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剑的车开得又快又稳,看得出具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姜宇航虽然知道他读研之前,在社会上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一直没有具体问过他干的是什么工作。不会是开滴滴的吧?或者在哪个物流公司工作?姜宇航胡乱猜想着,到底也没问出口。他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张霖和胡一杭在后排。他们后面还跟着一辆车,里面是公司的保安。王伟特别挑选了几个很可靠的人选,说这些都是公司里的老人了,跟着自己很长时间,绝对不可能是维持会的人了。姜宇航吐槽说,你之前对那个小王也挺信任的,好几次说他老实可靠。王伟说,那是我看走眼了,这次绝对不会了。

    在快要上高速的时候,两辆车突然被交警拦了下来。一位交警把头从窗口探进来,看了看孙剑和其他三人,然后让他们都下车。孙剑问,怎么回事?交警说,我们收到群众举报,怀疑你们有人吸毒,请配合一下。姜宇航觉得莫名其妙,但还是打开车门,准备下车。孙剑把姜宇航拦住,说等一下,我和他们聊聊。于是孙剑下了车,把交警拉到一边说了几句话。那交警看着孙剑,眼里露出疑惑的神色,接着,他把其他几名交警也叫了过去,一群人围在孙剑周围,小声讨论着什么。不到一分钟,孙剑就走回来,重新上了车。交警把路障移开,示意他们可以出发了。姜宇航震惊地看着孙剑,说你跟他们说了啥?孙剑说,也没说啥,就说了我们是研究所的,现在正在追小偷,吸毒什么的肯定是他们搞错了。姜宇航说,然后他们就肯放我们走了?孙剑说,对啊。姜宇航说,我虽然没什么社会经验,但也不是傻子。孙剑摸了摸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跟他们局长有点交情。姜宇航哦了一声,稍微明白了点,但总觉得孙剑还是没有说实话。不过眼下也不是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就不再细问了。

    上了高速,往西南方向一直开了近两个小时。期间孙剑接了个电话,然后对姜宇航说,那辆车在雅安前面的一个出口下高速了。姜宇航说,这也是你朋友说的?孙剑说是,我朋友比较多。在十几分钟以后,他们也在同一个出口拐了出去。这里已经是山区了,没开多远,道路就变得曲折起伏起来。在经过一个弯道后,孙剑猛的把车停了下来。几个人往前一看,发现在前面的路边,正停着一辆面包车。从特征来看,和之前在监控上看到的那辆车一模一样。

    孙剑走到面包车前面,摸了摸引擎盖,像是医生在检查病人有没有发烧一样。检查完,他把头伸进敞开的车窗里,往里面看了看。车子里自然空无一人,座椅上的布垫皱皱巴巴的,还洒落了一团饼干碎屑。这群龟儿子跑得倒快。孙剑一边骂着,一边冲上路边的小山坡。山坡看上去挺陡峭,但孙剑连冲带爬,几步就窜了上去,像一只敏捷的猴子。他站在坡顶望了一眼,然后立刻喊,他们就在前面,赶快追!从坡上跳下来,钻进车子,又继续往前面开。走了不到一百米,他就把车开出大路,朝着路边的一块玉米地里拐去。这时候玉米杆上已经结了一串串的棒子了,虽然还没熟,但看得出长势很不错。张霖皱着眉说,可惜了。姜宇航说,没事,回头让公司高价赔偿。张霖说,嫩苞谷是最好吃的,可惜被车压烂了。回来记得找找,看还有没有好的,捡几个带回去。

