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京师上下,传言不断,原因便是原本被朱由校大张旗鼓要求彻查的巴巴被害案,最后的结果却有些虎头蛇尾。
据传,朱由校掌握了有力证据,可以证明巴巴为魏朝和高进合谋雇凶杀害,就直接把魏朝斩首了。
至于高进,传言却是被魏朝派人毒害在张璟府邸,而此事真假,旁人却是不得而知,因为朝廷并未提供什么有力证据。
这一切都是因为朱由校根本不加审问,便把魏朝斩首的缘故,不由得,让得不少人猜测朱由校为什么连案件细节都不愿意查清楚,就要迫不及待的杀了魏朝,里面莫非有什么隐情不成?
那些猜测的人里面,张璟便是其中一个,当然,张璟还巴不得朱由校这么做了。
毕竟,朱由校这么做,可是完全帮了他的大忙,直接就把他这栽赃嫁祸的案子,做成了死无对证的铁案了。
本来,张璟还指望着茅元仪,想办法利用他在查案队伍里的领头身份,伺机杀了魏朝,做成自杀样子,并且留下他们早就准备好的伪造的魏朝遗书,让这案子死无对证。
这也是张璟突然把茅元仪调到查案队伍的原因,就是要他做内应,把案子了解,毕竟,高进死在张璟府邸,张璟为了避嫌,明显不可能在查案,这就让得张璟不能利用职权掩盖真相了,所以只能安插茅元仪来。
当然,张璟和茅元仪本来想过找个理由把高进放出府邸,让李易在外面截杀高进,这样让张璟不用因为人死在他府邸避嫌,可以继续利用职权掩盖真相。
只是,后来想想,这么做的话,容易让人起疑,毕竟明明招供了罪名,张璟还把他放了,最后又被人杀了,张璟想在其中脱身,自然很难,所以张璟和茅元仪最终决定刘在张府毒害高进。
终究,这么做的话,只要在张府里留下足够的外贼潜伏进府里下毒的证据,基本上就不会有人怀疑是张璟毒杀的高进。
不过,随着朱由校帮他们把案子做成铁案,张璟和茅元仪的那些想法,基本上也就没了用武之地了。
这样的话,张璟也就松了一口气,毕竟,能把巴巴杀了,还能让他自己无事,这怎么都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之前,张璟心里可一直担心会被人抓到他了。
张璟这么安心,但有的人却不安心,他们自然是因为高进和魏朝死了,脑子里完全一片糊涂的东林党人以及王安。
虽说朱由校那里,掌握了两人之间书信来往的关键证据,但是对高进和魏朝了解颇深的他们,却是依旧不敢相信他们会合谋杀了巴巴。
当然,现下的他们即使对这事情疑虑重重,可他们大多数人,也没有立即把心思放在替二人翻案上面,毕竟,王安晋升司礼监掌印太监迫在眉睫,他们也不能分散力量,去为二人翻案,那样的话,真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朝中这两日,朱由校明显对东林党人和王安有所介怀,不仅当庭说了几句东林党魁,内阁首辅叶向高,还私下里在宫里,故意找茬,责骂王安办事不利。
明眼人都知道,因为高进和魏朝合谋杀巴巴,朱由校显然恨屋及乌,对东林党人和王安更没好感了。
大概是感觉到朝局不利,东林党人担心王安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有变,所以在那之后,纷纷上疏进言,说司礼监不可一日无掌印太监,同时又建议先帝所留太监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最佳,并且在朝内外,不断散播王安和他们东林党人的好名声。
而这可不是简单的进言,东林党人显然因为最近的事情被刺激到了,打了鸡血一样,进言奏疏如雪花一样,飞进宫里,直让朱由校看到那些成山的奏疏,大呼东林党人都疯了。
他们疯了吗?
也许吧!
