大厅中顿时安静下来。
刘容看向荀威,脸上挂着笑容,缓缓说道:“国相,治书提到的一点很重要。如果经此一战,就把王炎提拔上来,各县的县令恐怕会不事生产,荒废农事。本王也觉得有些不妥,国相再想一想其余的赏赐。”
荀威脸上并无愠怒,反而流露出一丝微笑,道:“大王,老臣还有一个建议。刚才从诸位同僚的话分析,都一致的认为王炎处理政务有待历练。既如此,那王炎统兵的能力,应该是没有人质疑的吧。”
不等官员开口,琅琊王刘容挥手道:“领兵作战上的能力,无人可比。”
一句话,让所有官员哑口无言。
荀威说道:“既然大王都这么说了,老臣斗胆建议,任命王炎为琅琊国督军。督军一职,统帅琅琊国各县军队。王炎担任阳都县令,并兼任琅琊国督军,一方面可以锻炼他治理地方的内政能力;另一方面,一旦再有战事,他随时能提调各县的兵力迎敌。届时,别说黄巾贼管亥来犯,就算北方的黑山贼张燕来犯,也不足畏惧。”
这一建议,令众人愕然。
相比于开阳县令及国相佐吏一职,督军的全力反而更大。
提调各县兵力,意味着可以节制各县的县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职务相当于给了王炎一口尚方宝剑,看哪个县的县令不爽,就可以直接收拾。不过,这一权利没有涉及开阳县,毕竟督军是督查提调琅琊国内的其他各县,不可能连开阳县也一并纳入。
荀威目光望向众人,道:“莫非,诸位同僚还有意见?诸位都认为王炎领兵的能力出众。现在的官职,没问题吧。”
话语中,隐隐带了一丝的怒意。
王府的官员先前反驳了一次,这一回,谁都不愿意再得罪荀威。毕竟,王炎担任督军一职,没有威胁到他们自身的利益,没有必要再当出头鸟。
荀威见状,心中冷笑。
提议王炎担任开阳县的县令及国相佐吏,是他的一次试探。至于后面提及的督军一职,才是他真正的想法。
刘容见没人反对,道:“诸公都认可,那就等王炎进城觐见时,给与赏赐。”
开阳县城楼上,驻守的将领见状,直接推断出可能是管亥的营地出了异状。将领派遣士兵出城打探消息,等哨探回报后,终于确定了管亥军营被焚毁的消息。
当即,守城将领派人前往王府禀报。
由于管亥围城,这段时间,王府从来都是彻夜的点着油灯,国相、长史、郎中令等琅琊国的重要官员,每天都聚集在王府议事。守城将领禀报了消息后,王府内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阵阵欢呼声此起彼伏。
所有官员的心中,都松了口气。
即丘、临沂两县兵败后,官员的心中都蒙上了一层阴影,担心管亥破城。
此刻,不再忧虑。
琅琊王刘容得到了消息,也是迅速的穿衣起床,来到大厅落座。
刘容目光落在荀威的身上,见荀威略微佝偻着背,脸上布满了倦容,以及眼中流露出的疲惫之色,道:“这些日子,国相忧心了。今日有此好消息,我琅琊国的危机终于解除了。这一次,真的是多亏了王炎,如果不是他从阳都县出兵救援,就无法击败管亥。国相啊,还是您老慧眼识人。”
荀威谦虚说道:“大王谬赞,老朽愧不敢当。”顿了顿,荀威又道:“目前,我们只知道王炎焚毁了管亥的军营,其余的战况不知道。待到明日,才能知晓王炎最终的战况。”
刘容笑道:“不管如何,这一战取胜是肯定的。”
“大王,此战取胜,全赖王炎救援。既然王炎击败管亥,大王理应进行嘉奖。”
下方,一名官员开口道。
此人名叫杨昭,担任琅琊国中尉。这时期的‘中尉’一职,并非后世的军衔,是郡国常设的官职,其职权类似于一郡的都尉,掌握着治安、缉捕的权利。
杨昭一开口,琅琊国的长史、郎中令、治书、谒者等所有官员,纷纷赞同。
一致认为,应该给与嘉奖。
一方面,王炎是荀威举荐的人才,可以借此和荀威交好;另一方面,王炎担任阳都县的县令,还能征善战,能力出众,前途无量,交好王炎,也是长远的投资。
两点原因,促使所有的官员,都赞同给与嘉奖。
琅琊王刘容听后,也是微微颔首。
王炎解除了琅琊国的危机,的确应该给与赏赐,否则就是赏罚不明。可是仓促间,刘容找不出赏赐的官职等等。
“国相,给与王炎的嘉奖,您有什么建议?”
