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李晓峰立刻就像当年列宁结束战时**政策之后那样立刻开展新经济政策,因为,嘿嘿,因为那是作死!
现在的欧洲已经完全没有市场经济的基础了,当国家信用被破坏殆尽、当所有的物资够高度缺乏的时候,市场的调节作用无疑无限的接近于零。看看1945年的欧洲,哪怕是你有黄金白银也别想在正规市场上买到你需要的物品,你只能去黑市。实际上当年黑市上的物资都十分紧张,有钱(特指贵重金属或者美元)也不一定能满意而归。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一切都交给市场,真心就是作死,如果真有这样的统治者,分分钟也会被暴怒的国民掀翻在地踏上一万只脚。
那么当年的欧洲是怎么走出低谷的呢?可能有同志要说了,是美国的援助!是马歇尔计划!历史课本上确实是这么教的,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援助也相当的关键,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支撑欧洲国家走出1945年到1953年低谷的是很多同志想都无法想象的计划经济!是的,同志们,你们没有看错,就是计划经济,甚至可以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在那几年中,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荷兰、意大利或者比利时、丹麦、挪威,实施的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克莱门特艾德礼大家伙都熟悉吧,其传记记者是怎么评论这位工党首相那几年的工作的?
“国家计划和国家所有制在1945年至1951年那段时间,是工党实施社会主义原则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组织战时动员的结果。”
这么说吧,控制工业、社会服务与经纪服务,然后进行国有化(主要是矿藏、铁路、商品运输和公共事业)以及对医疗服务的规定是1945年之后工党的施政纲领。简而言之,自由经济被高度的管制起来。
不光是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就拿法国来说,航空运输、银行、32家保险公司、公共事业、矿产、军火企业、飞机制造业包括汽车巨头雷诺统统收归国有。
甚至,在1945年12月4日,让莫奈向戴高乐总统提交了他的工业设施现代化计划。一个月后,便成立了以莫奈为首的“计划总署”。之后,莫奈为各门工业(采矿、电力、运输、建筑材料、钢铁、农业机械、石油、化工、化肥、船运和合成纤维)设立了现代化委员会,实际上这些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就是制定计划。在“计划总署”成立一年后,其提交的第一份国家计划就由法国内阁毫无异议的通过了。
当然,莫奈的“计划总署”比苏联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计划委员会还是高明不少。其指导方针不是那么机械,比如不像苏联同行制定计划的时候会具体量化,会规定一个生产配额。莫奈的计划都是指示标,只设定目标不规定具体产量。而苏联的计划主要缺点就是坚持按部门、按商品来武断地、严格地规定产量数字。“莫奈计划”只限于向政府提供战略和平衡手段,以便积极地培养某些经过批准的目标。
这么说吧,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整个欧洲都采取大体上类似的方案计划经济。因为在物资短缺的年代,必须集中精力办大事。必须让国家掌握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然后比较合理的分配下去,这样才能生存。而市场经济,说实话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当的弱,更何况欧洲这个市场已经被摧毁的差不多,老百姓几乎都丧失了购买能力,这时候商品经济就玩不起来了。
当然,计划经济不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集中精力办大事,所以大部分实施计划的国度都倾向于增大公共投资,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无疑占据了绝大头。但是这样一来,留给食品和住房方面的投资就相当的少了,而留给医药、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务的投资就更是少之又少,至于非关键性消费就是零。
这种经费支出的格局本身就不会让任何老百姓高兴,尤其是在那些早已长期遭受物质紧缺的国家里,老百姓的意见自然是更加的大。问题是如果不这么花钱,没有公路、铁路、工厂就无法让商品和物资很好的流动起来,也无法换取宝贵的外汇,从长远看,国民经济依然只能在低层次挣扎,未来一样是灰暗无比。
这简直就是个悖论,搞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投资,社会福利就没钱,老百姓就要叫苦造反。削减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投资,就无法带动就业无法创造更多的财富,未来一样只能紧巴巴的过日子,累积到了一定的程度,老百姓依然是怨声载道,一样要造反。
长痛不如短痛,干脆就这么干吧!我估计欧洲当时的领导人基本就是这么个想法。所以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大家伙的选择出奇的一致,英国人“节衣缩食”等待经济复苏,法国和意大利几乎没有什么私人资本市场,一切主要的投资都由公共资金投入,比如第一个莫奈计划就偏向于投资工业牺牲国内消费、住房和公共服务。
而这么做的后果就相当的有意思了,抗议、罢工、游行在那几年风靡欧洲,一瞬间欧洲就集体向左转向,****思潮空前泛滥。这真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奇特例子。
当权者用****的计划经济试图挽救国家,而这造成了民众的反抗,而反抗中的民众认为****的**才是能拯救他们脱离苦海的办法。话说,这是一个死胡同欸!
