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智远果然去了学堂,有江二老太爷的默许,先生自然对这位半路弟子关照有佳,又发现人家确实是读书的人才,立即就告诉了江二老太爷。
“那是我们江家的希望,有劳先生费心了。”送走了先生,江二老太爷心里矛盾异常。
为公,他当然希望江智远能考个功名;可是,他也知道,一旦江智远考上功名,江家大族的很多东西就会有所改变。
于私,他恨不能将大房压得死死的,大房就只有这么一个江智远,压住了他一切就没有变数了。
想了半天,最后决定任其自然。
“我告诉你,你去学堂有两个目的。”江二老太爷找来了孙子:“一就是跟着江智远,不管你是玩还是学习,时时刻刻跟着他;第二个,就是改变你之前的各种不着调的气息,让那马氏对你刮目相看,到时候水到渠成,我就让她转房给你当媳妇儿!”
“好的,爷爷,孙儿一定听您的。”跟着江智远很无趣,这人就是一个书呆子。
不过,为了女人,为了那个还是黄花大闺女的小寡妇,他忍,他乐意!
看着江飞远出去的背影,江二老太爷叹了口气,这孙子太不是孙子了,心里就只有女人,学什么学,他几斤几两自己还不清楚吗?
让他跟着江智远,就是要耽搁他的时间,故意引诱他不上进,这也算是一个间接的法子。
“大嫂,那个混蛋又来了。”江丽远看着江飞远心里就窝火。
“他来他的,你和姨娘在屋里绣你的花,关什么事呀。”不得不说,江飞远的脸皮不是一二般的厚,江智远根本就不理他还是每天准时报道。
他来的时候也没有再像以前那样盯着自己不转眼了,不过,马如月依然从他的眼底看到了那份奸滑,狗又岂能改得了吃屎的习惯,哪怕拿着一本书和江智远相对而坐,也不过是挂了个羊头卖个狗肉。
“二哥,看书累了吧?”
“二哥,不如,我们一起去打牌?可好玩了,才学会的!”
“二哥,你喝过酒吗?”
……
悄悄的问着江智远,马如月就将这些话当放屁,如果江智远自己心性不坚被诱惑了也活该。
人一生总会面对各种诱惑,你连你自己的目标都看不准,经历了这么多还不有学乖,那谁也没有办法的。
“大嫂,您去哪?”江智远突然问着马如月。
“我今天不当值,我去马家村,明天中午直接去大伙房。”马如月意外的发现,现在她的先遣受限,不管去哪儿,江智远都会问一遍。
暗恋中的小男孩,理解!
马如月的态度很是和蔼可亲的。
江飞远总会来山上,大嫂离开也是好事的。
“大嫂,路上小心一点,注意安全。”江智远说完这话就将眼睛转到了自己的书上,老天知道,此时的他很想目送她离开,但是,江飞远就坐在他对面,他不敢!
很多事他都不敢。
就如得罪江飞远,大嫂说没必要,坏人总会有很多招数防不胜防,好不容易摸清楚了一个,为何要挑明了呢,不如就装着糊涂也好应付。
还有大嫂,自从遇狼事件后,江飞远内疚尴尬了不少时间,经常一宿一宿的失眠。
一方面觉得对不起大哥,一方面却又觉得这是对的。
是的,大哥没了,大嫂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挑起了大房的大梁,待他有出息之时一定要照顾大嫂。
不是那种单纯的照顾,而是娶她为妻,照顾一辈子,疼她一辈子。
就如她自己所言,她再强悍也不过是一个女人,她可以坚强她不愿意逞强。
女人该做就是相夫教子,就是躲在男人身后享福。
大嫂经历的苦难,他一笔笔记在心中,她付出了多少自己以后加倍的偿还。
马如月去马家村的路上遇上了江三老太爷。
“嗯,上了一趟街,买了十斤油,才远家的,咱们现在情况有点严重,你和方氏在炒菜,油可得省着点花,这油我是计划着用到明年二月间的。”江三老太爷语重心长:“你是不知道,外面好多地方都说饿死人了,咱们江家还好还有族中照料……”
饿死人的事马如月也听说了。
事实上,江家大坝也快要饿死人了。
听人说十六叔家里的有个一岁多孩子饿得天天躺在床上,爬都爬不动了。
马如月想着一岁多的孩子就该如江景远一样一说一个笑,口水长流,蹦蹦跳跳,再想着那个可怜的孩子,心里就难受得慌。
“如月,吃吧。”谭氏今天煮的是稀饭:“天天吃黄瓜你也吃不够吗?”