刘容看向荀威,希望得到建议。
荀威回答道:“大王,老朽和王炎毕竟是认识的,不适合提出嘉奖的内容。毕竟,王炎是老朽举荐的。这一点,不该由老朽说。”
坦诚的一番话,让刘容更加的信服荀威,又说道:“国相岂不闻举贤不避亲的道理?王炎能力卓著,他取得了功勋,应该给与嘉奖。所以,国相但说无妨,不要有顾忌。”
荀威捋了捋颌下的胡须,道:“王炎接触开阳县的危机,功勋卓著,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老朽以为,可以拔擢王炎进入琅琊国为官。”
“什么官职?”刘容问道。
荀威回答道:“开阳县县令,兼任国相佐吏。”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开阳县作为琅琊国的治所所在地,待遇、权利比阳都县更好,一旦把王炎调入开阳县担任县令,意味着王炎进入了琅琊国的权力核心。
更重要的是,荀威让王炎担任国相佐吏,更是意义非凡。
国相是一国权利最重的官员,王炎担任荀威的佐吏,分明是把王炎当做未来的国相培养。这样一来,许多觊觎国相一职的官员就看不下去了。
一方面,王炎来开阳县任职,涉及政务体系,对他们未来的升迁肯定有影响;另一反面,荀威有王炎辅佐,荀威长于政务,王炎善于统兵,两人和在一起,绝对是固若金汤。
郎中令不愿意荀威再培养一个强势的国相出来,严肃说道:“王炎取得了战果,应该嘉奖。但本官不认为提拔为开阳县令合适。一方面,王炎在阳都县任职半年,没有作出任何的政绩,可谓是中规中矩,不足为奇;另一方面,王炎还是太年轻,需要多加磨砺。骤然拔擢为要员,唯恐会拔苗助长。”
王府的治书说道:“事实上,王炎擅长的是带兵打仗,并非治理内政。如果因为打仗取得了胜利,就能破格担任开阳县令,恐怕其余各县的县令不再努力的治理内政,而是要汇聚所有力量训练士兵。这样一来,反而本末倒置,让百姓受难。”
中尉杨昭站出来说道:“郎中令和治书的话有道理,可是,是否太过了。王炎这一战的功勋有目共睹,奖赏一个县令不足为奇。”
此话一出,王府的谒者、大夫纷纷开口,不同意对王炎的嘉奖。
“安静,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刘容目光一扫,大厅中顿时安静下来。
刘容看向荀威,脸上挂着笑容,缓缓说道:“国相,治书提到的一点很重要。如果经此一战,就把王炎提拔上来,各县的县令恐怕会不事生产,荒废农事。本王也觉得有些不妥,国相再想一想其余的赏赐。”
荀威脸上并无愠怒,反而流露出一丝微笑,道:“大王,老臣还有一个建议。刚才从诸位同僚的话分析,都一致的认为王炎处理政务有待历练。既如此,那王炎统兵的能力,应该是没有人质疑的吧。”
不等官员开口,琅琊王刘容挥手道:“领兵作战上的能力,无人可比。”
一句话,让所有官员哑口无言。
荀威说道:“既然大王都这么说了,老臣斗胆建议,任命王炎为琅琊国督军。督军一职,统帅琅琊国各县军队。王炎担任阳都县令,并兼任琅琊国督军,一方面可以锻炼他治理地方的内政能力;另一方面,一旦再有战事,他随时能提调各县的兵力迎敌。届时,别说黄巾贼管亥来犯,就算北方的黑山贼张燕来犯,也不足畏惧。”
这一建议,令众人愕然。
相比于开阳县令及国相佐吏一职,督军的全力反而更大。
提调各县兵力,意味着可以节制各县的县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职务相当于给了王炎一口尚方宝剑,看哪个县的县令不爽,就可以直接收拾。不过,这一权利没有涉及开阳县,毕竟督军是督查提调琅琊国内的其他各县,不可能连开阳县也一并纳入。
荀威目光望向众人,道:“莫非,诸位同僚还有意见?诸位都认为王炎领兵的能力出众。现在的官职,没问题吧。”
话语中,隐隐带了一丝的怒意。
王府的官员先前反驳了一次,这一回,谁都不愿意再得罪荀威。毕竟,王炎担任督军一职,没有威胁到他们自身的利益,没有必要再当出头鸟。
荀威见状,心中冷笑。
提议王炎担任开阳县的县令及国相佐吏,是他的一次试探。至于后面提及的督军一职,才是他真正的想法。
刘容见没人反对,道:“诸公都认可,那就等王炎进城觐见时,给与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