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大家也辛苦了,都休息休息。要是有兴趣的话,我给大家说点别的,开拓开拓思维。”
所有的工匠骨干,立刻都包围了过来。
他们都知道,张准要说的,肯定是和大炮的研究有关。每次张准的讲述,其实都是有备而来的,主要是为了开拓大家的思维,开阔大家的视野,从而帮助大家找到更多的途径。这年代的人,由于通讯工具落后的缘故,最缺乏的就是信息和经验的交流,有关技术的推广,更是难上加难。
来自后世的张准,显然要比这个时代的人,掌握太多的常识。二十一世纪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足不出户,就可以掌握到很多的知识。张准在学校里担任教练的时候,没事就上网,到处翻翻,到处看看。他既然是部队出身,对军事方面的知识,自然是浏览得最多的。因此,他在军事科技知识方面的掌握,也是最全面的。
在这些军事科技知识里面,就包括大量的和火炮有关的记忆。古往今来的火炮发展,张准基本上都耳熟能详。就算不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说出来的很多见识,也可以让别人感觉到非常的新鲜,非常的有趣,从而深深的记忆在自己的脑海里。
这一点,对于在场的工匠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张准的话,就等于是在他们的面前,举起了一盏引路的明灯,他们只需要顺着灯光摸索过来,就能顺利的找到出口。如果没有这盏明灯,他们甚至连方向在哪里,都根本搞不清楚。
事实上,张准要说的,的确是自己关于火炮的一些所见所闻。在感觉红衣大炮的研究受到阻滞以后,张准有必要,帮助在场的工匠,找到更多的出路,引导他们跳到别的轨道上。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必要钻死胡同的。
其实,火炮的发展,不应该是只有红衣大炮一条路的。红衣大炮,只是大炮的一种,因为它恰好传到了中国,所以才会被中国人熟悉。实际上,在红衣大炮和佛郎机火炮之外,还有更多的大炮类型。只是,这些大炮并没有传到中国,没有被当下的中国人知道而已。
中国的火药和火器西传以后,火炮在欧洲开始迅猛发展。十四世纪上半叶,欧洲开始制造出发射石弹的火炮。十六世纪前期,意大利人塔尔塔利亚,发现炮弹在真空中以45度射角发射时,射程可以达到最大的规律,为炮兵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到十六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口径较小的青铜长管炮和熟铁锻成的长管炮,代替了以前的臼炮(一种大口径短管炮,类似后世的迫击炮)。还采用了前车,便于快速行动和通过起伏地。到十六世纪末,出现了将子弹或金属碎片装在铁筒内制成的霰弹,用于杀伤人马。所谓的霰弹,在海战的时候,就被称为葡萄弹。
公元1600年前后,欧洲一些国家开始用药包式发射药,提高了发射速度和射击精度。到十七世纪,伽利略的弹道抛物线理论和牛顿对空气阻力的研究,推动了火炮的发展。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期间(公元1611~1632),采取减轻火炮重量和使火炮标准化的办法,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
公元1697年,欧洲用装满火药的管子代替点火孔内的散装火药,简化了瞄准和装填过程。到十七世纪末,欧洲大多数国家使用了榴弹炮。拿破仑的出现,更是将炮兵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
红衣大炮其实是加农炮的一种,和后来普遍使用的榴弹炮是有一些区别的。加农炮的炮管比较长,弹道平直低伸,有利于直接瞄准。榴弹炮的炮管则比较短,弹道比较弯曲,必须间接瞄准。从打击目标的角度来说,加农炮更加适合打击固定的点目标,而榴弹炮则比较适合打击面目标。
当然,两者之间的差别,有时候是可以忽略的。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火炮技术已经发展到巅峰,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区别,基本上消失了,大多数的时候,两者被合称为加榴炮,意思是同时具备两者的性能。大部分国家军队装备的,都是加榴炮。
张准提到这两种大炮的区别,只是要告诉铸炮厂的工匠,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红衣大炮的,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火炮。这条路行不通,可以换另外一条路,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这样做的目的,既是减轻工匠们的压力,也是希望工匠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比红衣大炮更加先进的火炮。
