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柜和二浪、金戈三人后半夜回到唐元县城,吃过早饭后,三人分头行动。王掌柜去了县政府边上“运昌当铺”程老板的铺子。
“运昌当铺”的门脸很小,但因为地理位置好,有一些固定的客户,生意还是不错的,没想到,首先看到大门上贴着一张告示:因家事紧急,转让当铺,有意者请进店商议。
王掌柜敲了一下大门,没人理,这才意识到大门的下面有一把锁。他毫不犹豫朝北门边李掌柜的“东鑫当铺”走去。
李掌柜和程老板是连襟,至于说到,为啥叫李掌柜、程老板,谁也说不清。在王掌柜开当铺的时候,就知道他俩很精明,在生意上明着暗着的相互帮衬,此刻,王掌柜判断两个姐妹一定在一起呢。
王掌柜的目的是找金锁和他的家人,在他的计划中,他们是主角。
李掌柜的老婆金瓶和程老板的老婆金末是亲姐妹俩,金瓶比金末大五岁。她们将各自的丈夫埋在北门外山脚下,,大姐脾气暴躁没心眼,大哭了一场,大骂了一顿杀人者,金锁自始至终美感多说话。
大事办完,就该考虑以后的何去何从了。
程老板父母从山东写信来,短短几句话金末看了好几遍;父母年迈,身体不好,路途遥远,难到唐元,后事由金末处理。望儿媳金末和孙子回山东老家。
金末思前想后决定回山东,便贴出了告示转让店铺。
程老板和李掌柜出事的事情已经传开了,来谈转让生意的都是男人,他们知道过了正月金末就要带着儿子走,另外,毕竟是被杀,他们都说这个铺子不吉利,不管金末怎么软硬兼施,价格都抬不上去。这也是今早金末便带儿子到姐姐家的原因。
金瓶见金末带着孩子来了,很高兴,让金锁做饭。在东北,别看男人们都身高马大,爱喝酒,但会做饭的狠多,也愿意进厨房给家里人做饭,根本就不觉得男人进厨房、女人聊天是“丢面子”的事。
金锁一边忙乎着,一边听着两个姐姐的盘算。其实他心里一直是很讨厌二姐夫程老板的,程老板很清高,看不上金锁的“大事做不成小事不爱做”,有一次,他居然当着金锁的面说金锁;说话时眼神躲闪,心术不正。
金锁从此以后就在大姐铺子做事,以至于好多人都不知道金锁和程老板是亲戚的关系。
二姐金末很会打扮,三十出头,她说:“姐,我下决心回山东了。就是眼下铺子一直卖不出去,我得换成了钱才能走。你说咋办呢,帮我出个主意呗。”
金瓶说:“还没出正月呢,好多人都在家还没出来,你再等等。”
金锁在旁边洗黄花,他插嘴说:“着急你也别表现出来,价格既然已经说出去了,就别改啊。二姐,听见没。”
金末说:“嗯呐。老弟,你这是做啥啊。”
金锁:“打卤啊,吃面条。”
金末说:“我们娘俩见天吃面条。上次大姐说你烙饼好吃,给姐做一回呗。”
金锁:“行,我老姐想吃,我就做。把这黄花跟鸡蛋、木耳炒一下,也好吃。”
金瓶说:“对了,下次再有人来谈,你让金锁去。”
金锁说:“二姐,老弟帮你谈,你要着急就先走,回头我把钱给你寄去。”
金末没说话,她想起了丈夫程老板曾说过,你弟弟金锁心术不正,不许让他插手咱家的生意。
金末笑笑说:“老弟,我不着急。大姐,你到底是啥打算?爹妈从海参崴来信没?”
