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宿于朱家小住一晚,清静恬淡,轻快无比。

    数日以来,吕宋洋奔波劳累,已是倦怠不已,一旦松懈,得以休憩,自是百骸俱松,心情愉悦。

    翌日清晨,晓色方起,大地一片静寂。

    此刻虽有雄鸡啼晓,但吕宋洋犹在睡梦之中,酣然沉睡。

    “咚咚咚!”

    忽被被一阵剧烈的敲门声吵醒。

    吕宋洋双目一睁,心中一动,陡然记起昨日朱立群所托之事,连忙翻身爬起,开门一看,喜出望外。

    门外立着一人,一双晶亮的眸子,明净清澈,若繁星秋水,晶莹动人,正往屋内瞧着。

    那人正是朱书媱,但见她娇靥如花,眉眼含笑,两道温柔的目光正往自己身上凝注。

    眼睛弯得像月牙儿一样,笑意微漾,情意绵绵,仿佛那灵韵也似那轻柔的月色,溢了出来。

    一颦一笑之间,高贵的神色自然流露,清雅灵秀的光芒璀璨夺目。

    见吕宋洋睡眼惺忪,朱书媱忙将他拉到屋外,面色讶然,娇声道:“哎呀,吕大哥,你怎么还在睡觉啊!”

    话音一落,略带娇羞的目光,又在他身上扫了一遍,微微一顿,樱唇微启,又道:“我们快走吧,爹还在等着我们呢!”

    话音未落,又鬼使神差般的闪进屋内,取出贯日惊虹双剑,娇笑道:“好啦,走吧!”

    语声落处,拉着吕宋洋刚迈出一步,又顿住脚步,“咦”了一声,接着又道:“对了,你怎么有两把宝剑啊?”

    她被朱书媱如此一搅,吕宋洋睡意全无,道:“哦,有一把剑是先师留下的遗物。”

    朱书媱微微一愕,沉默片刻,似有所思,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她停了一下,抓起惊虹剑,在手中掂量了一下,剑身虽长,却轻巧无比,甚是喜欢。

    她接着又道:“对了,此去京城,我正愁没有合适的兵器,这柄剑我挺喜欢的,就借我用用吧!”

    她目光往剑上凝视,纤指朝剑柄轻抚,摸着金线缕成的字,喜道:“惊虹,原来它叫惊虹剑!多么美丽的名字呀!”

    人便这样的,当你喜欢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件物品的时候,你会觉得他的一切都是好的,他的名字,他的形状,他的大小,甚至他的缺点。

    也许,古语中“爱屋及乌”,说的便是此意吧。

    言罢,她将另一把贯日剑递到吕宋洋的手中,自己拿着惊虹剑,又在掌中把玩了一阵,爱不释手。

    朱书媱的赞美如此真切,字字声声皆是发自肺腑的真实感觉。

    见朱书媱如此喜爱惊虹剑,吕宋洋心中想道:“我既然深爱着朱姑娘,将这把剑送给她,又有何妨?行走江湖,总不能连一件像样的兵器也没有。”

    一念至此,吕宋洋望着俏皮可爱的朱书媱,展颜一笑,道:“既然你喜欢它,那我这把惊虹剑就送给你!”

    “你喜欢,我就……”在爱情的世界里,一切逻辑都是如此简单,因为你,所以我。

    朱书媱高兴的收下剑,笑得花枝乱颤,对吕宋洋说道:“我们快走吧!”说完,便拉着吕宋洋快步往前方走去。

    两人在园林之中,奔行了一阵,朱书媱领着吕宋洋来到一间房间里,轻叩门环,屋内有一人应了一声“进来”。

    两人进得屋来,但见屋里立着一人,星目剑眉,生得十分俊朗,头戴冠帽,手持折扇,文士装扮,衣带整齐,正是朱立群。

    朱书媱步入屋内见了朱立群,收敛了不少,恭敬地叫了一声“爹!”。

    而朱立群见了朱书媱,只是微微颔首,淡然一笑,转而目光又停留在吕宋洋的身上,凝视片刻。

    忽而一捋长须,微微一笑,将折扇一收,指着案牍之上一个包袱,道:“吕公子,老夫所托之物,皆在其中,希望公子能够及时将它送到沈大人手中。”

    吕宋洋一听,双手抱拳,道:“朱老爷所托之事,在下一定全力而为,力保此物万无一失。”

    朱立群转身走到案牍旁,将包袱提起,又迈出几步,踱回到吕宋洋的身边,将它交到吕宋洋的手中,道:“其中之物,请吕公子妥善保管,老夫已经备好盘缠,事不容迟,若无其他事情,你二人便即刻启程吧。”

    吕宋洋接过包袱,重重地点点头。

    朱书媱一听,欣喜若狂,拍手催促道:“好啊!好啊!那我们就赶快上路吧!”

