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与波斯结盟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石勒与拓跋普根、东罗马三方结成一个新的军事同盟,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抗大晋与波斯。【小说文学网】
大晋与波斯重新结盟之后,整个世界局势呈现一种诡异的状态,也形成了两大势力之间的对抗,其中东罗马、西域(羯族)、漠北为一方,大晋、波斯为另一方。两大势力相互敌对,积极备战。
虽说大晋要面临来自北方和西方两大势力的围攻,但包括司马遹在内大晋上下并没有将石勒和拓跋普根放在眼里。实际上要说情势最危急的还是波斯人,他们要承受东西两大势力的围攻,而且其中还有他们的世仇罗马人。
除此以外,石勒和拓跋普根同样没有信心打败强大的大晋帝国。司马遹所建立的超级大帝国给了周边各国带来巨大的压力,对这种压力感受尤其深刻的当然是长城以北草原上的鲜卑人和躲在西域的羯族人。
面对大晋带来的强大威慑力,难道石勒和拓跋普根真的就心甘情愿地匍匐在汉人脚下苟延残喘么?当然不愿意。石勒如此费劲巴拉的开拓西域,拓跋普根坚持不懈的攻伐四周弱小的草原民族,就是为了让他们在大晋进攻前积累足够的实力,甚至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反攻中原。
鲜卑人、羯族人虽然在文明程度上不及中原文明,可是他们并不傻,看看他们称雄域外的过程就很清楚地知道,鲜卑人、羯族人不但不傻,而且是一个极其聪明甚至可以说狡诈的民族。
不论是石勒还是拓跋普根他们对统一后的华夏所能爆发出的能量知道得非常清楚,当年晋人仅凭北方一地就将数百万草原异族打得狼狈不堪。因此面对大晋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之态,他们二者只能联合在一起。
洪武十三年,公元313年的4月和5月是一段硝烟弥漫的日子。在这段日子里,东方和西方都点燃了战火,世界在战火中战栗,世界三大强国四大势力都无一例外的被卷入了战争之中,有的强国是主动选择了战争,有的强国则是被动的迎接战争,有的强国直接参与了战争。
这时的世界局势是让华夏战略家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自古至今他们都没有面对过如今这样的局势。就连司马遹也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虽然他曾向臣属们叫嚷过“世界大战的狼烟已经燃起,华夏不惧怕任何挑战。”
但是在华夏一些战略评论家的眼里,这场几乎席卷世界的全球冲突似乎很难用华夏历代内战战争进行类比,在现在这场全球性的武装冲突中。同时存在着四个不同的武装集团:
第一武装集团就是以大晋为核心的东亚新兴武装集团,这个集团以华夏大晋帝国领导者,配以数量不少的属国。大晋帝国发动战争的目的非常直接,那就是夺取西域以及中亚大片土地,同时夺取世界霸权。
第二武装集团就是以羯族人、鲜卑人为核心的老牌草原民族武装集团,为保护各自民族利益,它们不得不与强大的汉人集团进行一场艰苦的全面战争,它们与华夏集团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民族生存空间的战争。
第三武装集团则是以老牌强国罗马帝国为核心的西方集团,从表面上罗马帝国还没有完全从欧洲的泥潭中抽出身来。但君士坦丁心中十分清楚。罗马帝国在西方的统治正在逐渐崩溃。大量的蛮族正在入侵西欧各地。
君士坦丁加入到这场豪赌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开拓罗马帝国在东方的生存空间,既然西欧局势糜烂已不可避免,那何不再开拓新的疆域来弥补帝国的损失?
