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留王死了,而且还是被泉盖苏文给杀死的!”李休听到这个消息时,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虽然他知道荣留王和泉盖苏文之间有矛盾,但双方的实力都不差,谁也奈何不了谁,却没想到对方竟然就这么轻易的被泉盖苏文给干掉了。
其实李休对高句丽的历史了解的太少,他并不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荣留王就是死在泉盖苏文的手上,而且还死的特别惨,据说是泉盖苏文亲手杀死了荣留王并且分尸,可怜荣留王死后连个全尸都没有落下。
苏定方送来的情报十分详细,上面讲述了荣留王与泉盖苏文之间的争斗原因,以及荣留王被杀死的经过,这让李休也才了解到这桩高句丽内部的政变。
其实在这几年里,荣留王对泉盖苏文的防备一直没有减少,甚至一直打压着泉盖苏文,虽然泉盖苏文手中掌握着不少军队,但他毕竟是臣子,所以在这两年里,他也慢慢的落到了下风,很多原来依附他的贵族,也慢慢的转投向荣留王,可以说不如意外的话,几年后泉盖苏文必定难逃一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前几年大唐派苏定方一直骚扰高句丽的边境,刚开始高句丽人还拼命的求和,但是大唐根本不理会,于是为了自保,荣留王就开始在国境内修建一条与长城类似的防线,毕竟他也知道随着自己国力的衰弱,迟早有一天会迎来大唐全力进攻,所以他才修筑了这么一条防线,希望日后可以挡住大唐的进攻。
今年苏定方再次攻进高句丽,烧掉了无数宝贵的粮食,这让荣留王也大为震怒,不过他也借着这个机会,再次提出要求加快国内防线的修建,并且还命令泉盖苏文亲自去监督,其实就是找理由将泉盖苏文调离高句丽的权力核心,从而达到消弱对方实力的效果。
面对荣留王的调令,泉盖苏文表面上答应,但其实心中已经有了反叛之心,于是他借着自己离开平壤的机会,请求荣留王为自己送行,说来荣留王也是太大意了,估计是不想落一个迫害重臣的名声,结果他自己虽然没去,但却将朝中的大臣都派了过去,让这些人代自己为泉盖苏文送行,这也说明荣留王对泉盖苏文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防备。
不过让荣留王万万没想到的是,泉盖苏文却比他想像的要心狠手辣得多,在那些大臣为他送行时,泉盖苏文盛情邀请这些人巡视自己的军队,并且还在军中设宴款待这些大臣,却没想到酒才喝到一半,旁边的伏兵就杀了出来,一百多名高句丽大臣,全都死于泉盖苏文之手。
杀死了这些大臣后,泉盖苏文立刻挥兵杀进平壤,攻入王宫亲手杀死了荣留王,并且还十分残忍的将荣留王分尸,而且连葬礼都没有为对方举行。
据苏定方传来的消息,现在泉盖苏文已经立荣留王的侄子高藏为王,并且封自己为“大莫离支”,总领高句丽的军政大权,可以说是高句丽的摄政王,至于高藏则只是他手中的一个傀儡罢了。
“有意思,看来这个泉盖苏文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够挡住大唐的进攻,也的确有过人之处啊!”李休看完了这份李世民让人送来的情报,当下也不由得摸着下巴自语道,今天晚上他都准备要睡觉了,却没想到李世民竟然送来这么一份情报,而且还让他明天进宫一趟,看来又是要商议这件事对日后攻打高句丽的影响了。
其实从大唐的角度来看,泉盖苏文杀死荣留王应该是一件好事,而且其中的好处还十分实在,第一就是大唐出兵不怕没有理由了,虽然这几年大唐一直骚扰高句丽,两国间也几乎没有了什么邦交,但是以前高句丽却向大唐称臣,荣留王也得到过大唐的册封,现在荣留王死,大唐自然可以打着为荣留王报仇的旗号出兵。
说起来大唐毕竟是个大国,表面上的文章还是要做的,特别是像这种攻打周围小国这种事,更是需要找一个理由,比如之前攻打吐谷浑,就是因为吐谷浑多次骚扰大唐的边界,虽然大唐的报复狠了点,但别人也不敢说什么,而高句丽这几年却是老实的很,本来李世民还想打着为当初战死辽东的前隋将士收殓尸骨的旗号,不过现在看来是用不着了。
除了出兵的理由外,还有一个十分实在的好处,那就是泉盖苏文虽然杀了荣留王,但是根据之前的情报,荣留王本来占据着上风,哪怕现在他死了,但忠于他的军队还在,再加上泉盖苏文又杀了那么多的大臣,肯定会引起许多高句丽贵族的仇恨。
换句话说,泉盖苏文的这次政变虽然成功了,但却加剧了高句丽内部的分裂与动乱,就算是以他的能力和手腕,想要在短时间内就平息内部的动乱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对于大唐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陛下明天召我入宫,恐怕就是要商量什么时候出兵的事吧?”李休这时再次自语道,以李世民的性格,他绝对不会轻易的放弃这次机会。
不过李休紧接着又想到,泉盖苏文这次发动政变,恐怕也是经过精心的准备,比如他这次发动的时间就十分巧妙,因为现在辽东那边已经入冬了,大唐也根本无法出兵,而他很可能是打算用这一个冬天的时间,来平息高句丽内部的分裂与动乱。
当然一个冬天的时间的确是短了点,不过大唐一般也不会在春夏两季用兵,如此算来,泉盖苏文就有了大半年的时间来平定国内的动乱,这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另外李休还想到,以泉盖苏文的能力,若真的等到他平定了高句丽内部的动乱,然后一致对外的话,到时就算是以大唐的实力,想要灭掉对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让李世民重蹈历史上的覆辙。