金瓶说:“来了。金锁,信在第一个抽屉里,拿来让你二姐看看。”
屋子靠墙有个靠墙的长条桌,桌子上是许多格子的架子。长条桌下并排有三个抽屉。
金锁很听话,去抽屉里拿信,金瓶和金末围圆桌而坐,桌子上有瓜子、花生等零食,但她们谁都没吃。
“爹娘现在日子过得不好。我也想铺子卖了,带金锁回去帮他们。”金瓶说。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上台,苏联的国内环境开始发生巨大变化,进行了全面的“集体化”和“工业化”改革,取缔小商小贩和私人企业,而从事工商、手工业、小商小贩和私人企业的大都是中国人,所以大量的中国人一时纷纷回国,金瓶的父母舍不得自己的小饭馆,没有离开,而是让三个孩子回了中国。
金末说:“你回去能咋地,环境不好,钱难挣。干脆让爹妈来咱这,帮你得了。”
金瓶看看自己的大肚子说:“我写信了,他们不来,说身体不好,路上不好走,所以我想,干脆我们去海参崴,趁着我现在还不生,有金锁在路上帮我。”
金锁实在忍不住了,把信放桌子上说:“我不回,我就在唐元,我都习惯这儿了,这些年都认识好多客户了,丢了也对不起大姐夫啊。”
金瓶听到金锁提到“大姐夫”,有些伤感,眼睛红了。
金锁拿着盆,也坐在她们旁边,洗着木耳说:“大姐你回,我继续做生意给你们寄钱,让爹妈也少干点。如果都回去,咱家的生意又不好,吃啥喝啥?二姐,你说是不是?”
金末看着金锁没说话,对于丈夫程老板和大姐夫李掌柜的突然被杀,她一直心存怀疑,三人去葫芦屯谈生意,钱给了货也到手了,按理应该直接回家,可他们在东门外停了车,二人也就在这个时候被杀,能不怀疑吗?但三人中活下来的是自己的亲弟弟,金末想到这里就不敢往下想了。说实话,她想离开此地,去遥远的山东婆婆家,在没了丈夫的情况下,也实在是不想和金锁距离这么近。
“还有,二姐把铺子卖了,这个铺子也没了,万一咱爹咱妈想回国,连个落脚点都没有啊。对了,二姐,你到山东万一你婆婆对你不好,你也回来,我接收你们。”
“金锁兄弟在吗?”王掌柜这时敲门。
“你咋来了?”金锁开门,一看是王掌柜有些吃惊。
“运昌当铺”的门脸很小,但因为地理位置好,有一些固定的客户,生意还是不错的,没想到,首先看到大门上贴着一张告示:因家事紧急,转让当铺,有意者请进店商议。
王掌柜敲了一下大门,没人理,这才意识到大门的下面有一把锁。他毫不犹豫朝北门边李掌柜的“东鑫当铺”走去。
李掌柜和程老板是连襟,至于说到,为啥叫李掌柜、程老板,谁也说不清。在王掌柜开当铺的时候,就知道他俩很精明,在生意上明着暗着的相互帮衬,此刻,王掌柜判断两个姐妹一定在一起呢。
王掌柜的目的是找金锁和他的家人,在他的计划中,他们是主角。
李掌柜的老婆金瓶和程老板的老婆金末是亲姐妹俩,金瓶比金末大五岁。她们将各自的丈夫埋在北门外山脚下,,大姐脾气暴躁没心眼,大哭了一场,大骂了一顿杀人者,金锁自始至终美感多说话。
大事办完,就该考虑以后的何去何从了。
程老板父母从山东写信来,短短几句话金末看了好几遍;父母年迈,身体不好,路途遥远,难到唐元,后事由金末处理。望儿媳金末和孙子回山东老家。
金末思前想后决定回山东,便贴出了告示转让店铺。
程老板和李掌柜出事的事情已经传开了,来谈转让生意的都是男人,他们知道过了正月金末就要带着儿子走,另外,毕竟是被杀,他们都说这个铺子不吉利,不管金末怎么软硬兼施,价格都抬不上去。这也是今早金末便带儿子到姐姐家的原因。
