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救了他,是老镇国公,就算整个军营里都不知道他是谁,但老国公还是知道的,先帝不可能真的将一个皇子隐藏身份丢出去,却谁也不告诉,真的任由他自生自灭。
所以,当老国公听说这次前去刺探敌情的是京都新来的六品小将时,他当时就知道要出事了。
六品小将的履历自然是假的,写的是在京都军机营一个十分厉害展露矛头的小将,没想到来了一看是个绣花枕头,属下不服,同僚不服,副将不知其身份,在他请求去刺探敌情证明自己的时候,给了他这个机会,毕竟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这一溜,可了不得,刺探敌情时被王庭大军发现,将他们重重包围,在漠邶大军的包围之中,悍勇骑兵的来回冲杀里,轩辕辰看着身边儿的人一个个倒下,鲜血喷溅,马蹄践踏,他第一次认识到漠邶大军的威力。
但是似乎晚了,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不仅平日里看不起他的属下没了,连京都带来保护他的大内高手都相继折损,王庭军的围猎圈越来越小,他们甚至没有放箭,将剩下的人围在中间,给部落里的年轻小辈练手。
他想,完了,他要隐姓埋名的死在这里了。
幸亏,是老国公来了,当时还是少年的老国公,奉父亲镇国公之命,紧急前来救援。
那一天,老国公带着沈家军的精锐,和漠邶王庭军来了个硬碰硬。
那一战,堪称西北十几年来最偶然的遭遇战,那一战王庭军被突然冲杀不敌,其他部落自然前来支援,沈家军就也只能全部前来支援……那一战,是一场激烈的鏖战……
后来,在一片尸山血海里,是十七岁的老国公背他回去,草原上人烟稀少,足足走了几十里才看见营地。
从那一年开始,老国公就有了坡脚的毛病,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人总是调侃着说:没事儿,打起来也没几个人是对手,不如就叫坡脚七,听起来侠气,哈哈……
现在这个潇洒的脸庞,还是年轻的时候,他又出现在他面前,颇有些狰狞的样子,怒喝着问他:“为什么折磨我的孩子,为什么?你的太子脚断了,你就要挑他的吗?你现在都是报应,是报应,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说着就过来掐上他的脖子。
“不……!”
轩辕辰大喊一声醒来,猛的在御座上坐直了,惊的太医们纷纷上来扶,惊呼道:“陛下!”
“陛下,保重龙体!”
轩辕辰定睛一看,御书房里几个重臣,几个随侍御书房的翰林,还有无数的御医。
他扶了扶心口儿,刚才老国公那张脸仿佛还近在眼前,让他心有余悸。
“朕说梦话了?”
说梦话很正常,谁还没有几次了?但要是不小心在梦里说了什么?被人听到了,还是十分重要的机密,夜里值夜的内监,可都性命不保,要不然怎么会有那谁谁,好梦里杀人的典故呢?
不过此时在殿中,可有好几位重臣,不是值夜的太监那样简单,即使都听到了又能怎样?众人一点儿都不慌,纷纷回道:“是,陛下想来是今日太累了。”
“陛下应当是太过忧心,还是应当保重龙体。”
轩辕辰问:“刚才,朕都说了什么?”
众人纷纷道:“只说了个不字,并未说其他。”
轩辕辰松了一口气,他想,大约是确实太过忧心了,要不然怎么会白日噩梦。
太医一番诊治,又开了些安神的汤药。
颜翰林安安静静坐在一旁看书,其他事充耳不闻。
轩辕辰说:“还是颜爱卿的药更好用些!”
颜翰林这才放下了书,但没有动,静静的听圣言。
轩辕辰接着道:“只可惜已经没有了。”
颜翰林这才禀报:“回陛下,臣已经差人去寻了,相信不日能到。”
轩辕辰说:“好!”对于这个救了他命,却不争不抢,不求名利,只安静读书的人,轩辕辰很是喜欢,他这辈子看多了钻营之辈了,倒是让这个仿佛什么也不放在心上的读书人,得了圣心。
轩辕辰问:“淮安战事如何了?”
恰巧这时,快马来报:“陛下,淮安急报,苏丞相和张将军以及整个使臣团递上来的加急折子。”
“呈上来!”
折子被呈上来,轩辕辰拿起苏相的折子看,上面写沈信拒不言和,臣斗胆谏言,不如弃京都,往南去往吴州。
再看张将军的折子,张将军折子上写,如今没能迅速占领淮安,先机已失,只能暂退去往吴州,迅速收缩兵力,距水而战,方能有一线生机……
轩辕辰看完,手一下一下敲着桌面,半晌未语,然后问道:“淮安守将是谁?家眷可还在京都?”
自有人出去一层层查证。
他又拿起一封折子,这是使团的来信,上面写了使团到了之后的一切事宜。
再看,是安郡王的折子,上面写了几句家常,但暗语是说,丞相似乎有异!
在一个多疑的人这里,一句似乎,就是在他的心里种上了怀疑的种子,尤其是在这种关头。
轩辕辰说:“折子拿下去,给众爱卿看看!”
此时在御书房的除了没来的丞相,自然还有许多重臣,于是议起来折子。
出去查看的人回来了,汇报:“回陛下,京都许多武将的家眷,都已经不见。”
这是,要叛逃的节奏,难怪淮安能不战而降!众位大臣等着帝王的怒火。
然而,轩辕辰沉默未语,此时,他已经明白,不是能随意发怒的时候了。
他问:“军机营可还在?祝大人可还在?”
掌管军机营的于老将军和祝大人,都是几位皇子的母家,他们不可能逃,因为,他们也有风险要面临祁国的刀。
“回陛下,在!”
轩辕辰说:“好,诸位爱卿看的如何了?”
“臣赞同张将军的提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如此关头,确实不便硬抗,速速退到沈家军不善水战的吴州,才是紧要。”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