“娘,这黄瓜估计也吃不了几天就没了吧?”这都是秋天了,所有的瓜果都都开始凋零了,好在谭氏又种下了不少的红萝卡白萝卜,也该要种小春了,到时候一定会多种麦子。而且,在马如月的叮嘱下,他们栽下的红薯也收获了不少。
相对于马家来说,江家大坝今年连红薯都没有栽下,一点红薯种下到地里全都没长出来。
都说是因为天干长不出来了。
可是马如月总觉得是族中的某些人干了杀鸡取卵的蠢事,将红薯种给偷回去吃了。
现在好了,全族的人都饿饭。
“放心,饿不着你的。”谭氏担心的说道:“也幸好你喊了你九叔来守园子,这些天,园子外面好些人晃悠,有马家村的,也有外村的。你九叔昨晚一宿都没睡,绕着林子挨个儿看了的。”
江昆林是一个老实人,也很负责任,每一次马如青去江家或者马如月回去的时候都会给他家带瓜果带菜,而且在这儿看守园子也能减少家里人的用餐数量,他很感激马如月的照拂。
“是得防范紧一点了。”情况越严重,马如月越担心马家园子的安危:“娘,咱家存了多少粮?”
“据如海说,可能有四五百斤谷子,有一百多斤米。”谭氏道:“现在外面的米卖二十文一斤了。”
米价飞涨,寻常人都在挨饿,自家情况很不错。
但是,江家大坝的人是撑不了几天了。
与其将特资囤积在少数人手中,不如搞垮了它,分了各过各的,说不定还能一条活路。
“那是我们江家的希望,有劳先生费心了。”送走了先生,江二老太爷心里矛盾异常。
为公,他当然希望江智远能考个功名;可是,他也知道,一旦江智远考上功名,江家大族的很多东西就会有所改变。
于私,他恨不能将大房压得死死的,大房就只有这么一个江智远,压住了他一切就没有变数了。
想了半天,最后决定任其自然。
“我告诉你,你去学堂有两个目的。”江二老太爷找来了孙子:“一就是跟着江智远,不管你是玩还是学习,时时刻刻跟着他;第二个,就是改变你之前的各种不着调的气息,让那马氏对你刮目相看,到时候水到渠成,我就让她转房给你当媳妇儿!”
“好的,爷爷,孙儿一定听您的。”跟着江智远很无趣,这人就是一个书呆子。
不过,为了女人,为了那个还是黄花大闺女的小寡妇,他忍,他乐意!
看着江飞远出去的背影,江二老太爷叹了口气,这孙子太不是孙子了,心里就只有女人,学什么学,他几斤几两自己还不清楚吗?
让他跟着江智远,就是要耽搁他的时间,故意引诱他不上进,这也算是一个间接的法子。
“大嫂,那个混蛋又来了。”江丽远看着江飞远心里就窝火。
“他来他的,你和姨娘在屋里绣你的花,关什么事呀。”不得不说,江飞远的脸皮不是一二般的厚,江智远根本就不理他还是每天准时报道。
他来的时候也没有再像以前那样盯着自己不转眼了,不过,马如月依然从他的眼底看到了那份奸滑,狗又岂能改得了吃屎的习惯,哪怕拿着一本书和江智远相对而坐,也不过是挂了个羊头卖个狗肉。
“二哥,看书累了吧?”
“二哥,不如,我们一起去打牌?可好玩了,才学会的!”
“二哥,你喝过酒吗?”
