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另一边,李登科骑着一头驴在一位军士的护送下朝着延安府城进发。
两天后,风尘仆仆的二人来到了延安府城前。
看着那熟悉的高大而又破旧斑驳的城墙,李登科叹了一口气,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过这里了,不知道延安府的故人怎么样了?
但是想到赵大当家的昨夜的嘱托,李登科还是很快振作了心神,带着随从张顺朝着城门走去。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不出所料,李登科二人被一位穿着破旧鸳鸯战袄的军士拦住。
军士面黄肌瘦,甚至在炎炎烈日的照射下显得有几分无精打采,但是依然难掩凶狠的本色,恶狠狠地朝着李登科二人盘问。
李登科熟练地塞上一块碎银,笑着解释道:“军爷,我这次前来延安府是来看望同窗的,后面这位是我的家仆,还请军爷通融。”
那位军士掂量着手中的碎银,笑着说道:“既然是读书人,那就好说。”
说罢,便放李登科二人进入了城中。
过了片刻,旁边一位穿着不合身的破旧鸳鸯战袄的半大小子问道:“李小旗,你难道没有看出来刚才那两个人不对劲吗?后面跟着的人一脸杀气,怎么可能是普通的家仆。”
那位被称为李小旗的中年军士狠狠地给那位小军士胸口锤了一拳,呵斥道:“老子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这些事需要你提醒吗?据我的经验那两个人应该是某个山寨的账房先生和山匪,前来府城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李叔,既然你看出来了,为啥不阻止?”
小军士捂着胸口问道。
李小旗无奈一笑道:“我就算阻止又能怎样?万一后面的那位悍匪拔刀伤了我们怎么办?你想想你那可怜的老爹,为朝廷效力了那么多年,现在死在了战场上,你可拿到了半个铜子的抚恤金?”
小军士想到了什么,悲愤地握紧了双拳,眼睛中满是泪水。
他的父亲名叫李栓柱,乃是大明卫所的一位普通的士卒,在去年围剿义军的战争中,死在了义军的箭下。
但是那狗日的大明朝廷,却没有拨付一两抚恤金下来。
其实按照大明军制,抚恤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当他去卫所讨要之时,却被卫所的老爷百般推脱,说什么朝廷没钱,要体谅朝廷。
最后,还是他父亲的袍泽凑了点钱,买了卷草席,将他的父亲草草安葬。
他当然不会知道,其实他父亲的抚恤金朝廷是拨付了的,但是按照大明的惯例,那些银子还没有出户部的大门就被那些正人君子漂没了三成。
待到拨到了地方的时候,干脆被千户老爷和延安知府二一添作五给瓜分了。
毕竟大明朝收不上税收,财政这么困难,那些老爷的官俸都足足几个月没有发放了。老爷们识大体,不会像那些乱军一样闹饷。
但是老爷们新纳的小妾就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了,翠红楼的胭脂、金缕阁的衣服,都想要买买买!老爷们的荷包有些吃不消,怎么办?只能苦一苦下面的大头兵了。
却见李小旗继续说道:“况且刚才那人给了足足二两银子,这是多少弟兄家的活命钱。咱都半年没发军饷了,只要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就能挣这么多的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小军士再次沉默了,他们这些人已经很久都没有发过军饷了,甚至有些军户的婆娘已经进了半掩门。
好不容易轮到了看城门的美差,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以前年景好的时候,还有不少附近的老百姓挑着担子来府城买菜,再加上那些小货郎,他们这些人总是能榨出一些铜板的。
但是现在延安连年饥荒,别说是买菜的农民,就算是一些小货郎都绝了迹。
现在的商队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哪家没有背景?岂是他们这些大头兵能够惹得起的?
所以足足几日以来,他们二人都颗粒无收。这可把他们急坏了,他们可是答应了其他几位袍泽,要给他们凑上救命的银子。
好在刚刚来了两个大方的主,甭管是什么来历,至少足足给了他们二两银子,至少能够让他们这些苦命的军士又能多挨过十天半月了。
另一边,李登科穿过延安府,来到了一户高门大院之前。
不得不说,这一户真是豪奢。不提那门前气派的石狮子和那名家书写的牌匾,就连看门的家丁都是一脸横肉。要知道,李登科一路走来,路上的行人哪个不是面有菜色?
李登科小心翼翼地来到门前,向看门的家丁拱手道:“麻烦通传亢掌柜,就说山里的人来了,有他感兴趣的东西。”
说罢,李登科还塞上二两碎银。
而那位家丁饶有深意的打量了李登科一眼,便进门通传。
大约过了一刻钟,李登科被通知进入屋内商谈。
虽然陕北甚至大明的很多地方已经是一片末日景象,但是这一处豪宅之内却好像是处在另外一个世界。
雕梁画栋不说,甚至庭院中还被移植了一座假山,再配上旁边涓涓的流水,在这连年干旱的陕北竟然有了几分江南水乡的景象。
很快,李登科被引到了一片会厅中,美艳的侍女早就泡好了茶水。
但是正主却迟迟没有到来,李登科倒也不急,在义军磨练过多年的他自然知道,这不过是主人家的一些小手段,为的就是给他心理压力,好在之后的谈判中将他吃干抹净。
片刻后,一位身着精致绸缎的中年胖子姗姗来迟,笑道:“不好意思,鄙人今天太忙了,还请贵见谅。”
李登科拱手道:“亢掌柜不必如此,咱们还是先谈正事吧。”
“好的,好的。”
中年男人人畜无害地笑道。
两天后,风尘仆仆的二人来到了延安府城前。
看着那熟悉的高大而又破旧斑驳的城墙,李登科叹了一口气,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过这里了,不知道延安府的故人怎么样了?