    话音一落,拉着吕宋洋便要往屋外走去,却被朱立群叫住了。

    “瑶儿,你留下来一下。”

    朱书媱极不情愿地停住了脚步,颇不耐烦,道:“又有什么事呀?爹!”

    只见朱立群淡然一笑,转而对吕宋洋道:“吕公子,老夫有几句话要跟小女交代,烦请公子暂时回避一下。”

    吕宋洋轻一点头,便朝屋外走去,在院中等候。

    吕宋洋离开后,便只剩朱立群与朱书媱父女两人留在屋中。

    朱立群目光一闪,轻轻地走近朱书媱,缓缓自袖中取出一枝金凤钗。

    那枝金钗制作十分精致,镶金嵌玉,雕龙画凤,金光闪闪,乃是不凡之物。

    朱书媱一见那金凤钗,心中甚是喜欢,心知绝非一般的寻常人家所有,必是宫中之物。

    还没容朱立群开口,朱书媱便一把接过那枝泛着光芒的金钗,仔细端详,抚赏一阵,忽又螓首微抬,由衷赞道:“好漂亮的金钗啊!恐怕只有皇宫中才会有吧!”

    她话声一了,便听朱立群道:“不错,它确实是宫中之物。”

    他一言至此,目光忽又变得黯淡,微微一顿,忽又目光一亮,道“瑶儿,到时候你进了宫,见了恭妃娘娘,便亲手将这枝金钗交给她,也算是替爹了却了一桩心愿。”

    见朱立群说话之时,神色凝重,郑重其事,朱书媱心里明白这一定是一件很贵重的物件,点头道:“爹,你放心吧,我一定会亲手把它交到王姑姑手中。”

    语声锵然,坚定之中,又略带着一丝欢欣。

    其实,朱书媱称恭妃娘娘为“王姑姑”并无不妥,因为朱立群与恭妃王氏在进宫之前,便已经以结义兄妹相称,况且朱立群曾受过王朝窭的恩惠,将王朝窭认作义父。

    朱书媱虽不曾见过这位与自己沾亲带故的“亲人”,却一直对她甚是尊敬,她曾听过恭妃娘娘在**勤俭贤惠的一些事迹,只盼着能够有机会见上一面。如今就要实现了,怎能不叫她兴奋?

    话已至此,多说无益,朱书媱小心的将金钗收好,作别朱立群,快步寻吕宋洋去了。

    当她走到院子里的时候,见吕宋洋正坐在石凳上盯着旁边飞卷的落叶出神。

    朱书媱灵机一动,想要捉弄他一下,悄悄走近,纤掌轻拍他的左肩,倏忽一声,身形一晃,又快速闪到他的右边,顺手取走放在石桌上的包袱。

    吕宋洋惊觉而起,见身后突然多出了一条人影,心头凛然,“呛啷”一声,抽出宝剑,断喝一声。

    “谁?”

    喝声方落,宝剑已然出鞘,只见一阵寒光,突地一闪,便向那条人影刺去。

    长剑穿风,在空中疾行了三尺之远,捷如闪电。

    他忽觉有些不对劲,转目一望,心头大慌。

    “啊!”的一声,急忙将剑收回。

    但见那条人影惊恐地退了几步,吕宋洋忙顿住身形,此刻方才看清来人相貌。

    原来是朱书媱,吕宋洋的剑在距离她胸口一寸的位置停住,幸好他即使撤剑,没有伤着她。

    此刻吕宋洋早已惊出了一声冷汗,他生怕自己误伤了朱书媱,若心爱之人因自己而伤,他会一辈子都不会安心的。

    而此时朱书媱却若无其事,嫣然笑道:“吕大哥,你的武功果真厉害!爹将这件事情交给你办,一定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吕宋洋见朱书媱没事,心里的石头方才落了地,肃容道:“以后不要再闹着玩了,刀剑无眼,若真的伤了,我…我…那我…”

    话说到一半,吕宋洋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面上一红,憨憨的笑着。

    见吕宋洋此般模样,朱书媱也忍不住发笑了,娇声道:“若伤了我,那你会怎么办呀?”

    吕宋洋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道:“那…那…那我会一辈子不安的!”

