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山到村子里后,没两天他又出了村子,把父亲兄弟几个都喊了家,村里还有不少男人也都跟着来了。
下山村里老少爷们每天都挤在魏山家里议事。
下山村一个封闭的小山窝,家家几乎都是混不到温饱,如今听说移民关外,居然能分到这么多田地,一个个都不淡定了。
大家也顾不得开山修路每天能赚上一角银元了,若魏山所说的都是真的,那挖多少山修多少路也赚不那样一笔家业啊。
连村里头唯一的地主魏老爷的儿子都天天来。魏老爷虽是村里地主,可家里的地也不过二百来亩,而且山里田瘦,一年也收不了多少粮食,又没多少其它产出,因此这地主其实也家境一般。
魏老爷子孙众多,这家业以后是要传给长子的,其它的儿子按规矩只能分点钱,分不了地。因此当听说移民关外,能够一人分到一百亩肥沃的好田时,魏老爷的其它几个儿子也都有些心动。
一开始大家是不太相信还有这样的好事的,天上只会下冰雹,哪里会掉馅饼。结果没两天,魏山又出了趟山,去了趟县里,然后来时就跟着来了两个吃公粮的。
移民的事情现在是各地衙门的头等大事,是主抓业务。在各官衙的考成法下,上面交待下来的任务是不能马虎的,规定限期内完不成任务,那是得扣分得差评的,分扣的多了,到时还可能要降级,甚至直接被免除公职,因此不但各级的官员很上心,就是下面的吏员也上心。
如今的吏员们个个都涨了薪水,没有人愿意把这公粮差事丢掉。
按朝廷上面的旨意,山东省要对口移民辽北省,而山东省也按府划分。到时各府的移民划在一起,到了辽北后,再对应的建起新的府县。
沂水县隶属山东青州府,这里南邻兖州府。西邻济南,东邻莱州府,因为属于沂蒙山区,因此算是山东比较穷困的地方了。
上面给山东的任务是移民一百万去辽北省,而山东给青州府的任务是移民二十万。青州府给沂水县是移民两万人口。
层层转下的任务。压在沂水县一众官员们的头上。
青州是个大府,但沂水却是个穷县。不过穷虽穷,人口却不少,可要移民两万,也是个艰巨的任务。
县里官吏们最近正想着要如何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毕竟朝廷给出的条件虽好,但一般的百姓并不见得会相信。而且就算是穷,有些人还是故土难离的。
在这个时候,魏山主动的前来,这无疑让县里很是高兴。
县老爷一拍手。立即派了两位吏员亲自随魏山下一趟山里,跟他们正式介绍一下朝廷的移民计划。
要争取动员他们移民。
县里的公差一来,同样的话,但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可就有信服力多了。
按公差的话说,这是朝廷的计划,是皇帝亲自下的旨意。从山东迁移部份百姓去辽北,在那里安家乐业,分田授地。
“大家不要有什么担忧嘛,朝廷都是为了大家着想。你们村里的情况我们也看到了。深山之中,道路不通,田地极少,村民世代居住这里。日子一直过的很穷困。出趟山,都得走四五十里山路,平时买个盐巴,都得走半天路,太不方便了,尤其是田少。”
“村里一百多户人。人口过千,但平均每人还不到一亩田地,一年到头,连个温饱都混不到。村里的男娃,二十多岁娶不到媳妇的多的是,下山村都穷出名了,别的村庄一听说是下山村的人,都不肯让媒婆进门。”
下山村的老少爷们听着公差们的这番话,都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他们说的是实话。
“穷思变,变则通。现在就有一个好机会在大家的眼前嘛,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朝廷在关外开疆拓土,打下了大片的土地。辽北你们晓得吧,就是在辽西辽东的北面,我们山东从登莱出海,坐船过了渤海湾到了辽东半岛旅顺,一路往北,就是辽北了。那里跟辽河两岸一样,都是一往无际的大平原,不跟我们这里都是山一样,到了那边,想看个山都难,全是平地,而且水也丰富。”
公差描绘了一遍松嫩平原,这些都是他从上面下的资料中得知的,但也说的似模似样。
“你们也不用担心怎么过去,朝廷会负责。愿意去的,先到官府登记,然后朝廷会给你们安排。到时我们一个县里的都排在一起,等到明年开了春,准备好了,就一起出。朝廷会给你们准备车马,准备路上的粮食,甚至还会派兵护送,还会安排大夫跟随,还提供帐篷,保证路上顺利安全。”
“等到了那边,你们也不用担心。到时我们一个县的移民都安排到一场,到了那边,就建一个乡,我们沂水县的,到了那边,就都分在一个乡。那边也会有人帮我们建好屯堡庄子,头一年,大家都是合在一起垦荒,互相帮助,一起盖房子建庄子,修水利。”
“等我们一年后适应下来了,屯庄村子建好了,到时大家再各过各的。自己开垦自己的田地,只要大家肯下力,田地还不有的是。放心,朝廷还会给我们提供耕牛挽马、农具种子等租借。”
“新开垦的田地,头三年还免税。”
“愿意移民去辽北的,朝廷还每户放二十块安家费,还提供一百块无息贷款。”
听到官差说的这么好,大家都不由的动了心。
下山村确实太穷了,以往大家天天呆在山里头,还不怎么觉得。今年跟着县里安排出去修路,也算开阔了点眼界,见识了下外面的世界,才现,跟青州其它的百姓比起来,他们确实相差太远了。
只不过,辽北终究很远,要飘洋过海先去辽东,再往北。这个北,也不知道是北到哪里,大家还担心胡虏,听说辽北以前是蒙古和女真人的地盘,大家去了,他们愿意吗?
