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忠魂不朽”。祭棚内就是灵堂,布置得十分肃穆庄严。灵堂内正中靠后设一素白六扇屏风,屏风前设有长几,白缎素花围幛,上放孙承宗的灵牌,恭楷写着“故大明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太子太保、帝师、赐谥忠烈、孙公之灵位”。
前边,左右放着一对高大的锡烛台,中间是一个白钢香炉。紧挨灵几,是一张挂有白围幛的供桌。灵堂四壁,挂着挽幛、挽联。灵堂门外和松柏枝牌坊的门两旁都有对联,全是写在白绸子和细白葛布上。所有对联和挽联,都是称颂孙承宗忠君爱国,壮烈捐躯的。
京城毕竟是文人荟萃的地方,遇到皇帝为殉国大臣赐祭的难得机会,各大小衙门,各孙承宗生前故旧,以及并无一面之缘的朝中同僚,有名缙绅,都送挽联,自己不会作挽联的就请别人代作,各逞才思,各显书法,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事实上,作为三任帝师,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孙承宗的亲朋好友以及部下,的确非常多。光是他们送来的挽联,在灵堂内就根本无法全部挂起来。没办法,礼部的人只好在灵堂的两边,又做了很多的屏风,将挽联都挂在屏风的上面,这才满足使用。
崇祯前往祭拜的时候,第一眼就察觉到,那牌坊中门的一副楹联,虽然不算工稳,却写出了当时的朝野心情。楹联是这样的:十载汗马,半载孤城,慷慨忠王事,老臣命绝丹心在;千里归魂,万里悲风,挥涕悼元老,圣主恩深恤典隆。
因为这些缘故,崇祯对当时的葬礼,印象还很深刻。当时,连崇祯自己,好像都真的被孙承宗感动了。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杀了卢象升,为孙承宗祭祀。现在,葬礼才过去两三个月,就饶恕卢象升……外面的人会怎么看怎么说?
“皇爷,陈新甲来了。”
王承恩悄悄的进来报告。
“叫他进来”
崇祯点头说道。
很快,一个穿着正二品大红官府的官员,就出现在崇祯的面前,恭敬的行礼。此人,就是新晋兵部尚书陈新甲。
陈新甲原来是右佥都御使,负责巡抚宣府,之前并无十分突出的政绩。但是一个月之前,他突然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并克日上任。这样一来,朝廷就有了三个专职的兵部尚书,至于挂兵部尚书衔的就更多了。
为此,京城里面消息灵通的人物,都在暗自猜测,皇帝先是提拔吴阿衡担任蓟辽总督,现在又让陈新甲主管兵部,只怕兵部原来的两位尚书张凤翼和梁廷栋,是要大难临头了。鞑子第三次入寇,必须有大臣对此负责,张、梁二人,极有可能遭受崇祯的处罚。
陈新甲自然明白皇帝的心思,为了自己的前途,他对崇祯的心思,可谓是百般揣摩,千般琢磨,努力试图提前知道崇祯的真正意图。今日崇祯召见自己,陈新甲也隐约知道一些,是为了卢象升的事。
其实,在陈新甲看来,这实在是不大的事情。孙承宗的死,很多人需要承担责任,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在卢象升的身上,显然是不恰当的。坚持要处死卢象升,那就更加的没有道理了。
只是崇祯自己心虚,感觉放了卢象升,就好像显得自己那啥似的。具体是那啥,陈新甲也不好意思直说。总之,要杀卢象升的,乃是崇祯的面子作怪,和孙承宗本身没有丝毫的关系。
“臣陈新甲叩见皇上。”
陈新甲恭恭敬敬的行礼,恭声说道。
“陈新甲,你说,卢象升的事情,该如何处理?”