    朱书媱咯咯笑道:“吕大哥,你放心吧,我没那么容易受伤的,我们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呢?”语声顿处,她看了看吕宋洋,又道:“吕大哥,我们快赶路吧。”

    吕宋洋将长剑收回鞘中,点点头道:“嗯,好,我们走吧!”

    话音一落,便从朱书媱的手中接过包袱,背在背上,两人一起往朱府外走去。

    出了朱府,两人各自挑选了一匹上等的骏马,两人两骑,打马一路往北疾奔而去。

    快马在道上行了半日,已然出了衡州城,抵至长沙府。

    驰行三里路程,忽被被一座巍峨的大山挡住了去路,两人顿住马首,跃至马下,忽闻一人在山中放歌。

    “闲人行李,羽扇芒鞋尘世外。一叠溪山,也解分风送客帆。”

    “时平易醉,无复惊心并溅泪。长揖忘言,回棹桃花插满船。”

    两人展目一望,却见深山幽径之上,一名樵子,担柴而行,高声放歌。

    山势奇险,险峻无比,但那樵夫却走得甚是轻快。

    吕宋洋遥望远山,心中一动道:“此山险峻,而这樵子肩担重柴,奔行其中,却轻松无比,想必定是一位世外高人!”

    正思忖之间,那歌声愈来愈近,再看时,那樵子已然自远山之间走了下来,身法之轻快飘逸,当真不可思议!

    吕宋洋迎上前去,长身一揖,忙向其打听此处。

    “敢问老伯,此处是何地呀!”

    那樵夫抬首往了吕宋洋一眼,淡然一笑,道:“白云深处,长沙岳麓。”

    一听此话,吕宋洋心中一动,瞭望远山,见云蒸霞蔚,烟雾缭绕,方知此地正是岳麓。

    吕宋洋见眼前樵子,目如繁星,明亮无比,又想起其方才吟咏之词,道:“老伯才华横溢,为何会甘心隐匿于深山之中,方才我听老伯唱词之中,意境深远,超脱世俗!”

    一听此话,那樵子却哈哈笑道:“老夫粗人一个,哪能作词,此歌乃是这山中一位高人所作,老夫只是传唱而已。”

    山中高人!莫非此山之中,尚有天外之人?

    待他回首看时,那樵子已然走远,唯有歌声依旧。

    “攀高折枝条,高歌笑王侯,青山一肩挑,换米也换酒。”

    “举杯同尔笑,一任云缥缈,山高水亦遥,只有天地久。”

    歌声渐渐落去,随那樵子淡淡的身影,一齐隐没在浓雾之中。

    朱书媱一听此地乃是岳麓,顿时玩兴大起,拉着吕宋洋非要山上游玩。

    此时天色渐晚,行路多有不便,吕宋洋也不再阻挠。

    两人将马放任在山脚下水草肥美的河道上,寻山而上。

    其间千年古树,林立而生,老干虬枝,苍劲挺拔,高耸入云。

    枫梓、松栗,夹道而生,虬枝曲干,蓊郁青葱;山涧泉流终年不涸,颇有清幽之感。

    登临高处,悦览胜景,如穿梭与画卷之中,久困于闺阁之中,哪里见过这般盛景,朱书媱心中兴奋不已,一路上手舞足蹈,连连拍手叫绝。

    吕宋洋只是默默地跟在她的身后,只需在身后安静的看着她,便觉得世界是如此的美好,爱情是如此的美妙!

    两人在山间行走,头上彩霞飘飞,堆积在山峰之上,身边鸟啼声声,回荡于山谷之间,脚下流水淙淙,汇聚于山麓之下,好一处盛景。

    两人驻足观赏,流连忘返,所有的精神都被这山水风光吸取了。

    忽然一阵雷鸣,顿时风云大变,乌云密布,方才还是彩霞千里,顷刻之间,便已经纷纷扬扬的下起了小雨。

    行至山中,四处皆山,无处避雨,两人心中焦急。

    何况,此时已逾深冬,若染了风寒,那可是一件麻烦事。

    两人正疲于奔走,欲寻觅躲雨之地,忽然听见一个悠扬浑厚的声音在山间回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那声音忽远忽近,一字一句,锵然若鸣,恍似自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宛如就在身边发出。

    两人环顾四周,空无一人,心中惊奇不已。

    再一看时,陡见一个白发老者正坐在一棵古松之下,笑声兀自未绝。

    突然冒出来个白发老者,两人心中俱是惊骇不已。

    朱书媱走向前去,娇美的面庞之上,掠起一丝诧异,道:“喂,老人家,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你叫什么名字呀?难道你不怕被雨淋湿了吗?”