吃早饭的时候,魏山的父亲看着儿子,家里的早饭是薯条粉丝,煮了一大锅,一家人吃的很开心。
魏山父亲问,“大娃,你是怎么想的,辽北真有这么好?”
“朝廷是这么说的,我相信朝廷。”魏山放下筷子跟父亲说道,“爹,你看现在的朝廷,新皇继位后,我们的日子是不是好过了许多?以前官府年年下来收粮加税,咱们哪过个一天好日子。你看现在,朝廷减租减息,官府不但不来加征,而且还来组织我们去修路赚钱。以前我们也去修过路修城城池,哪不是自备干粮,哪还有钱拿?”
“如今这朝廷跟以前大明不一样,爹,你看外面,到处一片兴盛景象。我在青岛,更是热闹的不得了。我是真的不愿意继续呆在这小山村里,可在外面也终究只能给别人揽工扛活,现在朝廷打了新疆土,给愿意迁去的人分田授地,这样的好事,哪能错过。”
魏山父亲的目光落到妻子身边,老妻头半白,牙齿也掉了两个。“你怎么想?”
魏山母亲道,“我们妇道人家哪个懂那些,在这山里头呆了一辈子,不晓得外面的世界。不过若是去了辽北真的有官差说的那么好,就去。”她想的比较朴素,只知道自己四个儿子还都没讨媳妇,家里也拿不出讨媳妇的钱来。
如果去了辽北有地分,别说一人一百亩,就是一人十亩,那生活也会大不一样。
魏山父亲握着筷子犹豫着,他年过半百,对于背井离乡千里去辽北,心里还是有些犹豫的。家里的祖坟宗祠呢,而且四个出嫁的女儿也都嫁在这附近,如果去了辽北,那以后还能再见吗?
他心里对于背井离乡,终究还是有些畏惧。
“大娃,要不,你跟老二去,老三老四还小,就跟小女和我们留在这里。”犹豫了许久后,魏老爹最终提出了一个建议。
魏山看着父亲,没说话。
他是相信朝廷的,也希望一家人能够一起迁移。不过父亲提出这个打算,他也有心里准备。
“大娃,我是这样想的,你弟妹他们还小,一家人千里迢迢迁移,我心里有些不踏实。不如你跟老二先去,若是到了那边,真跟官府说的一样,等你们落稳了脚,到时我们也可以再来。”
这也是保险起见,是农民式的智慧,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魏山想了想,没有劝说父亲。
“也行,那明天我和二弟先去报名,反正也得明年开春才能走。”
老三魏军这个时候不满意了,“爹,我也要去,我不想留在家里。”魏军已经十六岁,正是蠢动的年纪,去外面修路后也算是开了眼界,对于落后的小山村毫无眷恋。
魏父想了想,见三儿子态度坚决,只得退让,“你想去也行,要不让老二留下。”
老二魏河马上摇头,“我要去辽北。”
“好好好,你们都去,老四在家陪我。”魏老爹无奈。
老四也想跟着哥哥们走,可魏山马上道,“四弟,你先留在家里,替我们照顾好爹娘,等我们在那边落好了脚,到时也可以接你去。”
下山村和魏家一样的人家很多,多数最终都没有选择全家迁移,而是老人留下,几个儿子中选一两个留下。
最终,在官差那里,有三百多人登记,愿意移民辽北。
魏山带着二弟三弟一起在官差那报了名字,并且一起郑重的按下了自己的手印。(未完待续。)
ps: 感谢笨笨1973sd、图里奥、大爱木重生、山青盈诸位支持,谢谢!◆最新本书更新地址请百度搜索一下 云来.阁 即可获得本书的最新章节观看◆
下山村里老少爷们每天都挤在魏山家里议事。
下山村一个封闭的小山窝,家家几乎都是混不到温饱,如今听说移民关外,居然能分到这么多田地,一个个都不淡定了。
大家也顾不得开山修路每天能赚上一角银元了,若魏山所说的都是真的,那挖多少山修多少路也赚不那样一笔家业啊。
连村里头唯一的地主魏老爷的儿子都天天来。魏老爷虽是村里地主,可家里的地也不过二百来亩,而且山里田瘦,一年也收不了多少粮食,又没多少其它产出,因此这地主其实也家境一般。
魏老爷子孙众多,这家业以后是要传给长子的,其它的儿子按规矩只能分点钱,分不了地。因此当听说移民关外,能够一人分到一百亩肥沃的好田时,魏老爷的其它几个儿子也都有些心动。
一开始大家是不太相信还有这样的好事的,天上只会下冰雹,哪里会掉馅饼。结果没两天,魏山又出了趟山,去了趟县里,然后来时就跟着来了两个吃公粮的。
移民的事情现在是各地衙门的头等大事,是主抓业务。在各官衙的考成法下,上面交待下来的任务是不能马虎的,规定限期内完不成任务,那是得扣分得差评的,分扣的多了,到时还可能要降级,甚至直接被免除公职,因此不但各级的官员很上心,就是下面的吏员也上心。
