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九年的七月,在武英郡王阿济格的大军攻克延庆州以后,他们迅速地越过保定,到达安州。(小说文学网)之后又遣固山额真谭泰等设伏,斩遵化三屯营守将,生擒总兵巢丕昌,完全歼灭了明军唯一一支敢出城作战的机动部队,之后就在京城脚下开始狂欢了。
清兵连克昌平、定兴、安肃、宝坻、东安、雄、顺义、容城、文安诸县。每下一县,都是杀尽老弱,俘其精壮。而且在这次入口之战中,清兵还首次动用了装备起来的火炮,以致于明朝的城墙就是形同虚设,完全阻挡不住清兵的攻城。
面对着清兵的咄咄攻势,北京城也是一日三惊。为此,朝廷又紧急下达了两道命令:一道就是让抱病的兵部尚书张凤翼,连同宣大总督梁廷栋率军阻截;另一道就是让洪承畴、卢象升带着精兵快些北上勤王。
而河南本来准备勤王的军队,包括吴世恭的汝宁军都全部取消了原先的命令。因为唐王的出城违令,让朝廷对这些河南军队很不放心,所以怎么样也不会把他们放到北京城的附近。
于是,卢象升奉诏率总兵祖宽、祖大乐等赴京勤王。以兵部左侍郎王家祯接替卢象升,总理河南、湖广两省军务。而苗胙土接任了湖广巡抚。
但是此次清军入关完全采用的是速战速决,他们入关二月余,于九月初一,就裹挟着所俘获的人畜物资,从容地由冷口出塞。
张凤翼、梁廷栋皆怯不敢战。张凤翼屯迁往五重安,听从邓林奇的计谋,固垒自守,经旬不出。
八月十九日,清兵至雄县而返,俘人畜十七万九千八百二十。金银财帛无数。而且清军沿途在树上写下“各官免送”四字,身着女服,乐队伴奏,就是艳服乘骑,奏乐凯归也,就是要羞辱那群保护不了百姓的明朝官员和军队。
而因为近畿地多残破,言官交章论劾,张凤翼、梁廷栋忧甚。他们俩自知死罪难逃,每日服食大黄取泻求死。九月初一日张凤翼卒,不数日廷栋亦死。
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既然都不怕死要自杀了,那为什么不轰轰烈烈地战上一场呢?就算是战死沙场,也好过这样耻辱的死吧。
而这一次入口之战,明军唯一的亮点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将。而是一名史书上没记载的太监。
在宣大的一名监军太监见到清军的归返,城外是百姓苦嚎连天。城内文武是畏敌怯战。他倒有了男人的血性,率领着自己几百名亲兵出城作战,杀死了清兵十数余,解救了百多位百姓。这情形真是让人无语啊!
所以等到卢象升到达京城以后,清军已经是安然撤退。而明朝朝廷再也不敢放任宣大这个缺口了,他们立刻任命卢象升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
而此次清军的入口之战,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清军是在明军围剿农民军快要奏功的时候入关的。而在以后,每次清军的入关都是在农民军的低潮期,仿佛这两大主角在遥相呼应。很显然。清军的所为是有着预谋的。这得益于的就是象晋商八大家和满清派往内地的大量探子传回来的情报。
而明朝朝廷的战略重心却一直摇摆不定,简直就是被农民军和满清牵着鼻子走。说实话,这时候的明朝只能够有个战略重点了。无论是选择攘外还是安内都比这样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好上许多。而现在,在长期的疲劳奔袭后,明朝的实力也将会越来越弱。
更可悲的是,明朝的意外频发,什么样的乱相都会冒出来。象唐王事件,不提唐王的本心,完全就是根搅屎棍,把南阳附近的明军部署搅得是一塌糊涂。而且缺少了卢象升的天雄军和辽军以后,明朝这一地区的防御顿时空虚了起来。
而且唐王事件也把老回回马守应部全部放入了河南。由于当时余子琏部和汝宁军都要围住南阳府城,所以卢象升只能够让左良玉部尾随追击,这让新任的湖广总督王家祯顿时成为了一个光杆司令,也给了在襄阳附近诈降的张献忠部一个可乘之机。
而这时候农民军最耀眼的明星无疑是老回回马守应。他率部横穿南阳府,越过汝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开封。
于是巡抚李仙凤急忙率领着明军主力返回开封;左良玉也紧随不舍;余子琏在解决了唐王以后,也立刻带着汝州军返回汝州,首先要保住自己的老家;而吴世恭也从南阳返回汝宁,防止在开封的马守应部南下,侵犯汝宁、归德。可以这么说,老回回马守应这一突然的行动,完全就把河南内明军的主力完全调动了。
而吴世恭率领大军刚返回到叶县,就迎来了早就在叶县等候的张之恒。吴世恭还以为自己的老家有什么事呢。于是就问道:“先生何故来此?”
