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陛下富贵已极,拥有整个天下,却不能容纳一弟一妹,难道还要让人罗织罪名,把他们陷害至死吗?相王当初做皇太子时,曾坚决地请求则天皇后允许他把天下让给陛下,为此多日吃不下饭,这是海内外臣民人所共知的事情。陛下现在为什么仅凭冉祖雍的一句话就怀疑相王呢?”李显对相王李旦及太平公主一向友爱,听了萧至忠的话以后也就把这件事放下不问了。
但是,这件事却让李显陷入了深深忧虑之中,他在五十岁之前一直活在他的母亲武则天的威势之中,惶惶不可终日。现在终于不用再为身家性命而担忧了,可是家族内部的纷争,却又让他心力交瘁。他觉得自己是个苦命的人,所以他不想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亲人不再受苦。他只想他们过得好而已,因此他们想要什么,他就给什么。他的小女儿安乐公主与另一个大女儿长宁公主竞相大兴土木,广建宅第,并在建筑的奢侈豪华方面互相攀比,不仅建筑规模仿皇宫,其精巧的程度都超过皇宫,甚至于皇后韦氏私通武三思,妃子上官婉儿有染于武三思又**情人崔湜。他都可以不管不问,只要他们活的开心就行。但是,为什么他们还不满足呢?她们究竟想要什么呢?难道自己对她们还不够好吗?还是自己什么事情做错了呢?
李显不断地询问自己,可是越想越不明白。这时,旁边的宦官在他的耳边,说:“陛下,安国相王求见。”
李显听后马上喜形于色,说:“哦,快传。”
李旦被传唤进来,还没来得及向李显行君臣之礼。李显就大步上前拉着李显的手,说:“四弟,你来了。”
李显的举动让李旦感到局促不安,李显说:“今天只有兄弟,没有君臣。”李显边说边说拉着和自己坐在一起。
两人坐下来以后,李显问道:“四弟,近来一切可好?”
李旦说:“托陛下隆恩,微臣一切都好。”
李显又问道:“那孩子们都好吗?”
李旦说:“孩子们也都好。”
李旦笑着说:“孩子们可以随时到宫里来玩,你可不要劝阻。三郎的马球打得最好了,朕很是喜欢。”
李旦被李显无微不至地关怀所感动,但他还是下定决心,要把自己今天来想要说的话告诉给李显,他小声说:“微臣今日有一事有求于陛下,还望陛下成全。”
李显说:“别说一件,就是一百件朕也答应。说吧,什么事?”
李旦说:“微臣求陛下让微臣去东都洛阳居住。”
李显十分惊讶地问道:“为什么要去东都呢?你要离开朕吗?”
李旦说:“微臣岂敢,微臣只是想东都了,想去看看。”
李显紧紧地抓着李旦的手,说:“可朕舍不得你走啊,你走了谁陪朕打马球呢?”
李旦其实不想离开,但是在皇族内斗、朝廷纷争此起彼伏的矛盾之下,让他实在是受不了了。在他来见李显之前,他就已经想到李显对他情深意重,不肯让他离开。但是,他有什么办法呢?他有能力应对眼前地种种矛盾吗?他能够帮助李显做些什么呢?正是在这样的自责之下,他才鼓起勇气来面见李显。可当李显用忧伤地眼神看着他时,他喉咙哽咽,欲言又止。
这个时候,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走了进来,李旦看见后,忙得起身上前行礼道:“微臣,拜见皇后。”
韦氏说:“四弟,不必多礼。”
李显行完礼,李裹儿极为轻浮地冲李旦说:“四叔,好。”然后,便径直坐在了李显的旁边。
李旦回礼说:“公主好。”
韦氏在李显的对面坐下来以后,李旦站在一旁,韦氏问道:“四弟,进宫来有什么事吗?”
李旦刚要回答,李显抢先说道:“没什么事,就是来看看朕,看看皇后,都是一家人嘛。”李旦见李显这样一说,也就把刚才想要说的话,给咽了回去。
韦氏看着李显,问道:“真的没有什么事吗?陛下。”
李显看着韦氏的眼神,神色有点慌张地说:“是这样的,四弟说他想要去东都居住。朕认为现在天凉了,这一路上……”
没等李显把话说完,韦氏便扭头过来问李旦,说:“四弟,是这样吗?”
李显说:“回皇后,是这样的。”
韦氏说:“那就去吧,散散心挺好。”接着,她又对李显说:“陛下觉得呢?”