如今的吏员们个个都涨了薪水,没有人愿意把这公粮差事丢掉。
按朝廷上面的旨意,山东省要对口移民辽北省,而山东省也按府划分。到时各府的移民划在一起,到了辽北后,再对应的建起新的府县。
沂水县隶属山东青州府,这里南邻兖州府。西邻济南,东邻莱州府,因为属于沂蒙山区,因此算是山东比较穷困的地方了。
上面给山东的任务是移民一百万去辽北省,而山东给青州府的任务是移民二十万。青州府给沂水县是移民两万人口。
层层转下的任务。压在沂水县一众官员们的头上。
青州是个大府,但沂水却是个穷县。不过穷虽穷,人口却不少,可要移民两万,也是个艰巨的任务。
县里官吏们最近正想着要如何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毕竟朝廷给出的条件虽好,但一般的百姓并不见得会相信。而且就算是穷,有些人还是故土难离的。
在这个时候,魏山主动的前来,这无疑让县里很是高兴。
县老爷一拍手。立即派了两位吏员亲自随魏山下一趟山里,跟他们正式介绍一下朝廷的移民计划。
要争取动员他们移民。
县里的公差一来,同样的话,但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可就有信服力多了。
按公差的话说,这是朝廷的计划,是皇帝亲自下的旨意。从山东迁移部份百姓去辽北,在那里安家乐业,分田授地。
“大家不要有什么担忧嘛,朝廷都是为了大家着想。你们村里的情况我们也看到了。深山之中,道路不通,田地极少,村民世代居住这里。日子一直过的很穷困。出趟山,都得走四五十里山路,平时买个盐巴,都得走半天路,太不方便了,尤其是田少。”
“村里一百多户人。人口过千,但平均每人还不到一亩田地,一年到头,连个温饱都混不到。村里的男娃,二十多岁娶不到媳妇的多的是,下山村都穷出名了,别的村庄一听说是下山村的人,都不肯让媒婆进门。”
下山村的老少爷们听着公差们的这番话,都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他们说的是实话。
“穷思变,变则通。现在就有一个好机会在大家的眼前嘛,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朝廷在关外开疆拓土,打下了大片的土地。辽北你们晓得吧,就是在辽西辽东的北面,我们山东从登莱出海,坐船过了渤海湾到了辽东半岛旅顺,一路往北,就是辽北了。那里跟辽河两岸一样,都是一往无际的大平原,不跟我们这里都是山一样,到了那边,想看个山都难,全是平地,而且水也丰富。”
公差描绘了一遍松嫩平原,这些都是他从上面下的资料中得知的,但也说的似模似样。
“你们也不用担心怎么过去,朝廷会负责。愿意去的,先到官府登记,然后朝廷会给你们安排。到时我们一个县里的都排在一起,等到明年开了春,准备好了,就一起出。朝廷会给你们准备车马,准备路上的粮食,甚至还会派兵护送,还会安排大夫跟随,还提供帐篷,保证路上顺利安全。”
“等到了那边,你们也不用担心。到时我们一个县的移民都安排到一场,到了那边,就建一个乡,我们沂水县的,到了那边,就都分在一个乡。那边也会有人帮我们建好屯堡庄子,头一年,大家都是合在一起垦荒,互相帮助,一起盖房子建庄子,修水利。”
“等我们一年后适应下来了,屯庄村子建好了,到时大家再各过各的。自己开垦自己的田地,只要大家肯下力,田地还不有的是。放心,朝廷还会给我们提供耕牛挽马、农具种子等租借。”
“新开垦的田地,头三年还免税。”
“愿意移民去辽北的,朝廷还每户放二十块安家费,还提供一百块无息贷款。”
听到官差说的这么好,大家都不由的动了心。
下山村确实太穷了,以往大家天天呆在山里头,还不怎么觉得。今年跟着县里安排出去修路,也算开阔了点眼界,见识了下外面的世界,才现,跟青州其它的百姓比起来,他们确实相差太远了。
只不过,辽北终究很远,要飘洋过海先去辽东,再往北。这个北,也不知道是北到哪里,大家还担心胡虏,听说辽北以前是蒙古和女真人的地盘,大家去了,他们愿意吗?
