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知府衙门正堂,深广的厅堂内,高居上首的狄烈叉开双腿,仰靠在铺着锦缎的高背椅子上,全身放松,舒适地长吐一口气——终于回来了!回到自己的城池之内,回到自己的军队当中,才有着满满的安心,才有着一种身为上位者的强力感。这一次的经历,jing示着狄烈,今后不是绝对需要,不可轻离军队。
有军队,才能称得上是国之枭雄;一个人、一条枪,顶多就是个人英雄。
乱世当中,能做大事者,必是英雄;但能成大业者,只有枭雄。
狄烈不知别人会怎么选,但他只会选择后者。
这是新的月份,六月初一的卯时,当清晨第一缕阳光,从正堂左侧窗格中透入时,天枢城军政两界将官,分文武两班,从大门鱼贯而入。左侧武官依次有杨再兴、关忠勇、杨奋、杨折冲、凌远、傅选、赵邦杰、刘泽、阿术等一众武将,全是各旅正职,副职一率留守阵地,严阵以待。
文官方面,除了正在银州谈判的张角,其余重要人员,如陈规、侯方镜、刘二平、王友植,宗室王公及各县官员悉数从平定及天枢城赶来。
这是天枢城建立以来,打下的第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可成帝王基业的重镇。如无意外,天枢城的政治、军事中心,都将会移到太原。而河东半壁入手,地盘剧增,天枢城政权又多了许多位置,相信有许多官员目吏都会得到提升。长此以往。会有更多旧官士子渐渐被吸纳进天枢城这个体系中。此次太原一下,平定诸官员无不惊喜万分,弹冠相庆。然后城主一召,无不景从,齐聚太原,便是明证。
对于刚打下太原,立足未定,城主就突然出现在五百里外的银州,还发动了一场国战,文官们是有意见的。只是他们意见最大的时候。却找不到狄烈这个城主。等见到狄烈时,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天枢城势力又增加了一大块,还联合了晋宁军与麟府路,扫除了太原西北之忧。同时又与夏国达成和议。坏事变好事……面对这变幻莫测。一天一个样的新格局。文官们也就没啥好抱怨的了。
武将们除了对军主神出鬼没出现在银州表示惊讶外,倒没别的怨言。身为天诛军战将,他们就是听命战斗的。打金虏也好,打夏奴也好。军主剑锋所指,便是全军刀枪所向。后果什么的不是战士要考虑,而且只要打胜了,后果怎么样都不会差吧?
狄烈对自己此次太原失踪,银州倏现的官方说法是:接到情报司紧急秘报,折家投金,晋宁军动向不明,严重威胁太原侧翼安全,不得已紧急出动。同时为了解决以上两军后顾之忧,遂发动攻夏之战,此一战后,西北与夏国接壤的边境,应可保三至五年的安定。而且,这种安定会随着天诛军今后越来越强而愈加延长……
在场一把手的武将中,多多少少都知道这话前半段有点不尽不实,也知道其中涉及到天娇营女兵的问题。不过,也正因如此,无人敢于深究。
狄烈不仅是一个战士,也不只是单纯的武将,而是集城主与军主于一身的、有上位者xing质的军政首脑。尤其是在打下太原之后,他的声望与威信更是大大跃上一个新台阶,即使是当初那些对他这个来历不明的“王子”,心存鄙薄的宗室或旧官,到了这个时候,也再不敢置疑他有雄踞一方的诸侯之相。对于一个未来的诸侯,有损声誉的事情,能不公开,尽量不要公开。
就在这个天枢城与天诛军未来数年一直使用的军政议事堂里,狄烈与天枢城军政两方的jing英们,定下一系列关于政治、经济、民生、军事、军队等等未来发展的方针计划。军事与军队方面,狄烈负总责;政治、经济、民生方面,交由陈规、张角牵头,jing选有才干,并具有一定施政能力的官员士子出知各州县。相信符合条件的人才,天枢城与平定城里一抓一大把。
