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安道:“晚辈的意思是,假如废了中书省,以圣上之英明,终有一日会发现,天下之大,他一人理政,实在顾不过来。 更新最快”
“不然。圣上金口即开,一旦废了中书省,便绝不会出尔反尔。”张居平反驳道。
孔浩言见步安一脸沉着,丝毫没有被张居平问倒的样子,便知道张大人也犯了他曾犯过的错,着了这小儿的道,但他有心瞧一瞧,这小书生于治国之道,天赋、才能究竟到了何种程度,因此默不作声,好整以暇地等着他的高论。
“老大人所言极是,圣上不会出尔反尔。”步安诚恳道:“晚辈不敢妄自揣摩圣意,不过……晚辈总觉得,圣上一旦忙不过来,总要找人商议,换言之,假使圣上独自理政,也必然需要几个幕僚。”
“百官皆是圣上的幕僚。”张居平提醒道。
“虽说兼听则明,可人多主意也多,怕是听不过来的。晚辈觉得,圣上有个三五幕僚,大约就足够了。”步安故作沉思道:“圣上英明,必定要挑选德才兼备之人,留在近旁好随时商议国是,幕僚之称不妥,姑称其为大学士吧。”
步安看了一眼孔浩言,像是在说,这样算不算言之有物了,不料孔浩言不苟言笑,只等着他再说下去。
无奈他只好接着道:“圣上或自行甄选大学士,或命百官推举……”
张居平出声打断了步安,道:“假使真如你说言,中书省倒也不是废不得。又假使圣上果真命百官推选德才兼备者,以为辅佐,废中书省反而是一件好事了。”
步安闭口不言,不愿再往下说了。他刚才看似循循推演,实际早有腹稿,所说的一切都是他所知的历史上发生过的。
废中书省,建内阁,廷推大学士……这是明朝皇帝为了集中君权所选择的道路,只不过最后引来朋党之祸,成为明朝覆亡的推手之一。
见步安不再说话,张居平只当他计穷于此,沉思半晌之后,起身感慨道:“好。这番推演有理有据,比起那三计定天下,也不遑多让。少年人有胆有谋,老夫不曾看错你!”
步安赶紧弯腰行礼,“老大人过誉,晚辈惶恐不已。”
张居平哈哈一笑,便走了出去,账内只剩下孔浩言与步安二人。
“我问你作何感想,你为何只说废中书省一事,偏偏对燕幽战局草草掠过呢?”孔浩言显然不愿意那么轻松就放过步安。
“老大人既然有此一问,自然是看透了,又何必来考教晚辈。”步安笑笑道。
孔浩言看着步安,突然叹道:“你都知道是考教了,还不老实答来。”
“这两件事,本是同一桩。”步安答道。
孔浩言闻言,点头道:“你果然看得明白。燕幽大捷,圣上不喜。”
步安附和道:“不久就要替换监军了吧。”
孔浩言苦笑道:“你猜得毫厘不差,新监军已经在路上。唉……燕幽不败,屠琅有功,怎好罢黜右相呢。”
两人此刻所说的,都是诛心之论,可现实种种,都佐证了这种看法:隆兴皇帝命右相屠良庸之子屠琅领燕幽大军,力战罗刹,目的不是要赢,而是要败,败了才有理由罢黜右相,继而为废除中书省除去阻力。
这位年轻皇帝,为了独揽大权,实在费劲了心思;帝王术略显稚嫩,却足够狠辣。
可步安有些想不通,到底是什么事情,让隆兴皇帝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危机感,以至于为了多一点点专权独断,不惜拿燕幽战局来做筹码呢?
