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法理性的赵谌,终于明白自己是一堆沙,没有根基,一吹就散。

    抵达燕云的赵桓,这一段时间都在处理各种上报上来的问题。

    赵谌的叛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造成的后果。

    北方的民生几乎濒临了崩溃。

    许多人这些年储存下来的钱,在这一年之内,几乎被洗劫一空。

    如何被洗劫?

    皇城司送来了最新的情报,蓟州有五十几个粮仓,里面堆满了粮食。

    燕云十六州现在都缺粮食,非常缺。

    市场上的粮价已经涨到了六贯每石。

    靖康十三年的时候,粮价已经被压到了一贯半一石了,一年之内上涨了四倍。

    一个普通人家储蓄有一百贯,北方的铁路和矿产几乎被几大商人瓜分了。

    瓜分之后,他们把薪资压到原来的一半。

    按照这样下去,许多家庭,仅仅吃饭,一年就要花掉一大半的储蓄了。

    加上收入减少,基本上积累的财富和自身的价值都被极限压榨。

    这件事倒是很好处理,按照名单拿人,燕云的四大商人,都支柱了叛乱。

    唯一没有支持叛乱的韩礼先,已经被叛军杀掉。

    唐恪的办事效率倒是很高,名单很快就放在了皇帝的面前。

    赵桓大笔一挥:全部斩首示众,抄家,族人发配边疆,后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接下来,赵桓赶紧派御林军去押运粮食。

    将囤积在蓟州的粮食分摊到各个州府,暂由官府的粮油局来对外售卖,一律售卖一文钱一贯。

    幽州的粮食危机很快缓解下来。

    赵桓却并没有离开幽州,他还在等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辽东经略使李纲的消息。

    他已经失踪了大半年了。

    有人说他在最开始的叛乱中被乱军杀了,也有消息说他被手下护送走了。

    但这一年都没有他的影子。

    李纲是新政中,给与了赵桓最大的支持的大臣之一。

    即便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赵桓也一定要找到他。

    人都是有感情的。

    六月,河东、河北的乱局在恢复稳定中,各州官府的官员,也陆陆续续稳定下来。

    有四件事要做:

    一、统计叛乱中死亡人数。

    二、地方厢军准备好剿匪工作,有不少之前的无业游民在混乱中开始重操旧业,落草为寇。

    三、重新规整良田,按照原有户籍所属归还,若无人认领者,暂由朝廷收编。

    前三项都是关于民生的。

    第四项,偏向于金融。

    从下半年开始,皇家银行提高存钱利息,逐渐稳定人们对交子的信心。

    这几件事先去办,陆陆续续办,一步步稳扎稳打去办。

    这算是最高优先级的事情。

    另外,赵桓还给赵鼎写了一封信,降低民间在各地银行的贷款利率。

    眼下最大的困局就是稳民生,保生产了。

    因主要破坏的是北方,南方富足。

    赵桓还给政事堂写了一封信,鼓励南方商人南粮北调,朝廷在政策上给与补助。

    此后的一个月,赵桓就待在北都幽州。

    而接下来,要求处死辽王的奏疏,如同狂风暴雨一般送往幽州的宫殿里。

    几乎满朝文武,都要求皇帝处死赵谌,以谢罪天下。

    这些奏疏,赵桓都压下来,没有批。

    他还在等待李纲的消息。

    直到三个月过去了,北都的绿意盎然变成秋风萧瑟。

    依然没有李纲的消息。

    唐恪才道:“陛下,回京师吧,大臣们还等着您呢。”