不过,狄烈在这里有一个明显不同于宋朝对地方官吏的使用方法。宋朝的知府也好、知州也罢、知县也是一样,全是军政大权一把抓。但天枢城政权却完全不同,实施军政分离,文官无权指挥军队,各地方军队为du li系统,只对上一级军将负责。如此一来,不管那些官员士子们当上什么样的高官,总有与其同级的武将及军队震慑住。
乱世之中,枪杆子决定一切。军权在手的狄烈,自然也就稳如泰山。至于太平盛世之后,笔杆子终将要压倒枪杆子,那就是将来的事了。
军事方面,目前对天诛军有潜在威胁的只有两支金军:在太原以南,堵住天诛军南下关中之路的河中府,有着虎视眈眈的完颜娄室三万大军;太原以北,有曾与天诛军在天门关对峙的金国西京万余兵马。
金国驻守西京的三名重臣:西京留守韩企先、主将耶律余睹,副将耶律奴哥,全是不折不扣的的故辽旧臣,手下万余军兵,也多为契丹人、奚人,战斗力什么的只算二流。面对天门关这样的险要关隘,攻取无力。两个月前,耶律奴哥率领的数千大军,就曾被傅选的白马旅堵得严严实实,折损数百军兵,始终无可奈何。最终听闻太原城破,仓皇退兵,还被王忠植率军追杀了一阵,又折数百人,辎重丢了大半。因此,太原以北的这支金军,只是疥癣之疾,无法真正对天诛军形成威胁。
真正有威胁的,是河中府的完颜娄室。手握西路军jing锐兵马,其本人又是金西路军的第一战将,身负西路军统帅完颜宗翰的重托,誓将天诛军堵死在太原盆地之内。现在是六月酷暑天。历来是金军的休战时节,所以完颜娄室按兵不动,只是加紧对天枢城与天诛军的信息收集。而一旦过了九月,金西路军极有可能就要磨刀霍霍,挥兵相向了。
因此,天诛军目前的防御重点,以及下一个打击目标,就是完颜娄室的西路军。
天枢城地盘急剧扩大,军力捉襟见肘的弊端开始出现,扩军、训练。已刻不容缓。狄烈准备先期扩军一万人。然后再根据衙门统计报备的本势力丁口总数,最终确定扩军总量。基本方针是三户抽一丁,军民比例控制在八比一。
训练方面,因为太原战役而中断的全军整合训练。即ri起正式恢复。各旅轮流派部队回太原接受整训。同时将太原战役一、二阶段。以银州之战的攻坚、破城、车战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编制成册,下发至都一级军伍中,学习讨论。并且做为整训的一个重要实例训练内容。
行政方面,光是一个迁徙平定二十万人口,将之迁至太原、石州、寿阳、榆次、盂县、文水、介休、太谷……等等诸多州县,就足够陈规等人忙活的了,其他诸如统计丁口、迁移安置、分发田亩、修葺城池……陈规的工作ri程,已经排到明年了。
狄烈还是老规矩,只干自己拿手的,对不太熟悉的民生及行政方面,交给会干、能干的人去干。狄烈在一年前,还只有一个普通军人,一年来的不间断的战争生涯,磨砺出了他的战将及统帅潜质,但在政治经济方面,他未必比得上这个时代的文臣jing英。其实一个真正睿智的上位者,不可能,也没必要事必躬亲,只管抓大放小,统相御将就可以了。
军政会议一直开到下午,当完成最后一项各州县的官员考核推荐名单时,与会者的肚皮都发出咕咕之声。狄烈笑着宣布散会,将官员核荐名单交与陈规,让他上呈天枢城杏园内的皇后过目,最后联合用印生效——这倒不是朱皇后要抓人事任免这一项大权,而是很多官员觉得,没有皇室的正规印鉴,他们当官做事,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严格说起来,朱皇后的印鉴都还不够正式,大宋真正有公认的有效玺印只有两个:传国玉玺与宋自制“受命宝”。
前者已失踪,后者在建炎朝的赵九手中。狄烈手里只有一个自制的城主大印,玉质很好,刻得也很jing美,可惜只在军队中有绝对效力。在最重传承与天命的文官眼中,这城主大印与石头差不多,虽有效却缺威信。
