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双听了这一席话,转念想了想,深觉有理,偏生她之前因着对贾珍成见太深,倒胶柱鼓瑟了。因而沉默了片刻,她才道:“……周大哥说外头的事儿归他管。”
吴威没好气,“你以为外头有什么作奸犯科的事儿做吗?不过是料理宁府外头的产业。”
“……那他怎么不说?”
吴威摇头,“我的姑奶奶,你不来问我,倒去问少鸿,他本就面冷心热,这些年越发执拗,宁可被误解,也懒得说几句好话儿。”
杨双双被说得心里正不自在,只得道:“是我鲁莽了。”
吴威道:“正是,再怎么样也不该把东西还回去,难道真要毫无瓜葛吗?就算不看咱们的情分,也得看这些年的苦劳。”
杨双双诚恳道:“还劳烦吴大哥回去帮我给周大哥赔个不是。”
吴威笑道,“还陪什么不是,他一个大男人还能委屈了不成?你放心,我晓得是非,而且……等过了明年,也该离了宁府了。”
杨双双奇道,“此话怎么讲?”
吴威摇头,“如今还未有准信。”说罢,又生生将那匣子塞到她手中。
等到夜里回了房,杨双双打开匣子看了看,那家首饰铺子的房契地契还在里头。她看着多出来的那家首饰铺子,心中疑惑不减反增。
等到京里终于放晴的时候,杨双双又出了门。这次是和秦氏应了秦大舅的约,到他绸缎铺子里给大姐儿挑布料。
秦大舅听闻尤家大姐儿要嫁到国公府,哪里有不巴结的。邀了秦氏好些次,秦氏一向有些懒懒的,天气好些了,才应了约。
杨燕燕听闻很是不自在,她年纪虽小,虽先前的事情却一直记得清楚,素来不喜欢包藏祸心的舅舅。
不过秦大舅能言善道,说是这铺子也有秦氏的三成,肥水不流外人田,秦氏耳根子软,又觉得是这个理儿,只得带了杨双双去挑料子。
秦大舅见自家妹妹和外甥女过来,殷勤备至,连铺子都关了,说只招待自家人。又让掌柜拿出好些适合新婚女子穿得吉色。
秦氏正挑料子,突然听到门外传来喧哗之声。
秦大舅见扰了妹妹的兴致,忙出了门自去打点。不过片刻功夫,秦大舅从外头走进来,面上带了些难为得神情。
杨双双惯会察言观色,“舅舅可有什么事儿?”
秦大舅报赧道:“哎呀,这可不好意思了,有个相熟的朋友,是专做皇商的,这会儿他家太太想来逛铺子,管事儿的说了今儿不开业,谁成想他家哥儿也是心孝的,说看见门口有轿子,里面明明有人,为什么不让他母亲进来,一时闹起来了。”
秦氏母女听了这话哪有什么不明白的,秦大舅这是怕得罪了权贵,就来挑软柿子捏,闹出这样扫兴的事。秦氏生了恼意,带着杨双双走出铺子。
秦氏出了门,正好和外面的太太打了个照面,一时都有些眼熟,看了半天才有些不确定得道:“可是王太太?”
杨双双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那年在扬州一同上京的王太太。只见王太太身边还站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想来就是刚刚闹出动静的哥儿,正是当年船上经过事儿的旧识王家大哥儿。
王太太颇有些意外,直说和秦氏有缘。
秦大舅是个人精,看双方都认识,赶紧请进铺子,命人倒了茶,让王太太和秦氏慢慢续起旧来。
王太太道:“这一别也有三四年了,杨太太近来可好?”
秦氏含羞道:“正是许久未见,我现在住在鸿胪寺尤寺丞家。”
王太太一时没懂,又看了她一番形容,哪里还是个寡妇模样,这才惊了一下:“这可真是……”想来也一时不知说何是好。
秦氏不好意思再说这事儿,转移话题道:“我正给尤家大姐儿办嫁妆!”