其实,要不是在中国的战场上出现,并一不小心的打死了努尔哈赤,红衣大炮的确没什么特别的。红衣大炮的设计,是几十年前的。到现在,英国人自己,都不再使用这样的设计了。英国人有更先进的火炮。因此,虎贲军海军日后要争霸世界的话,肯定要有比红衣大炮更先进的火炮。
张准一直都相信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绝对不在外国人之下。在场的工匠,聪明才智也绝对不在西洋列强的技术员之下。只是,由于中国人太聪明了,所以,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这些聪明没有用对地方。
比如说,明朝的官员,有哪个是傻瓜?他们比任何人都要聪明只是,他们的聪明没有用对地方,都用来内部的勾心斗角和争权夺利上面了。要是阉党和东林党不是互相死掐,而是团结一致对外的话,哪里轮到皇太极出头?早就不知道被灭绝到哪个位面去了。
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数理化基础,的确非常的薄弱。这对于火炮的研究,的确是很不利的。在没有理论基础支撑的情况下,单单依靠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研究方式,成本太高,时间太长,的确要比西洋列强弱上不少。
任何的投入,都是要求有产出的,大炮的研究,同样如此。也就是张准是穿越者,知道很多大炮的性能数据,对大炮的作用也有清醒的认识,才会在这方面投下重金,积极的进行研究。要是换了其他的人,未必有这样的信心和毅力。
比如说,朝廷,因为看不到火炮的威力,它肯定不会在这方面投入重金。当初徐光启和孙元化研究红衣大炮的资金,都是自己筹措的。而且,他们的研究,是在有实物,有葡萄牙工匠指点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纯粹的仿制,和研究是完全不同的。
“所谓的抛物线研究,其实并不是很复杂……”
张准缓缓的说道。
有关伽利略的研究,要是用专业的名词说出来,的确很难解释。在场的工匠,也不可能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但是,张准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例如,固定的角度,固定的速度,抛物线的形状等,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对于在座的所有工匠来说,抛物线理论,绝对是崭新的,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理论知识。想要深刻的理解,当然需要他们自己努力研究。张准的解释,只是让他们明白,埋头不断的试验还不够,还要在理论上进行一定的研究。要是理论能够和实践相结合,火炮的研究,就有可能事半功倍。
空气阻力的研究,同样如此。要是列出相关的方程式,张准自己都要脑晕。但是没关系,这些都是可以用简单的例子讲述的。关键是,要让大家知道,火炮的射击,和这些理论有密切的联系。只要工匠们有心,相信他们是可以解开其中的奥妙的。祖冲之的圆周率,不也是在很简陋的条件下推断出来的吗?
“我们的虎贲铳,威力为什么这么大?关键是使用了膛线”
“那么,我们的大炮,是不是也可以使用膛线呢?”
“弯曲的膛线如果不行,那么直的膛线呢?”
张准循循善诱的说道。
要是红衣大炮无法复制,张准就准备将虎贲铳的制造经验,复制到飞龙炮的上面。放大了的虎贲铳,就是新型的线膛炮。放大了的米尼弹,就是新型的炮弹。当然,其中还有很多的难点需要克服。但是,这不也是一条可以试验的路子吗?
在真实的历史上,之所以没有出现米尼炮,是因为米尼枪出现的时候,已经开始有后膛炮出现了,没有必要搞前装的前膛炮了。其实,米尼枪的风光,也就是那么十几年的时间,后来就迅速被后装线膛枪取代了。米尼枪作为前装线膛枪的典范,的确是有点生不逢时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和真实的历史,显然有些不同。因为米尼枪的提前出现,因为后装枪的遥遥无期,这使得后膛炮的出现,也是遥遥无期。在可以想见的未来,应该还是米尼枪的天下。因此,在这个时候,出现米尼炮,一点都不奇怪。
从火炮出现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大炮一般是滑膛前装炮,发射实心球弹,部分火炮发射球形爆炸弹、霰弹和溜霰弹。最初的线膛炮是直膛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前装弹丸方便。这种火炮发射速度慢,射击精度低,射程近。为了增大火炮射程,十九纪初欧洲各国进行了线膛炮的试验。