狄烈目前所能做的,也只有慢慢积累起自身的威信,从而使手中的印章逐渐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当这种自身的威信爆表时,哪怕是用一颗普通石头当印鉴,在臣民眼里,也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威严。
当所有文武退出正堂之后,却有一人站着不动。狄烈定睛看去,却是多ri不见的侯方镜。
侯方镜这位财税都监,算得上是天枢城的元老了,更是狄烈的第一个追随者,相当合格的大管家。
狄烈大笑道:“怎么?老侯你还想让我请你吃一顿?也行,反正咱们也很久没一起喝点小酒唠磕了。”
侯方镜心头一暖,微笑道:“难得城主还惦记臣下……说起来,城主还真应该请臣下一顿才行。”
狄烈一愕,失笑道:“是吗?除非你有好礼送给我。哈哈哈……”
狄烈当然只是玩笑,没想到侯方镜却一本正经,合袖施礼道:“臣下正有好礼,献与城主。”
很快,有侍卫带上四名老儒生,为首捧着一方锦盒。能被侍卫带进来的,都是经过重重检查,确认无危险之物。狄烈瞟了那几名儒生一眼,有点眼熟,好象是平定官学的博士、教喻一类,据说是什么儒学大家,在士子中很有名望的那种。此时从这几人脸上看到的是一种惊喜与难以名状的激动。
为首老儒恭恭敬敬将锦盒放在案前,肃手退在一旁。
狄烈盯住那几名老儒,不动声sè地缓缓打开盒盖,一方古朴jing美的玉印,呈现在眼前。但见此玉印螭纽交蟠,四可边际。中洞横窍,sè泽如碧。玉不错啊!用来做印章有点可惜了,这是狄烈第一眼看到此物时的想法。
狄烈看了侯方镜一眼,对方正点头微笑。狄烈伸手抓过螭纽,翻转过来,上面所刻篆画作虫鸟鱼龙之状。别说是反字,就算是正字,以狄烈的水平,也认不出来。于是狄烈将玉印在印泥上沾了沾,啪地盖在面前桌案一张白纸上。八个鲜红的虫鸟鱼龙之状的篆字印入眼帘。
狄烈皱眉道:“这是什么文字?搞得像鬼画符一样。而且我也没让玉匠制造新的印章啊!”
那四名老儒齐声激动说道:“此八字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也!”
狄烈一脸迷惑,抬头讶然道:“什么意思?”
侯方镜与四名老儒齐齐跪下:“恭禧城主!贺禧城主!传国玉玺得遇明主!”
狄烈猛然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这巴掌大小的玉印——这是传国玉玺?那传说中的和氏璧?
传国玉玺。据说是秦始皇灭赵之后。获和氏璧。将之刻成国玺。之后历代相传,一直作为受命于天的皇命正统标志,哪个登上皇位者没有这东西在手。其地位合法xing都要遭人质疑,自己都不好意思见人。比如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一直到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隐于突厥的前朝皇后萧后突然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李家的皇统才算名正言顺起来。
遗憾的是,此玺在五代末年,天下大乱时失踪。所以宋朝从建国始,就没有这方宝玺在手,只好自制受命宝一方,作为国玺,上刻“承休延福,亿永无极”八字,是为宋玺。
赵宋皇家的遗憾,也是臣子们的遗憾,亦是天下百姓的遗憾,这诸多的遗憾,造就了一桩异事: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咸阳县民段义在河南乡掘地得一宝印,sè绿如蓝,温润而泽。次年正月送至京师,经蔡京等辨识,确认为秦制传国玺。
于是大宋官家与臣子们,弹冠相庆,认为天命所归。之后制诰官旨,均以两印同用。后世史家多认为此事件与玉玺,多半有问题。只是在当时,谁去管这个?要的就是个效果,至于是真是假,谁会在意?