王太太听了又夸,说着话两位夫人就一起亲亲热热的去看衣料了,秦大舅自然拿出铺子最新来的货可劲儿推销,“这是山东的茧绸,这是松江的细布,这匹大红的,还有这匹赭黄的都适合做里衣,很是细软,这是慈溪的葛布,翠兰、福青、大红的都适合大姐儿……”
又拿出各色毛皮,有一副貂毛,成色极好,最妙是一般貂裘黑色的居多,而这件是紫色的,色泽光润,看着雍容华贵,两位太太看得目不转睛。
见两位太太眼里只有衣料,王家大哥儿蠢蠢欲动,终于找了个时机和杨双双说起话来:“小爷当年还遣了人去寻你,只是都说你家搬走了。”
杨双双见不得他那副纨绔样子,皱着眉问:“刚刚是你在外面闹事?”
王家大哥儿满不在乎道:“哼,人都说南城瑞福祥的东家最能看人眼色,我看可未必,竟然让我母亲在外面等着,不过就这么几间绸缎铺子,要不是听闻他家有北地的好皮子,小爷还懒得来。”
要说王太太是个再和气不过的人,可惜就是不会教孩子,这些年王家大哥儿越发浑了。
王家大哥儿见她不说话,又眉飞色舞道:“这等小铺子逛起来有什么劲儿,下次你去我家的铺子,保管你逛得尽兴。”
杨双双闻言问道:“你家的铺子在哪儿?也是绸缎庄?”
说到这话题,王家大哥儿乐呵了,“你上北安门一带看看去,从北安门到鼓楼西大街,七七八八有二十多间,做什么的都有,首饰铺子点心铺子,绸缎庄也有,都是江南时新的料子。”
杨双双心道,难怪这么纨绔,眼下才十来岁就已经还怎么蛮横了,大了怕也是走鸡斗狗,不学无术,是以劝了一句:“以后万不可这么鲁莽了。”
王家大哥儿满口应下了。
杨双双想了想当年船上那事儿,看了看王家大哥儿,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到底没再追问。
过了半晌,王太太和秦氏还在选花样子,王家大哥儿见她不说话了,倒想起一件事儿,憨态可掬道:“你还得我那玉吗?我还给你留着!”
吴威没好气,“你以为外头有什么作奸犯科的事儿做吗?不过是料理宁府外头的产业。”
“……那他怎么不说?”
吴威摇头,“我的姑奶奶,你不来问我,倒去问少鸿,他本就面冷心热,这些年越发执拗,宁可被误解,也懒得说几句好话儿。”
杨双双被说得心里正不自在,只得道:“是我鲁莽了。”
吴威道:“正是,再怎么样也不该把东西还回去,难道真要毫无瓜葛吗?就算不看咱们的情分,也得看这些年的苦劳。”
杨双双诚恳道:“还劳烦吴大哥回去帮我给周大哥赔个不是。”
吴威笑道,“还陪什么不是,他一个大男人还能委屈了不成?你放心,我晓得是非,而且……等过了明年,也该离了宁府了。”
杨双双奇道,“此话怎么讲?”
吴威摇头,“如今还未有准信。”说罢,又生生将那匣子塞到她手中。
等到夜里回了房,杨双双打开匣子看了看,那家首饰铺子的房契地契还在里头。她看着多出来的那家首饰铺子,心中疑惑不减反增。
等到京里终于放晴的时候,杨双双又出了门。这次是和秦氏应了秦大舅的约,到他绸缎铺子里给大姐儿挑布料。
秦大舅听闻尤家大姐儿要嫁到国公府,哪里有不巴结的。邀了秦氏好些次,秦氏一向有些懒懒的,天气好些了,才应了约。
杨燕燕听闻很是不自在,她年纪虽小,虽先前的事情却一直记得清楚,素来不喜欢包藏祸心的舅舅。
不过秦大舅能言善道,说是这铺子也有秦氏的三成,肥水不流外人田,秦氏耳根子软,又觉得是这个理儿,只得带了杨双双去挑料子。
秦大舅见自家妹妹和外甥女过来,殷勤备至,连铺子都关了,说只招待自家人。又让掌柜拿出好些适合新婚女子穿得吉色。
秦氏正挑料子,突然听到门外传来喧哗之声。
秦大舅见扰了妹妹的兴致,忙出了门自去打点。不过片刻功夫,秦大舅从外头走进来,面上带了些难为得神情。
杨双双惯会察言观色,“舅舅可有什么事儿?”