崇祯直截了当的问道。
“陛下圣心**,臣不敢妄言。”
陈新甲当然不敢直说,开口就是托辞。
“你说吧,朕不怪你。”
崇祯宽容的说道。
他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自己看上眼的臣子,对他都很宽容,基本上不会怎么处罚。如之前的温体仁,现在的杨嗣昌,还有这个陈新甲,都是崇祯看上眼的。他认为,杨嗣昌和陈新甲的提拔,可以改变朝中无人的局面,给自己带来好运。
“陛下,臣认为,不如让卢象升戴罪立功……”
陈新甲斟词酌句的说道。
其实,这番话不是陈新甲的意思,乃是诸多同僚的意思,特别是刑部尚书汪乔年的意思。陈新甲为什么要听汪乔年的话?因为他刚入职的时候,乃是在刑部担任员外郎,所以对刑部的人,多少有些感情。当然,最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银子的问题。
汪乔年有心为卢象升开脱,又有人有心想要将卢象升接纳过来,银子方面,自然不会有任何的问题。汪乔年出手就是三万两银子,只要陈新甲在皇帝的面前,为卢象升开脱。陈新甲刚刚进入京城,的确需要很多银子打点,见到白花花的银子,就有点动心,盘算一会儿以后,就利索的收下了。
陈新甲估计,在崇祯的面前,为卢象升说点好话,问题是不大的。而且,陈新甲也很清楚,崇祯此刻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想杀了卢象升,以表示自己对孙承宗的死,是不可饶恕的。但是,他又想饶恕卢象升,博取一个刀下留人的好名声。说白了,就是既要做*子,又要立牌坊。
崇祯皱眉说道:“卢象升罪大恶极……”
陈新甲吞吞吐吐的说道:“卢象升固然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只是朝中各位同僚,多半认为,其行军打仗,还有些许可取之处,当今乃是乱世之秋,兵连祸结,军务繁重,要是可以让他戴罪立功……”
好吧,你不是想要博取一个好名声吗?我现在就给你。我一个人的力量不够,拉上众多的朝臣,应该可以了吧。听汪乔年的口气,收了银子的人,应该不止他陈新甲一个。在适当的时候,其他人肯定也会为卢象升求情的。
果然,听说朝中大臣,都愿意为卢象升请求,崇祯的脸色,就缓和下来了。他需要的就是这一点。是你们拼命的为卢象升求情,我才放过他的。要不然,因为孙承宗的事情,我是怎么都不会放过他。这样既获得了大臣们的好感,又成功的维护了自己对孙承宗的死的不可饶恕之情。
崇祯皱眉说道:“朝中各位臣工,并无任何为卢象升求情的奏疏。”
陈新甲委婉的说道:“臣以脑袋担保,他们都愿意上奏为卢象升开脱。眼下,奏疏应该是到了内阁了。”
崇祯说道:“既然如此,你去内阁一趟,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奏疏,要是有,都拿过来给朕看看”
陈新甲叩谢而去,直接来到内阁。值班的内阁大臣,正是范复粹。听到陈新甲说明来意,范复粹笑着说道:“你来得正好,类似的奏疏,已经有七份了。大概下午还会有来。你且等一个下午再说。”
果然,到了下午,又有更多的求情奏疏上来。陈新甲暗自惊异,这个卢象升,没想到还有如此的人脉,居然能说动这么多的大臣,为自己求情,看来他花费的银子,的确不少啊只用了半天的时间,陈新甲就收集了二十位多大臣为卢象升求情的奏疏,他急忙拿来给崇祯看。
崇祯缓缓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传旨,卢象升,革职,永不叙用。”
陈新甲恭恭敬敬的退下去了。
……
两天后,卢象升从锦衣卫的昭狱里面出来。
原本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的他,在昭狱里面呆了几个月的时间,已经瘦了足足一圈。又黑又瘦的他,站在昭狱的外面,感觉一切都好像是虚幻一样。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居然还会有机会出来。想起在昭狱里面的日子,饶是卢象升这般骁勇的人物,也是不寒而栗。
在昭狱外面迎接他的,不是他的家人。等待他的,乃是一个年轻人,还有一辆马车。这个年轻人二十来岁,面如冠玉,笑眯眯的,看起来友善得很。他的家人,都回去老家了。他自认是必死无疑,因此将自己的后事,都已经安排妥当。对于自己的尸首,他完全不在乎,任凭朝廷怎么处理。没想到,突然出狱,颇有点措手不及的感觉。
卢象升纳闷的问道:“你是谁?”
年轻人笑眯眯的说道:“不告诉你。”
说罢,挥挥手,立刻上来两个动作敏捷的家人,将卢象升打晕了过去,抬上马车带走。马蹄声清脆,很快就出了京城,直接向天津卫的方向飞驰过去。
卢象升其实是有些功夫的,时常亲自挥舞大砍刀杀敌。但是他刚从号称人间地狱的昭狱出来,身心疲惫,虚弱无力,又是猝不及防,结果,一下子就被打晕了。他的最后一个意识,是无比疑惑的:“难道,皇上不公开杀我,却是要秘秘密处死?”