公元1846年,意大利的卡瓦利少校制成了螺旋线膛炮,发射锥头柱体长形爆炸弹。螺旋膛线使弹丸旋转,飞行稳定,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击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在线膛炮出现的同时,炮闩得到了改善,火炮实现了后装,发射速度明显提高。
在后膛枪和大口径火炮无法解决技术难题的情况下,张准不得不考虑一下,在火炮的制造方面,引入线膛炮和米尼弹的经验。既然可以在虎贲铳里面绘制膛线,那么,在炮管的内侧绘制膛线,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至于大型的米尼弹,制造起来,应该也是可以的。
“大人,这的确可以考虑。”
孙勤恺思索片刻,略微有点兴奋的说道。
无论是红衣大炮还是佛郎机火炮,其实都是滑膛炮,在射程和准确性方面,的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线膛炮要是被制造出来,在射程和准确性上面,都要大大的超越线膛炮,就好像线膛枪超越所有的滑膛枪一样。
作为海战的主力火炮,如果米尼炮能够出现,虎贲军海军就可以拥有比敌人更加强大的火炮,能够抢在敌人的炮弹射程之外开炮射击,能够更加准确的命中目标,而不是基本上靠运气。米尼炮的威力,肯定也会被红衣大炮更强。
“线膛炮的研制,不容易。”
“要是线膛炮的研制无法开展,还是要尝试大口径的火炮。”
张准沉吟片刻,又缓缓的说道。
其实,对于虎贲军的火炮发展,张准自己也没有明确的概念。铸炮工场能够研制出什么样的火炮,张准也没有太多的认识。他是做好了两手准备的。要是可以研制出线膛炮的话,自然最好。要是无法研制出线膛炮,那么,增加火炮的口径,搞出超大口径的火炮,也是可行的。
当时英国海军的大炮,最大的炮弹重量达到68磅,这就是所谓的68磅炮的由来。不过,68磅的大炮,的确是太沉重了,即使是排水量2000吨的战列舰都难以承受,因此,后来不得不降至46磅左右。事实上,46磅炮弹的口径,已经差不多200毫米了。这个口径是相当惊人的,须知道,拿破仑炮的口径是120毫米左右,炮弹的重量,也只是12磅而已。
换言之,虎贲军海军要和英国海军争霸的时候,少不了口径200毫米左右的巨炮。这么大口径的火炮,当然不是装在炮车上的,而是装在超大型的军舰上。薛知蝶那里既然已经开始设计巨舰,孙勤恺这里,自然要开始设计巨炮了。
孙勤恺惊讶的说道:“这么大口径的火炮?太恐怖了吧?”
张准笑了笑,轻描淡写的说道:“这算什么?还有更大的口径呢”
孙勤恺愕然说道:“还有更大的?”
张准点点头,微微一笑,拿起三角尺,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衡量出相应的大炮口径,不动声色的说道:“这是460毫米口径的,这是800毫米口径的,这是1200毫米口径的。”
大和号战列舰的主炮,就是460毫米的,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海上火炮。至于更离谱的轨道炮,迫击炮之类的,还有800多毫米的口径,甚至是1200多毫米的。只要战争需要,没有人想不到的。
“大人……”
孙勤恺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冷气。
周围的其他技术骨干,同样是倒吸一口冷气。张准的描述,的确是大大的震撼到他们了。超过1200毫米口径的火炮,那是什么概念?炮口比常用的水缸可能就稍微小一点啊这样的巨炮,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将那么沉重的炮弹抛射出去的?
话说,这样的炮弹,至少有几百斤重吧。几百斤重的实心铁球,往敌人的船上一砸,哪怕是最坚固的甲板,都承受不住啊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想得出如此凶残的大炮设计啊?难道张准的意思,是要大家设计一种更加凶残的大炮?
“我说的都是真的火炮的发展,本来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大炮,只有最合适自己的大炮。或许,我们虎贲军自己,也要有专门属于我们自己的火炮。要是你们能够成功的设计出来,我敢肯定,你们会被全世界都记住的”
张准肯定的期待的说道。
工匠们的野心,渐渐的被撩拨起来。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青史留名,谁不愿意啊。就算不能流芳百世,那也要遗臭万年啊。要是能够设计出那么凶残的火炮,绝对会被历史记住。
当然,单单是研制大炮本身还不够,还要继续改善火药的性能。大炮的威力,除了大炮本身,还和火药的质量息息相关。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让大炮的威力大打折扣。火炮火炮,没有了火药,还能叫做火炮吗?
