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周绍挺身而出,在殿外一声大喝,多亏了这一个举动,否则以苏秦和赵希的讲辩,就是说到天明也说不清楚。
赵侯问周绍道:“刚才你在殿门外突然呼喝说武将们讨厌被人背后指指点点,你何不向寡人讲一下你的看法,如果你说得有道理,寡人就不责罚你刚才的那声无礼的喊叫。”
周绍回道:“微臣愚钝鲁莽,惊扰了君上,罪该万死。但是,微臣是万不得已,没有压住心头火气,无意中才喊出来的。”
他先给自己开脱了一下罪名,接着又道:“微臣所气恼者,正是文臣们辩论前方将士们为国捐躯值得或不值得。那些将士哪个不是为了赵国而死的英雄!只要是听从了君命,不畏捐出自己的生命,走上战场,就都是一等一的好汉。”
“微臣愚钝,不知说得对不对,望君上明鉴。”
赵侯不住地点头,颇有感慨地说:“周将军所言,深得寡人之心,那些赵国的子民,放下手中的活计,勇敢地走向战场,有的人还献出了生命,而我们却在这里讨论他们牺牲的价值,的确大为不妥。”
周绍得到了赵侯的肯定,心中更是有了胆气,他再进言道:“微臣亲身参加了安邑之战、渑池之战和营救太子的行动,对于这几次赵国的军事行动应该说是有深切的感受。”
周绍说着,又盯住了赵希,讥刺道:“微臣虽不敢轻言为国立下大功,但也远胜于那些一心逃避战事,遇到一些小困难就怨东怨西的人。”他的话语和眼神相配合,明显再次和赵希较起了劲儿。
周绍讽刺赵希,但并未指名道姓,赵希明知他所指的对象就是自己,但是却不能辩驳,因为他一旦开口反驳,那自己岂不是正是那个背后嘀咕前方将士的坏蛋?
赵侯对于周绍所言,却很是赞赏,周绍的话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的确之前赵侯只是从合纵有利与否来考虑问题,但是赵国的将士已经为了合纵联盟的成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那么他们的功劳由谁来评判?难道就真的是不值一提了吗?
赵侯的脸上流露出了感动,他应和周绍道:“周将军提醒了寡人,寡人每当想起那些魏国捐躯的赵国勇士,何尝不是感激于心的。”
周绍受到了赵侯的肯定,情绪由激愤转为欣慰,他破例苦口婆心地说道:“以微臣的观察,赵国经过了几次的救援魏、韩等诸侯国,当前在东方诸侯中威信大增,这都是将士们在前方打拼出来的,岂可轻易否认?”
“微臣自知自己不过是一员武将,君上命令我往哪里打,微臣二话没有,即刻上阵。但是眼下合纵联盟大会近在眼前,万事具备,为什么还要反悔?那样岂不是令前面将士们的英勇奋战成果付之东流了吗?对外不也失信于其它诸侯,让他们看了我们赵国的笑话?”
“微臣率军前往霍太山去救太子,也是为了能确保太子平安,能使合纵大会顺利召开,如果不能看到那一天的到来,微臣万难接受,我想这也正是参加了几次合纵联盟军事行动的将士们的心声。”
周绍言词诚恳痛切,顺理成章,赵侯听到这里,感动得眼泪都在眼眶中打转,他说道:“今日听周将军一言,寡人茅塞顿开,这支持合纵联盟,本来是寡人痛下决心才做出的决定,但是事到临头,反而又心生反悔,寡人惭愧啊。”
赵侯说着,看了一眼赵希和太子,心中暗骂:“都怪你们多事,才让我深夜召开苏秦,闹出了这么一场别扭。特别是你赵希,着实令人讨厌!”
周绍趁势接着又道:“微臣这次率领合纵军前去解救太子,我们的部队在蟠龙塬大破林胡狼骑军,斩首两万多人,林胡部落的战斗力锐减,很长时间内斗难以恢复,这也是合纵联盟带来的现实的好处,君上不能不明察。”
“更何况赵国几次参加诸侯们的军事行动,打出了赵国的兵威,打出了赵军的士气,这种虎虎威风,是赵国从先祖赵襄子破智伯瑶以来,从未有过的呀!”