李显很是尴尬,但还是笑着脸,说:“那四弟就去吧,一路上小心。”
这时,李旦的心仿佛在滴血,痛心疾首地说:“谢陛下、皇后恩准,微臣告退。”说完转身即走。
李显站起来追上前,对着李旦逐渐离去地背影说:“四弟,路上多带点衣服,有什么需要及时跟朕说,朕派人送给你。”李旦听见李显的声音,转过身远远地对着李显,打躬作揖后,才缓缓地转身离去。
李旦走后,韦氏这一下子算是把李旦看清了,她想到李旦现在是李氏皇族中除了李显之外,最有资历和威望的一个人,曾经李显都想着立他为皇太弟。可见,他在李显眼里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这次没能通过李重俊谋反的事情除掉他,一方面是因为朝中大臣的阻挠,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李显。如果李旦发动李氏皇族和朝中大臣对她发难,那么对她来说将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可是,李旦现在却要离开长安去洛阳。可见人常说李旦淡于名利、不做非分之争的言传,绝非虚言。这也就说明,李旦不是一个可以成事的人,没有什么威胁性。那么,接下来她将集中精力对付太平公主。此人可不是什么善类,必须重视起来。
想到这里,韦氏回过头看见李显站在门口,便问道:“陛下还不回来,站在门口干什么呢?”
李显走回殿内做到刚才的位置,也问道:“皇后,找朕有什么事吗?”
韦氏心有不悦,说:“没事就不能来啊。”
李显解释说:“皇后别误会,朕不是这个意思。”
李裹儿抱着父亲李显的胳膊,说:“父皇,儿臣找你有件事情。”
李显说:“你有什么事?来跟父皇说说。”
李裹儿说:“父皇,您将昆明池赐给我吧?”
李显说:“这不行,昆明池是百姓用来养殖蒲鱼的地方。赐给你了,池边的百姓靠什么生计呢?”
李裹儿冲李显撒娇,道:“父皇,昆明池那里风景如画,景色宜人。女儿真的好喜欢,父皇要是把昆明池赐给我,我在池边多建些亭台阁楼,再在池里造一艘龙舟。父皇、母后要是烦闷了,也可以去那里游玩。这么好的地方用来给那些平头百姓养鱼多可惜啊。”
韦氏听了以后,在旁边赞赏道:“裹儿可是越来越会孝顺人了。”
李裹儿说:“父皇,您就答应了吧。”
李显有所顾虑说:“不行,不行。这……这样做,弄不好要出乱子的。”
李裹儿说:“出什么乱子?整个天下都是我们李家的,一个小小的池子,谁敢说三道四。除非那人不想活了!”
韦氏说:“陛下,一个池子有什么大不了的,用得着那么瞻前顾后的吗?”
李显叹息的摇摇头,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他突然想到个法子,说:“不如朕给你挖一个新的池子给你,怎么样?”
李裹儿有点不大高兴,说:“也行,但是一定比昆明池大,比昆明池壮丽。”
李显惊讶的嘴都无法合拢,断断续续地说:“要……要比昆明池还……还大。”
李裹儿说:“对,父皇既然舍不得昆明池,就挖一个比昆明池大的给我。取名为……”李裹儿抬起头眨了眨,想了一下说:“就取名为:定昆池,寓意就是压过昆明池。”
李显诧异地说:“定昆池?怎么连名字都想好了?”
韦氏说:“定昆池这名字响亮,陛下你就答应她吧,只要孩子高兴有什么大不了的。”李显无奈,只好应允。
李旦离开长安以后,李显一直在想自己应该怎样能让家族的人,彼此之间消除敌视,和睦相处呢?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他决定在大明宫内的麟德殿宴请皇后韦氏、妹妹太平公主、昭容上官婉儿、大女儿长宁公主、小女儿安乐公主、侄子李隆基、李成器等兄弟和侄女李持盈。他想着让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个饭,增进彼此的感情,消除误解。
李隆基带着妹妹李持盈和兄弟们先到麟德殿,不久安乐公主、长宁公主也来了。安乐公主李裹儿是李显和韦氏的掌上明珠,恃宠而骄,飞扬拨扈,平日里根本不把李隆基诸兄弟们放在眼里。他们往常见了李裹儿也都是躲避三舍,就怕一不小心得罪了她,惹祸上身。李裹儿一进门,先到的所有人内心变得惶恐不安。李裹儿看见李持盈,便向她走了过来。李持盈急忙躲在李隆基的身后,李裹儿说:“出来,躲什么躲,我又不吃了你。”
李隆基护住妹妹,说:“你想干什么?”