    赵桓这才叹了口气,在九月初启程,返回东京。

    返回东京后,赵桓就病了。

    皇帝生病让朝堂上上下下再次笼罩在阴云中。

    五天后,赵桓就搬到了新皇宫。

    新皇宫无论从面积还是从高度、格局,都要比以前的皇宫要大气。

    尤其是位于新城北边中轴线上的神堂,足有150米高,相当于21世纪的50层楼高。

    站在紫薇殿上,可以俯瞰秋日下的东京城,视野一直延伸到远处的湛蓝色下面。

    汴河从东京城穿过,在码头上,有络绎不绝的商队。

    这无疑彰显着大宋空前繁荣。

    赵桓坐在最上面,俯瞰着东京城。

    已经很多年没有到这个高的地方了。

    上一次,还是自己上一世的时候。

    时光飞逝,自己在这个世界已经四十三岁了。

    看着东京城与十五年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赵桓心中颇有些宽慰。

    他也不再是青年时候的那个他,现在的他变得更加沉稳,更加安静。

    他穿着一身棉衣,在桌案上练字。

    不多时,赵谌就被皇城司卫带上来了。

    无论再怎么逃避,还是要面对的。

    赵谌面色苍白如纸,容光涣散,全然没有了辽王之前的贵气。

    “不肖儿子拜见爹爹。”

    赵桓咳嗽了两声,沉默,一直沉默。

    赵谌在一边也不做声。

    直到一炷香的时候后,赵桓才道:“为什么要谋反?好好的辽王不当,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吗?”

    皇帝的语气很温和,也听不出他到底有没有生气,就是正常的说话声音。

    赵谌犹豫了一下,才道:“孩儿错了。”

    “不,你心里认为你没错。”赵桓放下笔,自己喝了一口茶。

    赵谌沉默了一会儿,才道:“爹爹,孩儿在几个月之内就建成了辽东最大的貂绒局。”

    “所以你认为,应该把权力下放,给民间的商人,对吗?”

    “对!因为他们……”

    “因为他们来做很多事更快,而且不会出现贪污,自由市场里的手是会自我调节的,民间商人投入后必须想要翻倍的回报,所以他们更加尊重贸易市场,不会随意浪费成本,这样的商业才是健康的商业,你是想说这些吗?”

    赵谌微微一怔,道:“爹爹,您明明知道这些,为何就是不放朝廷权力到民间,您可知,现在的大宋商人,要做生意,依然举步维艰,他们要去求当官的,他们要去送礼,巴结、讨好,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有才华,对未来充满了理想,也想尽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大宋,为百姓造福!”

    说到这里,赵谌似乎有些激动了,他从来没有在赵桓面前这么激动过。

    以往,他都是唯唯诺诺的,不知道现在为什么改提高音量说话了,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

    “爹爹,您也说了,商业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百姓能够安家乐业,为什么要压制商业?”

    “你是不是见过李文正?”

    “我不知道爹爹说的这个人是谁?”

    “卢婉清跟你说的这些?”

    “爹爹,没有任何人跟我说,我看了您的《国富论》,我认为,应该把商业交给民间,让商人自己去尽情发挥,那只看不见的手会自己调控。”

    “所以你交给了他们,他们做了什么?幽州的米价涨到了6贯一石,幽州四家米行老板,在蓟州囤积了五十几个谷仓,里面堆满了粮食,放出来可以供燕云十六州吃三个月!你告诉朕,为何幽州路边会有人饿死!”

    赵谌道:“百姓买不起粮食,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很穷,他们只要努力劳作,不会被饿死,这个世界不能什么都是公平的,要靠自己!爹爹,您要么坐在皇宫里,要么就去外面打仗,根本不了解您的百姓,您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

    赵桓一巴掌抽过去,双目瞪得大大的,怒道:“你的意思是那些被饿死的人,是他们自己懒?”

    “没错,就是他们自己懒,稍微勤奋一点,绝不会被饿死!”

    赵桓怒道:“都到这个地步了还不知悔改!你想做这个位置?你做得了吗!你以为这个位置是什么,是无上的权力?这个位置是责任!”

    赵桓一把将被子砸碎,来回走了几转,大声道:“朕要管一亿多人的口粮!”

章节目录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唐晓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百九十七章争论-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TXT,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笔趣阁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