“我给你们说说别的炸药。”
张准开始详细的讲解黑色火药、黄色炸药以及tnt炸药的成分。
对于这类炸药,张准当然是很熟悉的。前世的他,没事的时候,经常玩弄这样的东西。很多炸药,他都亲自配制过。但是,熟悉,并不代表目前就能生产出来。炸药的研究和制造,是系统的化学工程。而目前虎贲军,根本还没有系统的化学研究呢。
张准之所以提到这些先进的炸药,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开阔工匠们的思维,让他们认识到,天外有天,人才有人。火炮的研究,不是一条胡同走到底的。同样的,有关火药的研究,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选择。如果有人突然打通了其中的道路,发明了这些先进的炸药,虎贲军的战斗力,马上就是一个质的飞跃。
“大人,你说,就这么一发炮弹,就能毁掉一大片田地上的所有人?礼花弹的威力,真的有那么强吗?”
孙勤恺他们难以置信的说道。
“当然”
张准毫不犹豫的回答。
明朝曾经出现过开花弹,又叫礼花弹,也就是原始的爆破弹。对于古代爆破弹,张准是有一点点研究的。但是,古代爆破弹的威力,的确不咋的,性能也不可靠。在没有tnt炸药之前,它根本就是一个杯具。它爆炸的时候,更像是在放烟花,而不是在杀死敌人,所以称之为礼花弹。好像孙勤恺等人,对这个礼花弹,都是嗤之以鼻的,相当的蔑视。
其实,张准要研发爆破弹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陆战,而是为了海战。因此,礼花弹的口径,是可以超大型的。在之前的海战里面,经常用的弹种,就是实心弹、霰弹和链弹。这三种炮弹,其实都无法将敌船彻底的摧毁。最后的战斗,还是需要肉搏战来完成。
但是,前期的爆破弹,根本就是杯具。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黑色炸药爆炸的威力太小。一般的礼花弹,里面装载的黑色炸药,可能就一斤多一点。这么点黑色火药,即使成功的引爆,也无法对敌人造成有效的伤害。虎贲军的标准炸药包,可都是五斤装的。
第二个,是引信的可靠性太低。当时的引信,其实就是用芦管做成的,里面放上引线,在需要发射的时候,按照发射的距离,将芦管剪断,然后点燃,然后将炮弹塞入炮膛,然后发射出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绝对是危险活。一个不好,礼花弹就在炮膛里面爆炸了。要说实用性,还不如用投石机来抛射炸药包呢
可靠性很低,技术不成熟,危险性很高,这就是孙勤恺等人对礼花弹的全部描述。而且,这玩意儿,使用红衣大炮还不好发射。因为礼花弹的内部是中空的,无法承受太大的压力。如果膛压过大的话,礼花弹自己就破碎在炮管里面了,同样会酿成事故。因此,即使到拿破仑的年代,大部分战斗,使用的依然是实心弹。
不过,爆破弹的确是历史的进步。相对于实心弹而言,爆破弹的威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随着火药的不断改良,随着引信的不断改良,随着火炮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最终会取代实心弹,成为战场的霸主。
在十八世纪末,俄罗斯和土耳其在黑海发生海战,使用新型爆破弹的俄罗斯海军,将土耳其海军的战舰直接轰杀成渣。从此以后,实心弹立刻从海战中消失了,各色各样的爆破弹,瞬间成为战场的宠儿。
“在后坐力方面,还需要大家的继续努力……”
张准继续说道。
虎贲军海军最新的龙神舰,排水量是600吨左右。这样的排水量,在红衣大炮或其他重炮的面前,的确不算庞大。火炮的威力越大,后坐力越大,这是必然的。因此,如何解决大威力火炮的后坐力方面,也要进行专门的研究。
说实话,红衣大炮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后坐力的确很大,一般的战舰根本承受不起。按照薛知蝶的设计,龙神舰只能配备16门的红衣大炮,还必须是安装在最底层的甲板,否则,巨大的后坐力,有可能直接将整艘船掀翻。想要让整艘战舰都装备红衣大炮,红衣大炮的后坐力,必须削减至少三成以上。
张准在铸炮工场,足足呆了两天的时间,将有关后世火炮、炸药、炮弹以及其他的相关常识,都全部描述了出来。至于听众能够接受多少,领悟多少,又有多少能够被有效的利用起来,张准就不知道了。连他自己都觉得,他自己的讲述,的确是太抽象,太超前了,就好像是后世的大学教授,在跟幼儿园的孩子在讨论微积分一样。
恰好在这个时候,姬玉情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在天津卫足足呆了两个多月以后,懿安皇后张嫣终于承受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乖乖的离开了天津卫,乘船前往登州城。
【今天的第四更送到八千字大章希望大家看的愉快今天更新了24000字,求几张月票……】