反正,有一点,朱由校似乎真被东林党人逼怕了,又或许,被外界的舆论逼怕了。
最终,朱由校竟然下旨同意由王安晋升司礼监掌印太监。
不过,内廷里被晋升的人,可不只王安一人,原惜薪司的总管李进忠,也被朱由校提拔进了司礼监。
当然,随着巴巴和高进的案子一破,朱由校自然要论功行赏,同时整改他被张璟说服,必须改革的军器局。
一道道封赏圣旨,都在朱由校的示意下,传到宫外。
“工部员外郎张璟,尽忠职守,清查军器局贪污大案……改任锦衣卫千户,掌军器局事……”
张璟府邸里,随着香案摆放,李进忠和随行的锦衣卫,经过一番宣旨程序后,便把封赏张璟的圣旨宣读了。
升官了?
听了圣旨,张璟心里第一时间这样想着,只是听到那锦衣卫千户官职,他的心里完全不是滋味。
毕竟,虽然锦衣卫的职权大,但想要在大明有自己的话语权,在武勋彻底落寞后,只是在朝堂里发展壮大,才是正理。
不过,终究是朱由校下的旨,张璟可不怕违逆皇帝的旨意,所以只能接旨。
接过李进忠的圣旨,张璟连忙示意身边的赵进教,拿些银子给李进忠和随他前来传旨的锦衣卫。
感觉到赵进教塞进手里的两锭银子,李进忠却是笑着摆手道:“国舅爷,这就算了,咱家和国舅爷的关系,哪里敢拿国舅爷的银子?”
和张璟经历了不少,李进忠自然明白张璟在朱由校心里的位置,再加上他也想巴结皇后,自然不会再和以前那样,毫无顾忌的收张璟的银子了,即使他摸了那银锭大概能有几十两的感觉。
闻言,张璟笑道:“李公公可别嫌少,这只是我的一点儿心思而已,毕竟今日可是有劳李公公来宣旨,拿着这点银子喝点茶水,解解乏便是,而且,李公公不拿,跟你来的这些锦衣卫的弟兄恐怕也不敢拿了,这恐怕不好吧?”
这话一说,李进忠却是难以拒绝了,他总不能自己不要钱,却阻挡别人的财路不是?
回头看到那一小队随他来的锦衣卫,真的没人敢收银子,李进忠终是摇了摇头,笑着应道:“既然如此,那咱家就只能收了。”
说完后,李进忠把银子塞进怀里,而后看着同样接了银子的锦衣卫番子,说道:“你们拿了银子,还不谢过国舅爷?”
据传,朱由校掌握了有力证据,可以证明巴巴为魏朝和高进合谋雇凶杀害,就直接把魏朝斩首了。
至于高进,传言却是被魏朝派人毒害在张璟府邸,而此事真假,旁人却是不得而知,因为朝廷并未提供什么有力证据。
这一切都是因为朱由校根本不加审问,便把魏朝斩首的缘故,不由得,让得不少人猜测朱由校为什么连案件细节都不愿意查清楚,就要迫不及待的杀了魏朝,里面莫非有什么隐情不成?
那些猜测的人里面,张璟便是其中一个,当然,张璟还巴不得朱由校这么做了。
毕竟,朱由校这么做,可是完全帮了他的大忙,直接就把他这栽赃嫁祸的案子,做成了死无对证的铁案了。
本来,张璟还指望着茅元仪,想办法利用他在查案队伍里的领头身份,伺机杀了魏朝,做成自杀样子,并且留下他们早就准备好的伪造的魏朝遗书,让这案子死无对证。
这也是张璟突然把茅元仪调到查案队伍的原因,就是要他做内应,把案子了解,毕竟,高进死在张璟府邸,张璟为了避嫌,明显不可能在查案,这就让得张璟不能利用职权掩盖真相了,所以只能安插茅元仪来。
当然,张璟和茅元仪本来想过找个理由把高进放出府邸,让李易在外面截杀高进,这样让张璟不用因为人死在他府邸避嫌,可以继续利用职权掩盖真相。
只是,后来想想,这么做的话,容易让人起疑,毕竟明明招供了罪名,张璟还把他放了,最后又被人杀了,张璟想在其中脱身,自然很难,所以张璟和茅元仪最终决定刘在张府毒害高进。
终究,这么做的话,只要在张府里留下足够的外贼潜伏进府里下毒的证据,基本上就不会有人怀疑是张璟毒杀的高进。
不过,随着朱由校帮他们把案子做成铁案,张璟和茅元仪的那些想法,基本上也就没了用武之地了。
这样的话,张璟也就松了一口气,毕竟,能把巴巴杀了,还能让他自己无事,这怎么都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之前,张璟心里可一直担心会被人抓到他了。