“传国玉玺”再现三十年后,金俘徽宗、钦宗二帝,宝玺也被金人掳去。其中宋玺交给了金国扶植的伪楚,但随后张邦昌就连玺带册加一条小命,全交给了赵九。
而传国玉玺却在运送途中,遭遇了狄烈这个史无前例的超级强人。也正是因为狄烈抢掠了太多的物资,作为财务总管的侯方镜,一直没能完全清理那些暂时不能变现的珠宝玉器及书画等物。直到打下太原后,政权中心西移,需要将大部分珍宝从天枢城运往太原,作为犒赏也好、军费也好,与夏国的交易也好,都是可以用到的。
而就在这一次清点中,侯方镜意外发现混在无数珍宝中的这方奇特玺印,出于对皇室玺印的一种本能jing觉,侯方镜将这方印玺盖出的印鉴,拿去给几位博学的老儒鉴定。于是,传国玉玺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侯方镜当时整个人就呆住了,原来手中一直有宝却不自知!震惊过后,随即欣喜若狂——太原入手,宝玺自现,这岂非苍天冥冥中的暗示?
苍天冥冥的暗示么?狄烈看着手中温润jing美的玉玺,轻轻触摸着黄金镶补的一角——传说这是被东汉孝元太后怒斥篡位的王莽,愤而摔折的缺角。良久之后,狄烈灿然一笑,无论这传国玉玺是真是假,它所代表的政治意义,正是自己目前所需要借重的。所以,这个玉玺,必须是真的!
狄烈倏地抬手,啪地将玉玺盖在一张写满文字的留白处,笑道:“就让这份议案,成为我天枢城第一道玉玺用印的命令吧!”
侯方镜悄悄抬头看了一眼,但见议案书抬头处写着十二个朱砂楷书大字:太原陆军军事学校成立纲要。未完待续……)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
有军队,才能称得上是国之枭雄;一个人、一条枪,顶多就是个人英雄。
乱世当中,能做大事者,必是英雄;但能成大业者,只有枭雄。
狄烈不知别人会怎么选,但他只会选择后者。
这是新的月份,六月初一的卯时,当清晨第一缕阳光,从正堂左侧窗格中透入时,天枢城军政两界将官,分文武两班,从大门鱼贯而入。左侧武官依次有杨再兴、关忠勇、杨奋、杨折冲、凌远、傅选、赵邦杰、刘泽、阿术等一众武将,全是各旅正职,副职一率留守阵地,严阵以待。
文官方面,除了正在银州谈判的张角,其余重要人员,如陈规、侯方镜、刘二平、王友植,宗室王公及各县官员悉数从平定及天枢城赶来。
这是天枢城建立以来,打下的第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可成帝王基业的重镇。如无意外,天枢城的政治、军事中心,都将会移到太原。而河东半壁入手,地盘剧增,天枢城政权又多了许多位置,相信有许多官员目吏都会得到提升。长此以往。会有更多旧官士子渐渐被吸纳进天枢城这个体系中。此次太原一下,平定诸官员无不惊喜万分,弹冠相庆。然后城主一召,无不景从,齐聚太原,便是明证。
对于刚打下太原,立足未定,城主就突然出现在五百里外的银州,还发动了一场国战,文官们是有意见的。只是他们意见最大的时候。却找不到狄烈这个城主。等见到狄烈时,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天枢城势力又增加了一大块,还联合了晋宁军与麟府路,扫除了太原西北之忧。同时又与夏国达成和议。坏事变好事……面对这变幻莫测。一天一个样的新格局。文官们也就没啥好抱怨的了。
武将们除了对军主神出鬼没出现在银州表示惊讶外,倒没别的怨言。身为天诛军战将,他们就是听命战斗的。打金虏也好,打夏奴也好。军主剑锋所指,便是全军刀枪所向。后果什么的不是战士要考虑,而且只要打胜了,后果怎么样都不会差吧?