所有的工匠骨干,立刻都包围了过来。
他们都知道,张准要说的,肯定是和大炮的研究有关。每次张准的讲述,其实都是有备而来的,主要是为了开拓大家的思维,开阔大家的视野,从而帮助大家找到更多的途径。这年代的人,由于通讯工具落后的缘故,最缺乏的就是信息和经验的交流,有关技术的推广,更是难上加难。
来自后世的张准,显然要比这个时代的人,掌握太多的常识。二十一世纪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足不出户,就可以掌握到很多的知识。张准在学校里担任教练的时候,没事就上网,到处翻翻,到处看看。他既然是部队出身,对军事方面的知识,自然是浏览得最多的。因此,他在军事科技知识方面的掌握,也是最全面的。
在这些军事科技知识里面,就包括大量的和火炮有关的记忆。古往今来的火炮发展,张准基本上都耳熟能详。就算不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说出来的很多见识,也可以让别人感觉到非常的新鲜,非常的有趣,从而深深的记忆在自己的脑海里。
这一点,对于在场的工匠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张准的话,就等于是在他们的面前,举起了一盏引路的明灯,他们只需要顺着灯光摸索过来,就能顺利的找到出口。如果没有这盏明灯,他们甚至连方向在哪里,都根本搞不清楚。
事实上,张准要说的,的确是自己关于火炮的一些所见所闻。在感觉红衣大炮的研究受到阻滞以后,张准有必要,帮助在场的工匠,找到更多的出路,引导他们跳到别的轨道上。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必要钻死胡同的。
其实,火炮的发展,不应该是只有红衣大炮一条路的。红衣大炮,只是大炮的一种,因为它恰好传到了中国,所以才会被中国人熟悉。实际上,在红衣大炮和佛郎机火炮之外,还有更多的大炮类型。只是,这些大炮并没有传到中国,没有被当下的中国人知道而已。
中国的火药和火器西传以后,火炮在欧洲开始迅猛发展。十四世纪上半叶,欧洲开始制造出发射石弹的火炮。十六世纪前期,意大利人塔尔塔利亚,发现炮弹在真空中以45度射角发射时,射程可以达到最大的规律,为炮兵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到十六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口径较小的青铜长管炮和熟铁锻成的长管炮,代替了以前的臼炮(一种大口径短管炮,类似后世的迫击炮)。还采用了前车,便于快速行动和通过起伏地。到十六世纪末,出现了将子弹或金属碎片装在铁筒内制成的霰弹,用于杀伤人马。所谓的霰弹,在海战的时候,就被称为葡萄弹。
公元1600年前后,欧洲一些国家开始用药包式发射药,提高了发射速度和射击精度。到十七世纪,伽利略的弹道抛物线理论和牛顿对空气阻力的研究,推动了火炮的发展。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期间(公元1611~1632),采取减轻火炮重量和使火炮标准化的办法,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
公元1697年,欧洲用装满火药的管子代替点火孔内的散装火药,简化了瞄准和装填过程。到十七世纪末,欧洲大多数国家使用了榴弹炮。拿破仑的出现,更是将炮兵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
红衣大炮其实是加农炮的一种,和后来普遍使用的榴弹炮是有一些区别的。加农炮的炮管比较长,弹道平直低伸,有利于直接瞄准。榴弹炮的炮管则比较短,弹道比较弯曲,必须间接瞄准。从打击目标的角度来说,加农炮更加适合打击固定的点目标,而榴弹炮则比较适合打击面目标。
当然,两者之间的差别,有时候是可以忽略的。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火炮技术已经发展到巅峰,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区别,基本上消失了,大多数的时候,两者被合称为加榴炮,意思是同时具备两者的性能。大部分国家军队装备的,都是加榴炮。
张准提到这两种大炮的区别,只是要告诉铸炮厂的工匠,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红衣大炮的,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火炮。这条路行不通,可以换另外一条路,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这样做的目的,既是减轻工匠们的压力,也是希望工匠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比红衣大炮更加先进的火炮。