反正那些年欧洲的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唯一让李晓峰感到郁闷的是,当年面对这种大好形势钢铁同志竟然无动于衷,丝毫没有鼓动英国、法国、意大利的**发动革命的意思,而这些国家的**似乎也对形势非常满意,就这么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反正李晓峰对此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明明1946年**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在意大利**获得了接近20%的选票,在法国则获得了接近30%的选票,如果再算上**的近亲其他社会党,选票可以在50%以上,这在战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看上去无产阶级是彻底的觉醒了,似乎一次空前**的无产阶级革命就要爆发了。但为什么后来的事情没有照这个剧本来呢?嘿嘿,这个话题以后再说,还是归本章的话题计划经济。
按照传统思维,欧洲战后的经济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毁灭,是生产力被战争毁灭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
恐怕不是!就拿德国举例子,按照一般的说法,英美的战略轰炸摧毁了德国的生产能力,这个国家被“炸平了”。实际上德国的损失有那么大吗?截止到1944年5月,德国被摧毁的工厂只有20%的样子,甚至在鲁尔区这个盟军轰炸最集中的区域,工厂和机械仍有三分之二是完好无损。在其他国家,比如捷克,工业和农业在德国占领期间依然繁茂。
甚至有些国家在战争中还空前的繁荣起来,比如说瑞典和瑞士,别看这一对瑞字辈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但他们真心是为虎作伥的混蛋。德国40%的生铁是由瑞典提供的,为了防止英美对其制裁,瑞典拉上瑞士,这这笔款子走瑞士过境。说白了瑞士就是帮德国洗钱,而德国的钱是从哪来呢?自然是其掠夺而来的。
甚至瑞士不仅仅替德国洗钱,充当支付渠道,其本身就为希特勒的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1年到1942年间,瑞士军火工业的60%、光学工业的50%、机械产量的40%都是替德国人生产的,其获得的酬金就是德国掠夺而来的黄金。布尔奥利康轻武器公司直到1945年4月还在向德国出售冲锋枪!甚至在那个月,当盟国逼迫瑞士同德国断交并站到盟国这一边的时候,瑞士选择的是拒绝!
不光如此,纳粹掠夺而来的财富大部分也都存在了瑞士的银行中,比如人所共知的是日耳曼帝国银行在瑞士储存了大约38亿瑞士法郎的黄金。还是瑞士,在迫害犹太人上是充当德国的马前卒,当犹太人准备逃亡瑞士的时候,瑞士公然要求德国在护照上注明护照持有者是否是犹太人,如果是,那就直接拒绝入境!
犹太人恐怕是恨死了瑞士,因为相当一部分犹太人选择将自己财产存在瑞士银行以免受纳粹的鲸吞。但是这些犹太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根本就没办法去瑞士享受这些财产,而当他们死在了集中营后,当他们的后代向瑞士讨要这笔财产的时候,瑞士选择的是从中作梗,以银行法规作为借口拒绝支付。不止这些,后来大批的被纳粹将掠夺而来的财产藏在瑞士然后借助瑞士作为桥梁出逃,这里面瑞士的作用是正面的吗?
后来的人们谈到瑞士的时候,总要提一提它这个永久中立国是多么牛逼,是多么不屑于加入联合国。事实是这样的吗?瑞士之所以没能加入联合国不是那个狗屁的永久中立国不能加入联合国,瑞典一样是永久中立国不一样在联合国里混!凭什么瑞士就特殊呢?
实际上不是因为瑞士多牛逼,也不是因为永久中立国地位不允许,而是当联合国成立的那会儿,瑞士是联合国特别要敲打的对象。因为其在二战中为德国服务,包括苏联、法国、美国在内的一票大流氓都看其很不顺眼,一度是准备好好的修理他的。比如1946年5月的华盛顿协议上,大流氓们就强制瑞士交出5亿瑞士法郎“自愿”捐献给欧洲重建工作!