但是想到赵大当家的昨夜的嘱托,李登科还是很快振作了心神,带着随从张顺朝着城门走去。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不出所料,李登科二人被一位穿着破旧鸳鸯战袄的军士拦住。
军士面黄肌瘦,甚至在炎炎烈日的照射下显得有几分无精打采,但是依然难掩凶狠的本色,恶狠狠地朝着李登科二人盘问。
李登科熟练地塞上一块碎银,笑着解释道:“军爷,我这次前来延安府是来看望同窗的,后面这位是我的家仆,还请军爷通融。”
那位军士掂量着手中的碎银,笑着说道:“既然是读书人,那就好说。”
说罢,便放李登科二人进入了城中。
过了片刻,旁边一位穿着不合身的破旧鸳鸯战袄的半大小子问道:“李小旗,你难道没有看出来刚才那两个人不对劲吗?后面跟着的人一脸杀气,怎么可能是普通的家仆。”
那位被称为李小旗的中年军士狠狠地给那位小军士胸口锤了一拳,呵斥道:“老子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这些事需要你提醒吗?据我的经验那两个人应该是某个山寨的账房先生和山匪,前来府城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李叔,既然你看出来了,为啥不阻止?”
小军士捂着胸口问道。
李小旗无奈一笑道:“我就算阻止又能怎样?万一后面的那位悍匪拔刀伤了我们怎么办?你想想你那可怜的老爹,为朝廷效力了那么多年,现在死在了战场上,你可拿到了半个铜子的抚恤金?”
小军士想到了什么,悲愤地握紧了双拳,眼睛中满是泪水。
他的父亲名叫李栓柱,乃是大明卫所的一位普通的士卒,在去年围剿义军的战争中,死在了义军的箭下。
但是那狗日的大明朝廷,却没有拨付一两抚恤金下来。
其实按照大明军制,抚恤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当他去卫所讨要之时,却被卫所的老爷百般推脱,说什么朝廷没钱,要体谅朝廷。
最后,还是他父亲的袍泽凑了点钱,买了卷草席,将他的父亲草草安葬。
他当然不会知道,其实他父亲的抚恤金朝廷是拨付了的,但是按照大明的惯例,那些银子还没有出户部的大门就被那些正人君子漂没了三成。
待到拨到了地方的时候,干脆被千户老爷和延安知府二一添作五给瓜分了。
毕竟大明朝收不上税收,财政这么困难,那些老爷的官俸都足足几个月没有发放了。老爷们识大体,不会像那些乱军一样闹饷。
但是老爷们新纳的小妾就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了,翠红楼的胭脂、金缕阁的衣服,都想要买买买!老爷们的荷包有些吃不消,怎么办?只能苦一苦下面的大头兵了。
却见李小旗继续说道:“况且刚才那人给了足足二两银子,这是多少弟兄家的活命钱。咱都半年没发军饷了,只要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就能挣这么多的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小军士再次沉默了,他们这些人已经很久都没有发过军饷了,甚至有些军户的婆娘已经进了半掩门。
好不容易轮到了看城门的美差,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以前年景好的时候,还有不少附近的老百姓挑着担子来府城买菜,再加上那些小货郎,他们这些人总是能榨出一些铜板的。
但是现在延安连年饥荒,别说是买菜的农民,就算是一些小货郎都绝了迹。
现在的商队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哪家没有背景?岂是他们这些大头兵能够惹得起的?
所以足足几日以来,他们二人都颗粒无收。这可把他们急坏了,他们可是答应了其他几位袍泽,要给他们凑上救命的银子。
好在刚刚来了两个大方的主,甭管是什么来历,至少足足给了他们二两银子,至少能够让他们这些苦命的军士又能多挨过十天半月了。
另一边,李登科穿过延安府,来到了一户高门大院之前。
不得不说,这一户真是豪奢。不提那门前气派的石狮子和那名家书写的牌匾,就连看门的家丁都是一脸横肉。要知道,李登科一路走来,路上的行人哪个不是面有菜色?
李登科小心翼翼地来到门前,向看门的家丁拱手道:“麻烦通传亢掌柜,就说山里的人来了,有他感兴趣的东西。”
说罢,李登科还塞上二两碎银。
而那位家丁饶有深意的打量了李登科一眼,便进门通传。
大约过了一刻钟,李登科被通知进入屋内商谈。
虽然陕北甚至大明的很多地方已经是一片末日景象,但是这一处豪宅之内却好像是处在另外一个世界。
雕梁画栋不说,甚至庭院中还被移植了一座假山,再配上旁边涓涓的流水,在这连年干旱的陕北竟然有了几分江南水乡的景象。
很快,李登科被引到了一片会厅中,美艳的侍女早就泡好了茶水。
但是正主却迟迟没有到来,李登科倒也不急,在义军磨练过多年的他自然知道,这不过是主人家的一些小手段,为的就是给他心理压力,好在之后的谈判中将他吃干抹净。
片刻后,一位身着精致绸缎的中年胖子姗姗来迟,笑道:“不好意思,鄙人今天太忙了,还请贵见谅。”
李登科拱手道:“亢掌柜不必如此,咱们还是先谈正事吧。”
“好的,好的。”
中年男人人畜无害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