其实,要不是在中国的战场上出现,并一不小心的打死了努尔哈赤,红衣大炮的确没什么特别的。红衣大炮的设计,是几十年前的。到现在,英国人自己,都不再使用这样的设计了。英国人有更先进的火炮。因此,虎贲军海军日后要争霸世界的话,肯定要有比红衣大炮更先进的火炮。
张准一直都相信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绝对不在外国人之下。在场的工匠,聪明才智也绝对不在西洋列强的技术员之下。只是,由于中国人太聪明了,所以,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这些聪明没有用对地方。
比如说,明朝的官员,有哪个是傻瓜?他们比任何人都要聪明只是,他们的聪明没有用对地方,都用来内部的勾心斗角和争权夺利上面了。要是阉党和东林党不是互相死掐,而是团结一致对外的话,哪里轮到皇太极出头?早就不知道被灭绝到哪个位面去了。
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数理化基础,的确非常的薄弱。这对于火炮的研究,的确是很不利的。在没有理论基础支撑的情况下,单单依靠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研究方式,成本太高,时间太长,的确要比西洋列强弱上不少。
任何的投入,都是要求有产出的,大炮的研究,同样如此。也就是张准是穿越者,知道很多大炮的性能数据,对大炮的作用也有清醒的认识,才会在这方面投下重金,积极的进行研究。要是换了其他的人,未必有这样的信心和毅力。
比如说,朝廷,因为看不到火炮的威力,它肯定不会在这方面投入重金。当初徐光启和孙元化研究红衣大炮的资金,都是自己筹措的。而且,他们的研究,是在有实物,有葡萄牙工匠指点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纯粹的仿制,和研究是完全不同的。
“所谓的抛物线研究,其实并不是很复杂……”
张准缓缓的说道。
有关伽利略的研究,要是用专业的名词说出来,的确很难解释。在场的工匠,也不可能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但是,张准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例如,固定的角度,固定的速度,抛物线的形状等,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对于在座的所有工匠来说,抛物线理论,绝对是崭新的,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理论知识。想要深刻的理解,当然需要他们自己努力研究。张准的解释,只是让他们明白,埋头不断的试验还不够,还要在理论上进行一定的研究。要是理论能够和实践相结合,火炮的研究,就有可能事半功倍。
空气阻力的研究,同样如此。要是列出相关的方程式,张准自己都要脑晕。但是没关系,这些都是可以用简单的例子讲述的。关键是,要让大家知道,火炮的射击,和这些理论有密切的联系。只要工匠们有心,相信他们是可以解开其中的奥妙的。祖冲之的圆周率,不也是在很简陋的条件下推断出来的吗?
“我们的虎贲铳,威力为什么这么大?关键是使用了膛线”
“那么,我们的大炮,是不是也可以使用膛线呢?”
“弯曲的膛线如果不行,那么直的膛线呢?”
张准循循善诱的说道。
要是红衣大炮无法复制,张准就准备将虎贲铳的制造经验,复制到飞龙炮的上面。放大了的虎贲铳,就是新型的线膛炮。放大了的米尼弹,就是新型的炮弹。当然,其中还有很多的难点需要克服。但是,这不也是一条可以试验的路子吗?
在真实的历史上,之所以没有出现米尼炮,是因为米尼枪出现的时候,已经开始有后膛炮出现了,没有必要搞前装的前膛炮了。其实,米尼枪的风光,也就是那么十几年的时间,后来就迅速被后装线膛枪取代了。米尼枪作为前装线膛枪的典范,的确是有点生不逢时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和真实的历史,显然有些不同。因为米尼枪的提前出现,因为后装枪的遥遥无期,这使得后膛炮的出现,也是遥遥无期。在可以想见的未来,应该还是米尼枪的天下。因此,在这个时候,出现米尼炮,一点都不奇怪。
从火炮出现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大炮一般是滑膛前装炮,发射实心球弹,部分火炮发射球形爆炸弹、霰弹和溜霰弹。最初的线膛炮是直膛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前装弹丸方便。这种火炮发射速度慢,射击精度低,射程近。为了增大火炮射程,十九纪初欧洲各国进行了线膛炮的试验。