赵侯听到了这里,对于苏秦和合纵联盟带给赵国的现实利益,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他从苏秦的嘴里,从未听到过这样的言论。
其实这也不能怪苏秦不说,他本是一位外来之臣,这些功勋从他的嘴里说出来,未免有自夸之嫌,今日从周绍这样一个亲身参加了全部赵**事行动的人嘴里说出,那才有真正的说服力,也恰恰表明了赵**中将士对于苏秦的看法。
赵侯也感慨了一句:“寡人也是觉得愧对先祖的荣耀,因此才下决心重振赵国在诸侯中的雄风,支持合纵联盟这一步,看来寡人是走对了。”
他反过来看着太子,严词呵斥道:“你这个黄毛孺子,真是不明是非!难道就因为你受了一点儿惊吓,就要改变赵国的既定国策不成?遇事如此缺乏眼光,怎么能让寡人对你放心!况且你还毫发未损,就自己先被吓破了胆,你还配做我赵氏的子孙吗?”
赵侯这几句连珠似的斥责之语,吓得太子赵雍脸色大变,他此时方才意识到了自己跟随赵希进宫进谏的危险,一旦不成,马上就面临着可怕的后果。看今天父亲的怒火,废掉了自己的太子之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太子赵雍肠子都悔青了,他都来不及怨恨赵希,自己扑通一下跪倒在了赵侯的膝前,口中哭泣着,说道:“父侯莫要生气,都怪孩儿一时糊涂,不明事理,惹得父侯生气。孩儿今后遇事一定深思熟虑,明辨是非,再也不敢糊里糊涂地轻信于人。万望父侯宽心,莫要再生孩儿的气了。”
赵侯赵语看了一眼膝下的儿子,一时半会儿还缓不过心中的闷气来,眼睛望着其它地方,不发一言,好像是难以原谅太子今天的行为。
苏秦看太子闯了祸,他内心也不好受,他明白赵希才是这次无理取闹地进谏的最大祸由,但是太子如此亲近于赵希,苏秦也觉得难以接受。
苏秦想着自己是否该劝说一下赵侯,让他再原谅太子赵雍一次。正在此时,在赵侯左侧本来坐着的赵希首先开口求情,他说道:“微臣虽然一贯反对赵国参与合纵,但自认为劝谏君上三思,这是微臣份内的事情。今日入宫进谏,太子本来可以不来,是我再三请求之下,才一起入宫进谏。”
“微臣连累太子一起受过,这是微臣的过错。微臣愿意以死以换太子的清白。”他说着,猛地站起了身,照着大殿内的粗大的梁柱一头撞了上去。
事发仓促,没人想到赵希有寻死以换太子清白之心,他这一个动作也不像是在玩虚的,苏秦根本来不及援手相救。
正好赵希所撞的梁柱靠近周绍的身侧,周绍虽然恼怒赵希屡次地诋毁合纵联盟,但是也不愿意眼看着他撞死在自己的面前,只见周绍情急之下,伸出右臂,向着赵希的身体猛地推了一下。
周绍是个武将,情急之下,用力十分勇猛,他几乎使足了右臂的全部力气,这一把足足把赵希推出了一丈有余,重重地掼倒在地上。
赵希本来抱着必死之心,但是周绍却站了出来,这一把推力虽然救了赵希的命,但是也让他身体吃不消。赵希地屁股和后背着地,重重地摔在大殿的一角,疼得他呲牙咧嘴地叫唤了起来。
赵侯和太子等人初见赵希要寻短见,大惊失色,又见他狼狈地倒地,疼得“哎哟、哎哟”乱叫,又觉得好笑。
苏秦此时站起了身,亲自到大殿的角落,去扶赵希起来。苏秦友好地伸出了右手,要拉住赵希,赵希却不买账,他狠狠地摔开了苏秦的手,自己勉强着站了起来。他一边站起,一边还因为疼痛而嘶嘶地吸着凉气。
赵侯见赵希还是死撑着,要脸面不顾身体,于是就对太子说道:“雍儿,你快去把赵大夫扶到这里来。”
太子听到了父亲的叫声,其中再次称呼自己为“雍儿”,好像是刚才的怒火有所消减,他心中不禁大喜。太子于是赶紧着起来去扶赵希,赵希这一回并没有拒绝。
周绍不满赵希不给苏秦面子,推开苏秦的相扶之手,他没好气地说道:“你赵大夫想要寻死,也不看看地方,偏偏挑选在邯郸宫的大殿之中,你让君上怎么说得清。苏丞相好心扶你,你还恶意拒绝,是你自己寻死,我还真后悔救你一把呢。”
赵希在太子的搀扶下走了回来,他听到了周绍的挖苦,气得回道:“我又没有求你相救,是你自己多事,我可并不买账。”
赵侯当然不愿意看到赵希在自己的大殿内自寻短见,那样他怎么向臣民们交代,毕竟此人在民众中还是有个好名声的,假如死在自己的殿内,他还不得成为千夫所指的昏君?
