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四年,正月二十,杭州城外,军营。
旌旗飘扬,营帐密布,各路人马来往喧哗,乱糟糟一片。除了少数白帽号衣的绿营兵,大多数都是各地的民壮,既有十五六岁面色稚嫩的少年,也有三四十岁,面色苍老之人,口音各异,面容不一。
马嘶人喊,杂乱无章,你来我往,嬉笑怒骂,但看众人相貌打扮,面黄肌瘦、衣衫破旧,似乎一个庞大的难民营,又好像一个百姓汇聚的大集市。
用四个字可以形容:乌合之众。
这些难民一样的麻秆,一旦上了战场,这不是送死吗?
“李福,人交给你了!”
军营门口,李管事向出来雄壮异常的军官交待了起来。
若不是总督大人交待,他才懒得跑这一趟。
“哥哥,慢走!”
甲胄贯身的李福满脸赔笑,点头哈腰,避雷针头盔斜成45度,向李管事等人的马车频频挥手,转过头来,又变的冷漠,威风凛凛。
王和垚和郑思明相对一眼,都是做了个鬼脸。
这个李福,看人下菜,不是个省油的灯。
看营里的士卒都是瘦弱,面有菜色,这家伙这么肥壮,这得吃了多少军脂军膏?
“狗子,我看总督大人对老五的诗词,是赞不绝口啊!”
郑思明碰了碰身旁的陈子勾,眼光示意了一下前面的李福。
“是啊!李大小姐非要留下五哥的墨宝。不过,在我看来,也就写的一般。什么我是人间……周长客,问君什么的,不知道总督大人为什么喜欢?”
陈子勾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是人间惆怅客,不是周长客!叫你读书写字,你就是不好好学!”
赵国豪奚落着陈子勾。
“老五和李大人,那叫惺惺相惜。人家都是读书人,读书人之间的欣赏,当然不是咱们这些粗人能懂!”
郑思明看了一眼闷闷不乐的孙家纯,压低了声音提醒着他。
“老二,怎么了,高兴点!”
孙家纯抬起头来,尴尬一笑。
本以为是个官,看这架势,跟大岚山巡检司差不多。
“谁是老五?”
李福猛地停下脚步,惊讶地问道。
“这就是老五,王和垚,李大小姐的救命恩人,总督大人对他,可是欣赏有加啊!”
赵国豪和陈子勾一样,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原来你就是新任的千总!”
李福瞬间满脸堆上笑容,恍然大悟。
“哥哥我是这里的游击李福,你以后叫我哥哥,或李大哥,李福也行!”
游击!
王和垚暗暗吃惊,赶紧上前一步,和李福并行,笑容满面。
“哥哥,那兄弟我就高攀了!”
虽说大清武官不值钱,但这游击将军是妥妥的高级将领,位列参将之下,其下有千总、把总等官职。
这个李福,做官还是有几把刷子,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千总!自己也不错,出道即是……原位置!
“兄弟有所不知,哥哥我原来只是总督大人督标营的一个小兵,因战功积至游击。说实话,那都是总督大人的恩典。以后这营中有事,找哥哥我就是!”
这个王和垚,怪不得年纪轻轻就是千总,原来是总督千金的救命恩人,怪不得总督大人如此看重和提拔他呢。
“那以后就多烦哥哥照顾和提携了!”
王和垚暗暗心惊。看来,这李福是李之芳的家丁一类,算是李之芳的家奴了。想不到这绿营兵中,也是裙带关系。
这家伙,这么圆滚滚的身材,还没杀敌,估计自己先绊倒,他能上战场吗?
“好说,好说!”
李福心中暗暗不爽,却不敢表达出来。
怪不得这小子见面没有“孝敬银”,原来仗着是总督大人千金的救命恩人。
“兄弟啊,你来的正是时候。上个月官军押送粮草去应州府,遭叛军袭击,死了不少兄弟,营中许多职位空缺。你真是好运气啊。”
李福羡慕地看着王和垚。这小子那里走了狗屎运,能攀上总督大人,年纪轻轻就是千总,将来必是大好的前程。
王和垚暗叫侥幸。自己来的,正是时候。
“哥哥,这营中有多少人啊?”