李裹儿说:“又没和你说话,你紧张什么。”
李裹儿说:“几天不见,你变漂亮了啊。”然后,李裹儿快速的伸出手掐住李持盈的胳膊,李持盈疼的流出了眼泪。
李隆基愤怒的说:“你把手撒开,把手撒开。”
李裹儿说:“我不放你能怎么着,你瞪着眼睛还想打我吗?给你十个胆,谅你也不敢。”李隆基此刻肺都快气炸,脸上垒起屡屡青筋。
长宁公主笑着走过去,劝李裹儿说:“裹儿,你这是干什么,快把手松开。要是父皇来了,看见了多不好啊。”李裹儿在姐姐的劝阻下才一把甩开了手,对众人说:“我是圣上的掌上明珠,是大唐的公主,是大唐第一美人,而你们什么都不是——李隆基你别那么张狂,惹得我不高兴,没你好日子过。”
李隆基想去怒言还击,但是他知道这样只会是自讨苦吃。所以,他就隐忍下来,没再出声。
这时,韦氏身边的九个贴身侍女之一的林妍儿带着一群宫女走了进来,说:“奴婢拜见二位公主和诸位王爷。”
李裹儿说:“是小妹啊,免礼吧”
林妍儿说:“皇后,准备了一些甜点给二位公主和诸位王爷品尝。”接着林妍儿吩咐宫女把甜点放在桌子上。
李裹儿和长宁公主吃着甜点,拉着林妍儿在她们身边坐下,嘘寒问暖,谈笑风生。全然不把李隆基等人当一会儿事儿。李隆基等人站在旁边,连坐都不敢坐,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心里总是七上八下。李持盈则躲在李隆基的身后,生怕李裹儿再欺负她。李隆基知道在李裹儿的眼里,他们这些同为皇室中人,却连一个宫女都不如,心中的怒火燃烧的更加旺盛。林妍儿从一进门就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气氛,她对于李氏皇族内部的纷争,唯恐避之不及。因此,她和李裹儿、长宁公主寒暄了几句后,赶紧离开了。
最后,直到太平公主到了以后,李裹儿才收敛了她的嚣张行径。不一会儿,李显、韦氏、上官婉儿在韦氏身边的九个贴身侍女簇拥下也来了。
李显、韦氏、太平公主作为长辈坐在首席,上官婉儿因为受宠被李显特定恩准也坐在首席。长宁公主、安乐公主、李隆基的兄弟们及妹妹李持盈坐在末席。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但是,这件事却让李显陷入了深深忧虑之中,他在五十岁之前一直活在他的母亲武则天的威势之中,惶惶不可终日。现在终于不用再为身家性命而担忧了,可是家族内部的纷争,却又让他心力交瘁。他觉得自己是个苦命的人,所以他不想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亲人不再受苦。他只想他们过得好而已,因此他们想要什么,他就给什么。他的小女儿安乐公主与另一个大女儿长宁公主竞相大兴土木,广建宅第,并在建筑的奢侈豪华方面互相攀比,不仅建筑规模仿皇宫,其精巧的程度都超过皇宫,甚至于皇后韦氏私通武三思,妃子上官婉儿有染于武三思又**情人崔湜。他都可以不管不问,只要他们活的开心就行。但是,为什么他们还不满足呢?她们究竟想要什么呢?难道自己对她们还不够好吗?还是自己什么事情做错了呢?
李显不断地询问自己,可是越想越不明白。这时,旁边的宦官在他的耳边,说:“陛下,安国相王求见。”
李显听后马上喜形于色,说:“哦,快传。”
李旦被传唤进来,还没来得及向李显行君臣之礼。李显就大步上前拉着李显的手,说:“四弟,你来了。”
李显的举动让李旦感到局促不安,李显说:“今天只有兄弟,没有君臣。”李显边说边说拉着和自己坐在一起。
两人坐下来以后,李显问道:“四弟,近来一切可好?”
李旦说:“托陛下隆恩,微臣一切都好。”
李显又问道:“那孩子们都好吗?”
李旦说:“孩子们也都好。”
李旦笑着说:“孩子们可以随时到宫里来玩,你可不要劝阻。三郎的马球打得最好了,朕很是喜欢。”
李旦被李显无微不至地关怀所感动,但他还是下定决心,要把自己今天来想要说的话告诉给李显,他小声说:“微臣今日有一事有求于陛下,还望陛下成全。”
李显说:“别说一件,就是一百件朕也答应。说吧,什么事?”