狄烈对自己此次太原失踪,银州倏现的官方说法是:接到情报司紧急秘报,折家投金,晋宁军动向不明,严重威胁太原侧翼安全,不得已紧急出动。同时为了解决以上两军后顾之忧,遂发动攻夏之战,此一战后,西北与夏国接壤的边境,应可保三至五年的安定。而且,这种安定会随着天诛军今后越来越强而愈加延长……
在场一把手的武将中,多多少少都知道这话前半段有点不尽不实,也知道其中涉及到天娇营女兵的问题。不过,也正因如此,无人敢于深究。
狄烈不仅是一个战士,也不只是单纯的武将,而是集城主与军主于一身的、有上位者xing质的军政首脑。尤其是在打下太原之后,他的声望与威信更是大大跃上一个新台阶,即使是当初那些对他这个来历不明的“王子”,心存鄙薄的宗室或旧官,到了这个时候,也再不敢置疑他有雄踞一方的诸侯之相。对于一个未来的诸侯,有损声誉的事情,能不公开,尽量不要公开。
就在这个天枢城与天诛军未来数年一直使用的军政议事堂里,狄烈与天枢城军政两方的jing英们,定下一系列关于政治、经济、民生、军事、军队等等未来发展的方针计划。军事与军队方面,狄烈负总责;政治、经济、民生方面,交由陈规、张角牵头,jing选有才干,并具有一定施政能力的官员士子出知各州县。相信符合条件的人才,天枢城与平定城里一抓一大把。
不过,狄烈在这里有一个明显不同于宋朝对地方官吏的使用方法。宋朝的知府也好、知州也罢、知县也是一样,全是军政大权一把抓。但天枢城政权却完全不同,实施军政分离,文官无权指挥军队,各地方军队为du li系统,只对上一级军将负责。如此一来,不管那些官员士子们当上什么样的高官,总有与其同级的武将及军队震慑住。
乱世之中,枪杆子决定一切。军权在手的狄烈,自然也就稳如泰山。至于太平盛世之后,笔杆子终将要压倒枪杆子,那就是将来的事了。
军事方面,目前对天诛军有潜在威胁的只有两支金军:在太原以南,堵住天诛军南下关中之路的河中府,有着虎视眈眈的完颜娄室三万大军;太原以北,有曾与天诛军在天门关对峙的金国西京万余兵马。
金国驻守西京的三名重臣:西京留守韩企先、主将耶律余睹,副将耶律奴哥,全是不折不扣的的故辽旧臣,手下万余军兵,也多为契丹人、奚人,战斗力什么的只算二流。面对天门关这样的险要关隘,攻取无力。两个月前,耶律奴哥率领的数千大军,就曾被傅选的白马旅堵得严严实实,折损数百军兵,始终无可奈何。最终听闻太原城破,仓皇退兵,还被王忠植率军追杀了一阵,又折数百人,辎重丢了大半。因此,太原以北的这支金军,只是疥癣之疾,无法真正对天诛军形成威胁。
真正有威胁的,是河中府的完颜娄室。手握西路军jing锐兵马,其本人又是金西路军的第一战将,身负西路军统帅完颜宗翰的重托,誓将天诛军堵死在太原盆地之内。现在是六月酷暑天。历来是金军的休战时节,所以完颜娄室按兵不动,只是加紧对天枢城与天诛军的信息收集。而一旦过了九月,金西路军极有可能就要磨刀霍霍,挥兵相向了。
因此,天诛军目前的防御重点,以及下一个打击目标,就是完颜娄室的西路军。
天枢城地盘急剧扩大,军力捉襟见肘的弊端开始出现,扩军、训练。已刻不容缓。狄烈准备先期扩军一万人。然后再根据衙门统计报备的本势力丁口总数,最终确定扩军总量。基本方针是三户抽一丁,军民比例控制在八比一。
训练方面,因为太原战役而中断的全军整合训练。即ri起正式恢复。各旅轮流派部队回太原接受整训。同时将太原战役一、二阶段。以银州之战的攻坚、破城、车战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编制成册,下发至都一级军伍中,学习讨论。并且做为整训的一个重要实例训练内容。