“有一件事,我须得说予你听。”孔浩言眉头紧皱,他今日都没怎么笑过,这点很反常:“步鸿轩之事,圣上已经知道了……前些日早朝之上,有人参了余唤忠一本,所为正是他与步鸿轩定下的婚约。”
“那婚约理应不算数了吧?”步安觉察到了一丝不祥。
“事情有些不巧。”孔浩言摇头道:“余唤忠当廷自责,求圣上治罪,可圣上听了事情经过……”
“怎么?”步安急道。
“圣上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孔浩言语气有些沉闷:“总之,你与余幼薇,已是御赐婚约了。”
“还是入赘?!”这是步安最最关心的。
孔浩言没有回答,等于是默认了。
步安气得浑身发抖,心说小爷我殚精竭虑,就是为了躲过入赘,本以为步鸿轩一死,便再无后顾之忧,居然被你这皇帝小儿轻飘飘一句俗语,就全给毁了!
御赐婚约,好一个御赐婚约……来日我也赐你一个亡国之君当当!
沉默半晌,他低声问道:“官,也做不成了咯?”
孔浩言有些无语,大概没想到他的第一反应会是这个,摇头道:“未必。婚期未到之前,你还不是赘婿身份,理应做得官……等李大人回到汴京,定会替你走动。”
“先做三年官,再脱下官袍去入赘?”步安自嘲般笑笑,心说花姑娘还真算准了,她那上中下三计,自己到头来,居然只有上策可选。
先做官,再造反……为了不入赘,揭竿而起的,历史上好像也没有先例吧?
“那我就安心等消息吧。”步安起身准备告辞。
“其实你也不必灰心,无论入赘与否,在我账下,都有你安身立命之所。”孔浩言安慰道。
步安点点头,道了一声谢,扭头走出几步,才想起自己这趟是为了什么来的实在是被坏消息给搅得心烦意乱。
“对了,晚辈还有一件事,想求老大人开恩。”他本来准备了足够柔和的说辞,现在懒得周旋了:“嘉兴同知张悬鹑……”
孔浩言苦笑着摇摇头:“你直说无妨。”
“他想做嘉兴知府。”步安于是直说道。
“你怎么大事精明,小事却糊涂。有关官员升迁,全是吏部……”孔浩言说到一半,见步安一副“我就这点要求了,你也不满足我吗?”的样子,叹了口气道:“好罢好罢,我尽力便是。”
“不然。圣上金口即开,一旦废了中书省,便绝不会出尔反尔。”张居平反驳道。
孔浩言见步安一脸沉着,丝毫没有被张居平问倒的样子,便知道张大人也犯了他曾犯过的错,着了这小儿的道,但他有心瞧一瞧,这小书生于治国之道,天赋、才能究竟到了何种程度,因此默不作声,好整以暇地等着他的高论。
“老大人所言极是,圣上不会出尔反尔。”步安诚恳道:“晚辈不敢妄自揣摩圣意,不过……晚辈总觉得,圣上一旦忙不过来,总要找人商议,换言之,假使圣上独自理政,也必然需要几个幕僚。”
“百官皆是圣上的幕僚。”张居平提醒道。
“虽说兼听则明,可人多主意也多,怕是听不过来的。晚辈觉得,圣上有个三五幕僚,大约就足够了。”步安故作沉思道:“圣上英明,必定要挑选德才兼备之人,留在近旁好随时商议国是,幕僚之称不妥,姑称其为大学士吧。”
步安看了一眼孔浩言,像是在说,这样算不算言之有物了,不料孔浩言不苟言笑,只等着他再说下去。
无奈他只好接着道:“圣上或自行甄选大学士,或命百官推举……”
张居平出声打断了步安,道:“假使真如你说言,中书省倒也不是废不得。又假使圣上果真命百官推选德才兼备者,以为辅佐,废中书省反而是一件好事了。”
步安闭口不言,不愿再往下说了。他刚才看似循循推演,实际早有腹稿,所说的一切都是他所知的历史上发生过的。
废中书省,建内阁,廷推大学士……这是明朝皇帝为了集中君权所选择的道路,只不过最后引来朋党之祸,成为明朝覆亡的推手之一。
见步安不再说话,张居平只当他计穷于此,沉思半晌之后,起身感慨道:“好。这番推演有理有据,比起那三计定天下,也不遑多让。少年人有胆有谋,老夫不曾看错你!”