张之恒却立刻危言耸听道:“大人!你祸到临头,还不醒悟吗?”
张之恒加入到汝宁军以后,没有急着献策,他只是在仔细地观察。即观察着吴世恭的为人处世;又观察着汝宁军的实力。虽然一些隐藏的地方张之恒并不了解,但不妨碍这位有心人把汝宁军的实力估算个**不离十。
于是这次张之恒单独来找吴世恭就是来献计的,也就是一种搏上位的方法。当然,古代文人献计前喜欢先用危言耸听的话吓住主公。
因此,吴世恭确实是被张之恒吓了一大跳,他连忙问道:“何祸之有?”
张之恒拱手行礼道:“请大人屏退左右!”
吴世恭连忙把张之恒带入大帐,并让陶辛带着亲兵护卫在大帐周围。之后就问道:“先生有话请讲!在下洗耳恭听。”
张之恒沉吟了一会儿,一捋胡须道:“大人!帐中之言,出吾之口,入君之耳,不得于外人所知!敢问大人一句:大人之志在于财帛乎?庙堂乎?钟鼎乎?”
吴世恭立刻又被吓了一跳,他皱着眉头说道:“先生可得慎言啊!此言被外人所知,必给我俩带来大麻烦啊!”(未完待续。。)
清兵连克昌平、定兴、安肃、宝坻、东安、雄、顺义、容城、文安诸县。每下一县,都是杀尽老弱,俘其精壮。而且在这次入口之战中,清兵还首次动用了装备起来的火炮,以致于明朝的城墙就是形同虚设,完全阻挡不住清兵的攻城。
面对着清兵的咄咄攻势,北京城也是一日三惊。为此,朝廷又紧急下达了两道命令:一道就是让抱病的兵部尚书张凤翼,连同宣大总督梁廷栋率军阻截;另一道就是让洪承畴、卢象升带着精兵快些北上勤王。
而河南本来准备勤王的军队,包括吴世恭的汝宁军都全部取消了原先的命令。因为唐王的出城违令,让朝廷对这些河南军队很不放心,所以怎么样也不会把他们放到北京城的附近。
于是,卢象升奉诏率总兵祖宽、祖大乐等赴京勤王。以兵部左侍郎王家祯接替卢象升,总理河南、湖广两省军务。而苗胙土接任了湖广巡抚。
但是此次清军入关完全采用的是速战速决,他们入关二月余,于九月初一,就裹挟着所俘获的人畜物资,从容地由冷口出塞。
张凤翼、梁廷栋皆怯不敢战。张凤翼屯迁往五重安,听从邓林奇的计谋,固垒自守,经旬不出。
八月十九日,清兵至雄县而返,俘人畜十七万九千八百二十。金银财帛无数。而且清军沿途在树上写下“各官免送”四字,身着女服,乐队伴奏,就是艳服乘骑,奏乐凯归也,就是要羞辱那群保护不了百姓的明朝官员和军队。
而因为近畿地多残破,言官交章论劾,张凤翼、梁廷栋忧甚。他们俩自知死罪难逃,每日服食大黄取泻求死。九月初一日张凤翼卒,不数日廷栋亦死。
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既然都不怕死要自杀了,那为什么不轰轰烈烈地战上一场呢?就算是战死沙场,也好过这样耻辱的死吧。
而这一次入口之战,明军唯一的亮点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将。而是一名史书上没记载的太监。
在宣大的一名监军太监见到清军的归返,城外是百姓苦嚎连天。城内文武是畏敌怯战。他倒有了男人的血性,率领着自己几百名亲兵出城作战,杀死了清兵十数余,解救了百多位百姓。这情形真是让人无语啊!
