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起!”

    “呀呀,你妈的。【小说文学网】”

    随着一声令下,张卫国在心里骂了一声,给自己加加油。

    最后一颗训练弹也出了大院的墙。

    “哎呀妈呀!”

    “快,是砸到人了吧!”

    墙外的一声惨叫,连长马上做出了反应,跑出了院子。

    身后,跟着跑出了一大帮子的人。

    这一大帮子的人跑出了大院子,拐过一个墙角,看到一个小媳妇模样的女人正靠着大墙,脸上有血,是从头顶上流下来的。

    连长跑在最前面,抱起她来,发现已经昏迷不省了。

    “妈呀,这不是陈秀丽嘛!”

    张卫国跑到跟前,一看,认识呀,这不是丫丫嘛,怎么跑到这儿来了呀。

    丫丫现在叫陈秀丽了。

    小村习俗:姑娘长到十二三的时候,外人就不能再叫小名了,得求个有文化的人给取一个大号。

    陈秀丽就是费璋给丫丫起的大号。

    话说那一天,胡荣河村长因为“马二小漏蛋子”家里发生的那件事儿,没有及时去邻村把二狗子,也就是张卫国的那门“娃娃亲”给退了,可坐了“大蜡”喽。

    “坐蜡”是小村里的常用语。

    坐蜡,有两个含义。

    其一,为难,受困窘;其二,受过、受斥责。

    北京土语中的“坐蜡”应当是源于佛家用语中的“坐腊”。

    根据佛家的戒律,众僧应于每月望晦日即农历十五和三十,齐集一处共诵《戒本》,自我对照反省有无违戒犯律之事。如有违犯,应按情节轻重依法忏悔。而全年之中,应自农历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三个月中定居一月,专心修行不得随意他往。此曰“安居”亦曰“结夏”也称“坐腊”。其专心修行中的重要功课之一,就是自省自律接受批评。

    “这可真是处处皆学问哟,这么俗的一个词儿,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说道儿。”

    问了“度娘”之后,费目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胡荣河坐了蜡,还得一趟又一趟地往邻村跑,这就叫“生命不息,坐蜡不止”吧。

    四十八顷村的前面有一个村子叫南营子;四十八顷村的东面有一个村子叫东庙;四十八顷村的西面有一个村子叫西腰苇子;四十八顷村的北面有一个村子,不用说了,前面已经提到了,是公社所在地。

    从四十八顷村人的方向感上来说,公社所在地是在老哈河的北岸,所以就叫“老河北”,简称“河北”。

    当然喽,此“河北”非彼“河北”。

    彼“河北”现在太呛人了,到处都是雾霾哟!

    写到这里,费目突然想起费凡曾经讲过的一个听起来像笑话的真实故事。

    有一天,费璋正在给学生上课,讲诸如“我爱北京天安门”之类的内容。

    “老师,跟毛主席是哥俩儿吗?他俩谁是哥谁是弟呀!”

    “当然是毛主席是哥了,我大跟我说毛主席的官最大了,谁官大谁就是哥。”

    费璋刚要回答丫丫的问题,二狗子就抢着回答了。

    “啊呀,二狗哥,你可知道的真多,那你知道毛主席住哪儿吗?”

    “啊呀,丫丫,这你都不知道呀,毛主席是住在天安门城楼子上的。”

    “那,二狗哥,你知道我们的首都在哪儿吗?”

    “我告诉你吧,丫丫,我们的首都就在老河北。”

    “啧啧,二狗哥,你知道得真多呀。”

    对于这样的一问一答,费璋老师真是不知从何说起了。

    闲话少说吧,还是接茬儿说胡荣河村长“坐大蜡”这件事儿吧。

    东庙村有一家姓白的,是个大户,白家的老爷子跟白家的老太太绝对是配合默契,一共生了五个儿子。

    人称“白家五虎”。

    这白大虎有一个姑娘,叫白虎妞儿。

    名如其人,白虎妞儿长得五大三粗,反正就是该大的地方也大,不该大的地方也大,长得很像是吹起来的“大大”牌泡泡糖。

    有一天,白大虎去老河北的“核桃社”买咸盐,刚好碰上二狗子的大张满仓赶着生产队的马车也去“核桃社”。

    各位书友,读到这里,您可千万别望文生义哟。

    这“核桃社”可不是卖核桃的。

    “哎呀,他大妹子,我今天去老河北的‘核桃社’扯二尺布去,想给我丫头做个小褂儿,你能借给我一尺布票吗?”

    那时候,四十八顷村的女人们经常这样说。

    “哎呀,大哥呀,我今天去老河北的‘核桃社’打一斤酒去,要会会亲家,你能借给我一毛钱吗?”