    那老者一捋长须,微微一笑,道:“斜风细雨不须归,你这小女娃,倒真是有意思,张嘴便问别人姓名,连客气的话也不会说。”

    话音一落,微微停顿了一下,依旧是一副笑脸,又道:“嘿嘿,不过,我喜欢,性情直爽,比那些个道貌岸然的臭道士有趣多了!”

    朱书媱望着那老者也笑个不停,道:“我叫朱书媱,你还没说你的名字呢?”

    那老者笑道:“老夫的名字就藏在苏子的词中,你若猜着,那便算你厉害。”

    朱书媱低头想了许久,绞尽脑汁,犹未猜到老人身份。

    吕宋洋一听此话,目光闪处,往老者面上望去,见眼前老者气宇不凡,绝非寻常之人,暗自寻思起来。

    沉思片刻,猛然想起方才老者吟唱之词,乃是北宋词人苏子瞻所作《定风波》,心中一动,掠起一丝惊诧。

    他在心中又将它默念了一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啊!对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任平生…莫非眼前之人,就是江湖之中大名鼎鼎的烟雨隐仙——任平生…。”

    一念至此,吕宋洋心中早已喜不自胜,双手抱拳,躬身施了一礼,猜道:“莫非前辈就是江湖人称‘烟云隐仙’,任平生任前辈。”

    那老者见自己的身份轻易的便被吕宋洋识破,神情有些沮丧,道:“你这娃娃倒是有些见识,没错,老夫就是任平生,你又是什么人?。”

    吕宋洋微微一愣,答道:“在下吕宋洋!”

    那老者目光在吕宋洋身上一扫,忽又在贯日剑上停留半晌,突地面色一变,倏地夺下吕宋洋手中长剑,端详一阵,忽又面色一沉,凛然道:“这柄剑,你是从何处得来?”

    吕宋洋凛然道:“此剑乃是师父之物!”

    老者面沉如水,道:“你师承何处!”

    吕宋洋朗声道:“恩师戚长空。”

    那老者一听,惊道:“你是戚长空的徒弟?他现在身在何处?”

    原来那位老者乃是江湖之中的成名人物,人称“烟雨隐仙”任平生,三十年前,叱咤江湖,翻云覆雨。

    他一生游历四方,他的时代,虽然短暂,却闪耀辉煌,当时江湖之中,无一人可与他争辉。

    他曾住过北方少数民族的帷帐,也曾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策马奔腾。

    他曾经横穿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也曾徒手与白狼搏斗。

    他曾经翻越过雪山,也曾遭遇过雪崩,九死一生。

    他曾与百越之民赤身起舞,也曾孤身一人深入巴蜀之地。

    后来,他决定北上,去寻找传说中的不周山。

    在寻找不周山的时候,他结识了戚长空,两人一见如故,结为异姓兄弟,情同手足。

    任平生在不周山得一个高人传了一些惊世武功,学艺归来,厌倦了江湖厮杀,习惯了不周山上宁静的生活状态,他绝迹江湖,便做了一个逍遥世外的隐仙。

    山中无甲子,这一隐居,时至今日,已有二十余载。

    二十年间,他内心安宁平静,只是心中常常挂念自己的结义兄弟戚长空。

    吕宋洋又想起自己的师父惨死在野人岭一事,眼神之中流露出几分淡淡的伤感,低声叹道:“恩师已经不在人世了!”

    任平生一听,心中大惊,凄然道:“什么?你说戚老弟他已经死了?”说罢此话,面目之上,悲戚之色更加深了几分。

    吕宋洋凄婉地点了点头,道:“是的,恩师惨死在野人岭,临终之前师父交给我一枚铁令,还没来得及说出仇人,便已经亡故。”

    任平生一听,目光突地一亮,急声问道:“什么铁令?”

    吕宋洋从身上取出一枚铁令,递到任平生的跟前,道:“任前辈,这便是师父临终前交给我的铁令。”

    任平生接过铁令,一看,面色一沉,“啊!”了一声,脱口道:“梅花铁令!”

    吕宋洋一听任平生认识那枚铁令,竟然唤出它的名字,心中惊奇,问道:“莫非前辈认识这一枚铁令,知道它的来历?”

    任平生长袖一拂,面色渐暗,目光自四周一扫,道:“此时天色渐晚,不是说话的地方,你们且随我来。”

    话音一落,领着两人往深林之中奔去。

    薄淡的雨幕之中,三道人影,轻轻一掠,穿行其中,恍眼之间,一齐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之中。

章节目录

明月清风此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张木凌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1章 一蓑烟雨-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明月清风此夜,笔趣阁并收藏明月清风此夜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