张璟这么安心,但有的人却不安心,他们自然是因为高进和魏朝死了,脑子里完全一片糊涂的东林党人以及王安。
虽说朱由校那里,掌握了两人之间书信来往的关键证据,但是对高进和魏朝了解颇深的他们,却是依旧不敢相信他们会合谋杀了巴巴。
当然,现下的他们即使对这事情疑虑重重,可他们大多数人,也没有立即把心思放在替二人翻案上面,毕竟,王安晋升司礼监掌印太监迫在眉睫,他们也不能分散力量,去为二人翻案,那样的话,真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朝中这两日,朱由校明显对东林党人和王安有所介怀,不仅当庭说了几句东林党魁,内阁首辅叶向高,还私下里在宫里,故意找茬,责骂王安办事不利。
明眼人都知道,因为高进和魏朝合谋杀巴巴,朱由校显然恨屋及乌,对东林党人和王安更没好感了。
大概是感觉到朝局不利,东林党人担心王安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有变,所以在那之后,纷纷上疏进言,说司礼监不可一日无掌印太监,同时又建议先帝所留太监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最佳,并且在朝内外,不断散播王安和他们东林党人的好名声。
而这可不是简单的进言,东林党人显然因为最近的事情被刺激到了,打了鸡血一样,进言奏疏如雪花一样,飞进宫里,直让朱由校看到那些成山的奏疏,大呼东林党人都疯了。
他们疯了吗?
也许吧!
反正,有一点,朱由校似乎真被东林党人逼怕了,又或许,被外界的舆论逼怕了。
最终,朱由校竟然下旨同意由王安晋升司礼监掌印太监。
不过,内廷里被晋升的人,可不只王安一人,原惜薪司的总管李进忠,也被朱由校提拔进了司礼监。
当然,随着巴巴和高进的案子一破,朱由校自然要论功行赏,同时整改他被张璟说服,必须改革的军器局。
一道道封赏圣旨,都在朱由校的示意下,传到宫外。
“工部员外郎张璟,尽忠职守,清查军器局贪污大案……改任锦衣卫千户,掌军器局事……”
张璟府邸里,随着香案摆放,李进忠和随行的锦衣卫,经过一番宣旨程序后,便把封赏张璟的圣旨宣读了。
升官了?
听了圣旨,张璟心里第一时间这样想着,只是听到那锦衣卫千户官职,他的心里完全不是滋味。
毕竟,虽然锦衣卫的职权大,但想要在大明有自己的话语权,在武勋彻底落寞后,只是在朝堂里发展壮大,才是正理。
不过,终究是朱由校下的旨,张璟可不怕违逆皇帝的旨意,所以只能接旨。
接过李进忠的圣旨,张璟连忙示意身边的赵进教,拿些银子给李进忠和随他前来传旨的锦衣卫。
感觉到赵进教塞进手里的两锭银子,李进忠却是笑着摆手道:“国舅爷,这就算了,咱家和国舅爷的关系,哪里敢拿国舅爷的银子?”
和张璟经历了不少,李进忠自然明白张璟在朱由校心里的位置,再加上他也想巴结皇后,自然不会再和以前那样,毫无顾忌的收张璟的银子了,即使他摸了那银锭大概能有几十两的感觉。
闻言,张璟笑道:“李公公可别嫌少,这只是我的一点儿心思而已,毕竟今日可是有劳李公公来宣旨,拿着这点银子喝点茶水,解解乏便是,而且,李公公不拿,跟你来的这些锦衣卫的弟兄恐怕也不敢拿了,这恐怕不好吧?”
这话一说,李进忠却是难以拒绝了,他总不能自己不要钱,却阻挡别人的财路不是?
回头看到那一小队随他来的锦衣卫,真的没人敢收银子,李进忠终是摇了摇头,笑着应道:“既然如此,那咱家就只能收了。”
说完后,李进忠把银子塞进怀里,而后看着同样接了银子的锦衣卫番子,说道:“你们拿了银子,还不谢过国舅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