……
悄悄的问着江智远,马如月就将这些话当放屁,如果江智远自己心性不坚被诱惑了也活该。
人一生总会面对各种诱惑,你连你自己的目标都看不准,经历了这么多还不有学乖,那谁也没有办法的。
“大嫂,您去哪?”江智远突然问着马如月。
“我今天不当值,我去马家村,明天中午直接去大伙房。”马如月意外的发现,现在她的先遣受限,不管去哪儿,江智远都会问一遍。
暗恋中的小男孩,理解!
马如月的态度很是和蔼可亲的。
江飞远总会来山上,大嫂离开也是好事的。
“大嫂,路上小心一点,注意安全。”江智远说完这话就将眼睛转到了自己的书上,老天知道,此时的他很想目送她离开,但是,江飞远就坐在他对面,他不敢!
很多事他都不敢。
就如得罪江飞远,大嫂说没必要,坏人总会有很多招数防不胜防,好不容易摸清楚了一个,为何要挑明了呢,不如就装着糊涂也好应付。
还有大嫂,自从遇狼事件后,江飞远内疚尴尬了不少时间,经常一宿一宿的失眠。
一方面觉得对不起大哥,一方面却又觉得这是对的。
是的,大哥没了,大嫂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挑起了大房的大梁,待他有出息之时一定要照顾大嫂。
不是那种单纯的照顾,而是娶她为妻,照顾一辈子,疼她一辈子。
就如她自己所言,她再强悍也不过是一个女人,她可以坚强她不愿意逞强。
女人该做就是相夫教子,就是躲在男人身后享福。
大嫂经历的苦难,他一笔笔记在心中,她付出了多少自己以后加倍的偿还。
马如月去马家村的路上遇上了江三老太爷。
“嗯,上了一趟街,买了十斤油,才远家的,咱们现在情况有点严重,你和方氏在炒菜,油可得省着点花,这油我是计划着用到明年二月间的。”江三老太爷语重心长:“你是不知道,外面好多地方都说饿死人了,咱们江家还好还有族中照料……”
饿死人的事马如月也听说了。
事实上,江家大坝也快要饿死人了。
听人说十六叔家里的有个一岁多孩子饿得天天躺在床上,爬都爬不动了。
马如月想着一岁多的孩子就该如江景远一样一说一个笑,口水长流,蹦蹦跳跳,再想着那个可怜的孩子,心里就难受得慌。
“如月,吃吧。”谭氏今天煮的是稀饭:“天天吃黄瓜你也吃不够吗?”
“娘,这黄瓜估计也吃不了几天就没了吧?”这都是秋天了,所有的瓜果都都开始凋零了,好在谭氏又种下了不少的红萝卡白萝卜,也该要种小春了,到时候一定会多种麦子。而且,在马如月的叮嘱下,他们栽下的红薯也收获了不少。
相对于马家来说,江家大坝今年连红薯都没有栽下,一点红薯种下到地里全都没长出来。
都说是因为天干长不出来了。
可是马如月总觉得是族中的某些人干了杀鸡取卵的蠢事,将红薯种给偷回去吃了。
现在好了,全族的人都饿饭。
“放心,饿不着你的。”谭氏担心的说道:“也幸好你喊了你九叔来守园子,这些天,园子外面好些人晃悠,有马家村的,也有外村的。你九叔昨晚一宿都没睡,绕着林子挨个儿看了的。”
江昆林是一个老实人,也很负责任,每一次马如青去江家或者马如月回去的时候都会给他家带瓜果带菜,而且在这儿看守园子也能减少家里人的用餐数量,他很感激马如月的照拂。
“是得防范紧一点了。”情况越严重,马如月越担心马家园子的安危:“娘,咱家存了多少粮?”
“据如海说,可能有四五百斤谷子,有一百多斤米。”谭氏道:“现在外面的米卖二十文一斤了。”
米价飞涨,寻常人都在挨饿,自家情况很不错。
但是,江家大坝的人是撑不了几天了。
与其将特资囤积在少数人手中,不如搞垮了它,分了各过各的,说不定还能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