哪怕是瑞士交了这笔钱也依然没能让大流氓消气,所以直接就给丫挡在了联合国之外,根本就不接纳它!而这么一拖下来,瑞士就永远的被挡在了联合国的大门之外了。
吐槽完瑞士,继续言归正传,欧洲在二战中遭受的损害,最严重的其实不是工业生产能力被消灭了,实际上那些工厂中的大部分都安然无恙的屹立在那里,只不过因为国家崩盘了,只能停工而已。
如果说挽救欧洲的经济就是恢复产能,那么这些产能实际上都在那里,它们并没有被消灭。被消灭了的仅仅是国家信用而已。也就是说工人不相信他们恢复生产就能恢复生活,也不相信自己领到的工资能够购买到生活消费品。说白了,欧洲被摧毁的是信心!怎么样恢复他们的信心才是第一位的问题。
这就需要有信用的国家拿出真金白银或者丰富的物资让人们相信,工作不会白费力气,面包会有的黄油也会有的房子车子都不是问题。而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所提供的也正是这样的信心,否则,欧洲真的被炸平了,就算以美国的工业能力也没办法短时间里给他重建。美国人做的仅仅是让欧洲人暂时吃饱肚子并相信未来是存在的,就这么简单!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就算是解决温饱问题,美国人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首当其冲的食品问题,从1946年开始,整个欧洲基本上就靠美国混饱肚子了,原因?一部分是原本作为欧洲粮仓的中欧和东欧遭到巨大破坏,粮食大规模减产,此外这些国家正在开始一轮土地改革,这场改革并不是那么成功,也间接的破坏了粮食生产。当然不可忽视的是1945年开始的天灾也是重要原因,从瓦拉几亚到摩尔达维亚,从西乌克兰到伏尔加中部,农业大规模歉收。
根据当时的救援机构描述,已经形成了大规模饥荒!一周岁的儿童平均体重仅仅只有3公斤!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当时的欧洲几乎就靠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提供的食品过日子,不过那个温饱的标准相当的低,战前这一区域的人均卡路里摄入水平都在每天2500左右。而在1946年,人均只有1500,到了1947年初标准进一步下降到只有1000!
法国1946年的民意测验中“食品”、“面包”、“肉类”连续不断地超过其他一切,可以说谁能让欧洲吃饱,谁就能占领欧洲。
作为穿越者,李晓峰自然知道1945年到1947年这段日子是多么可怕。尤其是1947年,这真心是个灾年。春天出现了自1880年以来最坏的天气,河面被封冻、道路也连续几个星期不能通行,结冰使整个铁路系统也瘫痪了。好吧,好容易挺过这个严冬,很快欧洲又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夏天的考验。干旱导致大面积的农作物受灾,直接让产量比上一年度下跌了三分之一!
你想想本来经济形势就很糟糕,就在饥荒的边缘上挣扎,这么一来直接就是危机爆发。在战争中损失了大量财富的欧洲国家根本没有足够的硬通货去国际市场上收购粮食,甚至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没有黄金储备用于国际贸易。这直接导致了一轮通货膨胀,以匈牙利举例子,其通货膨胀的顶峰时期比19年的德国还要严重!10万彭格(匈牙利货币单位)约等于1美元,当匈牙利用福林取代彭格的时候,当时一彭格相当于一美分的一千分之一。
在德国倒是没有这个烦恼,因为没有流通的货币,以至于香烟取代了货币的地位成为支付手段。教师们的工资是每星期5包香烟。在柏林一条美国香烟的价值从60美元到165美元不等,这就让美国大兵们发财了,他们大肆从事香烟配给倒卖活动,当时驻柏林的美国士兵寄家的钱比他们实际的工资多出1100万美元!
当时对美国国会制定外交政策有巨大影响力的外交杂志主编汉密尔顿费什对1947年7月的欧洲形势有如此的印象:“所有的东西都太少,用于输送人们准时上班的火车、电车、公共汽车和私家车都太少,更不用说供休息日乘坐了;做面包用的不掺杂的面粉太少,即便如此,提供给繁重劳动者的面包还不足以提供能量;给报纸提供的纸张也太少,所以新闻都是个大概;种田的种子太少,给种子提供养分的肥料也太少;能住人的房屋太少,窗户上往往没有足够多的玻璃;制鞋的皮革、织衣的羊毛、厨用煤气、做尿不湿的棉布、做果酱用的糖、炒菜用的油脂、婴儿喝的牛奶、洗衣服用的肥皂,统统都太少了!”