李旦说:“微臣求陛下让微臣去东都洛阳居住。”
李显十分惊讶地问道:“为什么要去东都呢?你要离开朕吗?”
李旦说:“微臣岂敢,微臣只是想东都了,想去看看。”
李显紧紧地抓着李旦的手,说:“可朕舍不得你走啊,你走了谁陪朕打马球呢?”
李旦其实不想离开,但是在皇族内斗、朝廷纷争此起彼伏的矛盾之下,让他实在是受不了了。在他来见李显之前,他就已经想到李显对他情深意重,不肯让他离开。但是,他有什么办法呢?他有能力应对眼前地种种矛盾吗?他能够帮助李显做些什么呢?正是在这样的自责之下,他才鼓起勇气来面见李显。可当李显用忧伤地眼神看着他时,他喉咙哽咽,欲言又止。
这个时候,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走了进来,李旦看见后,忙得起身上前行礼道:“微臣,拜见皇后。”
韦氏说:“四弟,不必多礼。”
李显行完礼,李裹儿极为轻浮地冲李旦说:“四叔,好。”然后,便径直坐在了李显的旁边。
李旦回礼说:“公主好。”
韦氏在李显的对面坐下来以后,李旦站在一旁,韦氏问道:“四弟,进宫来有什么事吗?”
李旦刚要回答,李显抢先说道:“没什么事,就是来看看朕,看看皇后,都是一家人嘛。”李旦见李显这样一说,也就把刚才想要说的话,给咽了回去。
韦氏看着李显,问道:“真的没有什么事吗?陛下。”
李显看着韦氏的眼神,神色有点慌张地说:“是这样的,四弟说他想要去东都居住。朕认为现在天凉了,这一路上……”
没等李显把话说完,韦氏便扭头过来问李旦,说:“四弟,是这样吗?”
李显说:“回皇后,是这样的。”
韦氏说:“那就去吧,散散心挺好。”接着,她又对李显说:“陛下觉得呢?”
李显很是尴尬,但还是笑着脸,说:“那四弟就去吧,一路上小心。”
这时,李旦的心仿佛在滴血,痛心疾首地说:“谢陛下、皇后恩准,微臣告退。”说完转身即走。
李显站起来追上前,对着李旦逐渐离去地背影说:“四弟,路上多带点衣服,有什么需要及时跟朕说,朕派人送给你。”李旦听见李显的声音,转过身远远地对着李显,打躬作揖后,才缓缓地转身离去。
李旦走后,韦氏这一下子算是把李旦看清了,她想到李旦现在是李氏皇族中除了李显之外,最有资历和威望的一个人,曾经李显都想着立他为皇太弟。可见,他在李显眼里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这次没能通过李重俊谋反的事情除掉他,一方面是因为朝中大臣的阻挠,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李显。如果李旦发动李氏皇族和朝中大臣对她发难,那么对她来说将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可是,李旦现在却要离开长安去洛阳。可见人常说李旦淡于名利、不做非分之争的言传,绝非虚言。这也就说明,李旦不是一个可以成事的人,没有什么威胁性。那么,接下来她将集中精力对付太平公主。此人可不是什么善类,必须重视起来。
想到这里,韦氏回过头看见李显站在门口,便问道:“陛下还不回来,站在门口干什么呢?”
李显走回殿内做到刚才的位置,也问道:“皇后,找朕有什么事吗?”
韦氏心有不悦,说:“没事就不能来啊。”
李显解释说:“皇后别误会,朕不是这个意思。”
李裹儿抱着父亲李显的胳膊,说:“父皇,儿臣找你有件事情。”
李显说:“你有什么事?来跟父皇说说。”
李裹儿说:“父皇,您将昆明池赐给我吧?”
李显说:“这不行,昆明池是百姓用来养殖蒲鱼的地方。赐给你了,池边的百姓靠什么生计呢?”
李裹儿冲李显撒娇,道:“父皇,昆明池那里风景如画,景色宜人。女儿真的好喜欢,父皇要是把昆明池赐给我,我在池边多建些亭台阁楼,再在池里造一艘龙舟。父皇、母后要是烦闷了,也可以去那里游玩。这么好的地方用来给那些平头百姓养鱼多可惜啊。”
韦氏听了以后,在旁边赞赏道:“裹儿可是越来越会孝顺人了。”
李裹儿说:“父皇,您就答应了吧。”
李显有所顾虑说:“不行,不行。这……这样做,弄不好要出乱子的。”
李裹儿说:“出什么乱子?整个天下都是我们李家的,一个小小的池子,谁敢说三道四。除非那人不想活了!”