王和垚看着营中乱糟糟一片,跟菜市场一样,眉头皱了起来。
“没有定数。有时候四五千,有时候六七千,一般在五六千左右。”
李福向王和垚仔细解释,不厌其烦。
“咱们兄弟吗,主要是护送粮草辎重,有时候是一营,有时候是两营,没个定数。”
李福和王和垚边说边笑,把臂向前。
“哥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的担子不轻啊!”
王和垚嘴里恭维着对方。
郑思明撇了撇嘴。王和垚处事不惊,八面玲珑,有了他,兄弟们也能呆的舒服点。
众人嘻嘻哈哈跟着向前,孙家纯眼神寂寞,左顾右盼,似乎另有心事。
“哥哥,那是……”
走了一段,军营一处,一群民壮正在教场上喊着口号操练,大刀长枪,虎虎生风,很是有些气势,就如武馆练武的徒弟师傅一样。
“这些都是绍兴府的民壮,归其他营管辖,不押辎重粮草,是正正经经的绿营兵,这今天就要开拔,随大军一起南下。人家的主将是旗人,跟咱们可不一样。”
李福的眼里,有着那么一丝羡慕嫉妒恨。
“旗人?”
王和垚不由得一愣。
“这些家伙的将领叫姚仪,汉军镶红旗,也是个游击,有些本事。他老子姚启圣是温处道佥事,朝中有人,很是有些手段。这些家伙过几天就要去金华,听说康亲王的大军在那里驻扎。”
提起姚启圣,李福似乎有些敬畏。
王和垚微微一笑,暗暗有些尴尬。
他们原本要投靠的是姚启圣,原来这些民壮也在这营中,这可真是阴差阳错。
不过,这样一来,他可暂时没有机会去前线。
“这姚启圣原来是个商人,康亲王南下平叛,他们父子俩捐钱募民壮几百人,到康亲王麾下效力。”
李福看了看周围,低声说道:
“姚启圣父子俩练兵有一套,立了不少战功。人家养兵买马,弄的甲胄弓矢,都是自己掏银子,足足扔进去了五万多两!”
“五万多两!”
王和垚和郑思明四目一对,都是吃惊,王和垚哑然失笑。
“好大的手笔!好大的魄力啊!”
果然是大清的好……臣民啊!
5万两银子,可是够5000人一年的开销了!
人生的追求,果然各不一样。
旌旗飘扬,营帐密布,各路人马来往喧哗,乱糟糟一片。除了少数白帽号衣的绿营兵,大多数都是各地的民壮,既有十五六岁面色稚嫩的少年,也有三四十岁,面色苍老之人,口音各异,面容不一。
马嘶人喊,杂乱无章,你来我往,嬉笑怒骂,但看众人相貌打扮,面黄肌瘦、衣衫破旧,似乎一个庞大的难民营,又好像一个百姓汇聚的大集市。
用四个字可以形容:乌合之众。
这些难民一样的麻秆,一旦上了战场,这不是送死吗?
“李福,人交给你了!”
军营门口,李管事向出来雄壮异常的军官交待了起来。
若不是总督大人交待,他才懒得跑这一趟。
“哥哥,慢走!”
甲胄贯身的李福满脸赔笑,点头哈腰,避雷针头盔斜成45度,向李管事等人的马车频频挥手,转过头来,又变的冷漠,威风凛凛。
王和垚和郑思明相对一眼,都是做了个鬼脸。
这个李福,看人下菜,不是个省油的灯。
看营里的士卒都是瘦弱,面有菜色,这家伙这么肥壮,这得吃了多少军脂军膏?
“狗子,我看总督大人对老五的诗词,是赞不绝口啊!”
郑思明碰了碰身旁的陈子勾,眼光示意了一下前面的李福。
“是啊!李大小姐非要留下五哥的墨宝。不过,在我看来,也就写的一般。什么我是人间……周长客,问君什么的,不知道总督大人为什么喜欢?”
陈子勾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是人间惆怅客,不是周长客!叫你读书写字,你就是不好好学!”
赵国豪奚落着陈子勾。
“老五和李大人,那叫惺惺相惜。人家都是读书人,读书人之间的欣赏,当然不是咱们这些粗人能懂!”
郑思明看了一眼闷闷不乐的孙家纯,压低了声音提醒着他。
“老二,怎么了,高兴点!”
孙家纯抬起头来,尴尬一笑。
本以为是个官,看这架势,跟大岚山巡检司差不多。
“谁是老五?”