李晓峰很清楚,如果解决不了这一切都太少了的问题,苏联就不可能在中欧和东欧站稳脚跟(未完待续。)
现在的欧洲已经完全没有市场经济的基础了,当国家信用被破坏殆尽、当所有的物资够高度缺乏的时候,市场的调节作用无疑无限的接近于零。看看1945年的欧洲,哪怕是你有黄金白银也别想在正规市场上买到你需要的物品,你只能去黑市。实际上当年黑市上的物资都十分紧张,有钱(特指贵重金属或者美元)也不一定能满意而归。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一切都交给市场,真心就是作死,如果真有这样的统治者,分分钟也会被暴怒的国民掀翻在地踏上一万只脚。
那么当年的欧洲是怎么走出低谷的呢?可能有同志要说了,是美国的援助!是马歇尔计划!历史课本上确实是这么教的,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援助也相当的关键,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支撑欧洲国家走出1945年到1953年低谷的是很多同志想都无法想象的计划经济!是的,同志们,你们没有看错,就是计划经济,甚至可以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在那几年中,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荷兰、意大利或者比利时、丹麦、挪威,实施的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克莱门特艾德礼大家伙都熟悉吧,其传记记者是怎么评论这位工党首相那几年的工作的?
“国家计划和国家所有制在1945年至1951年那段时间,是工党实施社会主义原则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组织战时动员的结果。”
这么说吧,控制工业、社会服务与经纪服务,然后进行国有化(主要是矿藏、铁路、商品运输和公共事业)以及对医疗服务的规定是1945年之后工党的施政纲领。简而言之,自由经济被高度的管制起来。
不光是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就拿法国来说,航空运输、银行、32家保险公司、公共事业、矿产、军火企业、飞机制造业包括汽车巨头雷诺统统收归国有。
甚至,在1945年12月4日,让莫奈向戴高乐总统提交了他的工业设施现代化计划。一个月后,便成立了以莫奈为首的“计划总署”。之后,莫奈为各门工业(采矿、电力、运输、建筑材料、钢铁、农业机械、石油、化工、化肥、船运和合成纤维)设立了现代化委员会,实际上这些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就是制定计划。在“计划总署”成立一年后,其提交的第一份国家计划就由法国内阁毫无异议的通过了。
当然,莫奈的“计划总署”比苏联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计划委员会还是高明不少。其指导方针不是那么机械,比如不像苏联同行制定计划的时候会具体量化,会规定一个生产配额。莫奈的计划都是指示标,只设定目标不规定具体产量。而苏联的计划主要缺点就是坚持按部门、按商品来武断地、严格地规定产量数字。“莫奈计划”只限于向政府提供战略和平衡手段,以便积极地培养某些经过批准的目标。
这么说吧,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整个欧洲都采取大体上类似的方案计划经济。因为在物资短缺的年代,必须集中精力办大事。必须让国家掌握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然后比较合理的分配下去,这样才能生存。而市场经济,说实话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当的弱,更何况欧洲这个市场已经被摧毁的差不多,老百姓几乎都丧失了购买能力,这时候商品经济就玩不起来了。
当然,计划经济不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集中精力办大事,所以大部分实施计划的国度都倾向于增大公共投资,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无疑占据了绝大头。但是这样一来,留给食品和住房方面的投资就相当的少了,而留给医药、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务的投资就更是少之又少,至于非关键性消费就是零。
这种经费支出的格局本身就不会让任何老百姓高兴,尤其是在那些早已长期遭受物质紧缺的国家里,老百姓的意见自然是更加的大。问题是如果不这么花钱,没有公路、铁路、工厂就无法让商品和物资很好的流动起来,也无法换取宝贵的外汇,从长远看,国民经济依然只能在低层次挣扎,未来一样是灰暗无比。
这简直就是个悖论,搞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投资,社会福利就没钱,老百姓就要叫苦造反。削减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投资,就无法带动就业无法创造更多的财富,未来一样只能紧巴巴的过日子,累积到了一定的程度,老百姓依然是怨声载道,一样要造反。
长痛不如短痛,干脆就这么干吧!我估计欧洲当时的领导人基本就是这么个想法。所以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大家伙的选择出奇的一致,英国人“节衣缩食”等待经济复苏,法国和意大利几乎没有什么私人资本市场,一切主要的投资都由公共资金投入,比如第一个莫奈计划就偏向于投资工业牺牲国内消费、住房和公共服务。
而这么做的后果就相当的有意思了,抗议、罢工、游行在那几年风靡欧洲,一瞬间欧洲就集体向左转向,****思潮空前泛滥。这真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奇特例子。
当权者用****的计划经济试图挽救国家,而这造成了民众的反抗,而反抗中的民众认为****的**才是能拯救他们脱离苦海的办法。话说,这是一个死胡同欸!