吃早饭的时候,魏山的父亲看着儿子,家里的早饭是薯条粉丝,煮了一大锅,一家人吃的很开心。
魏山父亲问,“大娃,你是怎么想的,辽北真有这么好?”
“朝廷是这么说的,我相信朝廷。”魏山放下筷子跟父亲说道,“爹,你看现在的朝廷,新皇继位后,我们的日子是不是好过了许多?以前官府年年下来收粮加税,咱们哪过个一天好日子。你看现在,朝廷减租减息,官府不但不来加征,而且还来组织我们去修路赚钱。以前我们也去修过路修城城池,哪不是自备干粮,哪还有钱拿?”
“如今这朝廷跟以前大明不一样,爹,你看外面,到处一片兴盛景象。我在青岛,更是热闹的不得了。我是真的不愿意继续呆在这小山村里,可在外面也终究只能给别人揽工扛活,现在朝廷打了新疆土,给愿意迁去的人分田授地,这样的好事,哪能错过。”
魏山父亲的目光落到妻子身边,老妻头半白,牙齿也掉了两个。“你怎么想?”
魏山母亲道,“我们妇道人家哪个懂那些,在这山里头呆了一辈子,不晓得外面的世界。不过若是去了辽北真的有官差说的那么好,就去。”她想的比较朴素,只知道自己四个儿子还都没讨媳妇,家里也拿不出讨媳妇的钱来。
如果去了辽北有地分,别说一人一百亩,就是一人十亩,那生活也会大不一样。
魏山父亲握着筷子犹豫着,他年过半百,对于背井离乡千里去辽北,心里还是有些犹豫的。家里的祖坟宗祠呢,而且四个出嫁的女儿也都嫁在这附近,如果去了辽北,那以后还能再见吗?
他心里对于背井离乡,终究还是有些畏惧。
“大娃,要不,你跟老二去,老三老四还小,就跟小女和我们留在这里。”犹豫了许久后,魏老爹最终提出了一个建议。
魏山看着父亲,没说话。
他是相信朝廷的,也希望一家人能够一起迁移。不过父亲提出这个打算,他也有心里准备。
“大娃,我是这样想的,你弟妹他们还小,一家人千里迢迢迁移,我心里有些不踏实。不如你跟老二先去,若是到了那边,真跟官府说的一样,等你们落稳了脚,到时我们也可以再来。”
这也是保险起见,是农民式的智慧,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魏山想了想,没有劝说父亲。
“也行,那明天我和二弟先去报名,反正也得明年开春才能走。”
老三魏军这个时候不满意了,“爹,我也要去,我不想留在家里。”魏军已经十六岁,正是蠢动的年纪,去外面修路后也算是开了眼界,对于落后的小山村毫无眷恋。
魏父想了想,见三儿子态度坚决,只得退让,“你想去也行,要不让老二留下。”
老二魏河马上摇头,“我要去辽北。”
“好好好,你们都去,老四在家陪我。”魏老爹无奈。
老四也想跟着哥哥们走,可魏山马上道,“四弟,你先留在家里,替我们照顾好爹娘,等我们在那边落好了脚,到时也可以接你去。”
下山村和魏家一样的人家很多,多数最终都没有选择全家迁移,而是老人留下,几个儿子中选一两个留下。
最终,在官差那里,有三百多人登记,愿意移民辽北。
魏山带着二弟三弟一起在官差那报了名字,并且一起郑重的按下了自己的手印。(未完待续。)
ps: 感谢笨笨1973sd、图里奥、大爱木重生、山青盈诸位支持,谢谢!◆最新本书更新地址请百度搜索一下 云来.阁 即可获得本书的最新章节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