秦大舅报赧道:“哎呀,这可不好意思了,有个相熟的朋友,是专做皇商的,这会儿他家太太想来逛铺子,管事儿的说了今儿不开业,谁成想他家哥儿也是心孝的,说看见门口有轿子,里面明明有人,为什么不让他母亲进来,一时闹起来了。”
秦氏母女听了这话哪有什么不明白的,秦大舅这是怕得罪了权贵,就来挑软柿子捏,闹出这样扫兴的事。秦氏生了恼意,带着杨双双走出铺子。
秦氏出了门,正好和外面的太太打了个照面,一时都有些眼熟,看了半天才有些不确定得道:“可是王太太?”
杨双双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那年在扬州一同上京的王太太。只见王太太身边还站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想来就是刚刚闹出动静的哥儿,正是当年船上经过事儿的旧识王家大哥儿。
王太太颇有些意外,直说和秦氏有缘。
秦大舅是个人精,看双方都认识,赶紧请进铺子,命人倒了茶,让王太太和秦氏慢慢续起旧来。
王太太道:“这一别也有三四年了,杨太太近来可好?”
秦氏含羞道:“正是许久未见,我现在住在鸿胪寺尤寺丞家。”
王太太一时没懂,又看了她一番形容,哪里还是个寡妇模样,这才惊了一下:“这可真是……”想来也一时不知说何是好。
秦氏不好意思再说这事儿,转移话题道:“我正给尤家大姐儿办嫁妆!”
王太太听了又夸,说着话两位夫人就一起亲亲热热的去看衣料了,秦大舅自然拿出铺子最新来的货可劲儿推销,“这是山东的茧绸,这是松江的细布,这匹大红的,还有这匹赭黄的都适合做里衣,很是细软,这是慈溪的葛布,翠兰、福青、大红的都适合大姐儿……”
又拿出各色毛皮,有一副貂毛,成色极好,最妙是一般貂裘黑色的居多,而这件是紫色的,色泽光润,看着雍容华贵,两位太太看得目不转睛。
见两位太太眼里只有衣料,王家大哥儿蠢蠢欲动,终于找了个时机和杨双双说起话来:“小爷当年还遣了人去寻你,只是都说你家搬走了。”
杨双双见不得他那副纨绔样子,皱着眉问:“刚刚是你在外面闹事?”
王家大哥儿满不在乎道:“哼,人都说南城瑞福祥的东家最能看人眼色,我看可未必,竟然让我母亲在外面等着,不过就这么几间绸缎铺子,要不是听闻他家有北地的好皮子,小爷还懒得来。”
要说王太太是个再和气不过的人,可惜就是不会教孩子,这些年王家大哥儿越发浑了。
王家大哥儿见她不说话,又眉飞色舞道:“这等小铺子逛起来有什么劲儿,下次你去我家的铺子,保管你逛得尽兴。”
杨双双闻言问道:“你家的铺子在哪儿?也是绸缎庄?”
说到这话题,王家大哥儿乐呵了,“你上北安门一带看看去,从北安门到鼓楼西大街,七七八八有二十多间,做什么的都有,首饰铺子点心铺子,绸缎庄也有,都是江南时新的料子。”
杨双双心道,难怪这么纨绔,眼下才十来岁就已经还怎么蛮横了,大了怕也是走鸡斗狗,不学无术,是以劝了一句:“以后万不可这么鲁莽了。”
王家大哥儿满口应下了。
杨双双想了想当年船上那事儿,看了看王家大哥儿,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到底没再追问。
过了半晌,王太太和秦氏还在选花样子,王家大哥儿见她不说话了,倒想起一件事儿,憨态可掬道:“你还得我那玉吗?我还给你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