    玉米地的尽头是一片稻田,车已经无法前行。几人下了车,正好看见前面那几个人影登上一架直升机。原来这里早已有人接应。孙剑眼看那几个贼人就要这么溜走,气的直跺脚。姜宇航对张霖说,没办法了,只有用那个东西了。张霖说,你可想好了?一来,那东西现在还不稳定,一会儿不知道会出什么问题,二来,一旦在公开场合使用,以后可就很难再保密了。姜宇航说,顾不上了,赶快拿出来吧。张霖说,好,然后从车上拿出一个皮箱。打开箱子,取出一个像是章鱼模型的东西来。孙剑好奇地凑过来,说这是什么,怎么之前没见过。姜宇航说,这是超轻材料组那边在做的东西,属于应用型的研究,你是做裂缝理论的,当然就不知道了。在东海研究中心,围绕裂缝和触发石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组和应用组。理论组主要关注的是裂缝的产生和扩散机理,以及怎样制造出具有各种不同膨胀系数的分形晶体,而应用组则想办法把这些分形晶体应用于实际的场合,制作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眼前的东西就是一个最新的实验型产品,还没有正式命名,只有一个内部编号ff81,但开发人员都把它叫做“章鱼”。章鱼的头部由12块沙袋状的分形晶体堆积而成,彼此之间通过磁力吸附在一起。每个沙袋的尾部都有一个柔软的导流管,看上去就像章鱼的触手一样。在12块沙袋的中央,有一个触发点,它位于一个缓慢旋转的圆盘中央。圆盘外面则是一个环形的轨道,轨道上有众多接口分别和每个“沙袋”连接。

    张霖拿着章鱼走到胡一杭身边,说,没有触发石,只有靠你了。他让一杭用手指按住圆盘中央的触发点,然后像激发铁棍一样激发它。一杭照做,很快章鱼的头部就开始膨胀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圆盘开始缓慢地旋转。一杭感觉到了圆盘的转动,问这是什么东西?张霖说,这叫做裂缝离合器。一杭说,离合器我听说过,不过那不是车子里的东西吗?张霖说,对,汽车里也有离合器,用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不过我们这个离合器不一样,它主要是用来控制时空裂缝的扩散方向。你看看这根细杆,他让一杭摸了摸圆盘边缘的一个凸起结构。一杭点点头,他发现这个结构是固定在圆盘上的,和圆盘一起在不停旋转。这叫做裂缝导向刷,张霖解释道,时空裂纹在从圆盘中心的触发点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必然会经过导向刷。因此,不停移动的导向刷实际上就起到了引导时空裂缝在不同位置进行扩散的作用。一杭一开始并不明白张霖说的意思,但他很快就看到了生动的实景展示。

    一开始,圆盘的转速很快,章鱼的头部那12个沙袋模样的东西,几乎是同步膨胀起来。速度很快,从几厘米大小,吹气般地膨胀成一个直径数米的大家伙。胡一杭一手托着这个庞然大物,毫不费力,因为膨胀并不增加物体的质量,但却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他的手指始终放在底部的触发点上,但圆盘的转速却逐渐变慢了。这时,即便他的视力不太好,也终于发现,章鱼的头部开始变得凹凸不平,并且随着圆盘转动的节奏而不停起伏着。每次与导向刷接触的那段时间,对应的区域就飞速膨胀起来,在章鱼的头部挤出一个巨大的鼓包。随着导向刷的移动,头部鼓包的位置也随之改变,章鱼的头部就在这样的扭曲和挤压中继续变大。一分钟以后,一杭的眼睛已经无法看到章鱼的全貌,整个装置就像一座小山一样压在他的头上,可是却毫无重量——不,应该说是越来越轻,马上就要飘起来了。

    姜宇航说,这膨胀速度好像又有提升。张霖说,是,超轻材料小组那边又发现了一种新的分形结构,可以让裂缝的扩散速度提升到之前的三倍。姜宇航说,那退激发时间呢?所谓退激发时间,就是分形晶体脱离裂缝源后,重新恢复到原来大小的时间。研究者早已有了经验,那就是退激发时间和裂缝扩散速度通常是反相关的。也就是说,某个分形晶体膨胀得越快,它之后缩小得也就越快。因此,尽量提高材料的膨胀速度,对于一些需要快速响应的机械装置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张霖报了一个数字,也就是这种材料的退激发时间,姜宇航赞叹不已,这样的参数已经足以让这种装置具有真正的商业价值了。