赵侯问周绍道:“刚才你在殿门外突然呼喝说武将们讨厌被人背后指指点点,你何不向寡人讲一下你的看法,如果你说得有道理,寡人就不责罚你刚才的那声无礼的喊叫。”
周绍回道:“微臣愚钝鲁莽,惊扰了君上,罪该万死。但是,微臣是万不得已,没有压住心头火气,无意中才喊出来的。”
他先给自己开脱了一下罪名,接着又道:“微臣所气恼者,正是文臣们辩论前方将士们为国捐躯值得或不值得。那些将士哪个不是为了赵国而死的英雄!只要是听从了君命,不畏捐出自己的生命,走上战场,就都是一等一的好汉。”
“微臣愚钝,不知说得对不对,望君上明鉴。”
赵侯不住地点头,颇有感慨地说:“周将军所言,深得寡人之心,那些赵国的子民,放下手中的活计,勇敢地走向战场,有的人还献出了生命,而我们却在这里讨论他们牺牲的价值,的确大为不妥。”
周绍得到了赵侯的肯定,心中更是有了胆气,他再进言道:“微臣亲身参加了安邑之战、渑池之战和营救太子的行动,对于这几次赵国的军事行动应该说是有深切的感受。”
周绍说着,又盯住了赵希,讥刺道:“微臣虽不敢轻言为国立下大功,但也远胜于那些一心逃避战事,遇到一些小困难就怨东怨西的人。”他的话语和眼神相配合,明显再次和赵希较起了劲儿。
周绍讽刺赵希,但并未指名道姓,赵希明知他所指的对象就是自己,但是却不能辩驳,因为他一旦开口反驳,那自己岂不是正是那个背后嘀咕前方将士的坏蛋?
赵侯对于周绍所言,却很是赞赏,周绍的话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的确之前赵侯只是从合纵有利与否来考虑问题,但是赵国的将士已经为了合纵联盟的成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那么他们的功劳由谁来评判?难道就真的是不值一提了吗?
赵侯的脸上流露出了感动,他应和周绍道:“周将军提醒了寡人,寡人每当想起那些魏国捐躯的赵国勇士,何尝不是感激于心的。”
周绍受到了赵侯的肯定,情绪由激愤转为欣慰,他破例苦口婆心地说道:“以微臣的观察,赵国经过了几次的救援魏、韩等诸侯国,当前在东方诸侯中威信大增,这都是将士们在前方打拼出来的,岂可轻易否认?”
“微臣自知自己不过是一员武将,君上命令我往哪里打,微臣二话没有,即刻上阵。但是眼下合纵联盟大会近在眼前,万事具备,为什么还要反悔?那样岂不是令前面将士们的英勇奋战成果付之东流了吗?对外不也失信于其它诸侯,让他们看了我们赵国的笑话?”
“微臣率军前往霍太山去救太子,也是为了能确保太子平安,能使合纵大会顺利召开,如果不能看到那一天的到来,微臣万难接受,我想这也正是参加了几次合纵联盟军事行动的将士们的心声。”
周绍言词诚恳痛切,顺理成章,赵侯听到这里,感动得眼泪都在眼眶中打转,他说道:“今日听周将军一言,寡人茅塞顿开,这支持合纵联盟,本来是寡人痛下决心才做出的决定,但是事到临头,反而又心生反悔,寡人惭愧啊。”
赵侯说着,看了一眼赵希和太子,心中暗骂:“都怪你们多事,才让我深夜召开苏秦,闹出了这么一场别扭。特别是你赵希,着实令人讨厌!”
周绍趁势接着又道:“微臣这次率领合纵军前去解救太子,我们的部队在蟠龙塬大破林胡狼骑军,斩首两万多人,林胡部落的战斗力锐减,很长时间内斗难以恢复,这也是合纵联盟带来的现实的好处,君上不能不明察。”
“更何况赵国几次参加诸侯们的军事行动,打出了赵国的兵威,打出了赵军的士气,这种虎虎威风,是赵国从先祖赵襄子破智伯瑶以来,从未有过的呀!”