反正那些年欧洲的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唯一让李晓峰感到郁闷的是,当年面对这种大好形势钢铁同志竟然无动于衷,丝毫没有鼓动英国、法国、意大利的**发动革命的意思,而这些国家的**似乎也对形势非常满意,就这么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反正李晓峰对此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明明1946年**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在意大利**获得了接近20%的选票,在法国则获得了接近30%的选票,如果再算上**的近亲其他社会党,选票可以在50%以上,这在战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看上去无产阶级是彻底的觉醒了,似乎一次空前**的无产阶级革命就要爆发了。但为什么后来的事情没有照这个剧本来呢?嘿嘿,这个话题以后再说,还是归本章的话题计划经济。
按照传统思维,欧洲战后的经济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毁灭,是生产力被战争毁灭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
恐怕不是!就拿德国举例子,按照一般的说法,英美的战略轰炸摧毁了德国的生产能力,这个国家被“炸平了”。实际上德国的损失有那么大吗?截止到1944年5月,德国被摧毁的工厂只有20%的样子,甚至在鲁尔区这个盟军轰炸最集中的区域,工厂和机械仍有三分之二是完好无损。在其他国家,比如捷克,工业和农业在德国占领期间依然繁茂。
甚至有些国家在战争中还空前的繁荣起来,比如说瑞典和瑞士,别看这一对瑞字辈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但他们真心是为虎作伥的混蛋。德国40%的生铁是由瑞典提供的,为了防止英美对其制裁,瑞典拉上瑞士,这这笔款子走瑞士过境。说白了瑞士就是帮德国洗钱,而德国的钱是从哪来呢?自然是其掠夺而来的。
甚至瑞士不仅仅替德国洗钱,充当支付渠道,其本身就为希特勒的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1年到1942年间,瑞士军火工业的60%、光学工业的50%、机械产量的40%都是替德国人生产的,其获得的酬金就是德国掠夺而来的黄金。布尔奥利康轻武器公司直到1945年4月还在向德国出售冲锋枪!甚至在那个月,当盟国逼迫瑞士同德国断交并站到盟国这一边的时候,瑞士选择的是拒绝!
不光如此,纳粹掠夺而来的财富大部分也都存在了瑞士的银行中,比如人所共知的是日耳曼帝国银行在瑞士储存了大约38亿瑞士法郎的黄金。还是瑞士,在迫害犹太人上是充当德国的马前卒,当犹太人准备逃亡瑞士的时候,瑞士公然要求德国在护照上注明护照持有者是否是犹太人,如果是,那就直接拒绝入境!
犹太人恐怕是恨死了瑞士,因为相当一部分犹太人选择将自己财产存在瑞士银行以免受纳粹的鲸吞。但是这些犹太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根本就没办法去瑞士享受这些财产,而当他们死在了集中营后,当他们的后代向瑞士讨要这笔财产的时候,瑞士选择的是从中作梗,以银行法规作为借口拒绝支付。不止这些,后来大批的被纳粹将掠夺而来的财产藏在瑞士然后借助瑞士作为桥梁出逃,这里面瑞士的作用是正面的吗?
后来的人们谈到瑞士的时候,总要提一提它这个永久中立国是多么牛逼,是多么不屑于加入联合国。事实是这样的吗?瑞士之所以没能加入联合国不是那个狗屁的永久中立国不能加入联合国,瑞典一样是永久中立国不一样在联合国里混!凭什么瑞士就特殊呢?
实际上不是因为瑞士多牛逼,也不是因为永久中立国地位不允许,而是当联合国成立的那会儿,瑞士是联合国特别要敲打的对象。因为其在二战中为德国服务,包括苏联、法国、美国在内的一票大流氓都看其很不顺眼,一度是准备好好的修理他的。比如1946年5月的华盛顿协议上,大流氓们就强制瑞士交出5亿瑞士法郎“自愿”捐献给欧洲重建工作!