    孙剑也抬头看着这个庞然大物,心里震惊不已。虽然之前做过不少分形晶体的膨胀实验,但看到一个几乎完全成熟的产品,这还是第一次——就像一个空气动力学的研究者,第一次看见了飞机一样。在膨胀了约两分钟后,在章鱼底部的圆盘上,突然张开了一个豁口,接着,一架银白色的梯子从豁口中垂了下来。张霖说,赶紧上去吧,再晚就追不上了。孙剑看了看远处的直升机,已经变成了一个极小的黑点,于是赶紧沿梯子爬进了章鱼里。

    胡一杭虽然视力极差,但手脚却很敏捷,一摸到梯子,就麻利地爬了上去。在他之后,张霖和姜宇航也很快进了章鱼的肚子里——也就是驾驶室。室内的空间不大,和一辆小汽车差不多。主要的控制操作都在一个触控面板上完成,看上去很简单。张霖快速地激活系统,然后按下启动按键。12根章鱼的触手里,顿时向外喷射出高压气体。触手——也就是导流管——在智能系统的控制下自动调节着各自的喷射角度,让庞大的章鱼迅速地升到了半空中,然后一部分触手把喷射口转向侧面,推动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开始加速。

    你继续按在这里,张霖把胡一杭的手放到一个内置的触发点上。这个触发点与圆盘中央的触发点是直接相连的。辛苦你了,姜宇航说,本来只需要放一块触发石就可以驱动的。胡一杭忙说,没事没事,我按着就是。在经过短暂的摇晃后,飞船很快就稳定下来,开始向前急速飞行。

    这东西很稳啊,孙剑说,动力是什么?张霖说,是气动引擎。孙剑说,不烧油?张霖说,什么燃料都不用,完全依靠膨胀形变带来的能量。孙剑竖起大拇指,赞叹说,太棒了!张霖对气动引擎的解释并不细致,但孙剑稍微一想,就大致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分形晶体在膨胀的过程中,通过在其中预先构造大量的空洞区域,便可以实现对其中气体压力的调控。具体来说,当空洞位于一个整体膨胀的区域内部时,其体积会随着膨胀而变大,导致其中的气压减小。但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当空洞位于两个不同膨胀区域的中间时——比如两条时空裂缝的中央,其体积则会随着膨胀而不断变小,其中的气压就会变大。这是分形晶体膨胀时常见的两种现象,前者称为负压空洞,后者称为正压空洞。作为理论研究者,孙剑对此也很熟悉。他想,张霖口中的气动引擎肯定用到了正压空洞的原理,从而在章鱼膨胀过程中,顺便获得了压缩空气,以便用作飞行的动力。

    孙剑猜的一点没错。事实上,在那些沙袋尾部,就充满了大量的正压空洞。但头部则完全相反,分布的全都是负压空洞。最顶部的一层负压空洞,则可以与外界的大气相连通。在膨胀的过程中,头部的负压空洞从顶部开始,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不断吸入外界的大气,再通过空洞间的毛细管,将这些大气一层层地输运到沙袋尾部的储气囊中。简单来说,就像是把自行车打气筒的手柄往上提,把空气引入到打气筒的封闭腔内。但这只是第一阶段。当膨胀进行到一定程度时,这些储气囊和负压空洞间的单向阀门则会自动关闭,开始进入压缩状态。在这个阶段,储气囊实际上就转变为了一个个正压空洞,它们可以将其中的空气气压压缩到31兆帕,也就是约三百个大气压。这就相当于把打气筒的手柄往下压,把其中的空气注入到自行车轮胎里一样。而当引擎启动时,这些高压气囊中的空气便会顺着导气管向外冲出,为飞行器带来足够的反冲之力。