所以等到卢象升到达京城以后,清军已经是安然撤退。而明朝朝廷再也不敢放任宣大这个缺口了,他们立刻任命卢象升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
而此次清军的入口之战,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清军是在明军围剿农民军快要奏功的时候入关的。而在以后,每次清军的入关都是在农民军的低潮期,仿佛这两大主角在遥相呼应。很显然。清军的所为是有着预谋的。这得益于的就是象晋商八大家和满清派往内地的大量探子传回来的情报。
而明朝朝廷的战略重心却一直摇摆不定,简直就是被农民军和满清牵着鼻子走。说实话,这时候的明朝只能够有个战略重点了。无论是选择攘外还是安内都比这样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好上许多。而现在,在长期的疲劳奔袭后,明朝的实力也将会越来越弱。
更可悲的是,明朝的意外频发,什么样的乱相都会冒出来。象唐王事件,不提唐王的本心,完全就是根搅屎棍,把南阳附近的明军部署搅得是一塌糊涂。而且缺少了卢象升的天雄军和辽军以后,明朝这一地区的防御顿时空虚了起来。
而且唐王事件也把老回回马守应部全部放入了河南。由于当时余子琏部和汝宁军都要围住南阳府城,所以卢象升只能够让左良玉部尾随追击,这让新任的湖广总督王家祯顿时成为了一个光杆司令,也给了在襄阳附近诈降的张献忠部一个可乘之机。
而这时候农民军最耀眼的明星无疑是老回回马守应。他率部横穿南阳府,越过汝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开封。
于是巡抚李仙凤急忙率领着明军主力返回开封;左良玉也紧随不舍;余子琏在解决了唐王以后,也立刻带着汝州军返回汝州,首先要保住自己的老家;而吴世恭也从南阳返回汝宁,防止在开封的马守应部南下,侵犯汝宁、归德。可以这么说,老回回马守应这一突然的行动,完全就把河南内明军的主力完全调动了。
而吴世恭率领大军刚返回到叶县,就迎来了早就在叶县等候的张之恒。吴世恭还以为自己的老家有什么事呢。于是就问道:“先生何故来此?”
张之恒却立刻危言耸听道:“大人!你祸到临头,还不醒悟吗?”
张之恒加入到汝宁军以后,没有急着献策,他只是在仔细地观察。即观察着吴世恭的为人处世;又观察着汝宁军的实力。虽然一些隐藏的地方张之恒并不了解,但不妨碍这位有心人把汝宁军的实力估算个**不离十。
于是这次张之恒单独来找吴世恭就是来献计的,也就是一种搏上位的方法。当然,古代文人献计前喜欢先用危言耸听的话吓住主公。
因此,吴世恭确实是被张之恒吓了一大跳,他连忙问道:“何祸之有?”
张之恒拱手行礼道:“请大人屏退左右!”
吴世恭连忙把张之恒带入大帐,并让陶辛带着亲兵护卫在大帐周围。之后就问道:“先生有话请讲!在下洗耳恭听。”
张之恒沉吟了一会儿,一捋胡须道:“大人!帐中之言,出吾之口,入君之耳,不得于外人所知!敢问大人一句:大人之志在于财帛乎?庙堂乎?钟鼎乎?”
吴世恭立刻又被吓了一跳,他皱着眉头说道:“先生可得慎言啊!此言被外人所知,必给我俩带来大麻烦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