韦氏说:“陛下,一个池子有什么大不了的,用得着那么瞻前顾后的吗?”
李显叹息的摇摇头,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他突然想到个法子,说:“不如朕给你挖一个新的池子给你,怎么样?”
李裹儿有点不大高兴,说:“也行,但是一定比昆明池大,比昆明池壮丽。”
李显惊讶的嘴都无法合拢,断断续续地说:“要……要比昆明池还……还大。”
李裹儿说:“对,父皇既然舍不得昆明池,就挖一个比昆明池大的给我。取名为……”李裹儿抬起头眨了眨,想了一下说:“就取名为:定昆池,寓意就是压过昆明池。”
李显诧异地说:“定昆池?怎么连名字都想好了?”
韦氏说:“定昆池这名字响亮,陛下你就答应她吧,只要孩子高兴有什么大不了的。”李显无奈,只好应允。
李旦离开长安以后,李显一直在想自己应该怎样能让家族的人,彼此之间消除敌视,和睦相处呢?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他决定在大明宫内的麟德殿宴请皇后韦氏、妹妹太平公主、昭容上官婉儿、大女儿长宁公主、小女儿安乐公主、侄子李隆基、李成器等兄弟和侄女李持盈。他想着让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个饭,增进彼此的感情,消除误解。
李隆基带着妹妹李持盈和兄弟们先到麟德殿,不久安乐公主、长宁公主也来了。安乐公主李裹儿是李显和韦氏的掌上明珠,恃宠而骄,飞扬拨扈,平日里根本不把李隆基诸兄弟们放在眼里。他们往常见了李裹儿也都是躲避三舍,就怕一不小心得罪了她,惹祸上身。李裹儿一进门,先到的所有人内心变得惶恐不安。李裹儿看见李持盈,便向她走了过来。李持盈急忙躲在李隆基的身后,李裹儿说:“出来,躲什么躲,我又不吃了你。”
李隆基护住妹妹,说:“你想干什么?”
李裹儿说:“又没和你说话,你紧张什么。”
李裹儿说:“几天不见,你变漂亮了啊。”然后,李裹儿快速的伸出手掐住李持盈的胳膊,李持盈疼的流出了眼泪。
李隆基愤怒的说:“你把手撒开,把手撒开。”
李裹儿说:“我不放你能怎么着,你瞪着眼睛还想打我吗?给你十个胆,谅你也不敢。”李隆基此刻肺都快气炸,脸上垒起屡屡青筋。
长宁公主笑着走过去,劝李裹儿说:“裹儿,你这是干什么,快把手松开。要是父皇来了,看见了多不好啊。”李裹儿在姐姐的劝阻下才一把甩开了手,对众人说:“我是圣上的掌上明珠,是大唐的公主,是大唐第一美人,而你们什么都不是——李隆基你别那么张狂,惹得我不高兴,没你好日子过。”
李隆基想去怒言还击,但是他知道这样只会是自讨苦吃。所以,他就隐忍下来,没再出声。
这时,韦氏身边的九个贴身侍女之一的林妍儿带着一群宫女走了进来,说:“奴婢拜见二位公主和诸位王爷。”
李裹儿说:“是小妹啊,免礼吧”
林妍儿说:“皇后,准备了一些甜点给二位公主和诸位王爷品尝。”接着林妍儿吩咐宫女把甜点放在桌子上。
李裹儿和长宁公主吃着甜点,拉着林妍儿在她们身边坐下,嘘寒问暖,谈笑风生。全然不把李隆基等人当一会儿事儿。李隆基等人站在旁边,连坐都不敢坐,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心里总是七上八下。李持盈则躲在李隆基的身后,生怕李裹儿再欺负她。李隆基知道在李裹儿的眼里,他们这些同为皇室中人,却连一个宫女都不如,心中的怒火燃烧的更加旺盛。林妍儿从一进门就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气氛,她对于李氏皇族内部的纷争,唯恐避之不及。因此,她和李裹儿、长宁公主寒暄了几句后,赶紧离开了。
最后,直到太平公主到了以后,李裹儿才收敛了她的嚣张行径。不一会儿,李显、韦氏、上官婉儿在韦氏身边的九个贴身侍女簇拥下也来了。
李显、韦氏、太平公主作为长辈坐在首席,上官婉儿因为受宠被李显特定恩准也坐在首席。长宁公主、安乐公主、李隆基的兄弟们及妹妹李持盈坐在末席。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