李福猛地停下脚步,惊讶地问道。
“这就是老五,王和垚,李大小姐的救命恩人,总督大人对他,可是欣赏有加啊!”
赵国豪和陈子勾一样,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原来你就是新任的千总!”
李福瞬间满脸堆上笑容,恍然大悟。
“哥哥我是这里的游击李福,你以后叫我哥哥,或李大哥,李福也行!”
游击!
王和垚暗暗吃惊,赶紧上前一步,和李福并行,笑容满面。
“哥哥,那兄弟我就高攀了!”
虽说大清武官不值钱,但这游击将军是妥妥的高级将领,位列参将之下,其下有千总、把总等官职。
这个李福,做官还是有几把刷子,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千总!自己也不错,出道即是……原位置!
“兄弟有所不知,哥哥我原来只是总督大人督标营的一个小兵,因战功积至游击。说实话,那都是总督大人的恩典。以后这营中有事,找哥哥我就是!”
这个王和垚,怪不得年纪轻轻就是千总,原来是总督千金的救命恩人,怪不得总督大人如此看重和提拔他呢。
“那以后就多烦哥哥照顾和提携了!”
王和垚暗暗心惊。看来,这李福是李之芳的家丁一类,算是李之芳的家奴了。想不到这绿营兵中,也是裙带关系。
这家伙,这么圆滚滚的身材,还没杀敌,估计自己先绊倒,他能上战场吗?
“好说,好说!”
李福心中暗暗不爽,却不敢表达出来。
怪不得这小子见面没有“孝敬银”,原来仗着是总督大人千金的救命恩人。
“兄弟啊,你来的正是时候。上个月官军押送粮草去应州府,遭叛军袭击,死了不少兄弟,营中许多职位空缺。你真是好运气啊。”
李福羡慕地看着王和垚。这小子那里走了狗屎运,能攀上总督大人,年纪轻轻就是千总,将来必是大好的前程。
王和垚暗叫侥幸。自己来的,正是时候。
“哥哥,这营中有多少人啊?”
王和垚看着营中乱糟糟一片,跟菜市场一样,眉头皱了起来。
“没有定数。有时候四五千,有时候六七千,一般在五六千左右。”
李福向王和垚仔细解释,不厌其烦。
“咱们兄弟吗,主要是护送粮草辎重,有时候是一营,有时候是两营,没个定数。”
李福和王和垚边说边笑,把臂向前。
“哥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的担子不轻啊!”
王和垚嘴里恭维着对方。
郑思明撇了撇嘴。王和垚处事不惊,八面玲珑,有了他,兄弟们也能呆的舒服点。
众人嘻嘻哈哈跟着向前,孙家纯眼神寂寞,左顾右盼,似乎另有心事。
“哥哥,那是……”
走了一段,军营一处,一群民壮正在教场上喊着口号操练,大刀长枪,虎虎生风,很是有些气势,就如武馆练武的徒弟师傅一样。
“这些都是绍兴府的民壮,归其他营管辖,不押辎重粮草,是正正经经的绿营兵,这今天就要开拔,随大军一起南下。人家的主将是旗人,跟咱们可不一样。”
李福的眼里,有着那么一丝羡慕嫉妒恨。
“旗人?”
王和垚不由得一愣。
“这些家伙的将领叫姚仪,汉军镶红旗,也是个游击,有些本事。他老子姚启圣是温处道佥事,朝中有人,很是有些手段。这些家伙过几天就要去金华,听说康亲王的大军在那里驻扎。”
提起姚启圣,李福似乎有些敬畏。
王和垚微微一笑,暗暗有些尴尬。
他们原本要投靠的是姚启圣,原来这些民壮也在这营中,这可真是阴差阳错。
不过,这样一来,他可暂时没有机会去前线。
“这姚启圣原来是个商人,康亲王南下平叛,他们父子俩捐钱募民壮几百人,到康亲王麾下效力。”
李福看了看周围,低声说道:
“姚启圣父子俩练兵有一套,立了不少战功。人家养兵买马,弄的甲胄弓矢,都是自己掏银子,足足扔进去了五万多两!”
“五万多两!”
王和垚和郑思明四目一对,都是吃惊,王和垚哑然失笑。
“好大的手笔!好大的魄力啊!”
果然是大清的好……臣民啊!
5万两银子,可是够5000人一年的开销了!
人生的追求,果然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