哪怕是瑞士交了这笔钱也依然没能让大流氓消气,所以直接就给丫挡在了联合国之外,根本就不接纳它!而这么一拖下来,瑞士就永远的被挡在了联合国的大门之外了。
吐槽完瑞士,继续言归正传,欧洲在二战中遭受的损害,最严重的其实不是工业生产能力被消灭了,实际上那些工厂中的大部分都安然无恙的屹立在那里,只不过因为国家崩盘了,只能停工而已。
如果说挽救欧洲的经济就是恢复产能,那么这些产能实际上都在那里,它们并没有被消灭。被消灭了的仅仅是国家信用而已。也就是说工人不相信他们恢复生产就能恢复生活,也不相信自己领到的工资能够购买到生活消费品。说白了,欧洲被摧毁的是信心!怎么样恢复他们的信心才是第一位的问题。
这就需要有信用的国家拿出真金白银或者丰富的物资让人们相信,工作不会白费力气,面包会有的黄油也会有的房子车子都不是问题。而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所提供的也正是这样的信心,否则,欧洲真的被炸平了,就算以美国的工业能力也没办法短时间里给他重建。美国人做的仅仅是让欧洲人暂时吃饱肚子并相信未来是存在的,就这么简单!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就算是解决温饱问题,美国人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首当其冲的食品问题,从1946年开始,整个欧洲基本上就靠美国混饱肚子了,原因?一部分是原本作为欧洲粮仓的中欧和东欧遭到巨大破坏,粮食大规模减产,此外这些国家正在开始一轮土地改革,这场改革并不是那么成功,也间接的破坏了粮食生产。当然不可忽视的是1945年开始的天灾也是重要原因,从瓦拉几亚到摩尔达维亚,从西乌克兰到伏尔加中部,农业大规模歉收。
根据当时的救援机构描述,已经形成了大规模饥荒!一周岁的儿童平均体重仅仅只有3公斤!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当时的欧洲几乎就靠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提供的食品过日子,不过那个温饱的标准相当的低,战前这一区域的人均卡路里摄入水平都在每天2500左右。而在1946年,人均只有1500,到了1947年初标准进一步下降到只有1000!
法国1946年的民意测验中“食品”、“面包”、“肉类”连续不断地超过其他一切,可以说谁能让欧洲吃饱,谁就能占领欧洲。
作为穿越者,李晓峰自然知道1945年到1947年这段日子是多么可怕。尤其是1947年,这真心是个灾年。春天出现了自1880年以来最坏的天气,河面被封冻、道路也连续几个星期不能通行,结冰使整个铁路系统也瘫痪了。好吧,好容易挺过这个严冬,很快欧洲又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夏天的考验。干旱导致大面积的农作物受灾,直接让产量比上一年度下跌了三分之一!
你想想本来经济形势就很糟糕,就在饥荒的边缘上挣扎,这么一来直接就是危机爆发。在战争中损失了大量财富的欧洲国家根本没有足够的硬通货去国际市场上收购粮食,甚至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没有黄金储备用于国际贸易。这直接导致了一轮通货膨胀,以匈牙利举例子,其通货膨胀的顶峰时期比19年的德国还要严重!10万彭格(匈牙利货币单位)约等于1美元,当匈牙利用福林取代彭格的时候,当时一彭格相当于一美分的一千分之一。
在德国倒是没有这个烦恼,因为没有流通的货币,以至于香烟取代了货币的地位成为支付手段。教师们的工资是每星期5包香烟。在柏林一条美国香烟的价值从60美元到165美元不等,这就让美国大兵们发财了,他们大肆从事香烟配给倒卖活动,当时驻柏林的美国士兵寄家的钱比他们实际的工资多出1100万美元!
当时对美国国会制定外交政策有巨大影响力的外交杂志主编汉密尔顿费什对1947年7月的欧洲形势有如此的印象:“所有的东西都太少,用于输送人们准时上班的火车、电车、公共汽车和私家车都太少,更不用说供休息日乘坐了;做面包用的不掺杂的面粉太少,即便如此,提供给繁重劳动者的面包还不足以提供能量;给报纸提供的纸张也太少,所以新闻都是个大概;种田的种子太少,给种子提供养分的肥料也太少;能住人的房屋太少,窗户上往往没有足够多的玻璃;制鞋的皮革、织衣的羊毛、厨用煤气、做尿不湿的棉布、做果酱用的糖、炒菜用的油脂、婴儿喝的牛奶、洗衣服用的肥皂,统统都太少了!”
李晓峰很清楚,如果解决不了这一切都太少了的问题,苏联就不可能在中欧和东欧站稳脚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