其实李休对高句丽的历史了解的太少,他并不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荣留王就是死在泉盖苏文的手上,而且还死的特别惨,据说是泉盖苏文亲手杀死了荣留王并且分尸,可怜荣留王死后连个全尸都没有落下。
苏定方送来的情报十分详细,上面讲述了荣留王与泉盖苏文之间的争斗原因,以及荣留王被杀死的经过,这让李休也才了解到这桩高句丽内部的政变。
其实在这几年里,荣留王对泉盖苏文的防备一直没有减少,甚至一直打压着泉盖苏文,虽然泉盖苏文手中掌握着不少军队,但他毕竟是臣子,所以在这两年里,他也慢慢的落到了下风,很多原来依附他的贵族,也慢慢的转投向荣留王,可以说不如意外的话,几年后泉盖苏文必定难逃一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前几年大唐派苏定方一直骚扰高句丽的边境,刚开始高句丽人还拼命的求和,但是大唐根本不理会,于是为了自保,荣留王就开始在国境内修建一条与长城类似的防线,毕竟他也知道随着自己国力的衰弱,迟早有一天会迎来大唐全力进攻,所以他才修筑了这么一条防线,希望日后可以挡住大唐的进攻。
今年苏定方再次攻进高句丽,烧掉了无数宝贵的粮食,这让荣留王也大为震怒,不过他也借着这个机会,再次提出要求加快国内防线的修建,并且还命令泉盖苏文亲自去监督,其实就是找理由将泉盖苏文调离高句丽的权力核心,从而达到消弱对方实力的效果。
面对荣留王的调令,泉盖苏文表面上答应,但其实心中已经有了反叛之心,于是他借着自己离开平壤的机会,请求荣留王为自己送行,说来荣留王也是太大意了,估计是不想落一个迫害重臣的名声,结果他自己虽然没去,但却将朝中的大臣都派了过去,让这些人代自己为泉盖苏文送行,这也说明荣留王对泉盖苏文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防备。
不过让荣留王万万没想到的是,泉盖苏文却比他想像的要心狠手辣得多,在那些大臣为他送行时,泉盖苏文盛情邀请这些人巡视自己的军队,并且还在军中设宴款待这些大臣,却没想到酒才喝到一半,旁边的伏兵就杀了出来,一百多名高句丽大臣,全都死于泉盖苏文之手。
杀死了这些大臣后,泉盖苏文立刻挥兵杀进平壤,攻入王宫亲手杀死了荣留王,并且还十分残忍的将荣留王分尸,而且连葬礼都没有为对方举行。
据苏定方传来的消息,现在泉盖苏文已经立荣留王的侄子高藏为王,并且封自己为“大莫离支”,总领高句丽的军政大权,可以说是高句丽的摄政王,至于高藏则只是他手中的一个傀儡罢了。
“有意思,看来这个泉盖苏文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够挡住大唐的进攻,也的确有过人之处啊!”李休看完了这份李世民让人送来的情报,当下也不由得摸着下巴自语道,今天晚上他都准备要睡觉了,却没想到李世民竟然送来这么一份情报,而且还让他明天进宫一趟,看来又是要商议这件事对日后攻打高句丽的影响了。
其实从大唐的角度来看,泉盖苏文杀死荣留王应该是一件好事,而且其中的好处还十分实在,第一就是大唐出兵不怕没有理由了,虽然这几年大唐一直骚扰高句丽,两国间也几乎没有了什么邦交,但是以前高句丽却向大唐称臣,荣留王也得到过大唐的册封,现在荣留王死,大唐自然可以打着为荣留王报仇的旗号出兵。
说起来大唐毕竟是个大国,表面上的文章还是要做的,特别是像这种攻打周围小国这种事,更是需要找一个理由,比如之前攻打吐谷浑,就是因为吐谷浑多次骚扰大唐的边界,虽然大唐的报复狠了点,但别人也不敢说什么,而高句丽这几年却是老实的很,本来李世民还想打着为当初战死辽东的前隋将士收殓尸骨的旗号,不过现在看来是用不着了。
除了出兵的理由外,还有一个十分实在的好处,那就是泉盖苏文虽然杀了荣留王,但是根据之前的情报,荣留王本来占据着上风,哪怕现在他死了,但忠于他的军队还在,再加上泉盖苏文又杀了那么多的大臣,肯定会引起许多高句丽贵族的仇恨。
换句话说,泉盖苏文的这次政变虽然成功了,但却加剧了高句丽内部的分裂与动乱,就算是以他的能力和手腕,想要在短时间内就平息内部的动乱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对于大唐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陛下明天召我入宫,恐怕就是要商量什么时候出兵的事吧?”李休这时再次自语道,以李世民的性格,他绝对不会轻易的放弃这次机会。
不过李休紧接着又想到,泉盖苏文这次发动政变,恐怕也是经过精心的准备,比如他这次发动的时间就十分巧妙,因为现在辽东那边已经入冬了,大唐也根本无法出兵,而他很可能是打算用这一个冬天的时间,来平息高句丽内部的分裂与动乱。
当然一个冬天的时间的确是短了点,不过大唐一般也不会在春夏两季用兵,如此算来,泉盖苏文就有了大半年的时间来平定国内的动乱,这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另外李休还想到,以泉盖苏文的能力,若真的等到他平定了高句丽内部的动乱,然后一致对外的话,到时就算是以大唐的实力,想要灭掉对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让李世民重蹈历史上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