第四武装集团就是以波斯为首的西亚集团,波斯帝国的实际控制者普西多尔为了加强自己的威望。同时也为了垄断丝绸贸易,他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这场战争中。虽然四方势力中,波斯人的实力最弱,但他们的战争**也是比较强的。
以上四个国际武装集团构成了这次全球战争的主要参战集团,而由于其进行的战争目的不同。只是由于限于通信技术、运输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这场战争与其说是一场全球战争,还不如说是全球范围内的局部战争。
除了罗马帝国和大晋帝国由于占据了地利优势而不需要双线作战外,其他两方都要面临双线作战。虽然大晋也向罗马帝国宣战了,但由于双方相距太远,他们要想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太低。
虽然波斯人曾向大晋提出派遣一部分援军的问题,但司马遹以路途遥远后勤补给困难为由拒绝了对方。显然司马遹并不想过早插手波斯与罗马帝国之间的战争,在没有解决掉石勒和拓跋普根之前,司马遹不可能插手欧洲。再者说波斯与罗马帝国两败俱伤才是司马遹最希望出现的情况。
基于同样的理由,石勒同样也没有对波斯本土发动大规模进攻,他只是让人固守在双方的边界。石勒把大晋当成头等大敌,波斯人的主要敌人则是罗马人,尽管普西多尔不是什么雄才大略之辈,但他同样不傻,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收拾罗马人身上,尤其是在密谋收复叙利亚地区。
这种奇怪的交战方式,极大的冲击了大晋国内的知识分子,以前皇帝司马遹总是向他们灌输国与国之间没有友谊只有利益的观念,还引起一部分传统士子的反感。但这一场世界大战,却让大晋国内的知识分子切身感受到其中**裸的利益争端。每个国家都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根本不会考虑什么盟友和情义。
“阿尔罕,大晋真与波斯结盟了?”霍尔米兹德三世阴沉着脸问道,自打来到大晋之后,霍尔米兹德三世就没有放弃过争夺波斯王位的打算,只是当初波斯和大晋之间正处在蜜月期,大晋不可能为了他一个落魄王子去得罪一个大的贸易伙伴。
后来霍尔米兹德三世在皇帝司马遹的劝解下,进入长安陆军军官学堂学习。这两年霍尔米兹德三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本领,当波斯驱逐晋商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他以为大晋会旗帜鲜明的支持他回国争夺王位。
谁知大晋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西域,而今更是不计前嫌的与波斯结盟。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东西方各大势力结成两大不同阵相互交战。霍尔米兹德三世本来已经沉寂下来的心再次变得火热起来,他最大希望就是趁着这次大战能够东山再起。
“是的,王子,就在昨天波斯与大晋正式签署了军事同盟协议,共同对抗西域、漠北和东罗马一方。”阿尔罕语气沉闷的答道,话说他也挺郁闷,还没高兴几天大晋就又和波斯和好了,看来这大国的脸面果然比翻书还快。
霍尔米兹德三世皱起了眉头,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想过离开大晋,在他看来在几大武装集团中,目前战略处境最好的就是大晋帝国。大晋既不像罗马帝国那样面临蛮族威胁,又不用两线作战,所以霍尔米兹德三世对大晋很有信心。
“王子,我们还要继续等下去吗?”阿尔罕问道。
“不等还能怎样?这场事关四方的战争没有三五年恐怕结束不了,就算大晋消灭了羯族人和鲜卑人,短时间恐怕也无力支持本殿下。”霍尔米兹德三世叹气道。
“这又是为何?”阿尔罕不解的问。
“后勤补给!后勤补给将大大限制晋军的战斗力。虽然本王子参加军事学习的时间很短,但自问对晋军的了解还是比较透彻。大晋厢军是一支全火力部队,虽然战斗力强大,但对后勤要求很高。”
“西域那个地方道路不像大晋内陆那样畅通,在没有全面完成西域各地道路建设的条件下,大晋无法给我们提供有力的支持。看看如今大晋为何在西域步步后退,还不是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要不然怎么会轮到羯族人发威拿下整个西域?”