【五月份的最后一更了。粗略统计一下,五月份总共更新了55万字,基本上是完成了任务。六月份,我们继续努力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零点以后,有保底月票的兄弟,记得投给我啊】
前边,左右放着一对高大的锡烛台,中间是一个白钢香炉。紧挨灵几,是一张挂有白围幛的供桌。灵堂四壁,挂着挽幛、挽联。灵堂门外和松柏枝牌坊的门两旁都有对联,全是写在白绸子和细白葛布上。所有对联和挽联,都是称颂孙承宗忠君爱国,壮烈捐躯的。
京城毕竟是文人荟萃的地方,遇到皇帝为殉国大臣赐祭的难得机会,各大小衙门,各孙承宗生前故旧,以及并无一面之缘的朝中同僚,有名缙绅,都送挽联,自己不会作挽联的就请别人代作,各逞才思,各显书法,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事实上,作为三任帝师,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孙承宗的亲朋好友以及部下,的确非常多。光是他们送来的挽联,在灵堂内就根本无法全部挂起来。没办法,礼部的人只好在灵堂的两边,又做了很多的屏风,将挽联都挂在屏风的上面,这才满足使用。
崇祯前往祭拜的时候,第一眼就察觉到,那牌坊中门的一副楹联,虽然不算工稳,却写出了当时的朝野心情。楹联是这样的:十载汗马,半载孤城,慷慨忠王事,老臣命绝丹心在;千里归魂,万里悲风,挥涕悼元老,圣主恩深恤典隆。
因为这些缘故,崇祯对当时的葬礼,印象还很深刻。当时,连崇祯自己,好像都真的被孙承宗感动了。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杀了卢象升,为孙承宗祭祀。现在,葬礼才过去两三个月,就饶恕卢象升……外面的人会怎么看怎么说?
“皇爷,陈新甲来了。”
王承恩悄悄的进来报告。
“叫他进来”
崇祯点头说道。
很快,一个穿着正二品大红官府的官员,就出现在崇祯的面前,恭敬的行礼。此人,就是新晋兵部尚书陈新甲。
陈新甲原来是右佥都御使,负责巡抚宣府,之前并无十分突出的政绩。但是一个月之前,他突然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并克日上任。这样一来,朝廷就有了三个专职的兵部尚书,至于挂兵部尚书衔的就更多了。
为此,京城里面消息灵通的人物,都在暗自猜测,皇帝先是提拔吴阿衡担任蓟辽总督,现在又让陈新甲主管兵部,只怕兵部原来的两位尚书张凤翼和梁廷栋,是要大难临头了。鞑子第三次入寇,必须有大臣对此负责,张、梁二人,极有可能遭受崇祯的处罚。
陈新甲自然明白皇帝的心思,为了自己的前途,他对崇祯的心思,可谓是百般揣摩,千般琢磨,努力试图提前知道崇祯的真正意图。今日崇祯召见自己,陈新甲也隐约知道一些,是为了卢象升的事。
其实,在陈新甲看来,这实在是不大的事情。孙承宗的死,很多人需要承担责任,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在卢象升的身上,显然是不恰当的。坚持要处死卢象升,那就更加的没有道理了。
只是崇祯自己心虚,感觉放了卢象升,就好像显得自己那啥似的。具体是那啥,陈新甲也不好意思直说。总之,要杀卢象升的,乃是崇祯的面子作怪,和孙承宗本身没有丝毫的关系。
“臣陈新甲叩见皇上。”
陈新甲恭恭敬敬的行礼,恭声说道。
“陈新甲,你说,卢象升的事情,该如何处理?”