行政方面,光是一个迁徙平定二十万人口,将之迁至太原、石州、寿阳、榆次、盂县、文水、介休、太谷……等等诸多州县,就足够陈规等人忙活的了,其他诸如统计丁口、迁移安置、分发田亩、修葺城池……陈规的工作ri程,已经排到明年了。
狄烈还是老规矩,只干自己拿手的,对不太熟悉的民生及行政方面,交给会干、能干的人去干。狄烈在一年前,还只有一个普通军人,一年来的不间断的战争生涯,磨砺出了他的战将及统帅潜质,但在政治经济方面,他未必比得上这个时代的文臣jing英。其实一个真正睿智的上位者,不可能,也没必要事必躬亲,只管抓大放小,统相御将就可以了。
军政会议一直开到下午,当完成最后一项各州县的官员考核推荐名单时,与会者的肚皮都发出咕咕之声。狄烈笑着宣布散会,将官员核荐名单交与陈规,让他上呈天枢城杏园内的皇后过目,最后联合用印生效——这倒不是朱皇后要抓人事任免这一项大权,而是很多官员觉得,没有皇室的正规印鉴,他们当官做事,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严格说起来,朱皇后的印鉴都还不够正式,大宋真正有公认的有效玺印只有两个:传国玉玺与宋自制“受命宝”。
前者已失踪,后者在建炎朝的赵九手中。狄烈手里只有一个自制的城主大印,玉质很好,刻得也很jing美,可惜只在军队中有绝对效力。在最重传承与天命的文官眼中,这城主大印与石头差不多,虽有效却缺威信。
狄烈目前所能做的,也只有慢慢积累起自身的威信,从而使手中的印章逐渐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当这种自身的威信爆表时,哪怕是用一颗普通石头当印鉴,在臣民眼里,也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威严。
当所有文武退出正堂之后,却有一人站着不动。狄烈定睛看去,却是多ri不见的侯方镜。
侯方镜这位财税都监,算得上是天枢城的元老了,更是狄烈的第一个追随者,相当合格的大管家。
狄烈大笑道:“怎么?老侯你还想让我请你吃一顿?也行,反正咱们也很久没一起喝点小酒唠磕了。”
侯方镜心头一暖,微笑道:“难得城主还惦记臣下……说起来,城主还真应该请臣下一顿才行。”
狄烈一愕,失笑道:“是吗?除非你有好礼送给我。哈哈哈……”
狄烈当然只是玩笑,没想到侯方镜却一本正经,合袖施礼道:“臣下正有好礼,献与城主。”
很快,有侍卫带上四名老儒生,为首捧着一方锦盒。能被侍卫带进来的,都是经过重重检查,确认无危险之物。狄烈瞟了那几名儒生一眼,有点眼熟,好象是平定官学的博士、教喻一类,据说是什么儒学大家,在士子中很有名望的那种。此时从这几人脸上看到的是一种惊喜与难以名状的激动。
为首老儒恭恭敬敬将锦盒放在案前,肃手退在一旁。
狄烈盯住那几名老儒,不动声sè地缓缓打开盒盖,一方古朴jing美的玉印,呈现在眼前。但见此玉印螭纽交蟠,四可边际。中洞横窍,sè泽如碧。玉不错啊!用来做印章有点可惜了,这是狄烈第一眼看到此物时的想法。
狄烈看了侯方镜一眼,对方正点头微笑。狄烈伸手抓过螭纽,翻转过来,上面所刻篆画作虫鸟鱼龙之状。别说是反字,就算是正字,以狄烈的水平,也认不出来。于是狄烈将玉印在印泥上沾了沾,啪地盖在面前桌案一张白纸上。八个鲜红的虫鸟鱼龙之状的篆字印入眼帘。
狄烈皱眉道:“这是什么文字?搞得像鬼画符一样。而且我也没让玉匠制造新的印章啊!”