“王子,你说将来大晋会反悔吗?”阿尔罕不禁又担心起另一个问题,越是了解得多,他就越担心大晋将来会抛弃他们。
“不会,起码短时间内不会!对于这一点本殿下还是很有信心的!”霍尔米兹德三世斩钉截铁地答道。
“为什么啊?”阿尔罕不解。
“这就是鞭长莫及啊,波斯与大晋相距甚远,他们或许需要一个友好的国家充当贸易伙伴,却暂时还无力征服那里。以大晋目前的实力征服西域已经是他们的极限,要想征服更远的地方恐怕没有五十年的发展时不可能的。”
霍尔米兹德三世说得不错,厢军终于体会到了后勤补给的困难。为了增援西域,大晋调集了十几万马匹日夜不停的往西域运送物资和兵力,尽管如此,第一批进抵西域的援军仍然是装备了冷兵器的骑兵部队,大量装备了火器的步兵仍然聚集在河西走廊一带,还无法顺利抵达西域。
大晋与波斯重新结盟之后,整个世界局势呈现一种诡异的状态,也形成了两大势力之间的对抗,其中东罗马、西域(羯族)、漠北为一方,大晋、波斯为另一方。两大势力相互敌对,积极备战。
虽说大晋要面临来自北方和西方两大势力的围攻,但包括司马遹在内大晋上下并没有将石勒和拓跋普根放在眼里。实际上要说情势最危急的还是波斯人,他们要承受东西两大势力的围攻,而且其中还有他们的世仇罗马人。
除此以外,石勒和拓跋普根同样没有信心打败强大的大晋帝国。司马遹所建立的超级大帝国给了周边各国带来巨大的压力,对这种压力感受尤其深刻的当然是长城以北草原上的鲜卑人和躲在西域的羯族人。
面对大晋带来的强大威慑力,难道石勒和拓跋普根真的就心甘情愿地匍匐在汉人脚下苟延残喘么?当然不愿意。石勒如此费劲巴拉的开拓西域,拓跋普根坚持不懈的攻伐四周弱小的草原民族,就是为了让他们在大晋进攻前积累足够的实力,甚至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反攻中原。
鲜卑人、羯族人虽然在文明程度上不及中原文明,可是他们并不傻,看看他们称雄域外的过程就很清楚地知道,鲜卑人、羯族人不但不傻,而且是一个极其聪明甚至可以说狡诈的民族。
不论是石勒还是拓跋普根他们对统一后的华夏所能爆发出的能量知道得非常清楚,当年晋人仅凭北方一地就将数百万草原异族打得狼狈不堪。因此面对大晋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之态,他们二者只能联合在一起。
洪武十三年,公元313年的4月和5月是一段硝烟弥漫的日子。在这段日子里,东方和西方都点燃了战火,世界在战火中战栗,世界三大强国四大势力都无一例外的被卷入了战争之中,有的强国是主动选择了战争,有的强国则是被动的迎接战争,有的强国直接参与了战争。
这时的世界局势是让华夏战略家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自古至今他们都没有面对过如今这样的局势。就连司马遹也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虽然他曾向臣属们叫嚷过“世界大战的狼烟已经燃起,华夏不惧怕任何挑战。”
但是在华夏一些战略评论家的眼里,这场几乎席卷世界的全球冲突似乎很难用华夏历代内战战争进行类比,在现在这场全球性的武装冲突中。同时存在着四个不同的武装集团:
第一武装集团就是以大晋为核心的东亚新兴武装集团,这个集团以华夏大晋帝国领导者,配以数量不少的属国。大晋帝国发动战争的目的非常直接,那就是夺取西域以及中亚大片土地,同时夺取世界霸权。
第二武装集团就是以羯族人、鲜卑人为核心的老牌草原民族武装集团,为保护各自民族利益,它们不得不与强大的汉人集团进行一场艰苦的全面战争,它们与华夏集团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民族生存空间的战争。
第三武装集团则是以老牌强国罗马帝国为核心的西方集团,从表面上罗马帝国还没有完全从欧洲的泥潭中抽出身来。但君士坦丁心中十分清楚。罗马帝国在西方的统治正在逐渐崩溃。大量的蛮族正在入侵西欧各地。
君士坦丁加入到这场豪赌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开拓罗马帝国在东方的生存空间,既然西欧局势糜烂已不可避免,那何不再开拓新的疆域来弥补帝国的损失?