崇祯直截了当的问道。
“陛下圣心**,臣不敢妄言。”
陈新甲当然不敢直说,开口就是托辞。
“你说吧,朕不怪你。”
崇祯宽容的说道。
他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自己看上眼的臣子,对他都很宽容,基本上不会怎么处罚。如之前的温体仁,现在的杨嗣昌,还有这个陈新甲,都是崇祯看上眼的。他认为,杨嗣昌和陈新甲的提拔,可以改变朝中无人的局面,给自己带来好运。
“陛下,臣认为,不如让卢象升戴罪立功……”
陈新甲斟词酌句的说道。
其实,这番话不是陈新甲的意思,乃是诸多同僚的意思,特别是刑部尚书汪乔年的意思。陈新甲为什么要听汪乔年的话?因为他刚入职的时候,乃是在刑部担任员外郎,所以对刑部的人,多少有些感情。当然,最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银子的问题。
汪乔年有心为卢象升开脱,又有人有心想要将卢象升接纳过来,银子方面,自然不会有任何的问题。汪乔年出手就是三万两银子,只要陈新甲在皇帝的面前,为卢象升开脱。陈新甲刚刚进入京城,的确需要很多银子打点,见到白花花的银子,就有点动心,盘算一会儿以后,就利索的收下了。
陈新甲估计,在崇祯的面前,为卢象升说点好话,问题是不大的。而且,陈新甲也很清楚,崇祯此刻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想杀了卢象升,以表示自己对孙承宗的死,是不可饶恕的。但是,他又想饶恕卢象升,博取一个刀下留人的好名声。说白了,就是既要做*子,又要立牌坊。
崇祯皱眉说道:“卢象升罪大恶极……”
陈新甲吞吞吐吐的说道:“卢象升固然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只是朝中各位同僚,多半认为,其行军打仗,还有些许可取之处,当今乃是乱世之秋,兵连祸结,军务繁重,要是可以让他戴罪立功……”
好吧,你不是想要博取一个好名声吗?我现在就给你。我一个人的力量不够,拉上众多的朝臣,应该可以了吧。听汪乔年的口气,收了银子的人,应该不止他陈新甲一个。在适当的时候,其他人肯定也会为卢象升求情的。
果然,听说朝中大臣,都愿意为卢象升请求,崇祯的脸色,就缓和下来了。他需要的就是这一点。是你们拼命的为卢象升求情,我才放过他的。要不然,因为孙承宗的事情,我是怎么都不会放过他。这样既获得了大臣们的好感,又成功的维护了自己对孙承宗的死的不可饶恕之情。
崇祯皱眉说道:“朝中各位臣工,并无任何为卢象升求情的奏疏。”
陈新甲委婉的说道:“臣以脑袋担保,他们都愿意上奏为卢象升开脱。眼下,奏疏应该是到了内阁了。”
崇祯说道:“既然如此,你去内阁一趟,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奏疏,要是有,都拿过来给朕看看”
陈新甲叩谢而去,直接来到内阁。值班的内阁大臣,正是范复粹。听到陈新甲说明来意,范复粹笑着说道:“你来得正好,类似的奏疏,已经有七份了。大概下午还会有来。你且等一个下午再说。”
果然,到了下午,又有更多的求情奏疏上来。陈新甲暗自惊异,这个卢象升,没想到还有如此的人脉,居然能说动这么多的大臣,为自己求情,看来他花费的银子,的确不少啊只用了半天的时间,陈新甲就收集了二十位多大臣为卢象升求情的奏疏,他急忙拿来给崇祯看。
崇祯缓缓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传旨,卢象升,革职,永不叙用。”
陈新甲恭恭敬敬的退下去了。
……
两天后,卢象升从锦衣卫的昭狱里面出来。
原本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的他,在昭狱里面呆了几个月的时间,已经瘦了足足一圈。又黑又瘦的他,站在昭狱的外面,感觉一切都好像是虚幻一样。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居然还会有机会出来。想起在昭狱里面的日子,饶是卢象升这般骁勇的人物,也是不寒而栗。
在昭狱外面迎接他的,不是他的家人。等待他的,乃是一个年轻人,还有一辆马车。这个年轻人二十来岁,面如冠玉,笑眯眯的,看起来友善得很。他的家人,都回去老家了。他自认是必死无疑,因此将自己的后事,都已经安排妥当。对于自己的尸首,他完全不在乎,任凭朝廷怎么处理。没想到,突然出狱,颇有点措手不及的感觉。
卢象升纳闷的问道:“你是谁?”
年轻人笑眯眯的说道:“不告诉你。”
说罢,挥挥手,立刻上来两个动作敏捷的家人,将卢象升打晕了过去,抬上马车带走。马蹄声清脆,很快就出了京城,直接向天津卫的方向飞驰过去。
卢象升其实是有些功夫的,时常亲自挥舞大砍刀杀敌。但是他刚从号称人间地狱的昭狱出来,身心疲惫,虚弱无力,又是猝不及防,结果,一下子就被打晕了。他的最后一个意识,是无比疑惑的:“难道,皇上不公开杀我,却是要秘秘密处死?”
【五月份的最后一更了。粗略统计一下,五月份总共更新了55万字,基本上是完成了任务。六月份,我们继续努力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零点以后,有保底月票的兄弟,记得投给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