    那时候,四十八顷村的男人们经常这样说。

    那时候,四十八顷人总是把“供销合作社”的“合作”发音成“核桃”。

    现在想想,这种叫法也是很有道理的,那时候的“供销合作社”的确小得像“核桃”。

    现在看看,这样的“核桃社”在四十八顷就有好几个了,仍然小,却改称“超市”了,就像是只有两张桌的饭店也叫“食府”一样。

    顺路嘛,张满仓就让白大虎上了车,捎捎脚,唠唠嗑儿。

    这一唠,越唠越热乎,等到了“核桃社”,就称兄道弟起来。

    论年纪,白大虎属虎,张大满属兔,白大虎是哥。

    “哎呀妈呀,你说这可咋整呀,唉,白跑一趟了。”

    刚一进“核桃社”的大门,白大虎就“哎呀妈呀”上了,还唉声叹气地。

    “哥呀,你这是咋的了。”

    “弟呀,我今天怎么这么倒霉哟,在来的道上丢了五分钱。”

    这就叫“一分钱能难倒英雄汉”吧。

    “一分钱就能难倒呀,现在连十块钱都不算钱了。”

    读到这里,我的小伙伴儿们肯定又要发出这样的感叹了吧。

    小伙伴儿们,你们可能不知道,费目现在写的这段故事可是发生在五十多年前啊,那时候的“钱”可真叫“钱”呀!

    费凡告诉费目,那时候的小米只有几分钱一斤。

    “记得有一年,我在沙窝子里套了一只兔子,卖了五毛钱,结果丢了,急得出了好几身的汗。”

    费凡的故事,费目深信不疑。

    费目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猪肉涨到一块钱一斤时,把胡芳愁得好几天不敢往菜里放油了。

    今天晚上,费目的废话太多了,有凑字的嫌疑了。

    说说白大虎的“五分钱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吧!

    “哎呀,哥呀,你怎么不早说呀,不就是五分钱嘛,你弟我今天带了一块多钱,你先用着吧。”

    就这样,白大虎跟张满仓结下了“五分钱”的深厚友谊。

    没过几天,白大虎到张满仓家还那五分钱,串串门儿。

    “快,叫白大爷。”

    “白……大……爷!”

    张满仓非常热情地请白大虎上了炕,还一把把只有两岁的二狗子拉过来,拍了一下屁股,二狗子就像一只电动小狗,一摁电门,蹦出了仨字儿。

    白大虎见二狗子长得虎头虎脑的,张满仓又是一个挺实诚的人儿,就有了一个意思,只是当天没好意思说。

    第二天,“快嘴儿”三婶走进了张满仓的家。

    三婶是四十八顷村的名人,相当于四十八顷村的“新闻发言人”。

    只要是她知道了一件事儿,不到一袋烟的工夫,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就都知道了。

    人送绰号“快嘴儿”,也有人管她叫“拉老婆舌头的”。

    度娘告诉费目:“拉舌头”,“拉”也可读第二声lá,“拉老婆舌头”之略语,爱说闲话、传言私语、挑拨是非的意思。《方珍珠》:“不是我爱拉老婆舌头,自从二小姐上学没上成,我常看见她一个人在街上乱串。”实际上还是“拉老婆舌头”。给二小姐“告密”。《离婚》:“老李想嘱咐他几句,不用这么拉老婆舌头,而且有意要禁止她回拜方墩太太去,可是没说出来。”

    其实,度娘也是个“拉老婆舌头”的吧,哈哈哈!

    只是,那时候,四十八顷村里的人还不知道度娘是“哪一缸的酸菜”,只知道“快嘴儿三婶。

    “哟哟,我说仓子呀,大喜呀,大喜呀!”

    三婶的嘴真快,这身子还没进屋,话先溜达过来了。

    书中暗表,这个三婶是白大虎的一个什么姨。

    当天,白大虎从张满仓家出来,没有回家,拐一个弯,就进了这个什么姨家。

    “哟哟,我说我的虎子外甥哟,这不年不节的也知道来看看你姨呀,你给姨带来了两包啥好果子呀。”

    “哈哈哈,我的好三姨哟,今天你大外甥来的忙,没来得及给您老人家称上二斤果子,改日一定补上。”

    这两娘俩在说笑之间,就把事儿给定下来了。

    这才有了“快嘴儿”三婶在第二天到张满仓家这件事儿。

    “呀呀,是三婶子呀,是哪股香风把您刮到我家来了,快进屋,快进屋。”

    “哎哟,我说仓子,是喜风把我刮到你家的,大喜呀,大喜呀,快让你三婶我进屋抽袋烟吧,我跟你好好说道道。”

    三婶进了屋,上了炕,盘上腿儿,点上烟,这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给了张满仓。

    “婶儿呀,这当然是好事儿了,我们家的情况你是知道的,老白家的情况我也知道,就是不知这姑娘咋样呀?”

    “哟哟,我说仓子呀,你别以为你们的二狗子是个宝贝疙瘩,人家老白家的姑娘那也是戳得住个儿的。那姑娘我是见过的,那体格那叫好。咱们庄户人家图个啥呀,不就图个体格好,将来过门儿能干活,能生孩子,不就行了嘛!”

    三婶如此这般地一说,张满仓可就动了心,有了几分意思。

章节目录

废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四十八顷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五十节 “五分钱”的深厚友情-废目标,废目,笔趣阁并收藏废目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