    说起来虽然简单,但这其中牵涉到非常复杂的裂缝动力学,也就是如何让裂缝引起的膨胀效应在不同时间、不同晶体~位置产生不同的效果——这需要对分形晶体的内部构造进行极为精巧的设计。而且,这个过程在飞行的过程中会不断循环。因为进入飞行状态后,触发点所在的圆盘会减慢旋转的速度,最终使其旋转周期与分形晶体膨胀和收缩的总耗时大致相当。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圆盘的旋转,与导向刷接触的沙袋将处于膨胀阶段,而其他11个没有与导向刷接触的沙袋则处于收缩状态。这就是章鱼头部不断扭曲变形的原因——在每个时刻不同沙袋的膨胀状态都不一样。也正是在这样不断膨胀和收缩的循环中,新的压缩空气在飞船尾部的不同部位持续生成,章鱼飞船得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巡航动力。

    章鱼的飞行速度自然比不过一般的固定翼飞机,但比起直升机来,还是更快一些的。几个人从屏幕里看着前方的那个黑点逐渐变大,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看来追上是迟早的事了。孙剑这时候注意到面前的屏幕,上面的图像看上去很清晰,分辨率不低。他问张霖,这屏幕也是用亚稳态加工技术做的吧?张霖说,当然,要不然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分辨率。孙剑说,也是。如果是用普通的分形晶体做的屏幕,在体积膨胀了这么多倍之后,显示的画面会出现明显的颗粒感,就像用高倍放大镜去看手机屏幕一样。而眼前的屏幕并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在加工制作时,它就已经处于膨胀状态,而后再让其退激发缩小后,安装在驾驶室里。事实上不仅是这个屏幕,章鱼飞船里的大部分电子器件都是用亚稳态加工技术制作的,包括最核心的智能芯片。

    几个月前,宏硕集团和中芯国际合作的第二代智能芯片流片成功,制程工艺成功突破了1纳米大关,达到了约700皮米,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芯片。这其中就用到了亚稳态加工技术。说白了,就是在硅晶圆中引入时空裂缝,将其转变为分形晶体,研究人员又把它叫做分形晶圆。在利用光刻机刻蚀电路之前,先将分形晶圆激活,让其膨胀10倍,然后再进行刻蚀。这样,虽然使用的是传统的7纳米制程,但退激发之后得到的芯片却是07纳米制程的。听起来很简单,但操作起来仍然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让硅晶圆尽量均匀地膨胀,而不产生晶格畸变。最理想的情况是,将时空裂缝引入到每一个硅原子的间隙中,这样所有的部位都可以同步膨胀,但这几乎不可能做到。大部分分形图案,比如科赫曲线或树状分形,都会让材料产生形变。比较之下,最理想的仍然是希尔伯特曲线。这种曲线可以布满整个二维平面,而且具有很好的对称性,也就是说,引入沿希尔伯特曲线分布的时空裂缝后,材料沿每个方向的膨胀率都完全一致,因此可以尽量消除畸变的现象。在分形晶圆里,正是通过希尔伯特裂缝来产生膨胀效应的。当然,这些技术细节只有宏硕集团的少数研究人员才知道,中芯国际的人只知道宏硕这边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膨胀和收缩的硅晶圆,但并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制造的。

    在经过近半小时的追赶之后,章鱼飞船终于接近了目标。那架直升机就在章鱼前方几十米远的地方,连其中的人影都隐约可见了。这时候,众人已经进入了偏僻的山区,脚下全是青黛色的群山。张霖突然叫了一声糟糕,说我们把保安落下了。保安乘坐在另一辆小车里,之前他们换乘章鱼的时候,保安没来得及跟上来。姜宇航说,不用急,我一直和他们保持着定位共享,他们现在正在驱车赶来。孙剑轻蔑地笑了一声说,不用等保安,我一个人就能把他们拿下。姜宇航说,不要说大话,还是要稳一点。不过他看了看孙剑健壮的身体,心里想,或许他没有说大话。在和孙剑相处的这两年里,他总觉得这人身上似乎有一层迷雾笼罩,让人看不透。再经过今天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孙剑在他眼里就显得更加神秘了。他不是个普通的研究生,姜宇航心想,跟着我读研,或许另有所图。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裂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刘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8章:章鱼飞船,裂缝,笔趣阁并收藏裂缝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