那四名老儒齐声激动说道:“此八字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也!”
狄烈一脸迷惑,抬头讶然道:“什么意思?”
侯方镜与四名老儒齐齐跪下:“恭禧城主!贺禧城主!传国玉玺得遇明主!”
狄烈猛然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这巴掌大小的玉印——这是传国玉玺?那传说中的和氏璧?
传国玉玺。据说是秦始皇灭赵之后。获和氏璧。将之刻成国玺。之后历代相传,一直作为受命于天的皇命正统标志,哪个登上皇位者没有这东西在手。其地位合法xing都要遭人质疑,自己都不好意思见人。比如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一直到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隐于突厥的前朝皇后萧后突然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李家的皇统才算名正言顺起来。
遗憾的是,此玺在五代末年,天下大乱时失踪。所以宋朝从建国始,就没有这方宝玺在手,只好自制受命宝一方,作为国玺,上刻“承休延福,亿永无极”八字,是为宋玺。
赵宋皇家的遗憾,也是臣子们的遗憾,亦是天下百姓的遗憾,这诸多的遗憾,造就了一桩异事: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咸阳县民段义在河南乡掘地得一宝印,sè绿如蓝,温润而泽。次年正月送至京师,经蔡京等辨识,确认为秦制传国玺。
于是大宋官家与臣子们,弹冠相庆,认为天命所归。之后制诰官旨,均以两印同用。后世史家多认为此事件与玉玺,多半有问题。只是在当时,谁去管这个?要的就是个效果,至于是真是假,谁会在意?
“传国玉玺”再现三十年后,金俘徽宗、钦宗二帝,宝玺也被金人掳去。其中宋玺交给了金国扶植的伪楚,但随后张邦昌就连玺带册加一条小命,全交给了赵九。
而传国玉玺却在运送途中,遭遇了狄烈这个史无前例的超级强人。也正是因为狄烈抢掠了太多的物资,作为财务总管的侯方镜,一直没能完全清理那些暂时不能变现的珠宝玉器及书画等物。直到打下太原后,政权中心西移,需要将大部分珍宝从天枢城运往太原,作为犒赏也好、军费也好,与夏国的交易也好,都是可以用到的。
而就在这一次清点中,侯方镜意外发现混在无数珍宝中的这方奇特玺印,出于对皇室玺印的一种本能jing觉,侯方镜将这方印玺盖出的印鉴,拿去给几位博学的老儒鉴定。于是,传国玉玺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侯方镜当时整个人就呆住了,原来手中一直有宝却不自知!震惊过后,随即欣喜若狂——太原入手,宝玺自现,这岂非苍天冥冥中的暗示?
苍天冥冥的暗示么?狄烈看着手中温润jing美的玉玺,轻轻触摸着黄金镶补的一角——传说这是被东汉孝元太后怒斥篡位的王莽,愤而摔折的缺角。良久之后,狄烈灿然一笑,无论这传国玉玺是真是假,它所代表的政治意义,正是自己目前所需要借重的。所以,这个玉玺,必须是真的!
狄烈倏地抬手,啪地将玉玺盖在一张写满文字的留白处,笑道:“就让这份议案,成为我天枢城第一道玉玺用印的命令吧!”
侯方镜悄悄抬头看了一眼,但见议案书抬头处写着十二个朱砂楷书大字:太原陆军军事学校成立纲要。未完待续……)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