金瓶见金末带着孩子来了,很高兴,让金锁做饭。在东北,别看男人们都身高马大,爱喝酒,但会做饭的狠多,也愿意进厨房给家里人做饭,根本就不觉得男人进厨房、女人聊天是“丢面子”的事。
金锁一边忙乎着,一边听着两个姐姐的盘算。其实他心里一直是很讨厌二姐夫程老板的,程老板很清高,看不上金锁的“大事做不成小事不爱做”,有一次,他居然当着金锁的面说金锁;说话时眼神躲闪,心术不正。
金锁从此以后就在大姐铺子做事,以至于好多人都不知道金锁和程老板是亲戚的关系。
二姐金末很会打扮,三十出头,她说:“姐,我下决心回山东了。就是眼下铺子一直卖不出去,我得换成了钱才能走。你说咋办呢,帮我出个主意呗。”
金瓶说:“还没出正月呢,好多人都在家还没出来,你再等等。”
金锁在旁边洗黄花,他插嘴说:“着急你也别表现出来,价格既然已经说出去了,就别改啊。二姐,听见没。”
金末说:“嗯呐。老弟,你这是做啥啊。”
金锁:“打卤啊,吃面条。”
金末说:“我们娘俩见天吃面条。上次大姐说你烙饼好吃,给姐做一回呗。”
金锁:“行,我老姐想吃,我就做。把这黄花跟鸡蛋、木耳炒一下,也好吃。”
金瓶说:“对了,下次再有人来谈,你让金锁去。”
金锁说:“二姐,老弟帮你谈,你要着急就先走,回头我把钱给你寄去。”
金末没说话,她想起了丈夫程老板曾说过,你弟弟金锁心术不正,不许让他插手咱家的生意。
金末笑笑说:“老弟,我不着急。大姐,你到底是啥打算?爹妈从海参崴来信没?”
金瓶说:“来了。金锁,信在第一个抽屉里,拿来让你二姐看看。”
屋子靠墙有个靠墙的长条桌,桌子上是许多格子的架子。长条桌下并排有三个抽屉。
金锁很听话,去抽屉里拿信,金瓶和金末围圆桌而坐,桌子上有瓜子、花生等零食,但她们谁都没吃。
“爹娘现在日子过得不好。我也想铺子卖了,带金锁回去帮他们。”金瓶说。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上台,苏联的国内环境开始发生巨大变化,进行了全面的“集体化”和“工业化”改革,取缔小商小贩和私人企业,而从事工商、手工业、小商小贩和私人企业的大都是中国人,所以大量的中国人一时纷纷回国,金瓶的父母舍不得自己的小饭馆,没有离开,而是让三个孩子回了中国。
金末说:“你回去能咋地,环境不好,钱难挣。干脆让爹妈来咱这,帮你得了。”
金瓶看看自己的大肚子说:“我写信了,他们不来,说身体不好,路上不好走,所以我想,干脆我们去海参崴,趁着我现在还不生,有金锁在路上帮我。”
金锁实在忍不住了,把信放桌子上说:“我不回,我就在唐元,我都习惯这儿了,这些年都认识好多客户了,丢了也对不起大姐夫啊。”
金瓶听到金锁提到“大姐夫”,有些伤感,眼睛红了。
金锁拿着盆,也坐在她们旁边,洗着木耳说:“大姐你回,我继续做生意给你们寄钱,让爹妈也少干点。如果都回去,咱家的生意又不好,吃啥喝啥?二姐,你说是不是?”
金末看着金锁没说话,对于丈夫程老板和大姐夫李掌柜的突然被杀,她一直心存怀疑,三人去葫芦屯谈生意,钱给了货也到手了,按理应该直接回家,可他们在东门外停了车,二人也就在这个时候被杀,能不怀疑吗?但三人中活下来的是自己的亲弟弟,金末想到这里就不敢往下想了。说实话,她想离开此地,去遥远的山东婆婆家,在没了丈夫的情况下,也实在是不想和金锁距离这么近。
“还有,二姐把铺子卖了,这个铺子也没了,万一咱爹咱妈想回国,连个落脚点都没有啊。对了,二姐,你到山东万一你婆婆对你不好,你也回来,我接收你们。”
“金锁兄弟在吗?”王掌柜这时敲门。
“你咋来了?”金锁开门,一看是王掌柜有些吃惊。