赵侯听到了这里,对于苏秦和合纵联盟带给赵国的现实利益,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他从苏秦的嘴里,从未听到过这样的言论。
其实这也不能怪苏秦不说,他本是一位外来之臣,这些功勋从他的嘴里说出来,未免有自夸之嫌,今日从周绍这样一个亲身参加了全部赵**事行动的人嘴里说出,那才有真正的说服力,也恰恰表明了赵**中将士对于苏秦的看法。
赵侯也感慨了一句:“寡人也是觉得愧对先祖的荣耀,因此才下决心重振赵国在诸侯中的雄风,支持合纵联盟这一步,看来寡人是走对了。”
他反过来看着太子,严词呵斥道:“你这个黄毛孺子,真是不明是非!难道就因为你受了一点儿惊吓,就要改变赵国的既定国策不成?遇事如此缺乏眼光,怎么能让寡人对你放心!况且你还毫发未损,就自己先被吓破了胆,你还配做我赵氏的子孙吗?”
赵侯这几句连珠似的斥责之语,吓得太子赵雍脸色大变,他此时方才意识到了自己跟随赵希进宫进谏的危险,一旦不成,马上就面临着可怕的后果。看今天父亲的怒火,废掉了自己的太子之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太子赵雍肠子都悔青了,他都来不及怨恨赵希,自己扑通一下跪倒在了赵侯的膝前,口中哭泣着,说道:“父侯莫要生气,都怪孩儿一时糊涂,不明事理,惹得父侯生气。孩儿今后遇事一定深思熟虑,明辨是非,再也不敢糊里糊涂地轻信于人。万望父侯宽心,莫要再生孩儿的气了。”
赵侯赵语看了一眼膝下的儿子,一时半会儿还缓不过心中的闷气来,眼睛望着其它地方,不发一言,好像是难以原谅太子今天的行为。
苏秦看太子闯了祸,他内心也不好受,他明白赵希才是这次无理取闹地进谏的最大祸由,但是太子如此亲近于赵希,苏秦也觉得难以接受。
苏秦想着自己是否该劝说一下赵侯,让他再原谅太子赵雍一次。正在此时,在赵侯左侧本来坐着的赵希首先开口求情,他说道:“微臣虽然一贯反对赵国参与合纵,但自认为劝谏君上三思,这是微臣份内的事情。今日入宫进谏,太子本来可以不来,是我再三请求之下,才一起入宫进谏。”
“微臣连累太子一起受过,这是微臣的过错。微臣愿意以死以换太子的清白。”他说着,猛地站起了身,照着大殿内的粗大的梁柱一头撞了上去。
事发仓促,没人想到赵希有寻死以换太子清白之心,他这一个动作也不像是在玩虚的,苏秦根本来不及援手相救。
正好赵希所撞的梁柱靠近周绍的身侧,周绍虽然恼怒赵希屡次地诋毁合纵联盟,但是也不愿意眼看着他撞死在自己的面前,只见周绍情急之下,伸出右臂,向着赵希的身体猛地推了一下。
周绍是个武将,情急之下,用力十分勇猛,他几乎使足了右臂的全部力气,这一把足足把赵希推出了一丈有余,重重地掼倒在地上。
赵希本来抱着必死之心,但是周绍却站了出来,这一把推力虽然救了赵希的命,但是也让他身体吃不消。赵希地屁股和后背着地,重重地摔在大殿的一角,疼得他呲牙咧嘴地叫唤了起来。
赵侯和太子等人初见赵希要寻短见,大惊失色,又见他狼狈地倒地,疼得“哎哟、哎哟”乱叫,又觉得好笑。
苏秦此时站起了身,亲自到大殿的角落,去扶赵希起来。苏秦友好地伸出了右手,要拉住赵希,赵希却不买账,他狠狠地摔开了苏秦的手,自己勉强着站了起来。他一边站起,一边还因为疼痛而嘶嘶地吸着凉气。
赵侯见赵希还是死撑着,要脸面不顾身体,于是就对太子说道:“雍儿,你快去把赵大夫扶到这里来。”
太子听到了父亲的叫声,其中再次称呼自己为“雍儿”,好像是刚才的怒火有所消减,他心中不禁大喜。太子于是赶紧着起来去扶赵希,赵希这一回并没有拒绝。
周绍不满赵希不给苏秦面子,推开苏秦的相扶之手,他没好气地说道:“你赵大夫想要寻死,也不看看地方,偏偏挑选在邯郸宫的大殿之中,你让君上怎么说得清。苏丞相好心扶你,你还恶意拒绝,是你自己寻死,我还真后悔救你一把呢。”
赵希在太子的搀扶下走了回来,他听到了周绍的挖苦,气得回道:“我又没有求你相救,是你自己多事,我可并不买账。”
赵侯当然不愿意看到赵希在自己的大殿内自寻短见,那样他怎么向臣民们交代,毕竟此人在民众中还是有个好名声的,假如死在自己的殿内,他还不得成为千夫所指的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