公元1846年,意大利的卡瓦利少校制成了螺旋线膛炮,发射锥头柱体长形爆炸弹。螺旋膛线使弹丸旋转,飞行稳定,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击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在线膛炮出现的同时,炮闩得到了改善,火炮实现了后装,发射速度明显提高。
在后膛枪和大口径火炮无法解决技术难题的情况下,张准不得不考虑一下,在火炮的制造方面,引入线膛炮和米尼弹的经验。既然可以在虎贲铳里面绘制膛线,那么,在炮管的内侧绘制膛线,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至于大型的米尼弹,制造起来,应该也是可以的。
“大人,这的确可以考虑。”
孙勤恺思索片刻,略微有点兴奋的说道。
无论是红衣大炮还是佛郎机火炮,其实都是滑膛炮,在射程和准确性方面,的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线膛炮要是被制造出来,在射程和准确性上面,都要大大的超越线膛炮,就好像线膛枪超越所有的滑膛枪一样。
作为海战的主力火炮,如果米尼炮能够出现,虎贲军海军就可以拥有比敌人更加强大的火炮,能够抢在敌人的炮弹射程之外开炮射击,能够更加准确的命中目标,而不是基本上靠运气。米尼炮的威力,肯定也会被红衣大炮更强。
“线膛炮的研制,不容易。”
“要是线膛炮的研制无法开展,还是要尝试大口径的火炮。”
张准沉吟片刻,又缓缓的说道。
其实,对于虎贲军的火炮发展,张准自己也没有明确的概念。铸炮工场能够研制出什么样的火炮,张准也没有太多的认识。他是做好了两手准备的。要是可以研制出线膛炮的话,自然最好。要是无法研制出线膛炮,那么,增加火炮的口径,搞出超大口径的火炮,也是可行的。
当时英国海军的大炮,最大的炮弹重量达到68磅,这就是所谓的68磅炮的由来。不过,68磅的大炮,的确是太沉重了,即使是排水量2000吨的战列舰都难以承受,因此,后来不得不降至46磅左右。事实上,46磅炮弹的口径,已经差不多200毫米了。这个口径是相当惊人的,须知道,拿破仑炮的口径是120毫米左右,炮弹的重量,也只是12磅而已。
换言之,虎贲军海军要和英国海军争霸的时候,少不了口径200毫米左右的巨炮。这么大口径的火炮,当然不是装在炮车上的,而是装在超大型的军舰上。薛知蝶那里既然已经开始设计巨舰,孙勤恺这里,自然要开始设计巨炮了。
孙勤恺惊讶的说道:“这么大口径的火炮?太恐怖了吧?”
张准笑了笑,轻描淡写的说道:“这算什么?还有更大的口径呢”
孙勤恺愕然说道:“还有更大的?”
张准点点头,微微一笑,拿起三角尺,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衡量出相应的大炮口径,不动声色的说道:“这是460毫米口径的,这是800毫米口径的,这是1200毫米口径的。”
大和号战列舰的主炮,就是460毫米的,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海上火炮。至于更离谱的轨道炮,迫击炮之类的,还有800多毫米的口径,甚至是1200多毫米的。只要战争需要,没有人想不到的。
“大人……”
孙勤恺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冷气。
周围的其他技术骨干,同样是倒吸一口冷气。张准的描述,的确是大大的震撼到他们了。超过1200毫米口径的火炮,那是什么概念?炮口比常用的水缸可能就稍微小一点啊这样的巨炮,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将那么沉重的炮弹抛射出去的?
话说,这样的炮弹,至少有几百斤重吧。几百斤重的实心铁球,往敌人的船上一砸,哪怕是最坚固的甲板,都承受不住啊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想得出如此凶残的大炮设计啊?难道张准的意思,是要大家设计一种更加凶残的大炮?
“我说的都是真的火炮的发展,本来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大炮,只有最合适自己的大炮。或许,我们虎贲军自己,也要有专门属于我们自己的火炮。要是你们能够成功的设计出来,我敢肯定,你们会被全世界都记住的”
张准肯定的期待的说道。
工匠们的野心,渐渐的被撩拨起来。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青史留名,谁不愿意啊。就算不能流芳百世,那也要遗臭万年啊。要是能够设计出那么凶残的火炮,绝对会被历史记住。
当然,单单是研制大炮本身还不够,还要继续改善火药的性能。大炮的威力,除了大炮本身,还和火药的质量息息相关。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让大炮的威力大打折扣。火炮火炮,没有了火药,还能叫做火炮吗?