第四武装集团就是以波斯为首的西亚集团,波斯帝国的实际控制者普西多尔为了加强自己的威望。同时也为了垄断丝绸贸易,他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这场战争中。虽然四方势力中,波斯人的实力最弱,但他们的战争**也是比较强的。
以上四个国际武装集团构成了这次全球战争的主要参战集团,而由于其进行的战争目的不同。只是由于限于通信技术、运输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这场战争与其说是一场全球战争,还不如说是全球范围内的局部战争。
除了罗马帝国和大晋帝国由于占据了地利优势而不需要双线作战外,其他两方都要面临双线作战。虽然大晋也向罗马帝国宣战了,但由于双方相距太远,他们要想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太低。
虽然波斯人曾向大晋提出派遣一部分援军的问题,但司马遹以路途遥远后勤补给困难为由拒绝了对方。显然司马遹并不想过早插手波斯与罗马帝国之间的战争,在没有解决掉石勒和拓跋普根之前,司马遹不可能插手欧洲。再者说波斯与罗马帝国两败俱伤才是司马遹最希望出现的情况。
基于同样的理由,石勒同样也没有对波斯本土发动大规模进攻,他只是让人固守在双方的边界。石勒把大晋当成头等大敌,波斯人的主要敌人则是罗马人,尽管普西多尔不是什么雄才大略之辈,但他同样不傻,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收拾罗马人身上,尤其是在密谋收复叙利亚地区。
这种奇怪的交战方式,极大的冲击了大晋国内的知识分子,以前皇帝司马遹总是向他们灌输国与国之间没有友谊只有利益的观念,还引起一部分传统士子的反感。但这一场世界大战,却让大晋国内的知识分子切身感受到其中**裸的利益争端。每个国家都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根本不会考虑什么盟友和情义。
“阿尔罕,大晋真与波斯结盟了?”霍尔米兹德三世阴沉着脸问道,自打来到大晋之后,霍尔米兹德三世就没有放弃过争夺波斯王位的打算,只是当初波斯和大晋之间正处在蜜月期,大晋不可能为了他一个落魄王子去得罪一个大的贸易伙伴。
后来霍尔米兹德三世在皇帝司马遹的劝解下,进入长安陆军军官学堂学习。这两年霍尔米兹德三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本领,当波斯驱逐晋商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他以为大晋会旗帜鲜明的支持他回国争夺王位。
谁知大晋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西域,而今更是不计前嫌的与波斯结盟。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东西方各大势力结成两大不同阵相互交战。霍尔米兹德三世本来已经沉寂下来的心再次变得火热起来,他最大希望就是趁着这次大战能够东山再起。
“是的,王子,就在昨天波斯与大晋正式签署了军事同盟协议,共同对抗西域、漠北和东罗马一方。”阿尔罕语气沉闷的答道,话说他也挺郁闷,还没高兴几天大晋就又和波斯和好了,看来这大国的脸面果然比翻书还快。
霍尔米兹德三世皱起了眉头,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想过离开大晋,在他看来在几大武装集团中,目前战略处境最好的就是大晋帝国。大晋既不像罗马帝国那样面临蛮族威胁,又不用两线作战,所以霍尔米兹德三世对大晋很有信心。
“王子,我们还要继续等下去吗?”阿尔罕问道。
“不等还能怎样?这场事关四方的战争没有三五年恐怕结束不了,就算大晋消灭了羯族人和鲜卑人,短时间恐怕也无力支持本殿下。”霍尔米兹德三世叹气道。
“这又是为何?”阿尔罕不解的问。
“后勤补给!后勤补给将大大限制晋军的战斗力。虽然本王子参加军事学习的时间很短,但自问对晋军的了解还是比较透彻。大晋厢军是一支全火力部队,虽然战斗力强大,但对后勤要求很高。”
“西域那个地方道路不像大晋内陆那样畅通,在没有全面完成西域各地道路建设的条件下,大晋无法给我们提供有力的支持。看看如今大晋为何在西域步步后退,还不是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要不然怎么会轮到羯族人发威拿下整个西域?”
“王子,你说将来大晋会反悔吗?”阿尔罕不禁又担心起另一个问题,越是了解得多,他就越担心大晋将来会抛弃他们。
“不会,起码短时间内不会!对于这一点本殿下还是很有信心的!”霍尔米兹德三世斩钉截铁地答道。
“为什么啊?”阿尔罕不解。
“这就是鞭长莫及啊,波斯与大晋相距甚远,他们或许需要一个友好的国家充当贸易伙伴,却暂时还无力征服那里。以大晋目前的实力征服西域已经是他们的极限,要想征服更远的地方恐怕没有五十年的发展时不可能的。”
霍尔米兹德三世说得不错,厢军终于体会到了后勤补给的困难。为了增援西域,大晋调集了十几万马匹日夜不停的往西域运送物资和兵力,尽管如此,第一批进抵西域的援军仍然是装备了冷兵器的骑兵部队,大量装备了火器的步兵仍然聚集在河西走廊一带,还无法顺利抵达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