步安赶紧弯腰行礼,“老大人过誉,晚辈惶恐不已。”
张居平哈哈一笑,便走了出去,账内只剩下孔浩言与步安二人。
“我问你作何感想,你为何只说废中书省一事,偏偏对燕幽战局草草掠过呢?”孔浩言显然不愿意那么轻松就放过步安。
“老大人既然有此一问,自然是看透了,又何必来考教晚辈。”步安笑笑道。
孔浩言看着步安,突然叹道:“你都知道是考教了,还不老实答来。”
“这两件事,本是同一桩。”步安答道。
孔浩言闻言,点头道:“你果然看得明白。燕幽大捷,圣上不喜。”
步安附和道:“不久就要替换监军了吧。”
孔浩言苦笑道:“你猜得毫厘不差,新监军已经在路上。唉……燕幽不败,屠琅有功,怎好罢黜右相呢。”
两人此刻所说的,都是诛心之论,可现实种种,都佐证了这种看法:隆兴皇帝命右相屠良庸之子屠琅领燕幽大军,力战罗刹,目的不是要赢,而是要败,败了才有理由罢黜右相,继而为废除中书省除去阻力。
这位年轻皇帝,为了独揽大权,实在费劲了心思;帝王术略显稚嫩,却足够狠辣。
可步安有些想不通,到底是什么事情,让隆兴皇帝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危机感,以至于为了多一点点专权独断,不惜拿燕幽战局来做筹码呢?
“有一件事,我须得说予你听。”孔浩言眉头紧皱,他今日都没怎么笑过,这点很反常:“步鸿轩之事,圣上已经知道了……前些日早朝之上,有人参了余唤忠一本,所为正是他与步鸿轩定下的婚约。”
“那婚约理应不算数了吧?”步安觉察到了一丝不祥。
“事情有些不巧。”孔浩言摇头道:“余唤忠当廷自责,求圣上治罪,可圣上听了事情经过……”
“怎么?”步安急道。
“圣上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孔浩言语气有些沉闷:“总之,你与余幼薇,已是御赐婚约了。”
“还是入赘?!”这是步安最最关心的。
孔浩言没有回答,等于是默认了。
步安气得浑身发抖,心说小爷我殚精竭虑,就是为了躲过入赘,本以为步鸿轩一死,便再无后顾之忧,居然被你这皇帝小儿轻飘飘一句俗语,就全给毁了!
御赐婚约,好一个御赐婚约……来日我也赐你一个亡国之君当当!
沉默半晌,他低声问道:“官,也做不成了咯?”
孔浩言有些无语,大概没想到他的第一反应会是这个,摇头道:“未必。婚期未到之前,你还不是赘婿身份,理应做得官……等李大人回到汴京,定会替你走动。”
“先做三年官,再脱下官袍去入赘?”步安自嘲般笑笑,心说花姑娘还真算准了,她那上中下三计,自己到头来,居然只有上策可选。
先做官,再造反……为了不入赘,揭竿而起的,历史上好像也没有先例吧?
“那我就安心等消息吧。”步安起身准备告辞。
“其实你也不必灰心,无论入赘与否,在我账下,都有你安身立命之所。”孔浩言安慰道。
步安点点头,道了一声谢,扭头走出几步,才想起自己这趟是为了什么来的实在是被坏消息给搅得心烦意乱。
“对了,晚辈还有一件事,想求老大人开恩。”他本来准备了足够柔和的说辞,现在懒得周旋了:“嘉兴同知张悬鹑……”
孔浩言苦笑着摇摇头:“你直说无妨。”
“他想做嘉兴知府。”步安于是直说道。
“你怎么大事精明,小事却糊涂。有关官员升迁,全是吏部……”孔浩言说到一半,见步安一副“我就这点要求了,你也不满足我吗?”的样子,叹了口气道:“好罢好罢,我尽力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