“我给你们说说别的炸药。”
张准开始详细的讲解黑色火药、黄色炸药以及tnt炸药的成分。
对于这类炸药,张准当然是很熟悉的。前世的他,没事的时候,经常玩弄这样的东西。很多炸药,他都亲自配制过。但是,熟悉,并不代表目前就能生产出来。炸药的研究和制造,是系统的化学工程。而目前虎贲军,根本还没有系统的化学研究呢。
张准之所以提到这些先进的炸药,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开阔工匠们的思维,让他们认识到,天外有天,人才有人。火炮的研究,不是一条胡同走到底的。同样的,有关火药的研究,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选择。如果有人突然打通了其中的道路,发明了这些先进的炸药,虎贲军的战斗力,马上就是一个质的飞跃。
“大人,你说,就这么一发炮弹,就能毁掉一大片田地上的所有人?礼花弹的威力,真的有那么强吗?”
孙勤恺他们难以置信的说道。
“当然”
张准毫不犹豫的回答。
明朝曾经出现过开花弹,又叫礼花弹,也就是原始的爆破弹。对于古代爆破弹,张准是有一点点研究的。但是,古代爆破弹的威力,的确不咋的,性能也不可靠。在没有tnt炸药之前,它根本就是一个杯具。它爆炸的时候,更像是在放烟花,而不是在杀死敌人,所以称之为礼花弹。好像孙勤恺等人,对这个礼花弹,都是嗤之以鼻的,相当的蔑视。
其实,张准要研发爆破弹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陆战,而是为了海战。因此,礼花弹的口径,是可以超大型的。在之前的海战里面,经常用的弹种,就是实心弹、霰弹和链弹。这三种炮弹,其实都无法将敌船彻底的摧毁。最后的战斗,还是需要肉搏战来完成。
但是,前期的爆破弹,根本就是杯具。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黑色炸药爆炸的威力太小。一般的礼花弹,里面装载的黑色炸药,可能就一斤多一点。这么点黑色火药,即使成功的引爆,也无法对敌人造成有效的伤害。虎贲军的标准炸药包,可都是五斤装的。
第二个,是引信的可靠性太低。当时的引信,其实就是用芦管做成的,里面放上引线,在需要发射的时候,按照发射的距离,将芦管剪断,然后点燃,然后将炮弹塞入炮膛,然后发射出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绝对是危险活。一个不好,礼花弹就在炮膛里面爆炸了。要说实用性,还不如用投石机来抛射炸药包呢
可靠性很低,技术不成熟,危险性很高,这就是孙勤恺等人对礼花弹的全部描述。而且,这玩意儿,使用红衣大炮还不好发射。因为礼花弹的内部是中空的,无法承受太大的压力。如果膛压过大的话,礼花弹自己就破碎在炮管里面了,同样会酿成事故。因此,即使到拿破仑的年代,大部分战斗,使用的依然是实心弹。
不过,爆破弹的确是历史的进步。相对于实心弹而言,爆破弹的威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随着火药的不断改良,随着引信的不断改良,随着火炮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最终会取代实心弹,成为战场的霸主。
在十八世纪末,俄罗斯和土耳其在黑海发生海战,使用新型爆破弹的俄罗斯海军,将土耳其海军的战舰直接轰杀成渣。从此以后,实心弹立刻从海战中消失了,各色各样的爆破弹,瞬间成为战场的宠儿。
“在后坐力方面,还需要大家的继续努力……”
张准继续说道。
虎贲军海军最新的龙神舰,排水量是600吨左右。这样的排水量,在红衣大炮或其他重炮的面前,的确不算庞大。火炮的威力越大,后坐力越大,这是必然的。因此,如何解决大威力火炮的后坐力方面,也要进行专门的研究。
说实话,红衣大炮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后坐力的确很大,一般的战舰根本承受不起。按照薛知蝶的设计,龙神舰只能配备16门的红衣大炮,还必须是安装在最底层的甲板,否则,巨大的后坐力,有可能直接将整艘船掀翻。想要让整艘战舰都装备红衣大炮,红衣大炮的后坐力,必须削减至少三成以上。
张准在铸炮工场,足足呆了两天的时间,将有关后世火炮、炸药、炮弹以及其他的相关常识,都全部描述了出来。至于听众能够接受多少,领悟多少,又有多少能够被有效的利用起来,张准就不知道了。连他自己都觉得,他自己的讲述,的确是太抽象,太超前了,就好像是后世的大学教授,在跟幼儿园的孩子在讨论微积分一样。
恰好在这个时候,姬玉情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在天津卫足足呆了两个多月以后,懿安皇后张嫣终于承受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乖乖的离开了天津卫,乘船前往登州城。
【今天的第四更送到八千字大章希望大家看的愉快今天更新了24000字,求几张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